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的人文地理教育

一 我国中学教学计划中的人文地理课程

我国自从清末废科举、办学堂,光绪二十九年 (1904 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把地理作为中小学文化基础课程之一的必修课以来,中学就有了比较正规的地理教育。从清末到现在的 80 多年当中,我所见到的各个时期的中学教学计划和教科书,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大多安排在“地理总论”(或称“地理概论”)、“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 之中。但在 1912 年~1921 年的四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中,第四学年上半年讲“自然地理概论”,下半年讲“人文地理概论”,每周各 2 课时。这是“人文地理”课程名称首次出现在中学教学计划中。191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傅运森编的《人文地理》教科书一册。

1922 年~1930 年,中学实行新学制,初中 3 年,高中 3 年。初中地理为必修,高中为选修。初中地理教材采用“混合编辑法”。1925 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由张其昀编写、供新学制初中使用的《人生地理学》教科书,分上、中、下三册。1929 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暂行课程标准》, 初高中地理均为必修。地理课程结构基本上是“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初、高中各循环一次,人文地理知识包容在区域地理之中。新中国成立后,1953 年~1959 年,中学地理课程结构学习苏联的体系。初中以自然地理为主,包括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高中开设了“外国经济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两门课程。这个时期人文地理遭到全盘否定。中学地理教育以经济地理取代了人文地理。1959 年以后,在片面强调减少课程门类和课时的指导思想下,高中两门经济地理,先遭合并,后被取消。

十年动乱期间,初中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也基本停开, 或被取消。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1978 年先恢复了以自然地理为重点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1981 年高中重设地理课(五年制中学设在高一,六年制中学设在高二,每周均为 2 课时), 讲“人类和地理环境”,并规定六年制重点中学试行文理分科的班级, 侧重文科的学生,除高二学习“人类和地理环境”外,高三还安排了一学年地理课,每周 3 课时,规定要适当提高人文地理的要求。由于目前高考文科类地理科目的考试范围,以现行十年制学校的《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和高中《地理》教材为准,因此中学为升学作准备的文科班都着重复习这些教材,而没有在高三开设以“适当提高人文地理要求” 为标准的地理课。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没有编写出来。

二 1949 年以前,中学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

——从古典地方志的论述体,到近代“人地相关”的因果关系论

不管中学地理课程的体系如何,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总是存在的。有的以系统地理形式专门讲授,有的结合在区域地理之中讲授,但是, 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不同,教育方针政策不同,地理学本身发展的

水平也不一样。因此,中学阶段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就有很大差异。1949 年以前,人文地理教材的结构,基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古典地方志的论述体;另一种是近代“人地相关”的因果关系论。

  1. 清末商务出版的中学中国地理教科书(注 1)分三部分:卷一“总论”(亚洲总论、地文地理),卷二“人文地理”,卷三“地方志”。其中人文地理部分的纲目为:
  1. 人民:人口 人种 语言 文字 性质(讲民族性格)

  2. 政教:官制 军备 财政 教育 宗教 刑法 外交

  3. 物产:农业 森林 矿产 畜牧(附天产动物)水产工业 商业(国内商务

    国外商务)货币

  4. 交通:驿站军台(注 2)塘汛(注 3)铁路 航路电信 电话

    邮政局当时中学地理教科书的体例,一方面学习西欧和日本的“百科全书” 式的编辑法,一方面采用我国古典地方志的论述体,以罗列各地的地理事物为主,资料堆砌,缺少分析。“政教”部分的内容,更大多与地理无关。

在“人民”部分,讲中国国民的“性质”一段,教科书编者不敢触及清末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而用“外国人观我性质”,列为六条,原文如下:

“—富于勤俭之性质,而颇吝啬也。

—习于守旧,然苟之其利,则舍旧图新。亦甚急剧。

—富于忍耐之精神。

—富于空漠之理想,而远于事情。

—经营商业颇敏捷。

—人种骏杂,方言参差,无统一之宗教,无立宪之政礼,其他百般关系,各地不同,故无国民之性质。”

