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安徽省在中国东南部、长江下游,邻接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 6 省。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
安徽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台地)、平原兼备,江南多为重峦叠蟑的山区,江淮之间为绵延起伏的丘陵,淮北则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因此全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河湖交错,山川壮丽;地形复杂,资源丰富, 既有南方的色彩,也有北方的特色。
南北过渡地带的特征和地质、地形上的差异,必然给安徽带来生物的多样性。这里有相当数量的国内外珍稀植物,如连香树、黄山松、黄山梅等; 明党参、天竺桂、八角莲、天麻、珊湖菜、黄山花揪、南方铁杉、长序榆等30 余种,分别列为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珍稀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钱豹、
白鳍豚、黑麂、梅花鹿、白鹤、黑鹳、白头鹤、丹顶鹤、扬子鳄等 17 种;短
尾猴、穿山甲、麝、河麂、中华鲟、胭脂鱼等 32 种,分别列为国家一、二级
稀有保护动物。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现已查明 90 多个矿种,近万个矿床,
其中有 54 个矿种近 500 处探明储量;煤储量居全国第 6 位,铁、铜、钒占 5 位,主要集中在淮北、沿江和皖南三大地区。淮南与淮北煤田,是我国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田,今已成为华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心脏和洗煤生产中心;马鞍山钢铁公司,属全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是中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省内还有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宁国水泥厂、美菱电冰箱厂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将地方优势转化为巨大的财富。
安徽历史悠久。春秋时,西北部属宋,西部属楚,东属吴。战国,全境属楚。秦始郡县制,安徽境分属砀、鄣、泗水和九江郡。其后分析不断,沿革纷繁,直到 1667 年(清康熙六年)才正式建立安徽省,简称为“皖”,辖
8 府 51 县(萧县、砀山后由江苏划进、婺源、英山、吁哈划出),省会安庆。几经演变,现全省有 6 个地区、10 个省辖市、6 个县级市、60 个县,省会合肥市。人口 5700 万。
安徽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在五千年中华史册上有着光辉的一页。这里不仅哺育了古代政治家管仲、孙叔敖、范增,军事家张良,著名清官包拯、画家李公麟、文学家张孝样和吴敬梓等众多的人物,而且还形成五个人物高峰期,这就是:
一、以曹操、周瑜为代表的三国人物高峰期,如曹丕、曹植、曹仁、鲁肃、吕蒙等数百人,他们既是文臣武将,又是文学家、音乐家。与此同时, 还有著名的医学家华伦、天文学家王善、雕塑家戴逵、散大家嵇康、品酒家刘伶等。
二、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代人物高峰期,如胡大海、常遇春、徐达、朱升等,为为“席卷江淮皆英雄”的代表,正是依靠这数千名江淮儿女的南征北战,才打下明代江山,统治中国 200 多年。
三、清初,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与戴震为代表的(皖派)经学派人物高峰期——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物群体,中间不仅有朝廷重臣,而且有经学家、文学家、文字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出版家、理财学家(如王茂荫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雕刻家、京剧艺术家(如程长庚等),甚至还有徽商大贾等等,在他们带动和影响下,此时安徽(尤皖南)文风胎荡,人才济济,素有“东南部鲁”之称,“天下财富归徽商”
之说。
四、清末,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军将领人物高峰期,其文职总督巡抚及武职提督总兵以上者达 67 人;府道、副将以上者多达 700 多人,形成一股强大的淮系势力,它上承湘系,下启北洋,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极其深远。
五、以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民国人物高峰物,这中间有柏文蔚、段棋瑞、冯玉祥、张治中、卫立煌、廖运周、孙立人;陈绍禹、王稼祥、李克农、张劲夫、姚依林、黄镇、汪道涵;全省还有 130 名将军,仅金寨、六安两“将军县”就有少将以上者 88 人(1966 年以前授衔统计)。此外,还涌现出大批学者、专家,如教育家陶行知、文学家张恨水、蒋光慈、阿英、周而复、鲁彦周,诗人田间,音乐家张曙,现代雕塑家刘开渠,画家吴作人, 美学家朱光潜,佛学家赵朴初,艺术家杨小楼、舒绣文、王莹、严凤英、夏菊花,数学家杨武之,物理学家杨振宁,气候学家叶笃正,医学家汪笙仁, 植物学家侯学煜等等,总之,安徽历代人才济济,灿若繁星。
