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工业城
合肥虽然历史悠久,但在旧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直至解放前夕,城区仅有 5 平方公里,5 万人口,残垣断壁,街道狭窄,经济萧条,教育文化落后。
经过 40 多年的建设,合肥已从解放前一个消费性小城市变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城市,并跻身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 50 强”行列。4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工业经济以改革、改造为主旋律,奏出了一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乐章。从 1949 年到 1991 年 42 年间,合肥工业总
产值才突破 100 亿元,而 1992 年、1993 年仅仅两年时间,就新增工业产值
100 亿元。现在全市拥有轻工、机械、冶金、化工、电子、纺织、建材等 13
个工业门类,32 个工业行业;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近 2000 家。合肥的美菱冰箱、荣事达洗衣机、天鹅空调器、黄山电视机、芳草牙膏、神鹿胃药、分岭牌全液压挖掘机、全力牌又车等一大批工业产品,早已名扬海内外。以路、水、气、电等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现城市自来水日供应量达 84.5 万立方米;煤气用户 7 万家;电厂装机容量 20 万千瓦;居民
人均住房 7.2 平方米;修建城市防洪堤墙 21 公里,达到 20 年一遇的防洪标
准;拥有商业网点 3.6 万多个,四牌楼、三孝口已形成两大商业购物中心, 富有民族特色的城隍庙小百货汇集天下精品,迎来四方之客;闻名全国的坝上街农贸批发市场,业务辐射 26 个省、市、自治区,稻香搂宾馆、庐阳饭店、安徽饭店、华侨饭店等高级宾馆,为国内外宾客提供一流服务。
合肥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便利的立体交通体系和快捷的通讯网络。淮南铁路复线贯穿合肥。北至蚌埠,与京沪线相接,南到芜湖,与皖赣、宁芜、宣杭线相连。客运列车可由合肥直达北京、上海、成都、厦门和省内主要城市。合肥一阜阳一商丘铁路已开通营运。合肥至九江铁路也已通车。联接省内、国内的公路干线四通八达,贯穿中国东西的 312 国道和纵贯南北的 405 国道均在合肥交汇,合宁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合芜、合铜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合肥骆岗机场是全国八大机场之一,目前已开通国内 20 多个大中城市以及香港的直达航班。水运由南淝河经巢湖可达长江各港,合肥港已成为全国十大经济区内河航运网点中心之一,并被列为长江水系首批开发的重点港口。
合肥程控电话达到 20 万门,按城市人口计算,人均 0.18 门,按每户 3
口人计算,户均 0.55 门,长途电话可直拨全国 750 多个城市和世界 182 个国家和地区;市区移动电话和传呼电话亦相当普及。
古老的庐州敞开城门,向海外张开了热情的双臂,至今已先后与日本久留米市、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市、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市、美国哥伦布市和丹麦奥尔堡市结为友好城市。真正给合肥对外开放带来希望的还是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特别是 1992 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合肥市作为内陆省会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合肥引进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外经外贸,开发区建设都趁势而上,以前所未有步伐大步向前迈进。台湾、香港等地的著名实业家邱永汉、詹培忠、李兆峰等相继率团来肥考察洽谈项目,来肥的外商已从港、台等地区拓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日本、韩国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