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90 年代的西欧国家

苏东剧变震动了西欧,使西欧局势进入新的变化时期。当然,这种变化同东欧不同,不带有根本性。但同前一时期的平稳发展相比,也有很大不同。

苏东剧变首先使西欧各国左翼受到冲击,意大利共产党改名为左翼民主党,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也先后更换党的名称,修改自己的纲领和主张。各国社会党的影响力也普遍下降。不少左翼和中左翼党派向右转。与此同时民族主义势力抬头,极右翼发展。但没过几年,又出现一股向左的逆向回流。不过,左翼并没有完全回归到冷战时期的立场。左右两翼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明显削弱。人们也较少地注意政治理想,而是从实际利益出发来决定投哪个政党的票。结果,政党间的意识形态区别日渐模糊。原来最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大党(如社会党、基督教民主党等)势力受到削弱。中小党派力量上升,更多的党派进入了议会和政府。政治权力趋于分散。一两个大党独立执政或在内阁和议会中占有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变化。各国进一步向多元民主的方向发展。这一变化严重冲击了西欧的传统执政党,使许多国家内阁更迭, 政局不稳。

德国统一大大改变了西欧原来的力量均势格局。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的联盟与合作。另一方面,又使欧洲一体化进程更为复杂曲折。

西欧各国的经济在 80 年代持续发展之后,于 90 年代发生转折。英国于

1990 年最早出现经济衰退现象。实力较强的德国经济也于 1992 年转为恶化。

各国经济普遍不振,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上升。 1993 年,英国经济初露回升苗头,德法等国却仍无起色。但北美经济复苏和世界市场的活跃,扩大了西欧国家的出口,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复苏。 1994 年,各国经济普遍好转, 除冰岛和希腊外都恢复了 1%以上的增长率。各国没有像以前那样,用放松银根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是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以保持稳定增长。但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展不快,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严重。1994 年,西欧平均失业率由上一年的 9.3%提高为 9.8%。1995 年初,德国马克贬值,导致欧洲货币体系发生危机。但就整体而言,这一年西欧经济继续平稳增长。

德国 德国统一后,国内最大的问题是尽快完成东部经济和政治的转轨工作。从原先的国家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过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50% 以上的劳动力要作较大的变动。另外,东德马克对西德马克的兑换率定得过高。当西德马克引进东部地区后,原来以东德马克计价的商品价格明显偏高, 缺乏市场竞争力。东部居民急于同西部拉平收入,导致产品的劳动成本增长过快,使东部企业的产品更加卖不出去。企业不得不减产裁员,以至倒闭。两德统一后,德国东部经济持续下降,1991 年下滑 30.3%。失业人数直线上升,到 1991 年底,东部丧失了 243.5 万个就业机会。到 1992 年,东部的经济产值由统一前占全德产值的八分之一减为十二分之一。为了支持东部经济转轨和复兴,保障社会安定,联邦政府通过“德国统一基金”、“振兴东部计划”、各种税收和投资优惠政策及社会福利等渠道,每年向东部大量“输血”。1991~1994 年,西部向东部净投入总计达五千多亿马克,其中三分之一用于公共投资,三分之二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险和各种消费。

为了进行东部地区的企业私有化工作,1990 年 6 月政府成立了托管局。原来估计东部资产为 6000 亿马克,通过私有化,托管局可以获取 2500 亿马克的收入。但是,东部企业技术落后,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市场行

情又不好。 1994 年底托管局结束工作时,仍有 25 家 4000 人以上的大企业

没有找到买主。同时托管局还留下 2500 亿马克的债务。

东部地区的经济转轨虽然困难重重,但经过几年的调整改造后,情况发生根本变化。 1994 年基本实现了私有化。原来的八千多家国营企业,三分之二被西部或外国企业购买,三分之一由东部原企业负责人或职工购买。它们改变成为 1.5 万家私人企业。同时在东部地区又新建了 4.5 万家中小型私

人企业。经济从 1992 年起开始回升,很快由复苏转入快速增长时期。住房和公共设施的建筑发展最快。 1994 年建筑业比上年增长 22.5%。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和改建的公路有七千多公里,相当于统一前拥有的公路总数的一半以上。东部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欧洲之首,1993 年为 5.8%, 1994 年为 9.2%。通货膨胀率由 1991 年的 12.8%降为 1994 年的 3%。东部地区的职工收入在统一前只及西部的 30%, 1994 年达到 70%以上。工人工资每年增加 20%以上。商店从过去的 2 万家增加到 15 万家。商品不仅种类齐全,而且质量也是过去无法相比的,人民生活较前有了很大改善。

