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话长淮
来到淮河,不能不说到淮河的灾情和水利。
资料表明:历史上淮河灾害主要来自本水系。从汉吕后三年(185)至宋绍熙五年(1194)的 1379 年中,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 175 次,平均近 8 年一
次,受灾范围涉及三省以上的 28 次,平均近 50 年一次;涉及二省的约 46
次,平均近 30 年一次;一省以内的 101 次,平均近 14 年一次。也就是说,
在公元 12 世纪以前,淮河独自流入大海,两岸基本是青山绿水,风调雨顺, 其灌溉、航运都较便利,沿岸经济也比较发达。那时,淮河流域流传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赞语。
在唐、宋诗人的笔下,淮河更是“清如明镜”、“美如江南”,两岸“芦花万里秋”,“沙禽掠岸飞”,水面“荷花照水色”、“十里闻花香”、“鱼肥脸如玉”,可见当时淮水是清撤而迷人的,两岸风光是无限美好的。
但从公元 1194 年以后,黄河南下,开始夺淮入海。在元统治中国 88 年
中,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 57 次之多,平均 1.3 年就有一次。黄河洪水往往由河南流入涡河、颖河,夺淮东下,滔滔洪峰横扫一切生灵,“同漂入海”。苏、鲁、豫、皖四省最祸者,当数安徽。大水之后,带来大量泥沙,使淮河河床逐渐淤塞变浅,下游出海河道,竟被淤积垫高到超出两岸平地数米。1938 年 6 月 2 日,国民党政府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使黄河水直泻东南, 造成豫、鲁、皖巨大的黄泛区,使之泥沙堆积层愈来愈高。这样,每逢讯期, 下游出海不畅,中游水位高涨,极易泛滥成灾;到了少雨年代和季节,又闹旱灾,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制定出“蓄池兼筹”的治淮方针。即在淮河的上游,史河、淠河山区,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外,还先后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 4 座大型水库,总库
容 57.26 亿立方米;在淮河干流沿岸,利用湖泊洼地开辟了 10 多处蓄洪区,
面积 1181 平方公里,在蒙洼、城西湖(寿县)、城东湖、瓦埠湖 4 个蓄洪区,
总蓄洪是 65 亿立方米;沿淮一带修建控制涵闸 4000 多座;修固堤防长约 7000 多公里,拓宽加深了西肥河、茨河、北肥河、王引河、唐河、滩河等防洪除涝的能力;新开挖崇潼河、新沛河、茨淮新河等人工干河,调整水系,增加了排水出路;此外,还兴建了大量沟洫配套工程,如机电排灌、机电井等。
经过 40 多年的努力整治,已收到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从 1958 年开始,还兴建了淠史杭灌溉工程,即兴建横排头、红石嘴、龙河口三大渠道及涵闸配套等工程,引梅山等水库的蓄水来灌溉安徽金寨、霍邱、六安、寿县、舒城、庐江、肥西、长丰、肥东、合肥和河南省固始、商城等 12 个县、市 1194 万亩农田。
淠史杭灌溉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史上最壮丽的篇章,它不仅控制了淮河上游洪水,而且变害为利,收到了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城市供水和旅游等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