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国际观光饭店

日据时代初期,一些重大商埠接待“小贩”及单帮客歇脚之处俗称“贩仔间”,设备非常简陋,在地板上铺褥合宿。随后由于商品交易增加,外埠商旅来往频繁,陆续出现稍具旅社雏型如台南馆、福德馆等住宿设施。迨至日据时代后期,台湾各大城市已有铁路局投资兴建经营的铁路饭店,在房间内附设浴厕间,颇具欧式风味。

台湾光复后,从 1956 年开始,当局致力于观光事业的倡导,台北圆山饭店(旧馆)、日月潭涵碧楼招待所、中国之友社及自由之家等官式旅馆相继设立。随后民间投资的“石园”、“高雄华园”、“福寿”、“第一”等亦陆续投入接待外籍观光客的行列。

1956 年间国民党元老黄朝琴先生,为响应当局发展观光事业的政策,环游世界一周,考察各国观光事业,深深感到台湾经济属于海岛经济型态,其特征为一般工业资源较为缺乏,观光事业的倡行无疑地可繁荣社会经济,产生产业关联效果,带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农产加工业、手工艺品业等的发展,观光收入对于经济发展中的台湾将是一项重要的外汇来源。同时台湾宝岛民情淳厚,物产富饶,自然景观优美,更有丰富的中华文化资产,具有发展观光的良好环境与潜力。惟发展观光事业当务之急,即在建造符合国际标准的观光饭店,此亦为吸引大批观光客时势的需要,成为发展观光事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大饭店的构想于是孕育成熟。回国后,他邀集国内工商企业人士与日本、香港爱国华侨,发起筹建。经过数年周详准备,筹集资金 6000

万元,这家纯由私人投资的饭店,于 1962 年 12 月 1 日登记为法人公司组织, 命名为国宾大饭店,由黄朝琴先生担任董事长。

筹备期间,由于现任董事长许金德先生经常因商务前往日本,当时黄朝琴先生即请其趁旅日之便,实地对日本的国际观光旅馆先作了解,以为将来研究筹划参考。许氏对位于东京银座的东京大饭店的管理制度与服务情形印象特别深刻,详加观摩,搜集资料,获得了不少心得。从而又结识了该饭店的会长五岛升先生和社长星野直树先生,这对于后来国宾大饭店的筹建助益很大,并促使两者往后更进一步的携手合作。由商讨研究有关大饭店建筑设计、各项设备配置及经营技术合作等问题,进而指定东京大饭店的关系企业

东京大饭店联锁(Tokyu Hotel Chain),为其在日本的代理,办理订房、推广、干部交换训练,以及其他有关业务改进的协商事项。

公司成立之后接着就破土兴工,为全心全力的投入此新事业,1963 年黄朝琴先生毅然告别蝉联了 17 年台湾省议会议长的宝座。当建筑工程开始进行,又着手礼聘专家从事装潢布置设计,凡事黄先生必定躬亲,虚心求教, 深入检讨。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台湾第一座具国际水准的观光饭店终于在1964 年 12 月 1 日正式开幕,担负起推动国际观光事业的重要使命。开业时

此一拥有 285 间舒适豪华客房的高级旅馆,立即成为台北市的标志,并创台湾观光旅馆业建筑之先驱。其内部装潢美仑美奂,融合了西方现代化新颖设计与中国优美传统。该饭店位于中山区最繁荣的商业中心,附近公司行号林立,面对中山北路林荫大道,占尽了优势,将当时所有的旅馆远远抛在后面。除此之外,聘请日本著名旅馆专家负责经营,在当时家族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下,实为台湾观光旅馆业界的一大突破。

国宾在开张前由日本东京大饭店提供有关营运技术、制度及资料,如会计制度、采购程序、一般标准作业程序等外,并派遣干部赴日实习管理技术。同时东京大饭店也派其主要干部来台施以管理训练,为国宾成立训练小组, 透选优秀人员,灌输服务管理知识、国际礼仪、布置及实务作业等训练,这种种措施确定国宾商业旅馆的营业方针。开幕时即令人耳目一新,过往的旅客感受高贵愉悦的气氛,不仅各项设施设计周详利便,对接待人员彬彬有礼、笑容可掬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观光客源源而来,对于发展台湾观光事业,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其独到的经营方式为各方所乐道,成为观光旅馆的典范,领导台湾观光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占地 3481 平方米的国宾,地下 1 层,地上 12 层,除拥有了 285 间舒适豪华、设备符合国际观光水准的客房外,还拥有可容近千宾客的国际厅,备有四国语言机供国际会议使用,平时可作喜庆宴会、酒会以及夜总会表演之用。一楼的阿眉快餐厅、如归酒廊、酒洞天是交易商谈的理想场所。楼外楼、摘星楼、陶然亭居高临下,全市夜景尽收眼底。另尚设有游泳池、地下商店街、邮电局、理发室、美容院及洗衣部等。举凡旅客日常生活所需,应有尽有,是名副其实的“城中之城”。也是最舒适的“家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