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数学语言”

岩松

德国数学家迪利克利,不善交际。有一次妻子生了孩子,他必须将此事告诉在国外的母亲,他只能硬着头皮写信。信里他只写了三个数字:“2+l

=3”。这里,迪利克利运用的就是数学语言,不仅言简意赅,而且生动活泼。数字、图形均是抽象符号,然而它却构成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数学语言并不陌生,如“三点一线”(学校门、家门、机关门连成一线)、“三角恋爱”。“三点一线”、“三角”均为数学用语,却深刻而准确地表达了某种特定的含义。

交际中数学语言运用最多的要算“数学语”了,不同民族对数字的理解, 构成了特定的“数字语”,它对社交以及企业经营均有很深的影响。

日本人对“4”特别忌讳,因为日文“4”与“死”发音相同,所以在日本医院,是没有 4 号病房和 4 号病床的,有谁愿意躺在“死”号病房和病床上呢?美国厂商向日本出售高尔夫球,四个球一套,但是很长时间,无人问津。后来发现,日本人打高尔夫球是为了健康长寿,而“4”、“9”在日语中与“死”、“苦”发音相同,日本人在探视病人时又最忌提“4”、“9”, 于是厂商改变了包装中的数量,很快就受到欢迎。除日本外,韩国、香港、新加坡也忌讳“4”,象韩国,许多旅馆无四楼,军队中没有第四军、第四师, 有影响的剧院无第四排、第四号。

欧洲基督教国家最忌讳“13”。在荷兰,很难找到 13 号座位,而用 12A 来代替。在英国的剧院里,也找不到第 13 排和第 13 号座位。在美国,许多

航空公司的飞机没有第 13 排。在法国,门牌上极少出现 13 号。人们还忌讳

13 日外出。但是欧洲人最忌讳的,还是 13 个人同桌共餐,或在 13 日请客,

或有 13 道菜。对 13 的忌讳据说是来自于耶稣的最后晚餐。耶稣同 12 个门徒

共 13 人用晚餐,结果被第 12 个门徒犹大出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西方人还忌讳星期五,逢上星期五信也不写,客也不接,有些人连门也不出。德国人忌“13”、“3”,点烟时,当点到第三个人时,对方会面呈难色,有的会拒绝。

我国历来用偶数象征成双、吉利,但对奇数“5”、“9”却又青睐,因为“5”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完全”、“圆满”的意思,如“五湖四海”、“五彩缤纷”中的“5”均含此意。“9”过去是皇室专用数,“9”象征至高无上,诸如“九重天”、“重霄九”等。广州人及港澳同胞,则对“8” 情有独钟,因为“8”广东话念做“发”,近年来我国其他地区对此也予以了认同。

总之,数学语言,尤其是数字语在交际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要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必须对形虽抽象,但内容却甚丰富、有趣的数字语进行一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