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

经济低速稳定的增长 1973 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上的石油危机影响

下,日本爆发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从 1973 年 11 月至 1975 年 3 月,工矿业生产指数从最高点下降 20.6%,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减少 27.2%,股票价格下跌 29.7%。日本政府采取增加财政开支、扩大公共投资和对垄断资本减税、发行赤字公债等“反萧条对策”。到 1975 年经济开始回升,1978 年 1~3 月, 超过危机前的最高水平。这期间,即 1975 年至 1978 年的四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一直停留在 5.5%的水平上。从此日本经济从长期的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的原因是:战后出现的工资水平低、大量引进先进技术、美国的扶植等促使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逐渐消失;因生产设备能力严重过剩,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企业利润低于借贷资本利息率,致使日本政府惯用的以政府投资带动私人投资刺激生产的办法已难于奏效;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强烈竞争以及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的贸易战、货币战的加剧。

因此,进入 70 年代后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尽管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快一些,可是与高速增长时期比,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突出特点是低速、稳定的增长,1970 年至 1978 年期间,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5.3%的水平上。尽管如此,1973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日本社会以极大的震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弱点进一步暴露出来。这就是:日本是一个“贸易加工国”,国内能源、粮食、资源极其缺乏,对海外贸易的依赖性极强;70 年代后,动荡的国际形势和欧美国家抵制日货的贸易保护主义,极大地冲击了日本;国内市场随着日本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率的显著减慢,趋于停滞和萎缩;危机过后制造工业的设备投资下降,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呈现停滞趋势,政府虽采取种种措施,仍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设备过剩和技术革新的停滞趋势。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日本政府提出了在 80 年代实行“科学技术立国” 的方针,即从以往的“加工贸易立国”战略逐步转向“科学技术立国”战略。具体地说就是从以往的引进和改造外国先进技术为主转向以自主开发独创技术为主;改变原有的重化学工业化的产业结构,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少、附加价值高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智力资源弥补物质资源的不足;将技术力量作为“国际交往中相互较量的有力武器”,靠技术力量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

80 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其国民经济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日本经济的增长率,1987 年为 4.9%,1988 年为 5.9%,1989 年为 4.8

%。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在 80 年代进一步得到巩固与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一、1987 年度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 2.395 万亿美元,1988 年日本人均收入已增至 1.946 万美元,超过美国,仅次于瑞士,居世界第二位。1990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美国的 62.8%,人均产值已高于美国 25%。二、日本已成为世界头号贸易顺差国,1987 年日本的出口总额为 2292 亿美元, 进口额为 1495 亿美元,贸易顺差额为 797 亿美元。三、外汇储备充足,1987

年外汇储备达 686.2 亿美元,1988 年增至 838 亿美元,居世界之首。四、日

本的资产净额 1987 年达 2500 亿美元,1990 年增至 4000 亿美元,同一年日本拥有的国际银行资本已占国际银行总额的 36%,日本已成为世界金融大国。五、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到 1987 年度末的累计金额已达 1393.3 亿美元,

全世界直接投资的外流资金中,日本所占比重已接近美国(17.3%),达 12.5

%。1989 年日本对外援助额已超过美国,达 100 亿美元,居世界之首。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和对外援助国。

日本经济的稳步增长是与产业结构变化同步进行的。例如,从 1970 年至1984 年,第一产业在总产出额中所占的比重从 6.3%降到 3.4%,第二产业的比重也从 46.3%降为 40.5%,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从 47.4%上升为 56.1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实现了内需主导型的增长。例如,1986 年日本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为 2.6%,其中内需的贡献度为 4.1%(1983 年为 2.1%), 外需的贡献度为-1.5%,而到 1987 年内需贡献度则增长到 6%。

经济的增长使日本的消费结构逐步从以生活必需品为中心的实物需求型转向需求的多样化与高档化,其标志是:一、恩格尔系数(指伙食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例如, 1970 年为 82%,1980 年为 28%;二、耐用消费品已极大地普及,例如,到 1980 年 3 月,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是:电冰箱 99.1%、电动洗衣机 98.8%、彩色电视机 98.2%、小汽车 57.2

%、家用空调机 39.2%;三、消费者追求商品的多样化、高档化与个性化; 四、旅游成为日常生活内容之一,1981 年日本到海外旅游人数达 400 万人, 国际旅游总支出达 46.2 亿美元。

70 年代后,在日本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日本的阶级构成也发生变化。1960 年职工(工薪劳动者)的人数占全国劳动人口的一半,农民和渔民的比重为 30%。到 1979 年农民所占的比重下降为 10%,职工比重则上升到89.6%。与此同时,人们的心理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就业稳定,工资相对提高,福利逐渐增多,人民生活有很大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原有的努力工作、勤俭、高效率、忍耐等传统观念或价值观逐渐失去感召力,而关心个人及物质生活的“自我中心主义”日趋盛行。这样, 更多的人,尤其是占就业人口 80%以上的职工在政治上往往容忍和接受现存政治体制,即自民党执政的政治体制。

多边自主外交和向政治大国迈进 70 年代初,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已居世界前列。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促进其国际地位的提高,加上国际力量结构的巨大变化,即美苏中日和西欧的多极世界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外交。1972 年 7 月出任首相的田中角荣改变以往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行“自主多边外交”。所谓“自主”就是指日本要自主地依据形势的变化和日本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所谓“多边”是指除同美国继续保持密切的关系外,还同中苏等世界上的其他战略力量进行有利于日本自身利益的交往。

1974 年 12 月三木武夫组阁后则提出了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政策。其具体方针是在美苏之间搞平衡外交,以增加日本外交的回旋余地;在中苏之间搞重苏轻华外交,企图打开日苏的僵局。但是,“等距离外交”不仅未取得成效,反而使日本外交失去灵活性,未达到左右逢源的目的。