统一后,东部地区也存在众多问题。首先是失业问题,1993 年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为 120 万,失业率达 15%, 1994 年为 17%。如果加上临时工及其他变相失业者,实际失业率还要高得多。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根源。另一个问题是,东西部居民间存在着严重的思想感情隔阂。统一后,东部按西部法制改组行政管理机构,新建五个州中的重要部长职位都由西部人担任。两万多名法官、检察官和司法人员也是从西部聘请的。东部人感到自己是“二等公民”,说柏林墙拆了,但德国“现在仍处于分裂状态”。德国要真正实现东西部的完全统一,尚须时日。

东部地区的经济调整,给德国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再加上西方经济在 90

年代初普遍陷于衰退之中,因此,德国的经济状况在统一后开始变坏。 1991 年底经济开始趋向停滞。 1983 年以来的长期持续增长被打断。1992 年第二季度转为下降,1993 年最为严重,失业人数多达 330 万。但东部地区的经济这时已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德经济的回升。 1994 年全德经济增长了 2.8%。

德国统一后,成为欧洲最强大的经济国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等于英法两国产值的总和。德国马克已成为西欧的主导货币。德国在科尔领导下, 正日益成为政治强国。它不仅在欧洲联盟中居于领导地位,而且积极向中东欧和独联体各国扩展影响。它向这些国家提供的援助和贷款占到这些国家所得援助和贷款的一半以上。德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引起美国的重视,克林顿政府置美英特殊关系于不顾,一再敦促德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与美国分担“领导责任”。

1994 年 10 月德国举行大选,科尔从 1982 年 10 月起已执政 12 年。人民

对他已有所厌倦,特别是 1993 年的经济衰退更使他名声下降。而德国社会民

主党的力量在增长。 1991 年出任社民党主席的恩格霍尔姆成为科尔的有力

竞争对手。但不想 1993 年 5 月,报界揭露出他曾作过伪证,恩格霍尔姆只得辞职。沙尔平接任党的主席。社民党的声望受到损害,在大选中受挫。

科尔以微弱多数险胜。联盟党获 41.5%选票,金克尔的自由民主党获票6.9%,两党加起来比在野的社会民主党(36.4%)、绿党(7.3%)和民主社会主义党(4.4%)的票数仅多 0.3%。在联邦议院中,执政联盟获得 341

个席位,仅比在野党多 10 个议席。1994 年 11 月科尔出任第四任总理。他一方面继续调整国内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减少社会福利开支,促进经济稳定

增长。另一方面,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借助美国力量提高德国在欧洲和世界中的地位。

法国 1988 年法国大选,密特朗以其个人威望获得 54%的选票,蝉联总统。随后在议会选举中,社会党险胜右翼政党,从而使右翼总理希拉克下台,社会党再次独掌政权。密特朗表示要实施其团结各派政治力量、推行开放政策的竞选口号,为此任命自己的对手、社会党非主流派代表人物罗卡尔担任总理。罗卡尔政府对前届政府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同时又抵制了来自党内“左”的影响,抛弃了以消费刺激增长的激进主张,实行紧缩政策,控制公共和社会福利开支,提倡“企业精神”,减少国家控制和干预,扩大市场经济成分,中止了国有化进程。这些做法对推动法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同社会党纲领大相径庭,招致党内越来越多的批评。与此同时,劳资之间“分配经济增长成果”的矛盾日益尖锐,工潮迭起。党内一些负责人公开支持罢工者,向政府施加压力,迫其政策向“左”转。劳资关系由此日趋紧张,社会党和政府间的矛盾也在发展。

1991 年 5 月,密特朗改组内阁,任命在社会党内不属于任何一派的克勒

松夫人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期望她“刷新政府形象”,以迎接 1993 年法国议会选举和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挑战。克勒松夫人入主马提翁宫以来, 政绩平平,无所建树,未能扭转法国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法国经济增长率从 1990 年的 2.8%下跌到 1991 年的 1.2%。 1992 年 2 月底失业总人数接近 200 万,失业率为 9.9%,大大高于欧共体的平均数(8.9%)。经济的不景气导致社会问题的增加,各业纷纷罢工,上街游行,表示对社会党政府的不满。在 1992 年 3 月 29 日省议会选举的第二轮投票中,社会党遭到空前的

惨败。在大陆的 94 个省中,只有 20 个省保持多数。加之,克勒松夫人说话

常常“不得体”,招致国内外众多的不满。结果,克勒松夫人执政 323 天就被迫下台,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任期最短的总理。

1992 年 4 月 2 日,贝雷戈瓦被任命为政府新总理。他是密特朗 1981 年

和 1988 年两度总统竞选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亲密的盟友之一,曾任总统府第一任秘书长和罗卡尔、克勒松内阁的重要部长。在社会党地方选举受挫、密特朗威望下降的情况下,贝雷戈瓦出任总理,给社会党带来一些新的希望。贝雷戈瓦政府在苏东剧变后,难以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它眼看德国地

