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丰碑——八公山

淮南市八公山,久负盛名。它原名肥陵山。《太平寰字记》:“寿州寿春县有八公山,一名肥陵山。”清光绪《凤台县志》:“八公山,宜称北山, 又曰肥陵山,后乃别称紫金山。”汉孝文帝前元十六年(前 164 年),封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刘安门下食客数千人,内有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被、晋昌 8 人最为有名,号称“淮南八公”。在食客中,有

很多是当时名士、豪杰,刘安组织他们编著了《淮南子》一书。另有中篇 8

卷,多言神仙黄白术(冶炼金、银,古称黄白术)。汉武帝元狩元年(前 122 年),刘安因谋反畏罪自杀,受株连的人都下狱问斩,列侯豪杰等,死者数万人,八公亦死难。由于刘安在世时能够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又好道术, 著作流传于世,到了晋代,不少人为他呜不平。首先是干宝《搜神记》,把“八公”加以神话;其次是葛洪《神仙传》,把刘安与“八公”进一步神话。有的在肥陵山由立 6 奉祀,而渐称肥陵山为“八公山”。

八公山有 11 峰,迤逦绵延至淮河之滨,历为陈兵要地。秦晋淝水之战, 秦王苻坚侵晋,由于洛涧(今淮南市田家庵东洛河)之败,由骄生惊,由惊生惧,竟然把八公山的枯木败草都当作晋兵,因而大败,以致灭国,后周显德四年(公元 957 年),赵匡胤困南唐,于紫金山拔连珠寨,是逼降南唐主李憬决定性的一战,至今连珠寨旧迹尚存。历代咏八公山诗词甚多,如宋代王安石有《八公山诗》:“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八公山上有珍珠泉,水质优良,又为闻名遐迩的八公山豆腐研制和生产提供了天然条件。明人谢一鸣《珍珠泉》诗曰:“闲凭石槛照须看,讶此从风咳唾奇;万斛果然随地出,一囊长许野人支。江边

老蚌行犹涩,海底骊龙睡太痴,买艳尚堪论价在,岂宜抛掷向荒池。”八公山下有廉颇墓,清人王佩兰有咏:“气吞六国扫群雄,能使相如拜下风;百战边关摧劲敌,千秋日月照孤忠。老成持重兵容肃,权佞交谗计画空;今日荒坟凭吊处,摩掌青史慕丰功。”总之,围绕八公山一带散落着古代一大批文物,被世人称为“黄金地”,八公山被誉为“史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