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当代世界史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历史。这一段历史虽然只有 50 年,但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十年的科技发展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初期的成就,比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总和还要多得多。生产力的这种飞跃前进对人类历史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空前密切起来。在世界人民面前既出现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的美好前景,也潜伏着核战争、生态平衡破坏的巨大危险。争取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中心内容。这些新变化就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

战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其持续时间之长也是空前的。苏联的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发展速度曾轰动世界。 1950~ 1980 年间苏联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又超过了战前 30 年的增长速度。欧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到二次大战爆发前已建立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而战后经济又继续发展,其速度要比战前快一倍以上。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经济产值,从战前的 1000 美元左右猛升到 90 年代的 2 万美

元左右,半个世纪增长了近 20 倍。

以亚非拉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后民族经济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 20 世纪前 50 年,大部分亚非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长期在 1%~2%之间徘徊。 1960~1970 年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5.6%。 1970~1980 年,世界经济增长减慢,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仍平均增长 5.3%。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是新兴的加工出口国和一些石油输出国。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其经济已相当发达,成为高收入的国家与地区。但还有一些地区如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基础薄弱, 目前仍比较穷困,但比起战前仍有所发展,一些国家的工业已初具规模。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使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不过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总的来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赶上发达国家的艰巨任务。

战后世界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农牧业等第一产业是主要的活动领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矿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发展起来,产值超过第一产业。第二次大战后,工农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国可以把更多人力投入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中去。当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值的总和。科技和信息代替土地、人力成为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各国都在调整本国的经济,国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刚建立不久,尚不完善。斯大林的高度集中体制是战前建立的备战体制,不适应集约经济的发展。战后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感到这种体制的弊端,寻求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总的改革趋势是放松行政干预, 注意发挥经济规律作用。但各国经济政治情况不同,采取的办法各有特色。多数国家历程坎坷,效果不理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贯主张自由经济、自

由竞争,反对任何外来干预。但第二次大战后几乎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干预经济。西欧各国受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普遍将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部门、宇航等现代科技尖端部门收归国有。法、日等国还制定全国性经济发展计划,虽不是指令性的,但具有指导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最通常的手段是财政和金融的调节。在五六十年代,多数国家采用凯恩斯主义,扩大财政支出,放松信贷,鼓励消费。 70 年代后期,一些国家采用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理论,控制通货发行,紧缩信贷,平衡政府开支。有些政府还采取非国有化政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也不断调整本国经济,主要是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关系,推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同各方面的经济联系,建立区域性或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扩大出口和减少债务等。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世界政治在不断进步。首先表现在人民地位的提高。战后旧殖民体系瓦解,一系列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摆脱了外来奴役, 这是当代世界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大事。第三世界国家政治日趋民主化,一些军人当权的国家出现文人政治的局面。在许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国家中,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人们从摇篮到坟墓都得到某种保障。劳动人民开展斗争不仅为了温饱,而且是为了争取更美好的生活、更公平的社会。社会进步还表现为暴力作用的不断降低。过去的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一直用武力和强权解决国际争端,把殖民统治强加在亚非和拉美人民头上。第二次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国际化浪潮使赤裸裸的殖民统治不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也不利于宗主国攫取利润。 50 年代,英国在印度和埃及、法国在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动用军队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失败后,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崇信武力,转而对原有的殖民地采取侧重于经济渗透而不是直接军事干涉的策略。大多数亚非国家、拉美加勒比海地区及大洋洲国家都是通过政治斗争和谈判实现了政治独立, 建立了民族主义国家的。美国在二次大战后成为世界头号霸主,与苏联冷战对峙,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但是,人民力量在壮大,美苏以外的国家在兴起,反对霸权主义和核战争的斗争在发展,美苏尽管拥有最强大的核武库,却不能凭此左右世界的一切。不仅如此,如果爆发核战争,它们将成为核打击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美苏间的冷战是有节制的,它不是日趋激化,而是逐渐走向缓和,走向谈判与协商。大国就限制战略武器和地区性战争问题不断举行谈判,并取得某些成果。第二次大战后的四十多年来, 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但美苏之间,或帝国主义大国之间,却未发生过直接的武装冲突,更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对话与合作已日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

随着科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闭关自守。各国经济发展不仅要靠本国的努力,而且必须充分利用国际的资金、技术、信息和市场。连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它既是资本输出的大国,又是外国资本的主要投资场所。南方发展中国家需要北方发达国家的多方援助,而欧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有赖于亚非拉国家的振兴。经济是共通的,相互依存的。在政治方面,很少有不对其他地区发生影响的政治事件。相反,越来越多的地区性冲突(如印度支那战争、中东冲突)牵动着全世界。和平问题更是全人类所关心的共同问题。此外,还有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也不是某一国单独

能解决的。各国间的相互依赖性加强了,出现了区域性的共同体,有的向一体化发展。国际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组织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上述变化是当代世界历史的核心内容,也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趋势。本书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简述这一时期的变迁,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

