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印度的经济改革

东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亚欧会议的召开 进入 90 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加快,1989~1991 年其平均增长率为 3.4%,1992~ 1994 年超过 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4 年和 1995 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6.2%和 5.9%,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5%和 8.4%。①五年来的经济增长势头,显示发展中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期可能到来。

在这个增长的高潮中,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遥居世界之首位。1991~1993 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8.3%。在西方经济萧条,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东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枝独秀,引人注目。

亚洲,主要是东亚,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1995 年《世界竞争力报告》选择了十个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七个在亚洲。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90 年代前五年,

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 11.8%,五年进出口额已超过 1 万亿美元。 1995 年已

提前五年实现原定 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的目标。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或低增长的时候,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西方工业国家衰退给东亚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国进口贸易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日本、韩国均从中国的进口贸易中获益。此外,中国成为吸引东亚工业化国家投资的重要市场,有力地推动了东亚国家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韩国与东盟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与投资迅速增长,其中新加坡居首位。中国经济的起飞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发展的贡献是显著的,以致有的学者与经济界人士指出,中国正在领导亚洲经济增长,为东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在 90 年代经济继续增长。在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提高的情况下,亚洲“四小龙”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侧重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1995 年增长率达

7.5%左右。例如韩国, 1995 年韩国经济增长率超过 1994 年的 8.1%,达到 9%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10,076 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名列世界第十一位。

除新加坡外的其他东盟国家抓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扩大对外投资和工业转移的机会,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大量吸收外资, 其经济增长率 1995 年达 8%以上。其中马来西亚 1995 年达 9.6%,仅次于中国,居东亚第二位。印尼和泰国的增长率为 7%~8%。马、泰、印尼成为东亚新一代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入东盟的越南,由于经济革新与对外开放, 经济迅速上升。 1991~1995 年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 8.2%, 超额完成了五年计划的多项主要指标。它已成为亚洲吸引外资的新热点。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政府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经济回升,已出现了增长的好势头。随着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地区经济合作的趋势增强,东盟作为一支重要的地区力量迅速崛起。冷战的结束,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解决, 为东盟的发展与扩大创造了条件。

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世界经济展望》,1995 年 10 月 4 日和 1996 年 4 月 17 日发表。

跨入 90 年代,印度支那地区的冲突降温,越南与东盟国家关系改善,中

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获得新的发展。 1990 年 8 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复交。

10 月,中国与新加坡正式建交。 1991 年 9 月,中国与文莱建交。中国与越南的关系也走向正常化。为适应新的形势,东盟加快了地区合作的步伐。1991 年 10 月,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讨论了建

立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翌年 1 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上, 签署了《1992 年新加坡宣言》和《东盟加强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六国经济部长还签订了为实现 15 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铺路的《有效普惠关税协

定》,决定从 1993 年 1 月起,东盟国家的资本货物、制成品和加工农产品三

大类商品在区内逐步降低关税,在 15 年内,即在 2008 年之前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这两个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东盟在政治、经济合作方面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

为扩大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范围,《新加坡宣言》还提出,在柬埔寨问题解决以后,将在友好与合作的基础上,与印度支那国家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欢迎所有东南亚国家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在组织上,新加坡会议还决定加强首脑会议和秘书处的职能,决定东盟首脑会议每三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必要时可举行非正式会议,并将“东盟秘书处秘书长”的名称改称“东盟秘书长”,其地位升为部长级,权限扩大,以便在组织上加强协调,并实施东盟的计划。

1994 年 5 月,东南亚国家的学者和外交决策人在一次非正式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关于建立东南亚共同体设想的声明》,提出东南亚十国联合建立“东南亚共同体”的设想。 1995 年 7 月,第二十八届东盟外长年会正式接

纳越南为第七个成员国。这是东盟成立 28 年来的一个令人注目的变化,标志

着东盟为在 21 世纪建立东南亚共同体已迈出重要的一步。同时,东盟加速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决定在 2003 年提前实现贸易自由化。1995 年12 月,在曼谷召开的第五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举行了包括柬埔寨、老挝、缅

甸三国在内的东南亚十国领导人会议,决定在 2000 年以前接纳柬、老、缅为

正式成员,最终形成东南亚十国共同体。首脑会议还决定在 2000 年以前把区域内的贸易关税降为零,并优先帮助新成员全面转向市场经济,使之尽快融入东盟体系。

在国际事务中,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领域的“东亚经济论坛”和安全领域的“东盟地区论坛”,均是由它倡议和召集主持的国际会议,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安全对话的重要场所。东盟地区论坛包括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等 18 个国家的代表,定期聚会以讨论安全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东盟逐步确立其在本地区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亚洲地区的其他经济合作组织也在开展活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以及一些增长三角区, 形式灵活多样,它们的活动促进了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新形势下,东亚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也日益发展。 1989 年亚太地区各国政府召开了亚太经合会议(简称APEC),这是一个政府间的协商机构。开始参加会议的有东盟六国、美、日、加、澳、新(西兰)五个发达国家,以及韩国共 12 国,组成了“亚太经济合

