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夭折

“布拉格之春”的夭折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政权建立后,经济发展迅速。 1948~1957 年间,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15%。但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也带来了经济比例失调、企业缺乏自主权、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等问题。

苏共二十大后,捷克斯洛伐克于 1958~1959 年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放松集中管理。中央管理机关的工作重心由日常事务性工作转到研究制定长期计划,减少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缩小统一调拨的范围。另一方面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可以自行安排生产,独立进行经济核算,可以通过利润提成建立自己的财务基金。

60 年代初,国家经济出现困难。农业虽于 1960 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并实现了合作化,但产量长期徘徊不前, 1966 年才达到战前 1936 年的水平。工业生产出现指标冒进、比例失调、增长速度减慢等问题。党中央第一书记、共和国总统诺沃提尼认为,这些问题的形成源于改革的不当。他废除了改革措施,把国家经济管理体制重新恢复到改革前的老样子。可是,经济状况并未因此而好转。改革的呼声再度兴起。

1963 年成立了全国性的改革委员会,由经济学家和国家管理干部组成,

负责人是奥塔·希克。 1964 年 1 月,报刊发表了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改革方

案。经过讨论, 1965 年捷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改进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工作

的主要指示》, 1966 年又公布了《关于加速实施新管理体制的原则》。这

次改革比 50 年代的改革前进了一步。它宣布,计划不再是物资分配的计划,

而应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次,改革企业组织结构,把 384 个生产经济单位按

专业合并为 90 个。每个新单位都是完全独立的生产经济组织。第三,改革价格体系,由单一的国家固定价格改为固定价格、限制价格和自由价格三种。先改批发价格,再改零售价格。第四,改革工资制度。工资由企业定。取消对个人收入和单位工资总额的限制。

诺沃提尼原来同意进行改革。1964 年赫鲁晓夫下台后,他担心改革会使他重蹈苏共领导人的覆辙,便改变态度,阻挠、限制改革,引起人民的不满。1967 年 4 月,作家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许多作家在会上对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要求政治民主和新闻出版自由。诺沃提尼采取高压手段,把一些有名的作家开除出党,禁止他们发表文章,同时解散了作家协会。诺沃提尼的倒行逆施激起人民的愤怒。政治斗争日趋激化。

党内的反对派极力想把诺沃提尼撤换下来,他们提出党政职务分开的建议。1967 年 12 月,捷共召开中央全会,多数委员同意免除诺沃提尼的第一书记职务,但由谁接替,各派意见不一。中央全会决定暂时休会。诺沃提尼眼看自己地位不保,便向莫斯科求援。勃列日涅夫亲自飞往布拉格。他看到诺沃提尼已成众矢之的,便向捷共领导表示,“苏联不干涉你们的内政”。1968 年 1 月,捷共中央举行全会。经过各派协商,杜布切克当选为第一书记。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于 1921 年生于斯洛伐克。1939 年加入共产党, 1963 年当选为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并担任斯洛伐克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上台后,竭力把改革派人物扶上领导机构。诺沃提尼不服,企图利用军队中的亲信搞政变,但因得不到军队多数的支持而未能成功。事情败露后,诺沃提尼于 1968 年 3 月 21 日辞去行政职务。斯沃博达接任总统。改革派人物切尔尼

克任政府总理,希克任副总理。党政军内的保守派人物则纷纷辞职。

1968 年 4 月,捷共中央召开全会,通过了《行动纲领》,宣布“将进行试验”,“创立一个新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情况的、具有人道面貌的社会主义模式”。纲领认为,党的领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党的目标“并不是要使自己成为社会万能的管理者”。党的“路线不能通过发布命令来贯彻, 而只能通过党员的工作和自己的理想所具有的说服力来贯彻”,“今后再也不允许用党的机构代替国家机构、经济领导机构和社会组织”。纲领提出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集会、结社、迁徙、言论和新闻自由,取消书报检查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纲领认为,“一个党或几个政党的联合,都不能垄断社会主义的国家权力。人民的一切政治团体必须直接参加国家权力机构”。主张以民族阵线为基础,实行社会主义的多元化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纲领主张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工人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企业。工人委员会有权指定经理、决定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社会福利等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取消国家对外贸的垄断权。在民族问题上,纲领主张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联邦制国家。在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在进一步发展同苏联的“联盟和合作”的同时,发展同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四月行动纲领把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是 50 年代中期以来捷政府所有改革方案中最激进的纲领。它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各界群众举行各种集会讨论国家生活中的各方面问题,出现了“布拉格之春”的活泼局面。

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发生的变化不满,认为它是反苏的,越出了社会主义民主范围。 1968 年 5 月 3 日,苏联邀请杜布切克到莫斯科会谈,要他改变政策,但被拒绝。5 月 17 日,苏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访捷,提出要在捷举行华沙条约国军事演习,以此对捷施加压力。

苏联的行为引起捷人民的愤慨和不安。6 月 27 日,一批知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知识分子发表了《二千字宣言》,号召人民按自己的首创精神和自己的决定行事,加速各方面的改革。宣言还提醒人们注意“外国势力干涉的威胁”,呼吁在必要时用武力支持政府。宣言在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捷共中央发表文章,表示拒绝宣言的立场。苏联则称这一宣言为“反革命的号召书”。