编者本人也在书中说:“中国人所最缺乏者,全体之爱国心,非无个人之勇气也。”这就把当时国弱民贫,遭受帝国主义欺凌的责任,荒谬而无理地归咎于国民的性质。教科书在思想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乃是形成学生的民族自卑感,以逆来顺受、忍耐为美德。这完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文地理的阶级性、政治性非常鲜明。

  1. 民国初年(1914 年~1925 年),商务出版中学教科书《人文地理》(注 4),供中学四年级下半年之用。本书分为六章:(一)人类

(二)人类之区分(三)文明之类别(四)国家(五)交通(六)世界交通及贸易。主要取材于当时日本横山又次郎所编的《人文地理讲话》。从其内容来看,讲人类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的篇幅较多,可能受德国李特尔、拉采尔等近代地理学家的影响,以人类为中心,把地球看作是人类生息教养的所在。从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分类和分布、人类文明的发生和分布,讲到国家的起源,政体种类,国家的等级、位置、国界、领地等。本书较前一时期的课本有较大改进:一是将不属于地理学范围的国家行政管理、法律、财政、教育、国防等各个事实排除在地理教科书之外(过去都汇集在地理学和统计学手册中);二是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征服殖民地,能揭露其暴行。如说:“昔之西班牙人,其据墨西哥、秘鲁,纯以武力行之,所至横暴,土民悉为所歼焉。”“白人发见美洲之后,务以剿绝土人为事,于南洋各岛亦然。”三是对人类文化发

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所阐述。如说:“最古之文明,于旧世界有四中心,其地皆为冲积层,属于亚热带,能产多量的谷物,容纳多量的人口者也。”不足之处,是内容比较简略,人类在地球表面的生产活动讲得很少,各章结合中国的实例也不多。

  1. 本世纪 20 年代,西方近代地理学“人地相关”的因果关系论的思想,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书中的影响较为显著。1925 年,商务出版的《人生地理》教科书(注 5),在导言中说明:“地理学之宗旨,在于研究地理与人生之关系;使吾人对于世界各地之风土人情,皆能解释其因果,说明其系统,且能根据已知推考未知。”全书分 12 章。人文地理

部分 7 章:(一)地位与人生的关系;(二)地形与人生之关系;(三) 水利与人生的关系;(四)土壤、矿产与人生的关系;(五)气候与人生的关系;(六)生物与人生的关系;(七)人类相互间的关系。区域地理 5 章:(八)热带生活;(九)温带生活;(十)极带生活及各大陆综括;(十一)中国区域地理大纲;(十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本书受当时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所著《人生地理学原理》,法国地理学家白吕纳所著《人生地理》的思想影响较大。

教科书的导言中,以日本为例说,“观察其人与地之关系,约有下列数端(∵=前因,∴=后果):

中学阶段的人文地理教育 - 图1

这种人地关系的解释法,比较旧方志式、罗列地理事物和现象,堆砌资料的教科书,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但是, 地球上事物与事态间的相互联系,自然因素同人文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比当时所意识到的情况复杂得多。上述教科书中所列简单的因果关系,有些是不能成立的,有些是片面的。例如,因为位于温带季风带,所以属于产米区域,这样简单的因果关系,很不全面。中国淮河以北缺少充分灌溉条件的温带季风带就不是产米区;而内陆干旱地区、地中海地区有充足水源灌溉的地方,也能成为产米区域。由此可见, 构成产米区的自然条件,是水热、土壤等因素;人文条件是劳动力多少、