作组织”。随后不断扩大, 1991 年,中国及其台湾、香港两地区也加入该

组织。这个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 1993 年 11 月, 亚太经合组织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就亚太地区走向 21 世纪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广泛交换

了意见。 1994 年和 1995 年该组织又先后在印尼和日本举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和《大阪宣言》。《茂物宣言》宣布:“不迟于2020 年在亚太地区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这一目标。”大阪会议时, 美国总统克林顿没有出席。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本着合作、协商的精神, 宣布采取一系列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的措施。会议获得成功,通过了《行动议程》,使这个组织走上具体务实道路。亚太经合组织的 18 个成员国拥有 20 亿人口,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 51%,贸易额占世界的 40%, 是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组织,其发展将对 21 世纪的亚太地区的经济与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

1994 年底,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倡议,东盟积极推动、并获中国大力支持的“欧亚最高层对话”获得有关国家的响应。 1996 年 3 月 1~2 日,在曼谷举行了首届亚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日、韩和东盟七国、欧盟 15 国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会议的主题是“为促进发展建立亚欧新型伙伴关系”,主要议程为三项:一、加强政治对话,二、促进经济合作,三、在多边问题上探讨合作的途径。

亚欧会议是在世界朝多极化发展,世界形成东亚、西欧、北美三大经济中心的形势下召开的。 25 个亚欧国家的领导人坐在一起,共谋开创亚欧两

大洲间的联系渠道,从构筑 21 世纪世界新格局来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会议取得圆满的成果,发表了《主席声明》,并决定今后每两年分别在亚欧两洲召开会议,建立了两大洲之间直接对话的稳定形式。会议的《主席声明》指出:“亚欧会议进程必须是开放和逐步发展的。”这意味着会议为两大洲的多个领域的合作打开了大门。这次会议反映了欧洲国家第一次认真地把亚洲当作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来对待,双方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关系, 也是亚洲国家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标志。

90 年代的印度与拉奥政府的改革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印度政局动荡, 1989~1990 年两年内更换了三届政府。在经济上,英·甘地的调整没有突破尼赫鲁制订的发展战略框架,拉·甘地的改革也未结合本国国情,造成经济结构失衡,致使贫困化问题加深,经济陷于极度困难之中。拉·甘地之后的维·普·辛格政府放慢了改革步伐,而谢卡尔政府则走上了回头路。1991 年 1 月,印度爆发了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物价飞涨,失业人数

达 3000 多万,外债高达 700 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债务国。财政赤字增加,

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国库告急,外汇储备仅有 12 亿多美元(1991 年 5 月), 只够维持两个星期的进口费用。

1991 年 6 月,以纳拉西姆哈·拉奥为首的国大党(英)在大选后组成印

度新政府。拉奥上台后,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于 7 月初制定了摆脱危机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把印度经济从过去半封闭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转变为全面开放、实行市场机制的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尼赫鲁的经济发展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拉奥政府的一整套以市场化改革为特征的新经济政策,被财政部长曼·辛格称为“印度的第二次革命”,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 实行财政金融改革,降低财政赤字,控制通货膨胀。拉奥政府采取

削减国家财政补贴,紧缩信贷,压缩国防开支,提高部分粮食(大米、小麦) 收购价格,并着手货币金融改革等办法。

  1. 调整外贸政策,实行卢比贬值,改革汇兑制度,逐步做到卢比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废除出口补贴,简化进出口申报手续,降低关税,大力促进出口贸易。

  2. 大幅度调整工业政策,基本取消对私营企业的限制,加强对公营企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造,减少政府干预,促进公、私营部门的竞争,

    为印度工业注入活力。

  3. 大力吸收外资,制定以鼓励为主的更加开放的外资政策。1993

    年签署《多边投资保证机构公约》,并与英、美、德等国分别签订双边投资条约。采取了简化投资审批手续,实行股权、税收优惠,放宽外汇管理,扩建出口加工区,向投资者开放股票市场等措施,以吸引外商投资。

  4. 将农业放在首位,优先发展农业。大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削减农用机械和家禽原种进口税,增加对农业的贷款。

  5. 建立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实施农村扶贫计划。

这套新政策的总目标是实施市场自由化,建立外向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此,拉奥政府制定了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八五计划”。这个计划规定,转变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职能,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强调计划的灵活性,并给予邦政府执行计划的自主权。印度联邦政府的中央计委由一个宏观设计机构和一个拥有很大权力的“超级部”变成了一个咨询机构,人员编制也大大缩减。