前人曾有诗曰:“何必求仙上天堂,皖山皖水竞画廊”,今天看来并不过分。
有人曾将安徽旅游资源归纳为五多,这就是:
一、历史文化名城多。现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歙县、亳州和寿县;列为省级的有安庆、桐城和黟县及屯溪宋代老街、休宁万安镇等明、清时古镇老街 8 处。它们各具风采,古色古香,仅黄山市古建筑而言,就有 3800 余幢,其规模之大,构造之精,雕刻之美,被誉为“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东方文化的缩影”。
二、山水名胜多。安徽自然风光历来以雄伟、筒旅、山水相依、古树名刹点缀、群体奇特而驰名海内外。黄山拥有 72 奇峰,400 多个景点,其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天下“四绝”,并有日出、晚霞、佛光、雾淞、冰挂等时令景观,蔚为雄奇壮观,云天变幻无穷,身临其境,宛若登临太空星球,无限感慨于苍茫大地之中。1990 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目录,令世人瞩目,供世人共享。九华山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存古寺庙 78 座,佛像 700 乡尊,文物 2000 多件,是世界佛子僧徒向往和朝拜的神圣之地。还有林壑深秀琅琊山,因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而扬名天下;古“南岳”天柱山,凌霄矗立,为“中天一柱”;近偎黄山西南的齐云山,不仅是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而且是丹霞地貌的典型。除了以上 5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另有省级风景名胜区 21 处,主要有太平湖、天堂寨、巢湖、浮山、小孤山、采石矶、敬亭山、齐山—秋浦仙境、石台溶洞群、太极洞、涂山—白乳泉、八公山、皇藏峪等,真是:皖山皖水, 漫卷珠帘;江淮大地,美不胜收!
三、文物古迹多。安丰塘、明中都皇城、花戏楼、许国石坊、潜口古民居等 9 处,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 197
处,其中革命旧址和建筑物 33 处,石刻、石窟及塑像 16 处,古建筑 87 处,
古遗址 35 处;古墓葬 26 处。烈士陵园 11 处。此外还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如和县猿人门齿化石、淮河古象化石、虢季子白盘、鄂君启金节等。四、自然保护区多。现全省设有黄山、琅琊山森林公园、清凉峰、枯牛岭、马鬃岭、皇甫山、皇藏峪自然保护区;扬子鳄、升金湖水禽保护区、(皖江)白暨豚养护场,总面积 86.6 万亩。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而且也是动物乐园,为旅游观光、探古寻幽、科学考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民俗风情多。由于安徽地处江淮之间,地区的差异和交通状况的不同,所以南北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如淮北多为中原官活;口味咸中带辣,汤汁口重色浓,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席上无酒不进餐”,喝酒猜拳行令,择筷打扛习以成风。因地近黄淮,灾害频繁,住居筒朴,衣着朴素(老人爱穿黑、白、蓝三色),民风剽悍,“即使走险,也群起响应”,因而多出英雄人物,诚如梁启超所说:“淮河流域,阳开阴合,为我国数千年来政治史的中心,其代产英雄,龙跳虎卧, 为吾国数千年人物史的代表。”安徽历史上曾有四个封建王朝的“太祖”, 即三国魏太祖曹操、五代十国时吴太祖杨行密、后梁太祖朱温、明太祖朱元璋,均系沿淮人物,如果再加上农民起义领袖及各路豪杰,真可谓“代产英雄,龙跳
虎卧”了。
而江淮地区,多为江淮官话;传统膳用沿江菜系(杨州菜),口味偏甜主鲜;但自清末“两湖”等移民的到来,既形成许多“方言岛”,又造成辣味东移现象,未冲击地区仍然是“晨行茶肆,食喜鲜甜”(如天长等地); 民风淳厚,言必包公余公(宋包拯、元余阙);逢年过节,生老嫁娶,待客择居,更是古今参半,各取所需。处于万山丛中的皖南山区,由于开发较迟, 交通不便,方言支派较多,仅徽州一地而言,虽多说徽州话,但“同山不同音,问路带翻译”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村落仍然保存唐、宋古音,有“中国古音活化石”之称。宗族深薮,崇尚儒风,“养子不读书,似如养圈猪”, 已成为家规族训,所以千百年来,“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他们所走之路是:学一官一商,或学一商一官。所以自宋以后,有“天下文人半徽州”之说。由于商业的繁荣,以及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这里又创造了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的徽菜,闻名逻迹的徽剧,精美绝伦的徽州“三雕”(砖、石、木)艺术等成就。
今天,来安徽旅游观光者,不仅可饱览黄山的风光,尽赏徽剧、日莲戏,探访徽州“八古”风貌(古街巷、古民居、古祠庙、古宝塔、古牌坊、古桥梁、古亭阁、古墓葬),还可尝到正宗徽菜,品到黄山毛峰茶,买到“文房四宝”(砚、墨、笔、纸)和“万安罗盘”,领略独特的皖南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