耕作习惯、耕作技术等因素。这需要综合分析,才能说明问题。至于说到由于日本人口稠密,所以就穿木屐,乘人力车,这种解释也有些牵强附会。穿木屐是日本人的传统习惯,其他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并不都穿木屐。日本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以后,人口更稠密,但穿皮鞋的却比穿木屐的人多了。人力车是东方封建社会的产物,贫苦农民破产进城当苦力, 有的就拉人力车。当时西方人口稠密的城市却没有人力车,这可能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观点有关。用日本岛国土地狭小,来解释日本无独创之文化,善于模仿,也似是而非。像希腊、意大利半岛、英国土地也狭小,就不能说其无独创之文化。我认为解释日本的社会文化、民族性格形成,要从日本的历史、明治维新后的教育制度、培养人才的方法等多方面去研究;自然因素可以考虑,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现在日本人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仅善于模仿,创造发明也很多。

尽管当时人生地理教科书中对人地关系的解释,用我们现在的认识来看,不能完全满意。但是这种培养学生形成人地关系地理观念的努力方向,还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我国近代地理学、气象学奠基人之一的竺可祯教授,1929 年在他所著的《地理教学法》(注 6)一文中曾指出: “地理所授的材料,大体可分为二大类,即生活状况与环境是也。”“两者不可偏废,须融会贯通,明其因果,述其关系。”大体上,从本世纪20 年代以来,中学人文地理教学(包括区域地理中的有关内容)即注意人地关系的阐述。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人文地理教学的演变——从经济地理到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1) 1952 年~1958 年的经济地理教学时期。从 1952 年开始,中学地理课程结构采用苏联模式,高一讲外国经济地理,高二讲中国经济地理。外国经济地理课本(注 7)基本上按维特威尔编写的苏联九年级《外国经济地理》课本改编而成,仅苏联一章系自编。《中国经济地理》课本(注 8)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编写。

这两部经济地理教材,按其内容来讲,也可称为政治经济地理。教材编辑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外国经济地理》一开始讲《世界政治地图概观》,突出“两个体系”、“两大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在当时来讲,对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包围封锁,加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团结互助,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等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效果。在地理知识方面,介绍了苏联有关生产配置的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剥削和奴役等。在《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中,通过对新旧中国社会制度、生产情况的对比,较好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当时,初中以自然地理为重点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课本中,均突出了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不足之处是:

(a)不能科学地、辩证地看待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当时,苏联地理学界有人致力于把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学分裂开来,认为统治物质

世界的规律和统治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是完全不同的。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无论在逻辑甚至在实践上,都不能合为一门学科(注 9)。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均当作资产阶级学术思想遭到批判。因此,中学经济地理课本中也把自然条件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分裂开来,不谈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b)讲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工业、农业、运输业、对外贸易时,只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其成就,不讲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准,不是按主要生产资料实现全民所有制的尺度来确定,而是以同苏联的关系为标准。例如,南斯拉夫当时就被排斥在社会主义国家之外。讲资本主义国家时, 只讲资本主义制度的反动性、腐朽性,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益发展, 日益尖锐化,它们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性仍然存在,不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展生产、进行技术改革的某些成就,也就是说,对资本主义社会只有批判,没有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东西。这样,就容易使学生把复杂的世界经济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看得绝对化和简单化。(c)经济地理的教材结构和编写形式,比较单调、枯燥。外国经济地理的格式,都是“概述、自然条件、居民、工业、农业、运输业和对外贸易”。中国经济地理总论的各章基本上也是如此。分区部分只是最后加了一节“区域差别和主要城市”,其他各节也如上,只是没有“对外贸易”部分。各章节的内容仍以罗列地理事实材料、统计数字为主,理论知识较少,分析问题的论说也少。

本世纪 50 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稳步而健康发展的时代,学校对新开的两门经济地理课程比较重视,教师队伍也比较整齐,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热情很高,学习积极性也高。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经济地理的教学成绩是比较好的。

(2)1958 年,中学两门地理课程先被合并,内容减少一半,只教一学年,每周 2 课时,1959 年又进一步完全取消。“文化大革命”期间, 中学地理课差不多全部停开。这时,中学地理教育遭到空前未有的浩劫, 学生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完全陷入无知状态。

