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国需要的通货总值1.通货的职能

货币或“通货”是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但它并不符合于一般规律, 即手段越多,越容易达到其目的。的确,可以把通货比作机器上的润滑油。如果不上润滑油;机器就不会很好地转动。由此,一个外行人可能认为,润滑油愈多,机器运转得愈好。但事实是,润滑油如果太多,机器将无法运转。同样,如果通货太多,它将丧失信用,甚至可能停止“流通”。

初看起来,这一比喻或许有点儿勉强,但我们将会看到:

  1. 人们需要货币,主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因为有了货币,就掌握了一种很方便的一般购买力。人们购买火车票,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坐车旅行。如果铁路公司根据旅程的长短调整票价,则长路程的车票可能比短路程的车票更为人们所需要;但如果不管路程远近把所有车票票价一律都加倍,

    那增加路程只会使人感到少许不便。同样,如果一国的通货数量增加,而其他情况不变,则将相应地降低每一单位通货的价值。如果通货的数量仍有可能增加的话,则每一单位通货的价值将以更大的幅度下降。

  2. 正如火车票的价值取决于它所表示的路程的长短那样,通货的价值取决于它所支配的购买力的数量。如果可以无代价地扩大由此而获得的利益,

    则每一个人将会以通货的形式大量保有可随时使用的购买力。但保有通货并不会带来收入。因此,每一个人将比较扩大通货储量所得到的利益,和把其中一部分用于购买某种商品如外衣或钢琴(这将使他得到直接利益),或投资于企业及交易所证券(这将使他得到货币利益)所得到的利益。人们或多或少是无意识地、出于本能地进行比较。因而,一个国家所保有的通货的总价值, 既不会大大低于,也不会大大高干其国民所愿掌握的购买力的数量。如果发现了新的金矿,或由于别的原因,大大增加了通货的数量,则通货的价值必将下降,直至通货价值的下降使开采更多的黄金无利可图为止。也就是说, 自由铸造的金币的价值总是接近于获取金币中含有的黄金的成本。

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并不是一定数量的金属(或其他)货币,而是有一定购买力的通货量。其任何时候的黄金储量有与这样一个数额相等的倾向,这一数额(以通货的价值计算)相当于人们愿意以黄金的形式或者自己保存或者存入银行的购买力,加上该国的工业技术以通货的价值所吸收的黄金量。

如果这个国家有自己的金矿,它的黄金储量将取决于黄金的生产成本, 并受出口需求变动的间接影响。如果它没有金矿,其黄金储量将等于它能以制造和输出商品(即产金国所接受的商品)的价格换得的黄金量。其调整方式将在下面讨论。

如果某一国家的黄金储量由国家法令所固定,黄金只用作通货,其他一切交换媒介实际上都是一定数量的黄金的定单,那么,该国黄金的总价值,

不管其数量如何都将始终不变,但黄金一般都完全自由地从一个国家流到另一个国家。因此,每个国家所保有的黄金量总是与该国对黄金的需求(用作通货和用于其他方面)相适应。

黄金在某一国家内的购买力必须与其在其他国家内的购买力具有这样的关系,以致该国的进出口商大规模地用黄金取代其他商品,无大利可图。因此,它的黄金储量从不会与这样一种数量(但这要扣除运输费和过境税)相差很大和很久,这一数量使该国的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的物价水平相一致。

当然,对每种贵金属的总需求,是由用作通货的需求和用作工业及个人的需求所组成。这些用途包括银匙和银盘,金表链和镀金画框等等。这些不同的需求,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变动规律。采银愈困难,每种工业对它的使用愈少,但其价值的上涨将使人们能够用它买到更多的东西。许多人随身带的和在家里保存的银币常常比铜币多,因为他们的许多需要花少量铜币是无法满足的。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