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和挑山工
今天的黄山已建起了高山客运索道,从云谷寺到白鹅岭的 13 华里山路,
如今乘登只需 8 分钟。在没有索道时,这 13 华里总计 5900 多个台阶,相当于徒步爬四五百层的摩天大厦。而古代登山,道路不全,其难其险更是可想而知。明代探险家徐霞客在他的书中记述了当时从“人字瀑”上山的心情, 提心吊胆,时而蛇行,时而猿挂才登攀上去。清代的程弘志说得更洋彻:“黄山险处,犹黄山奇处。险不极,奇也不极。故到黄山而乐者,非善游黄山者也;到黄山而哭者,乃善游黄山者也。”
正因为古时登山之难,寻找佳景之难,游山道上曾出现过“海马”,一种最为艰苦奇特的职业。因为黄山被称为峰之海、云之海,那些靠着背作鞍, 驮着游人登峰揽胜,具有坚韧毅力和攀登本领的人被喻称“海马”。史籍记载,“海马”之名最早始于清初,最早乘“海马”的人是康熙朝从北京来的游客朱竹君,驮他的“海马”名叫程社子,住在汤口。50 年后,歙县雄村的退休京官曹文垣乘“海马”游山,到了“崖悬壁削猿猴愁”地方,心有余悸地写出“死生由命悉负之”的诗句。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称赞这些“惯负游人绝顶行”的海马,还借题发挥说:“疑人不用用勿疑,托孤寄命由他去”。“海马”一名后来不知何代消失了,代之为“挑山工”的称呼。80 年代前, 黄山上还没有缆车索道,山上大量的建筑材料和食品,一块砖一片瓦,一斤
米一两油,都是由挑山工用双肩和脊背背上去的。挑山工肩背百十斤的大蔑篓或麻袋,一步一个台阶移动在悬崖边的山道上。此后,改革开放,黄山获得了世界性的知名度,国外游人大增,许多生活用品和粮米菜蔬由索道运上山,许多挑山工又抬起了像旧时“滑杆”一样的登山轿,把年老体弱,或一些力不从心的游客抬上了风光如画的黄山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