位影响迅速提高,却拿不出有效对策。 1992 年秋,法国经济陷入萧条,更

使社会党威望下降。 1993 年 3 月,举行议会选举。社会党惨败,由原来的

273 席降为 53 席。而右翼联盟(保卫共和联盟和民主联盟)获得国民议会 577

席中的 484 席。社会党政府被迫辞职,保卫共和联盟的爱德华·巴拉迪尔出任总理。这是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左翼总统和右翼总理共处。但这次不同于 1986 年的共处。当时,右翼联盟在国民议会中的席位仅比半数多两个, 社会党仍是议会中第一大党。左右两翼力量几乎势均力敌。社会党因此得以在两年之后重新独掌政权。而这次右翼联盟在议会中的席位多达 84%,占据了明显优势。密特朗虽努力固守阵地,但已是“跛脚总统”,受制于右翼。

巴拉迪尔曾在蓬皮杜任内担任政府要职,德斯坦出任总统后一度离开政界。 1980 年重返政坛,协助希拉克竞选总统。巴拉迪尔为人稳重,恪守中庸,办事果断;但性格内向,冷漠,不苟言笑。舆论认为他对群众疾苦关心不够。

巴拉迪尔上台后,面对法国经济衰退、法郎地位不稳、失业严重等诸多

问题,采取果断措施保持住法郎的坚挺地位,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法国经济从 1993 年下半年起开始回升。在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政府坚持维护法国农民的利益,拒绝向美国作过大的让步,取得成功。巴拉迪尔的声誉由此日益提高。

1995 年法国举行总统选举,巴拉迪尔向希拉克挑战,竞选总统。社会党原想推举原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做总统候选人。但德洛尔没有接受。社会党第一书记若斯潘竞选总统,获得意外的成绩,在 4 月举行的第一轮总统

选举中获票最多。但在 5 月第二轮同希拉克竞争中败北。

1995 年 5 月 17 日希拉克出任法国总统。他任命自己的助手,保卫共和联盟代主席阿兰·朱佩担任政府总理。希拉克继承戴高乐的传统,推行独立外交政策,努力提高法国的大国地位。他不顾国际的反对,上台后不到一个月就于 6 月 13 日宣布恢复核试验。 12 月 5 日,又一反过去 30 年不参加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立场,宣布恢复法国在北约军事委员会的席位,以便乘当今世界朝多极化发展之机,在北约中建立一个与美国支柱平行的欧洲支柱。

在国内政策方面,由于问题成堆,且积重难返,改革已势在必行。希拉克和朱佩最初采取慎重态度,准备同各政党、各工会组织和雇主协会进行磋商,探寻解决途径。6 月底,政府提出一项解决失业问题的紧急计划。为此, 政府要多开支 100 多亿法郎,少收入 200 亿法郎。这对刚刚摆脱衰退的法国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而效果却不明显。经济财政部长马德兰认为小改不行,主张动大手术,于 8 月 24 日发表讲话,批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引起舆论指责。朱佩只得解除马德兰的职务。但问题依然存在。政府决定加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8 月,决定将商品增值税上调两个百分点。9 月又宣布,1996 年将冻结 800 万公务人员的工资。这引起群众不满。 10 月 10 日爆发了近

十年来最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有 500 万职工参加。政府平息这一事件后,

着手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因为当年法国的预算赤字已达 2750 亿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7%,不设法缩小赤字就难以振兴经济,也无法取得加入欧洲统一货币的资格。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各国的财政赤字应在国内生产总值3%以内。迫于这种形势,政府决定首先向社会保障体制开刀。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自 1945 年 10 月制定以来,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失业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日益暴露出严重问题。1992 年法国社会保障的赤字仅为 150 亿法郎,到 1995 年就猛增为 640 多亿

法郎,成为巨大负担。 1995 年 11 月 15 日,朱佩政府提出对社会保障制度

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以争取在 1996 年将赤字降为 170 亿法郎, 1997

年消灭赤字。政府提出社会福利偿还税,决定除 300 万最贫困的人之外,将向全民征收占收入 0.5%的新税。还决定公务人员要想领到 100%的退休金, 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要交满 37.5 年的退休保险金就可以,而是同私营部门人员

一样要交满 40 年才行。这些措施引起群众不满。11 月 21 日,数万名大学生上街游行。24 日,铁路工人罢工。几天后,巴黎公共汽车、地铁等部门工人也参加抗议行列。法国的经济改革陷入重重困难之中。