(3)1978 年以来的现状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学先恢复了初一中国地理和初二世界地理。教育部 1978 年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规定这两门课程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以自然地理知识为重点。

中国地理总论部分讲到有关人文地理的内容为: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铁路和工业分布。在分区地理部分打破了过去的固定格式,即不按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矿产、人口、民族、农业、工业、城市的顺序讲述,而是突出本区域的主要特征,将自然条件同人类生产及改造自然的事实结合在一起,分几个小标题论述(注 10)。现将教材中 5 个区(共 8 个区)的小标题列表如下,供研究参考。

从表中各区的内容来看,大体上边疆地区自然地理比重较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文地理比重较大。人文地理侧重于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的知识除突出三个直辖市外,一般结合在交通中讲授。

世界地理以自然地理为重点的特点更为突出。“世界地理概况”部

分,3/4 的篇幅讲“大洲和大洋”和“世界的气候”,1/4 的篇幅概述了“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在分论讲各大洲和各大洋时,基本上讲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国家地理的介绍,大体上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内容约占一半;工农业、对外贸易和城市的内容约占一半。由于课时所限,每个国家地理的介绍都比较简单。例如,日本一课正文仅 1300 字,首先讲位置、领土概况,然后讲“多山的地形”、“季风气候”和“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工业、工业分布、资源、对外

东北三省 黄河中下游

五省二市

长江中下游

六省一市

南部沿海

三省一区

青海和

西藏

山环水绕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山地分布很广

世界屋脊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分布广泛的丘陵和低山

桂林山水

独特的 高原气候

冬长夏暖 山东省的

丘陵和低山

积雪和 暖温带冻土

土地资源 降水和灌溉和开发 水源问题 西部平原 根治海河 的防护林

林海 重要的

粮食产区

淮河及其治理

钱塘江和钱塘湖 亚热带

梅雨和伏 旱 红壤

南海诸岛

高温多雨的气候 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水稻和 甘蔗

热带作物

和水果

湖泊众多高原湖区丰富地热资源

湟水谷地黄河谷地柴达木 盆地

雅鲁藏布

江谷地

开发水利 棉花生产和

消除水害 棉纺织工业

重要的

农业区

港湾、铁

路和城市

西藏的

江南

石油和煤 煤炭资源和铁资源 煤炭工为

发达的淡水渔业

台湾海峡

工业发达 石油资源和形成体系 主要油田

矿业资源

宝鸟台湾

急待发展的交通

稠密的 铁路交通铁路网

工业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天津和 天津港 首都北京

水陆交通和城市

全国最大的

城市-上海

贸易、首都东京)”。另有两段小字讲日本环境污染和对污染的治理。教科书对苏联、美国的地理知识介绍,稍多一些,人文部分约占 2/3 自然部分约占 1/3 苏联一课的 4 个标题是:位置和居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工业和农业,交通和城市。美国一课的 5 个标题是:位置和居民,自然条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主要农作物带。

1978 年~1982 年,初中两门地理课和历史、生物等课程的恢复,对

建立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使学生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当时,高中未恢复地理课,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使高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适应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升学的需要,仍有不足之处,特别是知识面过狭,缺少现代地球科学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知识,很难适应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经过广大地理教师、地理学会、以及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呼吁,1981 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中,决定高中恢复设置地理课,要求讲“人和地理环境”一学年,每周 2 课时。1982 年开始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科书,即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材(注 11),全书分为 11 章:

第一章

地球在宇宙中

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七章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八章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第四章

