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

——在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 1991 年综合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一 十年来研究会工作的回顾

1981 年,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在张子桢、褚亚平、褚绍唐、陈尔寿等人的倡议下,得到中国教育学会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全国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于 9 月在长春召开代表大会,宣布正式成立,选出以张子桢教授为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1985 年 5 月在昆明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推选张子桢为名誉理事长,褚绍唐为学术顾问,褚亚平为理事长的第二届理事会。现在的第三届理事会,是 1990 年 5 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的。

现在,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共有个人会员 472 人,团体会员 26 个,

它们分布于全国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地区。

十年来,我会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一)举行地理学术研讨会

1982 年 3 月,在济南举行了“地理教学手段研讨会”,对地理教学手段的改进起了促进作用。

1982 年 8 月,在兰州举行了“地理教学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向全国地理教师发出“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倡议书。

1983 年 10 月,在洛阳举行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智能研讨会”,初步探索了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1984 年 11 月,我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在太原举行“中小学地理课程结构与教材体系研讨会”,提出了有关地理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建议。

1985 年 8 月,在昆明举行了地理教学综合性学术研讨会。会议对当时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了研讨。澳门培正中学著名地理教师黄就顺先生应邀出席会议,介绍了该校设计和建立地理专用教室的经验。

1986 年 11 月,在上海举行了“地理教学图学术研讨会”,明确了地理教学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交流了编制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教学地图册、幻灯片的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冯以宏先生应邀出席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

1987 年 10 月,在四川省灌县举行了“地理教学改革实验研讨会”, 会议以“端正教育思想、深化地理教学改革”为中心议题,研讨了地理教学如何从单纯面向升学逐步转向面向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1988 年 11 月,在厦门举行了“地理教育为乡士建设服务研讨会”, 结合国家教委主办的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和评奖活动,对进一步加强乡土地理教材建设进行了研讨。

(二)完成国家教委和中国教育学会委托的任务

  1. 受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委托,1989 年开始筹备

全国乡土教材建设经验交流会,组织力量评选全国优秀乡土教材。1990 年 5 月,国家教委在南京召开会议,我会被评为乡土教材建设的先进集体。

  1. 受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和中国教育学会的委托,于 1990 年 6 月~

7 月,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分别邀请有教学经验的高中地理教师和教

研人员讨论高中教学计划中地理课程设置问题。提出高中地理应增加 1

课时的建议,为基础教育司采纳,并于 1991 年调整高中教学计划时实施。

(三)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

自从 1985 年以来,中国教育学会所举行的各届学术会议和品德教育等专题学术会议,我会均有论文被选中参加,并多次获奖。例如,1986 年,陈尔寿《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获论文奖;1988 年,陈尔寿《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变化》和孙大文、陈澄、陈胜庆《乡土地理教材建设》均获二等奖,张复庆《加强地理实践环节,培养乡土建设人材》获三等奖;1989 年,曹康绥《改革地理教学,发展学生智能》获金钥匙奖。

1988 年,我会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教研先进集体。孙大文、陈澄二人也先后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教学研究会的先进工作者。

(四)参加地理教育国际交流和与港澳地区交往的活动

我会这些年来对外交流活动,主要是本会理事或会员以个人身份被邀请参加。以研究会名义与国外学术团体的联系,目前仅限于刊物图书交换。这些活动主要为:

1.1988 年、1989 年,正、副理事长褚亚平、陈尔寿先后应澳门社会科学会黄就顺先生邀请,前往参观访问,介绍内地地理教育改革情况。 2.1988 年 8 月,副理事长孙大文、常务理事陈潮应邀赴澳大利亚布

里斯班参加国际地理联合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会议。他们分别宣读了《试论初中地理教案的设计》和《论中国的教学地图编制》,并赴悉尼出席了第 26 届国际地理学大会。

3.1989 年,副理事长孙大文、常务理事陈澄应邀在哈尔滨参加了中苏双边教育研讨会。

4.1989 年,副理事长陈尔寿、常务理事陈龙飞应香港大学地理系邀请,参加该系举行的、海内外华裔地理学者参加的“地理研究与发展” 研究会。他们分别介绍了我国中学和高等师范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情况。

5.1990 年 8 月,陈尔寿等 10 人参加了国际地理联合会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地区会议,在地理教育专业组会议上介绍我国地理教育状况,与到会美、德、日、印、波等国代表交换了意见,建立了联系。

6.1990 年 10 月,陈尔寿等人参加了国家教委、国际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在上海举行的“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性教育会议。陈尔寿在大会上作了《地理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发言。

7.1990 年 10 月,卫杰文应联邦德国埃克特国际中学教科书研究所邀请到该所进行了访问研究。

8.从 1988 年起,我会与日本地理教育学会、日本地学教育学会、日本地理教学研究会三个团体以及澳大利亚教师协会建立通讯联系。

9.1989 年,我会在上海接待了民主德国中学地理教师代表团、加拿

大维多利亚大学地理教育专家欧文教授等。

10.1991 年,我会与台湾省中学教师研习会取得了联系。

(五)出版学术刊物《地理教学研究》和研究会会刊《地理教学》

(六)在假期中,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为中学教师和教研人员举办讲习班和教学研讨班。

二 今后工作的展望

1.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讨各级学校进行地理国情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教育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这是一项长期的、应坚持不懈的任务。1992 年拟举行一次研讨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总结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初审稿)和几套地理教材试用

的经验与问题,为修订教学大纲和教材提出建议,以及为 1993 年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使用新教材,做好促进和配合工作。

  1. 对高中地理的课程设置和新教学大纲的制订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

  2. 在总结乡土地理教材建设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要求,进一步研究乡土地理教育如何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 对高等师范、中等师范、教育学院等院校的地理系科,如何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地理教师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方案。

  4. 进行我国中小学地理教育与台湾、香港地区及国外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对比研究。

  5. 开展对地理音像教材的研究、设计和评优工作。

  6. 进一步深入对地理教学科学评估标准的研究以及对地理高考、会考、中考的经验总结和命题研究。

  7. 开展地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评优工作。

  8. 进一步总结地理教学图设计和使用的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

  9. 逐步推广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经验。

  10. 开展对地理教育学、地理课程论、地理教学法理论建设的研究。

(本文原为 1991 年 10 月 6 日参加在陕西西安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综合学术年会的讲话稿,后载于《地理教学》1992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