英国 撒切尔夫人被迫下台后, 47 岁的约翰·梅杰于 1990 年 11 月 27 日当选为保守党的新领袖,并接替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梅杰上台后极力弥合党内裂缝。在外交方面继承了英国现实主义外交传统,不失时机地调整了英国的外交政策,使英国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地位有所上升。梅杰将

恢复“英美特殊关系”视为外交重点,他出任首相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美国。在海湾危机中,英国坚定地配合美国行动,向美国显示,目前英国的作用是德国无法代替的。英国还附和美国反对西欧搞独立的防务共同体。英国也注意调整欧洲政策,扩大英国在欧共体中的作用。 1991 年 3 月,梅杰在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发表演讲宣称:英国将呆在欧洲的心脏地区,同其欧共体伙伴共建欧洲的未来。英德长达 15 年的“冷淡”双边关系由此开始“变暖”。海湾危机在客观上为英国扩大同中东各国的联系提供了机会。梅杰力图改变英国在中东事务中长期不甚活跃的状况,和赫德外相几下中东,遍访阿拉伯国家,并改善了同叙利亚的关系。在海湾战争后有关建立中东地区安全结构和库尔德难民问题上,英国积极行动,恢复了英国在中东的作用和影响。

在内政方面,梅杰大胆地取消了不得人心的人头税,以地方议会税取而代之。 1991 年 4 月和 5 月,梅杰先后推出修改后的改革国家公共医疗事业和教育体制的方案,目的是提高医疗事业的服务质量和加强英国的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在经济方面,梅杰奉行紧缩经济政策以对付衰退。他利用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待通货膨胀控制住以后,再逐渐调低利率,刺激投资。 1991

年 6 月份工业生产增长 3%,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出现 2300 万英镑顺差,这是

自 1987 年 2 月以来第一次出现外贸盈余。

梅杰执政一年多以来,虽未能把英国拖出经济衰退的困境,但已作出了一些成绩。在英国民众心目中,保守党治理经济的能力比工党略胜一筹。在苏东剧变、冷战结束过程中,英国的国际地位也有所提高,因此,保守党仍被大多数人视为更佳的选择。 1992 年 4 月 9 日,在英国战后第十四次立法

选举中,保守党获得下议院总数 651 席中的 336 席,比其他所有党派的席位

总和多 21 席。工党获得 271 席,自由民主党 20 席,还有 24 席分属于其他党派。英国保守党实现了“四连冠”。

新一届梅杰政府上台后,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经济长期处于衰退之中, 1991 年经济下降了 2.2%,第二年又下降了 0.6%,货币体系也出现危机。这一年 9 月,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下跌不止,只得退出欧共体的汇率机制。在

重重打击下,梅杰政府无法履行竞选时提出的“决不增税”的保证。 1992

年决定增加消费税,对燃料和动力征收附加税,共增加税收 62 亿英镑。 1993

年又决定再增税 26 亿英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从 1993 年第二季度起, 英国较其他欧洲国家更早地开始经济复苏。这一年的增长率达到 1.9%, 1994 年进一步达到 4%。失业率从 1993 年底的 10%降到 1994 年底的 8.6%,

失业人数为 240 万。出口增加,贸易赤字减少,英镑比值回升。经济形势持续好转。

进入 90 年代后,欧洲一体化运动的步伐明显加快。 1991 年签订马斯

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建立欧洲联盟。 1993 年 1 月,欧洲统一大市场又正式启动。而对这些新的进展,保守党内部出现严重分歧。一些人对欧洲联盟的建立持保留态度,担心它会把英国拖入联邦的欧洲,使英国失去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特性。以就业大臣波蒂洛为主要代表的欧洲怀疑派虽然人数不多,但能量不小,且有一定号召力。当 1993 年 7 月议会讨论批准“马约”时, 他们甚至扬言要同工党站在一起否决这一条约。梅杰提出对政府进行信任投票才勉强渡过这场危机。

保守党的内部争吵以及 18 个高级官员因私生活问题引咎辞职,使保守党

的声誉不断下降。 1994 年 5 月,英国举行地方议会选举。保守党惨败,在

改选的 5071 个议席中,只获得 888 个,远远落在了工党(2769 个议席)之

后。就全国而言,保守党只拥有 4982 个地方议席,控制着 20 个地方议会。而工党的议席多达 10,867 个,掌握着 207 个地方议会。地方选举的结果说明工党已在迅速崛起。工党自 1979 年成为在野党后,一直处境不佳。在 1983

