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苏伊士运河事件与阿拉伯人民的反帝斗争高潮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2 年“七月革命” 后,以纳赛尔为首的埃及共和国政府执行维护民族独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4 年 10 月,埃及与英国达成协议,废除了 1936 年《英埃同盟条约》, 规定英国自协定签订之日起的 20 个月内撤出苏伊士运河区。纳赛尔政权还拒

绝参加帝国主义在中东策划组织的军事集团,并参加了 1955 年 4 月召开的万隆会议,支持亚非国家团结合作。这一切使埃及在中东和非洲的地位和影响空前增长。

埃及共和国建立后,与以色列矛盾日趋尖锐,边界武装冲突不断发生。1955 年 2 月 28 日,以军向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发动一次进攻,埃及遭到较大伤亡。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埃及政府多次向西方大国寻求军事援助。但英、法、美对埃及的外交政策不满,提出种种条件,进行刁难。1955 年 9 月,埃及与苏、捷、波签订贸易协定,规定由苏联等国向埃及提供武器,而埃及以棉花和大米等交换。这引起了埃及与西方大国矛盾的加剧。

当纳赛尔宣布与苏、捷等达成军火交易协定后,美、英企图以“经援” 为手段来抵制苏联在埃及影响的增长。早在 1952 年,埃及政府曾计划在尼罗河中游阿斯旺建造一个高坝。这座水坝如建成,将大大扩大埃及的灌溉面积和增加发电量。纳赛尔将它称为“新的金字塔”工程。但工程费用约需 10

亿美元。 1955 年 12 月,美、英表示愿在第一期工程捐赠埃及 7000 万美元,

世界银行也允诺借款 2 亿美元。但美、英同时提出了财政监督的条件。埃及拒绝了这些条件。苏联便主动表示愿为高坝建设提供资金,包括给予长期贷款。 1956 年 6 月,纳赛尔宣布埃及将同苏合作。7 月 19 日,美国宣布撤回对埃及提供“援助”的声明。随之,英国和世界银行也收回它们对埃及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埃及政府便决定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以便利用运河收益来兴建水坝。苏伊士运河原是埃及人民用血汗建成的。这条长约 175

公里的运河流经埃及领土,位于亚非两洲的地峡上,从 1859 年动工到 1869 年凿成通航,整整花了十年,埃及负担了几乎全部建筑费用,12 万埃及人民为此献出了生命。然而,运河权利却被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 占有。英法握有公司股票的 96%,绝大多数董事职位被英法占有,公司的总办事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都设在巴黎。 1882 年,英国出兵长期占领运河区,设立军事基地。运河的收入绝大多数也流进英法资本家的腰包,埃及从中所获少得可怜。1955 年运河的利润为 1 亿美元,埃及分得 300 万,仅占 3

%。苏伊士运河号称“东方伟大的航道”,在战略上和经济上都具有极大的价值,是西欧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赖以生存发展的一条“生命线”。埃及人民梦寐以求的斗争目标就是要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埃及所有。 1956 年 6 月 12 日,根据 1954 年英埃协定,最后一批英国占领军从运河区撤

走,从而结束了英国殖民者占领埃及领土长达 74 年的历史。同年 7 月 26 日, 在亚历山大港解放广场召开的群众大会上,纳赛尔庄严宣读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法令,规定“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一切财产、权利和义务将移交国家,现在负责管理这个公司的一切机构和领导委员会将予以解散”。运河航运将由埃及成立的机构管理。埃及政府这一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正义行动获得埃及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支持。成千上万埃及人民涌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欢呼政府的这一决定,决心保卫自己获得的权利。

埃及的这一措施沉重打击了英法等西方殖民国家在中东的利益,遭到了它们的疯狂反对。英法为夺回运河控制权,冻结了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和运河公司的基金,命令英法商船通过运河时,不向埃及缴纳通行费,在经济上制裁埃及。同时,英法联合美国于 8 月 2 日发表声明,声称运河为“国际水道”, “始终具有国际性质”,否认埃及将运河公司收归国有的权利,并企图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把运河公司重新置于国际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8 月和 9 月, 英、法、美等国在伦敦召开了两次国际会议,并派遣由澳大利亚、美国、伊朗、埃塞俄比亚和瑞典五国代表组成的一个委员会到达开罗,向埃及政府施加压力,要挟埃及接受国际管理运河的方案,但都遭到纳赛尔政府的坚决拒绝。英法便公开叫嚷要实行“强硬政策”,并开始调兵遣将,对埃及进行军事威胁。

运河事件充分暴露了美国和英法之间的矛盾。美国一面担心埃及的行动影响它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和动摇它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因此,参加伦敦会议,坚持运河公司国际管理的主张;另一方面,它企图利用英法陷入困境的机会,排挤、取代英法在中东的地位。因而,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一再表示不赞成英法使用武力,甚至声称,“美国政府不能反对国有化原则”,并允许美国船只向埃及缴纳运河通行费。

为了摆脱被动的局面,英法于 9 月 23 日将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由于在安理会的讨论中双方分歧很大,联合国秘书长安排了英法与埃及三方的秘密会谈。英法表示原则上承认埃及对运河的主权,埃及则同意照顾使用国的利益。但是在 10 月 13 日的安理会上英法又提出了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的方案。英法的图谋在安理会上被否决后,便走上了与以色列秘密勾结、发动侵略战争的道路。

1956 年 10 月 29 日,按照英法以预定的计划,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侵入西奈半岛。次日,英法发出最后通牒,借口“隔离交战双方”,以“保证运河的通航安全和自由”,要求埃以双方在 12 小时内停火,并各自从运河后