印度的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国民经济获得恢复和增长。经济增长率在改革的头一年(1991~1992 年)仅为 0.8%, 1992~1993 年回升到 5.1%,以后两年(1993~1994 年,1994~1995 年)分别为 5.1%和6.3%。 1995~1996 年度估计亦可达 6%以上。“八五计划”前四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5.7%。第二,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由于外资大量流入和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对外收支逆差缩小。1995 年 3 月底外汇储备达 208 亿美元。第三,工业生产活力增强。公营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调整了生产计划和产品结构,生产注入了活力。私营企业更加活跃,私营企业家投资积极性增加。1991~1994 年申请的投资额为 34,500 亿卢比。学者预测, 90 年代后半期印度将进入私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期。第四,农业持续增长。连续八年的农业丰收使粮食储备达 3500 万吨,并有大量粮食出口。 1995~1996 年度大米出口 300 多万吨,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国。不过,印度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仍受到土地问题的制约。

此外,拉奥政府实施“新技术政策”,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强国家的投入。 1995 年设技术开发基金,大力发展科技和

教育。据统计,印度设有综合性大学 183 所,各类学院 7513 所,迄今培养的

科技人员总数已达 340 万人,居世界第三位。

对外方面,适应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新形势,拉奥政府改变了印度长期倚重苏联、同苏保持“特殊关系”的政策,奉行务实的多方位外交政策。 1993 年 1 月叶利钦访印,双方签订了《印俄友好合作条约》,条款中取消 1971 年《印苏和平友好条约》中一方受攻击、另一方给予援助的内容, 印俄之间的战略关系不复存在。印度为维护其在南亚政治中的优势,并建立有利于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采取了改善与加强印美关系、努

力修复一度冷落的印俄关系、调整和改善印中关系及与周边邻国关系、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的方针。它加强与东盟的联系,成为东盟的对话国之一。它希望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并积极参加推进组织“印度洋经济圈”。

拉奥声称印度要以“中间道路”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其改革的渐进性和对有关各个方面的平衡和兼顾。但印度改革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拉奥改革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是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沉重的内债负担。 1994~1995 年度印度财政赤字为国内总产值的 5.9%,内债总额在1995~1996 年度已达 30,789.8 亿卢比,相当于这一年度国内总产值的 62

%,上年度支付的内债利息达 6000 亿卢比,约占中央财政经常收入的 53%。拉奥改革虽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发展,但国营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中央一级大企业仍有一半为亏损企业。

特别是,印度经济虽有增长,但人民生活水平低,没有从改革中获得多少改善。全国失业人数高达 3674 万(1995 年 1 月)。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占居民人数的 40%。因而拉奥改革并没有获得广大下层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印度社会的民族、教派和种族问题在拉奥政府执政时期没有缓和。拉奥上台后,印占克什米尔穆斯林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愈演愈烈,教派冲突日益尖锐。 1992 年 12 月爆发了巴布里清真寺教派流血冲突,造成 1600 人丧生,

经济损失达 1000 亿卢比。1993 年 1 月又在孟买连续发生 13 起炸弹爆炸事件, 造成 300 人死亡。11 月,印占克什米尔地区的哈兹拉特巴尔清真寺又发生教派冲突危机。教派冲突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对印度经济改革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严重牵制了改革的进程。

印度政府官员利用职权贪污受贿的案件层出不穷也是经济改革发展的阻力。80 年代末的“博福斯军火受贿案”①尚未了结,1992 年 4 月又发生孟买股票丑闻②。政府和金融部门许多官员被卷进去,商业部长因与此案有染被迫辞职,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设计师”的财长曼·辛格因负有领导责任不得不引咎辞职。这一丑闻不但直接影响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而且,由于辛格财长的辞职,使拉奥失去了得力助手。

在这种形势下,反对党在议会内外利用一切机会抨击执政党,拉奥政府威信下降,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1996 年春印度举行第十一届人民院选举。选举结果,形成了印度人民党、国大党(英)和联合阵线[人民党、印共(马)] 等三足鼎立的局面。拉奥领导的国大党(英)仅获 136 席,失去了独立组阁的资格。6 月,以德韦·高达为总理的联合阵线政府成立。从此,印度的多党联合执政体制取代了国大党一党长期执掌中央(联邦)政权的局面。

① 一些印度官员在政府与瑞典博福斯公司的一笔价值 13 亿美元的军火贸易中,收受 4260 万美元的巨额佣金。1987 年被报界披露后,拉·甘地政府遭到抨击。

② 印度国营银行官员将 354 亿卢比(13.7 亿美元)的银行资金投入股票和证券市场,非法获利。1992 年 4

月被曝光后,商业部长和财政部长相继辞职,一名计划委员会委员涉嫌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