年、 1987 年和 1992 年的大选中连连败北。 1992 年史密斯接替金诺克出任工党领袖后,大力振兴工党,颇得党员和选民的好感,但不幸心脏病突然发作而去世。 1994 年 7 月, 41 岁的律师布莱尔接任工党领袖。他是一位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上台后,调整了同工会的关系,使工党进一步摆脱工会的束缚。为了争取中间阶层的支持,他毅然决定废弃党章第四条关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目标。1995 年 4 月 29 日,工党特别大会通过了布莱尔的这一动议。第四条改为争取建立一个权力、财富和机会不属于少数人而属于多数人的社会;建立一个活力充沛的经济,其中包括繁荣的私营经济和充满竞争的市场;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一个开放的民主社会。布莱尔还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要求经济效益与社会道德同步发展。工党在布莱尔领导下,日益成为保守党的有力竞争对手。另外,自由民主党的力量也在不断扩大。1994 年的地方选举后,自民党拥有 5035 个地方议席,掌握 50 个地方议会,其力量超过了保守党。面对工党和自民党的挑战,梅杰采取果断措施,整顿保守党和政府。 1994 年 11 月,当会议讨论增加英国对欧洲联盟预算摊款数额问题时,保守党内的欧洲怀疑派再次出面反对。梅杰立即向他们提出警告。但仍有八名保守党议员在表决时投了弃权票。为此梅杰取消了他们参加议会党团活动的权利。1995 年 5 月,60 名保守党议员在下院围攻梅杰,要他保证英国永不加入欧洲单一货币体系。梅杰意识到这是向他的领导地位进行挑战。他立即反击,决定进行保守党领袖选举。要反对他的人“或者站出来竞选,或者给我闭嘴”。7 月 4 日,下院保守党议员进行投票选举, 梅杰以 218 票对 89 票战胜了约翰·雷德伍德。第二天,梅杰改组内阁,将反对他的人排除在外,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新政府以中间派为主体,联合左翼,兼顾右翼。它借助英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利形势,决定进一步控制通货膨胀,允诺在适当时候削减所得税和遗产税。同时采取措施打击犯罪,严肃处理各种丑闻问题。

梅杰政府一直致力于北爱尔兰问题的解决。他同爱尔兰政府一起,推动北爱尔兰两派于 1991 年 4 月开始举行圆桌会谈。因立场迥异,谈判未能获得

成果。 1993 年 12 月,英国和爱尔兰发表联合宣言,表示在北爱尔兰是继续留在英国还是并入爱尔兰问题上,双方都尊重北爱尔兰六郡人民的意愿。同时双方也一致认为,只有爱尔兰共和军宣布永久停止使用暴力,其政治代表新芬党才能参加谈判。这以后,在美国的斡旋下,爱尔兰共和军于 1994

年 8 月底宣布完全停止恐怖活动。 10 月,新教准军事组织也宣布放弃暴力

行为。 1995 年 2 月,英国、爱尔兰在同北爱尔兰各派谈判后,签署一份框架文件。爱尔兰承诺将修改宪法,取消对六郡拥有主权的条款,英国也表示将用法律形式确认北爱尔兰人民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梅杰政府在和平解决北爱尔兰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梅杰政府极力想使英国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然难以维持传统的英美特殊关系,但还要倚重美国,扩展自己的影响。同时,调整同欧洲联盟的关系,在参加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尽量保持英国的利益,提高英国的声誉。

意大利 进入 90 年代后,意大利经济增长减慢,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1991 年底的公共债务为 1.23 万亿美元,平均每个意大利人负债 2 万美元。

1993 年出现自 1975 年以来的首次生产下降。但 1994 年经济开始回升,不过

速度不快,失业人员超过 200 万。

1992 年,意大利发生空前的政治地震。2 月,米兰的检察官迪彼得罗下令逮捕米兰一家养老院院长,指控他向前米兰市长行贿。进而又揭露了意大利第二大国家企业集团埃尼集团向各政党行贿的丑闻。根据 1947 年政党资金法的规定,各党派可根据其在竞选中所获选票的比例从国家获得一定的经费,未经批准不得从公共机构和企业获取资金。但是意大利党派林立,党派政治盛行。各党派为了发展自己,经常不顾法令规定秘密向企业索取资金, 而各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定期向政党提供里拉。当埃尼集团行贿被揭发后,全国舆论哗然。3 月 13 日,米兰两万多群众上街示威游行,反对政府赦免涉嫌卷入贿赂案的政界人物,高呼“迪彼得罗不要后退”的口号。在群众的坚决要求下,意大利开展了全国性的反贪污贿赂的清廉运动。

1992 年 4 月 5 日和 6 日,意大利举行新一届大选。原来联合执政的天民党、社会党、社民党、自由党总的得票率由上届的 53.7%下降到 48.8%,丧失了议会多数。社会党人阿马托不得不又联合一些小党组建新政府。科西加总统对这种党派政治十分不满,于 4 月 28 日辞职。从 5 月 13 日起开始进行

