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英才

50 年代,台湾第一期经济计划有了成效。政府也体认到经济建设中工业的重要性,要发展台湾经济,必须使它从农业社会步向工业社会。于是委请美国怀特工程公司(I.G.White)前来进行市场调查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提出合乎设厂可行性的工业。结果,PVC(聚氯乙烯)工业被列为重要项目之一。当时美援会的负责人尹仲容主持经济策划,力主建立 PVC 等工业,他主动找工商人士,鼓励他们运用美援来投资经营。但是,当时大家对 PVC 认识不够, 加上市场小,需求量少,生产起来成本必然高昂,因此兴趣缺乏。王永庆虽然知道台湾生产烧碱,在制造过程中约有 7O%的氯气废弃掉,这些氯气应可用来制造 PVC 粉。可是,他仍觉得对 PVC 这一行业不够深入,不敢贸然投入, 而他有意经营的轮胎业却被别人捷足先登了。结果,何传的弟弟何义被选为创办塑胶工业的辅导对象,为此何义前往欧美考察,回来反而意兴萧索。那时候岛内已有的塑胶加工业,每个月只需要 10 吨 PVC 粉,与怀特工程公司所建议的每月 120 吨产量相去甚远,况且设立日产 4 吨的工厂,实在不合经济

效益。因此,即使有美援 673000 美元的贷款,可以从日本进口生产设备,政府更提出赋税减免的优惠办法鼓励,何义还是决定放弃。此时,尹仲容想到了曾申请轮胎业的王永庆。

王永庆根据日本当时月产 3000 吨的资料分析,当时台湾人口是日本的

1/1O,按此比例,我们每个月可以生产 300 吨。如此,怀特工程公司建议的

每月 120 吨产能相当保守。王永庆便在尹仲容鼓励与期许下应允承办。在何义放弃时,政府有不少人主张由公营单位接办。尹仲容却力排众议,毅然推荐王永庆,从今日台塑的成就看来,尹仲容真是慧眼独具。

王永庆出生于台北县的贫苦农家,父亲体弱多病,作为长子的他从小就要帮忙家计。15 岁那年,他只身离家到嘉义当米店小工,16 岁自己开米店, 就展露他的生意头脑。当时,日本人开的米店到下午 6 点休息,他则工作到晚上 1O 点半。因此,在日据时代差别待遇下,他的业绩也能胜过日本人。今天台塑人一星期要上六天班,或许是缘自于此!王永庆还预估顾客的食米进度,在他们断米之前主动联络送米,不但保住旧客,也招来新知。同时他记住顾客有钱付款的日子,如在公务员发饷那天上门收款,总能达到目的。

王永庆早年也开过砖厂,经营过木材业,都有所成,但塑胶业给了他最大的挑战与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