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22 年~1948 年

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近代地理学思想在我国中学地理教育中开始有所反映。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教授,1918 年自美国学成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后改称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任教。1922 年,他在中国科学社编辑出版的《科学》杂志第七卷十一期“科学教育专刊”上发表了《地理教学法之商榷》一文。1929 年,此文经过修订,重新发表于南京中央大学地学系主编的《地理杂志》第二卷第二期, 这是指导当时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文献。

竺可桢教授在文中阐明地理教学的主旨有二:(1)使学生能以世界眼光,推论时事;(2)陶冶学生,使能以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而其目的,皆在于养成健全的国民。对于地理教学的内容,他主张“应慎择教材,限制地理之范围,组织各种地理上之要素成为系统,以人类为前提, 而使之贯成一气”,并认为“地理所授的材料,大抵可分为二大类,即生活状况与环境是也”,“二者不可偏废,须融会贯通,明其因果,述其关系”。这一地理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地理教学也是有益的。

1922 年,我国中小学学制仿效美国,改为小学 6 年,初中 3 年,高

中 3 年。中学把学科分为选修和必修,采用学分制(每周上课 1 学时为 1

学分)。在初中必修科目中,公民、历史、地理合为社会科,地理定为 8 学分,未作年级安排,由各校自定,高中必修课中无地理。高二选修课中有地理,每周 3 课时,作为升大学文科、商科所需的选科。

1922 年以后,初中地理教材要求打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的界限,综合编写。1925 年,商务出版的新学制《人生地理》教科书(张其昀编),可为代表。作者在导言中说:“地理学之宗旨,在于研究地理与人生之关系;使吾人对于世界各地之风土人情,皆能解释其因果,说明其系统,且能根据已知推考未知。”全书分 12 章。

人文地理部分 7 章:(1)地位与人生之关系,(2)地形与人生之关系,

  1. 水利与人生之关系,(4)土壤、矿产与人生之关系,(5)气候与人生之关系,(6)生物与人生之关系,(7)人类相互间的关系。区域地理 5 章:(8)热带生活,(9)温带生活,(10)极带生活及各大陆综括,(11)中国区域地理大纲,(12)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本书受当时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所著《人生地理学原理》、法国地理学家白吕纳所著《人生地理》的影响较大。这种用人地关系解释地理事象的教材, 比较旧方志式地罗列地理事物和现象,堆砌资料的教科书,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地球上的事物与事态间的相互联系,自然因素同人文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可以说清楚的。特别是以自然环境为因,以政治社会经济现象为果,往往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书中曾以日本为例,论述其人地关系,现摘其中两项如下:

(∵=前因,∴=后果)

∵当寒流暖流交会之地∴多鱼

∴多雾

∵岛国土地狭小 ∴人民规模狭小

∴无独创之文化 ∴善于模仿

∴偏隘善疑 ∴感化他族之力甚弱

前者的因果关系可以成立,这属于自然规律者。后以“岛国土地狭小”为因,解释日本的民族性格、文化特征则有些牵强附会。例如,英国也是岛国,英国的民族性格、文化特征与日本就不同,这又怎样解释呢?这种用综合法编写的教科书,因师资难得,未能普遍推行,后又用分科法编写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1929 年 8 月,国民政府颁布的《初中地理课程暂行标准》,规定初

中各年级都设地理课,每周各 2 课时,初中第一、第二学年讲本国地理,

第三学年讲外国地理。同年 11 月,颁布的《高级中学普通科地理暂行标

准》,规定本国地理和外国地理共讲 1 学年,每周 3 课时。1932 年,高中改为三年都设地理课,初高中各年级的地理课的每周课时和教学内容如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