总统选举。新议会经过 16 轮投票,才于 5 月 25 日选出天民党人斯卡尔法罗为第九任总统。

1992 年下半年到 1993 年初,对米兰贿赂案的调查取得新的进展。发现天民党、社会党和一些小党掌权时,利用一些大的公共工程承包项目向企业索取“回扣”,天民党拿 50%,社会党得 30%,剩下的 20%归其他小党。法院先后审查了一千多位政界、企业界和党派领导人,逮捕了两百六十多人。前社会党总理克拉克西因违反政党资金法而受审查,被迫于 1993 年 2 月辞去

已担任 16 年之久的社会党总书记职务。前天民党总理戈里亚也被迫辞去财政部长的职务。

北方米兰贿赂案巨震尚未平息,南方西西里的巴勒莫市又刮起政府要员与黑手党有牵连的风暴。黑手党是意大利最大的黑社会组织,他们在作案后, 总要在现场留下一种用蜡纸印出来的黑手,因此而得名。黑手党势力在二战后迅速发展,参与国际贩毒、暗杀等各种犯罪活动。 1984 年,政府对黑手

党徒进行大规模围捕。1986 年 2 月到 1938 年 4 月,对黑手党徒进行了“世

纪大审判”,先后判处 20 名黑手党头目终身监禁, 371 名党徒共计三千多

年的徒刑。但是,黑手党并未因此而衰落消亡。 1992 年 5 月 23 日,主持审讯黑手党的法官法尔科内驾驶防弹装甲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被炸身亡。7 月 19 日,巴勒莫市的检察官,反黑手党的另一位前线人物博尔塞利诺也遭暗杀。群情激愤。阿马托政府派出七千多名军人到西西里岛,以打击黑手党的猖獗活动。同时,加强对黑手党的侦破工作。 1993 年 1 月,逮捕了黑手党头号人物萨尔瓦托雷·里纳。3 月 27 日,巴勒莫市检察院又正式指控前总理安德烈奥蒂与黑手党有牵连。5 月 13 日,参议院批准撤销他的议员豁免权, 允许巴勒莫市检察院调查他的问题。安德烈奥蒂是天主教民主党的元老, 1946 年曾参与起草新宪法工作。 1948 年到 1992 年当选历届众议院的议员,

1992 年成为终身参议员。他曾担任过七届政府总理,前后参加过 34 届政府。他被指控与黑手党头目进行过三次高级会晤,彼此进行利益交换。

安德烈奥蒂事件被披露后,人们对意大利的政党政治不满,强烈要求改革国家政治体制。意大利原来实行比例代表选举制,选民不是直接选举某个人当议员,而是选举某个党派代表进入议会。各党派根据得票比例分配各自的议席,议员由党派领袖指定。这种制度使议员不必直接对选民负责。要想当议员,只要取得党的领袖支持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比例选举制度使众多小党进入议会,政治力量分散,政府不断更迭。到 1993 年,意大利在战后

47 年中更换了 51 届政府。1993 年 4 月 18 日和 19 日,意大利就修改选举法问题举行全民公决。 82.8%的选民作了肯定的表示。根据修改的选举法, 参议员的 75%用多数选举制产生,25%仍由比例选举制产生。4 月 23 日,阿马托政府辞职。意大利中央银行总裁钱皮于 27 日出任新总理。他是一位无党派人士,他的内阁成员,半数以上是无党派人士。这在战后意大利历史上是第一次。 1994 年以肃贪反黑(手党)为主要内容的“廉洁运动”取得新进展。有六千多名各界重要人物受到审查或传讯,其中四百多人是议会议员和政界头面人物。人们对传统政党完全失去了信任,人心思变。在这种形势下, 意大利于 1994 年 3 月 27 日和 28 日,首次按新选举法举行议会选举。传统政党一败涂地。由意大利力量党、北方联盟和全国联盟(新法西斯党)组成的自由联盟获胜。这个右翼集团在众议院 630 席中获得 366 席,在参议院 315

席中获得 155 席。由左翼民主党(原共产党)、重建共产党等组成进步联盟成为第二大政治力量。长期居于意大利政坛核心位置的天主教民主党已瓦解消亡。在其基础上组建的人民党沦为议会中的小角色。社会党的命运更糟, 它因得票太少而未能进入议会。大选后,社会党分裂。 1994 年 11 月组建了社会主义者党和改良社会党。

