1、义务教育初中地理中的环境教育

1992 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中,要求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有关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部分,都明确规定要教学环境保护问题。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新编初中地理教科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选用世界和中国有关环境问题的生动事例,除文字以外,配置有照片、地图、素描图、漫画等多种形象教材,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世界人口激增、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后,由于乱占耕地、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滥捕野生动物,以及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未加处理,任意排放,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张,危及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认真保护环境、珍惜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同时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减轻对地球的压力。许多学生通过地理课受到环境教育以后,能够自觉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绿地,参加植树活动,并影响家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