地壳和地壳

第九章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的变动 第十章人口和城市

第五章 地球上的生物、 第十一章人类与环境土壤和自然带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在总结我国过去的地理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之上,吸取国外教学改革的有益之处,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看待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我们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由自然环境所决定,这在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均有论述。但是不能把这个理论无限扩大,不能把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同地理环境决定论混为一谈。过去, 我们在生产上不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滥伐森林,滥垦草原,盲目围湖造田,任意排放工业生产中的“三废”,所造成的后果已经看得很清楚。因此,我们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首先从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始,讲到构成地理环境各圈层的结构、物理性状,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等。然后讲到自然界为人类活动所提供的资源、能源等物质基础,人类利用从环境中所取得的物质和能量,创造了现代社会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反过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活动。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 乃是在生产和生活中,要注意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趋利避害,引导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在发展生产时,既要注意经济效益,更要注意环境效益。生产发展要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

  2. 从过去学习苏联,把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分开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恢复了统一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由于课程的目的要求和课时有限, 人文地理部分只是围绕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阐述了资源、能源、工农业、人口和城市、环境等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当前世界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四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但是没有全面系统地讲人文地理。像历史地理、社会文化地理、政治地理、交通运输地理、商业地理、旅游地理等都没有涉及。这是需要进一步研

究解决的问题。

  1. 注意在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空间关系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地理环境也随之改变,人文地理的变化更为显著。这就是把分布与过程结合起来,用动态的观点,使学生从过程的演化中了解变化发展的趋势,总结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例如,农业生产经过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我国目前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从自给半自给农业向商品性经济过渡。工业经过历史上的技术革命正向新技术革命方向发展,传统工业正向新兴工业发展,工业布局由集中趋向分散,在煤铁资源复合型、临海型的格局上, 出现了“临空型”的布局型式。我国也正在注意引用新技术加速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2. 注意面向世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在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间政治、经济息息相关,人员交往、通讯联系日益频繁的时代,特别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以来,在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等方面,都需要了解世界情况。保护环境,也需要国际间的协作。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向学生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性质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从总体上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分布的不合理,公害的产生,经济的周期性危机,失业队伍庞大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方面也要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主,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各个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布局和治理污染等方面,有不少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是由于我们的基础差、底子薄,加上缺乏经验和工作中的失误,因而也出现不少问题。不过,这些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错误,就可以健康地向前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我国各条战线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有力地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3. 注意联系我国实际。人文地理教学的内容,能否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是否为学生、为社会所欢迎,关键在于学习是否有用, 是否能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打基础,或走上社会,解决在从事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学内容必须同我国的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基本国策:我国的国情从地理角度看,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并不丰饶,地区差异显著。基本国策是:珍惜每一寸土地,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能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逐步实现四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上述我国国情和基本国策的内容,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均有反映,这样就可使高中学生懂得国家制定基本国策的依据,也就是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因而是切实可行的。不管高中毕业生今后学理还是学文,或走向社会都需要懂得国情和基本国策,因而高中地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4. 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的观念。例如讲述人类与环境的

对立统一,新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新旧中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对比,资本主义生产同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差别,世界粮食问题的根本原因,世界南北经济的差距等问题,都有助于达到上述思想教育的目的。我们认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从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资源丰富、许多工农业产品数量居世界前列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应说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并不多、我国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生产方面,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的任务也很重,以此来勉励学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这是更现实而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1. 注意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教材对这方面的考虑:一是通过讲述教材中基本理论,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通过对“工业布局的分析”,可形成对工业分布的“空间差异”的思维能力。地理分析就是要对各种分布类型进行描述和解释,探索其形成的自然及人文原因, 以及这些原因是什么时候发生影响的。像美国传统工业集中在五大湖-宾夕法尼亚州,而新兴工业则向西部、西南部“阳光地带”移动,这就要分析其自然的和人文的原因。二是适当介绍学术界对某些重要问题的不同论点,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培养他们向这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例如,大气中的 CO2 的增多,是否会使世界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活有无影响?三是通过问题和练习,在可能条件下, 组织参观调查,分析当地资源、能源的利用状况与环境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