5 月 10 日,力量党领导人贝卢斯科尼出任第五十三任总理。他组建了战后首届右翼政府,其中有五名新法西斯分子进入内阁。贝卢斯科尼曾自诩为“改革先锋”,许诺要支持肃贪反黑运动,要彻底改革旧政体。但上台后的所作所为却与他的承诺背道而驰。当检察院审查菲宁韦斯特集团行贿问题时,曾担任这个集团总裁的贝卢斯科尼公开出面为集团辩解。贝卢斯科尼还处处阻挠对贪污贿赂的审查活动,引起司法界的不满。1994 年 12 月 6 日, 享有廉洁运动旗帜之誉的米兰检察官迪彼得罗宣布辞职,并称将永远离开司法界。这引起强烈反响。米兰、罗马、都灵等城市居民一连数天举行示威游行,声援迪彼得罗。斯卡尔法罗总统也明确希望迪彼得罗收回辞呈。这一事件严重打击了贝卢斯科尼政府。 12 天后即 12 月 19 日,执政党中的北方联盟联合在野的左翼民主党、人民党共同向议会提出不信任案,迫使上台仅七个月的贝卢斯科尼于 22 日宣布辞职。

斯卡尔法罗总统指派原中央银行总经理迪尼组阁。迪尼力图超越政治派别,选用无党派人士组建技术专家政府。他上台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减财政赤字。他还同三大工会协商,制定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的方案,决定提高退休年龄、增加职工缴纳养老金基金的份额、严格领取养老金和各种补贴的手续。这些措施使国家每年可节约 67 亿美元的福利开支。1995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640 万亿里拉(约合 10,275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 3.2%, 增长速度为欧盟各国之冠。

一体化的发展与欧洲联盟的建立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东西方冷战对峙局面结束。美国和日本成为西欧各国的主要竞争对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欧任何一国都难以独自对付,只有深化联合才能在未来

的鼎立中处于有利地位。另外,欧共体即将建立统一大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政策上的协调,扩大政治方面的合作,来巩固发展一体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于 1990 年 4 月共同倡议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同年召开的欧共体首脑会议认可了这一倡议,并确定了政治联盟的基本内容。这以后,展开了双边和多边的磋商。 1991 年 12 月 9~10 日,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召开。经过激烈争论,各方都作了一些妥协让步,最后签署了经济货币联盟条约、政治联盟条约等条约,总称欧洲联盟条约。

经济货币联盟条约宣布至迟从 1999 年起实行统一货币。这项任务的准备

工作始于 1990 年 7 月 1 日,任务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货币政策,争取所有

成员国的货币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取消外汇管制。从 1994 年起, 开始过渡阶段。建立独立的欧洲货币局,监管各国经济、财政、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为将来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做准备。从 1997 年到 1999 年 1 月 1 日, 将逐步实行统一的货币和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实行单一货币,条约允许美国推迟参加货币联盟。

欧洲联盟条约确定了政治联盟的基本目标。 12 国决定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大政方针由欧洲理事会一致决定,具体行动由部长理事会多数决定。关于防务政策问题,法国强调欧共体应有自己独立的安全防务政策,主张将西欧联盟纳入欧共体政治联盟范围之内。英意强调北约是维护欧洲安全的唯一有效的联盟,主张把西欧联盟作为北约的欧洲支柱。德国的立场介于法英之间,但更多倾向于法国。最后达成的协议是:西欧联盟隶属欧洲政治联盟, 是欧洲政治联盟的防务机构,负责制定欧洲防务政策。同时,西欧联盟也是欧共体和北约之间的联络机构,北约仍是负责欧洲防务的重要组织。

条约规定进一步扩大共同体的职权范围,增加环境保护、科研、工业、运输、文化等领域的职能。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在内部市场计划、科研和开发计划、环保、消费者保护等方面,议会将与部长理事会共同作出决定。这使欧洲议会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为部分权力机构。

关于欧洲联合的最终形式,法德主张建立“欧洲合众国联邦”,而英国反对交出主权,主张最终成为“主权国家邦联”。由于“联邦”或“邦联” 的提法在当前尚无现实意义,故在条约中只写上了建立“更紧密的联盟”的内容。

欧洲联盟条约标志着欧共体从一个经贸组织开始向政治、外交、防务实体方向转变。它是继 1986 年签署关于建立统一大市场协定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决定,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突破性进展。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 1992 年 2 月 7 日正式签署。原来预计在得到各成员

国批准后,从 1993 年 1 月 1 日起与统一大市场同步实施。但不料 1992 年 6 月 2 日丹麦公民投票,以 50.7%对 49.3%否决了马约。法国 9 月的公民投票仅以 1%的微弱多数险渡难关。英国则于 11 月表示要待丹麦第二次投票后再讨论批准马约。这样,就引出了马约危机。欧洲联盟预定的建立计划成了泡影。