第一阶段是第二次大战结束到 50 年代中期。这是美苏冷战相峙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自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居于世界中心地位的西欧被严重削弱,美苏崛起,成为一流强国。罗斯福和斯大林规划了雅尔塔体系,想建立一个美苏合作的国际新秩序。但是,在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这点上,却又是地地道道的旧做法。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军事优势,力图打破雅尔塔体系的限制,把自己的势力渗入东欧。苏联则针锋相对,最大限度地扩展自己在东欧的影响。美苏合作迅即被冷战所取代。欧洲分裂为二。不久,冷战又扩展到亚洲等地。美苏两大国间的冷战发展成为两大阵营的对峙。从国际关系看,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被打破。新崛起的美苏不同于英法德等老牌殖民帝国主义国家,它们各自的对外政策, 特别是对亚非国家的政策有着新的特点。在新形势下,亚洲各国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中国革命的胜利打破了雅尔塔体系规定的东方格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 5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末。这是美苏由冷战对峙走向对话、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时期,是殖民体系基本瓦解、第三世界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新技术革命全面展开,硕果累累。发达国家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适应新的变化,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经济、政治结构及政策。西欧、日本异军突起,成为美苏以外的重要力量。 60 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73 年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动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宣告廉价石油时代一去不复返,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以巨大冲击。接着,西方世界爆发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危机的打击,注意抑制通货膨胀,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科技进步和高技术企业发展,加强大国间的政策协调。各国经济经历长期停滞之后,于 1983 年重新得到发展。苏联在五六十年代进行了某些调整改

革,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70 年代,勃列日涅夫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并向世界各地伸手,同美国争夺霸权。苏联民用经济部门长期遭忽视,生产效益差消耗大。计划经济体制弊病丛生,整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不得不另寻发展途径。东欧国家也进行了某些改革,但步子太小太慢, 且多有失误。各国先后陷入经济政治危机之中。亚非独立国家在 1955 年召开

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 60 年代大批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在此基础上,不结盟运动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崛起,并发展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股新兴的力量。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加速民族经济的发展, 加快政治民主化,向现代化迈进。以东亚东南亚为主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举世瞩目。第三世界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后,面临着更为复杂艰巨的经济建设任务。它们缺乏经验,一些国家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另一些国家简单模仿苏联的集中经济体制,结果都不成功。在国际经济衰退和恶化的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80 年代是非洲和拉美经济困难重重的十年,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为了战胜困难,振兴经济,不少发展中国家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体制,以求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越南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

家也先后走上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道路。发展中国家还不断加强本地区合作,涌现出许多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与集团。七十七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积极开展工作,争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关系方面,冷战转为对话。美苏间的对抗与危机虽不时发生,但双方总是通过公开或秘密渠道进行谈判,寻求妥协的办法。走向缓和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曾出现过像加勒比海危机时期那样公开对峙的局面,但缓和的趋势毕竟是确定无疑的。

第三阶段是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开始。这是世界新格局酝酿形时期。

80 年代末,国际风云突变。短短的两三年内,共产党相继在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失去了执政党地位,和平地让出了政权。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也顷刻解体。原来的九个社会主义国家除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外,其他八国分裂成为 27 个国家。这一剧变使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终止,两极对立的冷战局面结束。全球力量对比态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但它受长年的冷战对峙和军备竞赛之害,支配别国和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相对下降。西欧崛起。德国的统一以及欧共体一体化进程的巨大进展,使欧洲成为重要的世界一极。日本从经济大国日益走向政治大国。俄罗斯仍掌握着庞大的核武库和常规军事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出现了一超多强局面。

90 年代初,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直到 1993 年才转为回升。但西欧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经济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严重。中东欧各国在经历剧变动荡之后,分别建立了多党议会制度, 多数国家的政局趋于稳定。各国经济也相继走出谷底,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国的形势较好。俄罗斯也开始复苏,但形势仍很严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东亚、东南亚仍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绩。南亚大国印度以及越南也卷入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之中。非洲和拉美开始摆脱困境,步入经济振兴时期。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迅猛发展。

90 年代的世界形势由于美苏军事对抗因素的消失而趋于缓和。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对话在继续,裁军在进展,一些地区热点降温。柬埔寨问题达成政治解决协议。中东和平进程虽困难重重但在逐步前进。南非种族主义统治的崩溃和新的南非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南部非洲的和平与稳定。但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力量对比失衡,原来被两极对峙掩盖的矛盾相继暴露出来。90 年代初爆发了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战争虽然短暂,但影响巨大。迄今,

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在东南欧地区,南斯拉夫发生分裂,波黑战争爆发。 1979 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和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日益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对中东和世界一些地区的局势产生巨大影响。恐怖主义活动也时有发生。在世界形势走向缓和的趋势下,动荡与不安的因素也在增长。两者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形势。当前,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