1976 年 12 月福田上台,适应新情况,提出“全方位外交”,即“多边均衡外交”。其中心思想是,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同任何国家都处于等方位。它表明日本企图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地位。“全方位外交”是田中的“自主多边外交”的继续和发展,可以说是躁动于母腹中的“政治大国”意识的一种反映。

1980 年 7 月铃木任首相,同年在访美的一次盛大宴会上宣布“日本正开

始第三个新的起点,即要从被动的受益者成为积极的创造者”。所谓“第三个新的起点”也有人称其为“第三次开国”或“第三次远航”。第一次指 1853 年美国培理率舰队强迫幕府“开国”,后经明治维新,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第二次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恢复经济并通过高速增长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第三次就是从 80 年代开始,目标是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而同一年日本外务省编写的《外交蓝皮书》也对 80 年代日本外交方针作了类似的阐述,宣称“作为负有责任的国际社会的一员”,要“展开积极的外交”, “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1983 年 7 月,中曾根首相在他的故乡群马县发表讲话说,“要在世界政治中提高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是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这是作为日本首相第一次明确表示了要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意向。后来,考虑到国内外舆论,中曾根又把“政治大国” 改称为“国际国家”,其含义是日本不单单要实行经济的国际化,而且要在文化上和政治上对世界作出积极贡献,使日本成为积极地发挥世界作用的国家。

1987 年 11 月出任首相的竹下登在 1988 年 7 月 29 日的国会演说中强调

要进一步树立为世界作贡献的日本形象。1989 年 8 月上台的海部首相在 1990

年 3 月的施政演说中又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外交,强调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总之,不管是“政治大国”,还是“国际国家”,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其核心都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推行大国政治,使日本在全球确立“与经济实力相应的国际地位”。

日本推行大国外交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即 80 年代日本外交的总方针就是所谓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这一方针是由大平内阁提出的。之后,铃木、中曾根、竹下等内阁的外交活动都是以此为依据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一、构成对日本安全威胁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如东西对抗、南北矛盾、发达国家间的摩擦、能源供应不稳等。既包括军事政治,也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交错发展。二、对付威胁的力量必须是综合性的,单靠一国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联合有共同利益的国家的力量,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对日本来说,就是要以日美合作为基轴,建立与美国和欧洲创造性的互相依赖关系;保持日中长期合作;加强与东盟和第三世界的合作与协调,特别是要全力推进环太平洋经济合作, 即要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里使太平洋地区各国的合作关系不断密切起来,确保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三、对付威胁的手段也必须是综合性的。必须汇集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种手段,以综合力量对世界作出“贡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 80 年代以来,日本积极推行“文化外交”,也就是将“文化”从经济的附属地位变为对等的自主地位;极力鼓吹日本文化的优越,激发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为实现其“政治大国”的目的服务;鼓吹把日本从文化吸收国转变为文化传播国,宣传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及典范意义,提高日本文化的国际地位;宣扬东洋文明论,建立以日本文化为代表的东洋文化圈。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有:扩大人员交流,尤其是扩大年轻一代的交流(如扩大招收留学生等);增设和扩大驻外的文化交流机构(如 1988 年日本与东盟设立了“文化中心”);增加对日本研究和日语教学的资助。四、加强防卫力量,建立精锐军备体系,分担更多的防卫责任,缩小“经济大国”与“军事

小国”之间的不平衡。80 年代以来,所采取的措施是:1.完善和密切日美军事合作体制。中曾根内阁时,一再强调日美的军事同盟关系,声称日美是“战略同心圆”。中曾根还大胆地对前两届内阁未敢触动的“武器出口三原则”、“无核三原则”(不运进,不拥有,不制造)、“专守防卫”等一系列重大原则作了修改,同时加强日美共同作战研究和实施建设一支能打现代化战争的精锐自卫队计划,突破了不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原则。2.不断提高防卫费, 推行以“质”为重点的加强防卫力量的方针。如前所述,1986 年底中曾根内阁正式取消防卫费不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 1%的限制。1982 年至 1987 年的五年间,日本军费的实际增长率为 36%。1986 年至 1990 年间的防卫费总额为

18.4 万亿日元,大体上每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16%。日本军队总人数已达

24.3 万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批评日本只出钱不出人,不承担风险。因此,海部内阁于 1990 年 9 月提出了自卫队员应以兼任身份参加和平合作队,并允许携带武器的《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后因国内外反对而未能实现。但日本政府仍不顾舆论反对,于1991 年 4 月首次派出由五百余名海上自卫队员和六艘舰艇组成的扫雷队到海湾地区扫雷。9 月,日本政府又向国会提交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再次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总之,80 年代以来,日本实现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目标, 是以“综合安全保障战略”为核心展开的,这一时期的日本外交都是以扩大日本的政治影响、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增强日本在世界上的发言权为出发点的。这主要表现在:一、积极开展首脑外交,借以抬高日本的身价。中曾根执政的五年中,出访 19 次,除南美和非洲,足迹几乎遍及全球。安倍晋太

郎外相仅 1983 年一年中就出访 12 次,会访各国要人 110 人次,活动距离 22.3

万公里,等于绕地球五圈半。竹下登任首相期间,七次出国访问了 12 个国家。二、积极插手国际事务,尽量表明日本的主张和立场,如在裁军问题上,改变了过去的暧昧骑墙态度,大抓所谓裁军,对世界热点地区也表现出过去少有的“热情”,如在柬埔寨问题上,表示要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两伊战争期间,积极发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难以发挥的作用;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积极提出日本的建议与方案;在海湾战争中向多国部队和伊拉克周边国家提供了130 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三、积极谋求提高在联合国的地位和影响,争取挤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