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糟醉品和熏制品

糟醉食品,风味独特,异香四溢,是江南传统美食。远在秦汉以前,酒和糟已在膳食中作调味增香之用。晋朝,江南人家用糟腌蟹赠送北方宾客, 还作为贡品进献王室。到了唐宋时期,以糟醉方法加工的食物,已扩展到肉食和水产等,成为江南民间较为普遍的家常菜;《本草纲目》中也指出酒糟对于食品有藏物不败、揉物则软的作用,到了清朝咸丰年间,浙江商人以精制的糟醉鱼、肉,供应上海市场,脍炙人口,名传大江南北。

糟醉鱼的品种很多,著名的有宁波糟鳗鱼、醉蚶、醉泥螺;上海的糟鲥鱼;江苏兴化醉蟹;盐城伍右醉泥螺;苏州醉鲤鱼等;湘、鄂、赣、皖则以糟醉各种淡水鱼著称。糟醉食品来自民间,所以它的原料及加工方法都因地制宜,各有不同。

糟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用谷物蒸馏酒的酒糟——即烧酒糟,生腌鲜鱼,能使香味渗透入里,食用时。需把糟洗去再烹烧,糟香仍在, 引人食欲。另一种是用未经蒸馏的米酒糟,其糟制品食用时不需洗去酒糟。第三种是用酒糟加米酒拌和,滤取其汁,使浓郁的糟香和清冽的酒味互相融合,用以浸制水产熟食。

“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白酒直接喷在鱼体上,置缸中间闭,促

使香气透入物体,如传统的醉白鲞等;另一种是用米酒(如绍兴酒或金华酒) 加其他调料浸渍,如醉蟹、醉鲤鱼等,也有的加曲酒和甜酒酿,以使香味更为浓醇。

糟醉鱼以香取胜,包装要尽可能密闭,以免香味外泄,贮藏宜在阴凉、干燥的仓位中,避免阳光照射和跟有气味的商品堆在一起,并要按规定的贮藏时间,及时出售。

糟醉鱼的质量,要求形态整齐均匀,不要大小悬殊、芜杂碎裂;卤汁清晰、色泽鲜明、不黯淡混浊、无霉斑;要香味扑鼻,无腥气,无哈喇味、隔宿味;要滋味鲜美,回味微甜,无邪味,食后香留齿颊,咸味不宜过重。糟酒鱼,一般可蒸可煎,风味最为显著。如糟青鱼蒸熟后,肉质坚而不老,色泽白中夹红,醇香沁人,味赛火腿。又如醉蟹,肉质细腻,醇香浓郁,经久耐藏,是名贵水产品之一,特别是江苏兴化的中堡醉蟹,更是享誉海内外。糟醉制品的加工过程,可分为盐渍脱水、调味料渍藏两个阶段,工艺流

程一般需经过原料处理、盐渍、晒干、糟醉、封存五个步骤。

原料处理时,对小形鱼体开腹除去内脏及头部,并在肉厚的背部加划刀痕;对较大的鱼体则需背开后再切成两片,充分洗涤干净后盐渍。盐渍的目的在于除去一部分水分,并赋予制品以咸味。一般用 7%~20%的盐渍 1~3 天,适当加压,以利脱水。盐渍后立即取出原料,用清水洗去表面多余的盐卤及残留物,再行适当的阴干或晒干。糟渍时的调味料使用量,以能使鱼获得所需的香味及足以腌藏原料为宜,大约与原料同量或为原料的 1.5 倍左 右。调味料所含主要成分的乙醇量为 5%~6%,并添加胡椒、茴香、桂皮、花椒、辣椒等香辛调料。

制造糟鱼以春季为多,主要的鱼类以小黄鱼、鳗鱼、鲤鱼、青鱼、鲳鱼等为主。醉制品主要有醉蟹和醉泥螺。

水产熏制品是利用风干、烟熏等特殊工艺使食品带有烟熏风味,并能较长时间保存的一种加工品。生产熏制品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波兰、挪威、加拿大、比利时等。

日本生产熏制品的历史已近 100 年,近年来随着冷冻冷藏运输和包装材料质量的提高和发展,熏制品的加工目的,由过去的以保藏转变为追求鱼本身的风味和烟熏特有的香味,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软熏制品(水分含量高,软硬适度),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我国湖南、四川等省加工烟熏淡水鱼也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江南一带人们非常喜爱的特色鱼制品。近年来,也深受我国北方群众的欢迎。它的制作工艺和配料简便,色、香、味俱美。宜于直接食用。宴席上常作冷盘、拼盘, 也可作炒菜、烧菜或汤类的配料,也是较高档的水产熟食品之一。

熏制品的制作过程,除腌渍、风干等外,最重要的是烟熏。应选用含树脂较少的阔叶树如柞木、杉木、杨木等锯屑为熏材,熏烟时间为 24 小时以上。

熏鱼的颜色、味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熏等鱼体表面的水分含量。当鱼

体表面水分含量很高时,熏烟中焦油成分以及酸性成分就会吸附在鱼肉上, 使制品的颜色变黑,味道变酸,严重影响制品的质量。如果鱼体干燥得太厉害,在烟熏过程中,鱼体颜色不能达到正常,熏烟中一些特有的香味也不容易进入鱼体,以致达不到熏制的目的。一般要求含水量在 40%左右。熏制品的含盐量一般在 4%左右,制成品的水分含量低一些为好。

另有一种腊鱼,是湖南省的传统风味食品,已有悠久历史,素以色泽金黄、膘肉分明、鲜香不腻而闻名。一般以 1000 克以上的鲜鲤鱼为原料,辅以精盐、硭硝、花椒、白糖、白酒等。将白酒以外的其他辅料涂抹到处理好的开膛鱼体上,再将鱼皮朝下入缸。放一层鱼、洒一层白酒,腌 4~5 天后倒缸一次,再 4~5 天可出缸晾晒一天,然后用锯末、松柏叶熏烤,一昼夜即可。腊鱼可烹炒,又可清蒸,还可佐菜炒食,冷热均可,佐餐下酒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