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

阜阳地区广大农村,至今流行着与滇西类似的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滇西彝族人民举行的火把节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阜阳地区举行的火把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滇西的火把节是祝愿消灾除病,祈福求祥,阜阳地区的火把节是纪念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元朝统一中国后,元政府对其他民族在政治上镇压,在经济上掠夺,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实行种族歧视政策, 最占优越地位的是蒙古人,次为色目人,再次为汉人,最后为南人,即南宋遗民。当时,阜阳称为颓州,隶属河南江北道,被元政府列为有人的范围, 并进行残酷压榨。元至正十一年(公元 1351 年)五月,南人不堪元廷统治者肆虐,以白莲教暗中联络,在颖州郊区起兵,以燃火为号,四邻八乡见颖州火起,纷纷举火把响应,燎原火把,逼近州城,首克颖州,继陷朱皋(今河南固始北)、罗山、真阳(今正阳)、确山等重镇。当时有童谣唱道:“满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席上坐。”义军所到之处。不杀平民,不奸淫、不抢劫,开官仓济贫,队伍发展很快,沉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为纪念红巾军举火起义,其后不久,颍州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模仿红巾军,用秫秸扎成三四尺长的把子,内实麦草,到野外点燃,摇来摇去,似为信号,待燃尽始返,本地习称“撂火把子”。此俗相续 600 余年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