不过,欧洲统一大市场还是在 1993 年 1 月 1 日正式形成,开始实行四大自由流通。在商品流通方面,过去共同体内部已取消关税和进口限额,原则上商品已可以自由流通。但各国为保护本国市场设置了形形色色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利用各国内部税制的不同,商品的技术、安全、卫生标准乃至包装、

标记规定的差异阻挠商品的真正自由流通。现在,这些差异绝大部分为统一规定所代替。商品自由流通的技术和税制壁垒被打破。边境检查是另一种障碍。如丹麦的产品运往意大利要经过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六道海关的检验, 每次检查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现在实行免验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不再计入各国的外贸,甚至说法也变了,把原来的“出口”和“进口”改称为“发货”和“收货”。在资本流动方面, 1990 年 7 月 1 日,欧共体已有八

国开始在彼此之间实行资本自由流动。 1993 年 1 月 1 日起,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也允许私人资本在欧共体成员国间自由汇来汇去。在人员往来和劳务方面,欧共体成员国的公民自 1993 年起可以在欧共体 12 国内自由

迁徙,随意在任何地方居住,而无须申请居留许可;他们还可以在 12 国内求职就业,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和歧视。

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推动了欧洲一体化事业。丹麦在单一货币和共同防务政策方面获得例外权后,于 1993 年 5 月 18 日举行第二次公民投票,通过了

马约。英国则于 8 月批准了该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经过一番曲折,最后

于 1993 年 11 月 1 日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最终发展成为欧洲联盟。

欧盟成立前后,欧洲经济处于衰退状态。各国想降低利率,扩大投资, 促进经济复苏。但德国马克坚挺,银行实行高利率。其他国家的货币受到巨大压力,难以同马克一起浮动。英镑和意大利里拉于 1992 年 9 月率先退出欧共体货币体系。法郎也受到冲击,自身难保。欧共体为维护自身的汇兑机制, 于 1993 年 8 月,决定将各国货币对中心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由 2.25%扩大为 15%,即扩大了五倍多。这几乎使欧洲货币体系陷于瓦解。

不久,欧盟各国经济出现复苏。 1994 年 1 月 1 日,经济货币同盟仍按预定日期进入第二阶段,成立了欧洲货币局,并确定德国的法兰克福为欧洲货币局的所在地。

欧共体积极发展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关系。 1992 年 5 月 2 日,双方签订欧洲经济区条约,决定将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四大自由流通在五年过渡时期内扩展到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各国。但是,年底瑞士公民投票否定了这一条约。欧共体再次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协议,于 1993 年 3 月 17 日签署了补

充规定。经过各国批准后,欧洲经济区于 1994 年 1 月 1 日正式成立,它包括

欧共体 12 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奥地利、芬兰、挪威、瑞典、冰岛。

1995 年 1 月 1 日,欧洲联盟正式接纳奥地利、芬兰和瑞典为自己的成员国,挪威虽也同欧盟达成入盟协议,但未能获得全民公决的认可而继续留在欧盟之外。新加入欧盟的三国是富国,它们的加入使欧盟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值大体相当的程度。三国长期执行中立政策,同东欧国家有较密切的联系。扩大后的 15 国欧洲联盟,其影响和地位明显增强。

欧洲联盟利用东欧剧变的机遇,积极推进东扩战略。早在 1989 年 7 月就制定了“波兰、匈牙利经济重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的英文缩写音译为“法尔”,故又名法尔计划。这个计划后来扩展到东欧 11 个国家。到 1994 年底, 欧盟总共预算拨款四十多亿埃居(合五十多亿美元),帮助东欧国家向自由市场经济转轨。另外欧盟还同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六国签订了联系协议。 1994 年 12 月,欧盟在埃森举行首脑会议, 邀请这六个联系国的政府首脑与会。会议决定由欧盟委员会就六国入盟问题提出方案。另外,欧盟还在 1994 年 6 月,同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协定。

欧共体一体化的巨大进展同德洛尔的推动分不开。但到 1994 年底他已两届期满,担任委员会主席长达十年之久。对他的继任人选,德国同英国意见不一,发生争执。最后双方妥协,推出新的人选。 1995 年 1 月,卢森堡首相雅克·桑特尔接替德洛尔出任欧盟主席。桑特尔的出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1995 年 3 月,德、法、西、葡、荷、比、卢以及意、希、奥十国在申根达成协定,决定取消彼此间的陆路边境检查。但申根协定未能彻底实行。意、希、奥三国最终没有参加进来。

1995 年 6 月 25 日,欧洲联盟 15 国首脑在法国戛纳举行会议,讨论了接

纳东欧和南欧国家加入欧盟的问题,决定在 1999 年前实行单一货币。欧洲联盟在困难与曲折中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