7 月 14~15 日,苏、波、匈、保、民主德国五国领导人在华沙开会讨论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势,并联名给捷共中央发去一封信,谴责捷共的纲领,声言:“我们不能同意让敌对势力把你们国家从社会主义道路上拉开。这已不仅仅是你们的事了。这是我们华沙条约国的共同事业。”18 日,捷共中央主席团复信,逐点反驳联名信的观点,指出五国不得干涉捷内政,表示同意和五国个别举行双边会谈。7 月 29 日,捷苏双方在捷边境小镇切尔纳举行会谈, 没有取得成果。8 月 3 日,捷共与华约五国党代表团在布拉迪斯拉发举行联席会议。会议没有直接涉及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捷共认为形势有所缓和,全力准备预计 9 月 9 日召开的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实际上苏联等几个华约成员国在积极准备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8 年 8 月 20 日晚 11 点,一架苏联民用客机以机器发生故障为由,要求在布拉格机场紧急降落。但降落后从飞机中下来的是苏军突击队员。他们立即占领了机场。接着,装载坦克、大炮和苏军部队的运输机一架接一架降落下来。苏军占领了布拉格的各重要据点和党政领导机关,绑架了杜布切克、切尔尼克等领导人。与此同时,苏、波、匈、保和民主德国的二十多万军队

从四面八方越过捷克斯洛伐克边界,占领了各战略据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对苏联等华约成员国的侵略行径十分愤怒。捷共中央发表《告全国人民书》, 谴责入侵,认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无法阻止苏军入侵。它号召人民放弃武装抵抗,只进行政治和道义上的反抗。苏联等国军队在第二天就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把其总统斯沃博达请到莫斯科,想抛开杜布切克,另建一个亲苏政府。但是,斯沃博达坚决拒绝在杜布切克不在场的情况下同苏进行谈判。与此同时,捷克斯洛伐克内部人民斗争不断高涨。8 月22 日,全国举行一小时总罢工,抗议苏军占领。同一天,捷共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在布拉格卡德工厂秘密举行。大会通过决议,重申对杜布切克的信任,并提出释放被捕的领导人、撤出占领军等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被迫让步,把杜布切克等人从拘押地接到莫斯科举行谈判。8 月 24 日,捷苏谈判正式开始。捷方代表坚持要杜布切克继续担任第一书记,但在苏军入侵问题上作了让步。 26 日,双方签署会谈公报,说五国军队暂时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是因为帝国主义在加紧策划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捷方表示不允许国内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 10 月 16 日,捷苏又签署了《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条件的条约》,使苏军占领合法化。这以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多次举行集会示威,抗议苏军入侵。但杜布切克政权采取对苏妥协让步政策。最后,杜布切克本人于 1969 年 4 月被撤掉党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胡萨克接任。

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五六十年代,民主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政局比较平稳,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顺利地进行了更替。1960 年, 民主德国总统皮克逝世。人民议院决定设立国务委员会,由乌布利希任主席。1964 年,部长会议主席格罗提渥逝世,由斯多夫接任。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一

书记乌布利希于 1971 年改任党的主席,昂纳克当选为党的第一书记。在罗马

尼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乔治乌·德治于 1965 年逝世后,由齐奥塞斯库接任。

在保加利亚,托·日夫科夫于 1954 年接替契尔文科夫担任党的第一书记,

1962 年又兼任部长会议主席, 1971 年改任国务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由托多罗夫担任。在阿尔巴尼亚,则一直由霍查和谢胡分别担任党政领导人。但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内的斗争十分激烈。 1958 年和 1960 年清除了雅科瓦、

斯巴秀、贝利绍娃等人。 1973 年开除了帕切库米、卢库尼“文化反党集团”。

1974 年清洗了巴卢库“军事反党集团”。 1975 年又开除了凯莱齐“经济反党集团”。在对外关系上,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坚持传统路线,同赫鲁晓夫发生矛盾冲突。1961 年阿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

在经济方面,各国分别于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基本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在邻国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对各自的经济体制作了某些调整。民主德国原来有发达的精密机械、光学工业和轻工业,后来,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58

年,追随苏联的做法,取消中央的七个部,改设国民经济委员会。 1959 年, 停止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 年~1960 年)的执行,改订七年计划,并提出人均消费水平在 1961 年赶上和超过联邦德国的口号。但这一计划落空,不少人

外逃西方。 1962 年,民主德国政府决定停止七年计划的执行,并着手进行改革。1963 年,通过《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新经济体制原则》的决议,决定在坚持中央计划体制下努力用经济手段管理生产,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保加利亚的经济原来比较落后。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一批新的厂矿企业。1958~1963 年期间,曾仿效苏联取消中央的各部,效果不佳。 1963

年提出要进行经济改革。经过一段时期的试验, 1965 年 12 月,通过《国民经济计划和领导工作新体制》的基本条例。在中央计划经济管理下,减少指令性指标,加强物质鼓励。在农村,从 1968 年起,开始建立农工综合体,

到 1972 年全国建立了 172 个。

罗马尼亚在 1965 年党的九大上提出经济改革的任务。 1967 年,罗共代表会议通过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决议。经济计划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制定。中央先下达指导性计划,企业再根据上级计划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并逐级上报。国家根据各部汇总的计划,研究制定计划,经大国民议会批准后, 向企业下达指令性指标。在管理体制上,取消部属专业局,建立综合性经济实体——工业中心。阿尔巴尼亚经济在 50 年代由于得到苏联的援助,发展很快。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5 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1960 年) 期间,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21.5%和 18.9%。 60 年代以来,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 100 多项成套项目的援助,总额达 100 亿人民币。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援助和本国人民努力下,阿尔巴尼亚逐渐由农业国变成工业

—农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