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赛裁剪

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女孩子家在日落后,便关上篱笆门,在院子里“乞巧”。大人是不应干涉和偷看的。

院子里摆张桌子,桌上放一小南瓜,插上香火。桌旁还摆上菱角、雪花藕和一盆清水。从水中看喜鹊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一边看,一边摆上自己悄悄做的绣花鞋、绣花手帕,让天上的织女看看自己的手艺。接着在膝胧的月光下,用彩线穿过小小的绣花针孔,谁第一穿过,那便是织女看中,乞

到了巧的,将来是巧媳妇,于是大家把她抬起来“乘花轿”。有的傍晚投针于水面,月下视水底针形,成云成龙成花者为巧,如锥如轴者为拙。有的把蜘蛛放在盒里,次日察看蛛网形状来卜巧,以蛛网细密圆正为祥瑞。

安徽潜(山)、怀(宁)一带,乞巧日做法则有些不同。它是全村举行的。七月七日晚上,全村的小姑娘都汇集村中场地,在村中一位有声望的老年妇女主持下,进行对月穿针比赛,得第一名的,评为“针姐”,扛榜者称为“针妹”。针姐还得进行裁剪表演赛,还是第一者,方能称为二年一度的“村中巧姐”。此俗已有一两千年了,据说是从《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开始的。汉朝时的兰芝姑娘七夕对月穿针,也是常常得“巧”的。潜山、怀宁一带举行这种集体的裁剪表演赛,一是遵照传统的旧俗,二是纪念刘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