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地理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死记硬背课文,以应付考试。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注意将应试教育转向为素质教育,应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新观点、新方法,既研究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选择最基本的东西进行教学,使之能够迁移,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又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其潜力,培养其能力。特别是加强了乡土地理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增长了学生的才智和能力。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县市,都编出了本县市的乡土地理教材。许多学校成立了天文、气象观察,地震、环境监测,教具制作,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运用实测数据、调查材料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有些获得全国和省市青少年科学论文奖,有的建议为市政建设所采纳。例如,江苏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中学建立的小气象站,紧密配合地理教学,坚持进行气象观测、天气预报,以及开展大气污染方面的环境监测工作,为学校教学和当地工农业生产服务作出了成绩;广州市执信中学地震测报小组创制的“地声探测自动记录仪”曾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制作展品二等奖;上海华东师大附中气象小组,利用课余和假日,深入工厂、高层建筑进行实测和调查,写出《城市热岛与市政建设》论文,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第五届科学论文二等奖,等等。这些成绩大大鼓舞了学生学习地理课的热情,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

地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幻灯投影片、录像片在地理中应用已较多。广东省许多中学建立了地理专用教室和地理园,为实施电化教育和实物模型教育,创造了条件。用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北京、上海有些学校也在实验。

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本,在课文以外增加了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的内容,促进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贯彻地理教学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我国自有学校教育并设置地理课程以来,世界地理一直是地理课程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1949 年以前,世界地理的教学以介绍各洲、各国的地理知识为主,内容比较繁琐、单调。50 年代的高中外国经济地理,以世界苏美两大阵营国家为框架,服从于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80 年代以来,根据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地理问题、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等情况,高初中地理教育在“面向世界” 方面,主要是通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具体事实材料,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正确理解我国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

  1. **从树立全球观念说,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环境、资源、人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地理教学要使学生懂得地球上的大气、海洋、多样化生物、土地和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发生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将出现危机。拯救地球、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许多工作要通过国际协作来完成,所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的大气监测、海洋科学考察、南极科学实验站的建立、酸雨的防治、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响应和执行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的决定。通过地理教学和课外活动, 这些年来许多学校地理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粮食日、世界 50 亿人口日等活动,增强了全球观念,明确我们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和可能作出的贡献。

  2. **从树立国际意识说,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是国际大家庭的成 员之一。**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交往和国家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信息传递异常迅速,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竞争日趋剧烈。有人说,现在地球变小了。从空间尺度衡量,地球的大小没有什么变化,用时间尺度衡量,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容易接近过。目前,我们每天都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上看到、接收到世界各地的景观、政治、经济、文化动态等信息。海湾战争、苏联解体、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和股票的涨落,对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都发生影响。

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其他国家和地区来中国大陆旅游的人也不断增加,我们在广交朋友、吸引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都要面向世界,需要世界地理知识。我们在地理教学中, 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有关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基础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如何按我国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处理国际关系。我们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东西,例如,日本、新加坡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但重视教育和科技,利用面向海洋的地理优势,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教育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如何掠夺殖民地资源,在国际贸易中剥削发展中国家而发财致富的, 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国家贫困的原因,美国社会种族间不平等的事实,等等。

我们对学生进行地理国情教育,也是从面向世界的角度,把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比较来认识的。我国面积广大,资源物产丰富,现在综合国力已位居世界大国之列。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和物产的占有量还很少,在经济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因此我们要奋发图强,努力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在国际政治事务中,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主持国际正义,帮助发展中国家等方面应该发挥我们的作用。

三 认识面向未来,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和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问题

现在地理教学,对地球表面各种自然事物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分析,已不是停留在静态的描述和解释上,而是用动态的、演化的观点综合分析其发展趋向,对未来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教育学生用综合思维方法、因地制宜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时能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前面所说的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观念,也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内容。

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来说,经济建设是我们工作的中心。现代经济建设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合理进行工农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的布局,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能够统筹兼顾,都得到健康发展。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人的素质,使学生懂得学好包括地理课在内的各门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愚昧无知、贫穷落后是建设不成社会主义的。

从我国国情讲,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国 11 亿人口中有 8 亿居住在农村。我国又是山区面积广大、平原少、人均耕地少的国家, 如何使广大农民从解决温饱走向小康和富裕的道路,是我们在面向未来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们在新编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中,结合各地区特点,举出若干生动可行的事例,为农村学生指出发展生产力、脱贫致富的道路。现举一例如下:

“宁夏西吉县黄土高原有个黄家二岔的小村落,人民遭受生态环境恶化和贫穷落后的无情冲击。面对满目创夷的光山秃岭,人们还要刨草根当柴烧。每平方千米土地一年中的水土流失量达到 7000 多吨。为了粮食,人们拼命耕作,田越垦越多,粮越产越少,山越开越荒,人越来越穷,吃着国家的返销粮,身穿海陆空三军送来的救济衣,每人每年才挣30 多元钱。

10 年前,北京农业大学的师生来到这里调查后说:‘要生存,要脱贫,只有让黄土地披上绿装。’他们指导当地农民,逐步把一部分耕地还为林地、牧地,大面积植树种草,实行草田轮作,修筑梯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十年后,这里原来的荒山秃岭一片青翠,林草覆盖率由过去的 1.8%提高到 63%,水土流失量减少了 95%,畜产值增加了 5 倍多,粮食产量增加了 3 倍多,人均年收入达到 730 元。当地许多农民

学会了向周围乡亲讲保护生态环境、脱贫致富的道理。”

又如,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多样的国家。大江大河在汛期常造成洪涝灾害;北方水资源不足,生产发展受到限制,人民生活有时也感到困难;西北的沙漠有南侵的威胁,等等。所以国家要兴建跨世纪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三北防护林带的建设等。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勘探新矿源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向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的科学技术领域进军。

地理教学把空间系统和时间演化结合起来,用综合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教育学生,可以开拓其视野,懂得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而努力学习的意义。

总之,地理教学在贯彻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方面可以发挥很好作用,并且已取得不少成绩。今后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特别是希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对地理教学在贯彻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战略思想的重要作用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要把中学地理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在高考课目中把地理取消,使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三个面向”教育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我们建议,为了考虑到减轻学生高考负担,文科类除必考语文、数学、外语 3

门外,可让学生在历史、地理、政治 3 门中自己选考 2 门,而不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硬性规定不考地理,造成偏科现象。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以适应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市场竞争等严峻形势的挑战。

(本文是 1993 年 9 月向中国教育学会在上海召开的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发表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提交的大会发言,原载于《地理教学》1994 年第 1 期,后收入《三个面向与深化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会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年 6 月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