退 10 英里,让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的塞得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在遭到埃及拒绝后,31 日,英法联军对埃及的首都开罗和其他重要城市与港口发动海空袭击。

英法入侵后,纳赛尔果断地下令将埃及部队撤出西奈,集中保卫运河区, 同时立即宣布与英法断交,封闭英法在埃及的银行,接管它们的石油企业, 并发布总动员令,组织全国军民进行英勇的抗战。11 月 5 日,英法集中八万多兵力从海、陆、空三面猛攻塞得港,当地军民与敌人进行激烈的巷战,给入侵之敌以沉重打击。直到停火之时,英法侵略者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英雄的城市。

埃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获得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一些阿拉伯国家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切断英国石油公司的油管,炸毁油库,封锁领空和机场。许多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谴责英法以的侵略行径。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抗议英法侵埃,支持埃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英法两国人民也掀起了强大的反战运动。11 月 4 日,伦敦 5 万市民举行抗议集会,1 万多示威群众冲向首相府,同警察冲突达数小时。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带头在联合国拆英法的墙脚。11 月 1 日,杜勒斯在联大紧急大会上抛出了一个立即停火的提案。2 日,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这个提案。苏联赫鲁晓夫政府也于 11 月 5 日向英法以发出通牒,声称苏联

“决心使用武力”恢复和平。

在埃及人民英勇抵抗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下,加上英法与美国的矛盾和美苏的压力,英法不得不于 11 月 6 日宣布停火。11 月 24 日,联合国通过

了亚非国家提出的要求英法以立即撤军的决议。同年 12 月 3 日,英法宣布从

埃及撤军, 22 日全部撤走。以色列占领军也于 1957 年 3 月 8 日撤离西奈,

退回到 1949 年的停战线。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正义斗争赢得了胜利。

阿拉伯人民反帝斗争高涨与伊拉克革命的胜利 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中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首先表现为英法势力的急剧衰落。1957 年初,埃及政府采取了维护民族主权的措施,废除了 1954 年英埃条约,粉碎了英法重返运河区的企图,并宣布所有外国在埃及的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公司须归埃及公民所有,进一步削弱帝国主义在埃及的经济势力。同时,约旦政府在人民反英斗争推动下,于 1956 年解除英国将军格拉布的阿拉伯军团

司令、陆军总参谋长职务之后,于 1957 年 3 月,又宣布中止《英约同盟条约》, 撤销英军基地。4 月,英军被迫从约旦撤走。长期以来在中东称霸的英法殖民者的地位一落千丈。

趁英法在中东节节败退的时机,美国以新殖民主义者的面目出现在中东政治舞台,力图取代英法的地位。 1957 年 1 月 5 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中东政策特别咨文中提出了对中东的扩张计划,主要内容是:由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并可借口对付“共产主义侵略”,在中东使用美国武装部队;授权总统在两年内额外“自由支配”4 亿美元,给予中东国家“经济援助”。这就是以“填补势力真空”为名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遭到埃及、叙利亚、约旦、阿拉伯也门等国政府的拒绝。在一些宣布接受艾森豪威尔政府援助的中东国家,如黎巴嫩,掀起了抗议浪潮,并爆发了反对亲美政府的武装起义。

50 年代后半期,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空前

高涨。伊拉克民族革命的胜利是突出的事件。 1955 年 2 月,费萨尔王朝统治的伊拉克加入了英美拼凑的巴格达条约组织。该组织总部就设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1956 年,伊拉克发生了示威游行,群众要求政府退出军事侵略

集团。翌年 4 月,伊拉克政府又宣布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并参与颠覆叙利亚政府的阴谋和武装干涉黎巴嫩内部事务的活动。费萨尔王朝的反动政策加剧了国内的矛盾,激起各阶层人民的不满,导致民族革命的爆发。

1958 年 7 月 14 日,以卡塞姆少将为首的自由军官集团在人民群众和共产党人的支持下,发动了革命政变,一举推翻了费萨尔王朝。愤怒的群众打死了费萨尔二世、王储和首相赛义德。起义胜利后,以卡塞姆为首的共和国政府颁布了废除君主制、没收王室财产、整肃政府机关、大赦政治犯和进行土地改革等法令,并宣布奉行反帝的、独立的与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新政府停止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援助,并于 1959 年 3 月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

伊拉克民族革命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东的统治。由于伊拉克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美英在中东所策划的军事侵略体系被打开一个缺口。巴格达条约组织失去伊拉克后,于 1959 年 8 月被迫改称“中央条约组织”,其中没有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参加。伊拉克革命后,阿拉伯独立运动进程加速。1961 年科威特、1965 年民主也门、 1971 年巴林、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

长国相继宣布独立。

美苏在中东争夺的加剧与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 年 6 月 5 日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中东“六五战争”,是阿以矛盾和美苏在中东激烈争夺的产物。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以色列宣布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与美国关系更加密切。美国增加了对以色列的援助。仅 1967 年 3~5 月,美国就给以色列 400 辆坦克、250 架作战飞机,美国现役军人 1000 名作为志愿人员加入以色列空军。

从 50 年代中期开始,苏联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手段,以埃及为重点,逐步深入中东。“艾森豪威尔主义”出笼后,苏联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反对, 这博得阿拉伯国家的好感。1958 年 12 月,苏联与埃及签订协定,同意援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进入 60 年代,苏联利用美国陷足于印支战争的时机, 大力向中东渗透。1964 年苏向埃及提供经援和军援达 5 亿英镑,并派遣专家、顾问进入埃及军政部门。苏联还同叙利亚签订协定,向叙提供武器和派遣顾问,并取得了援助修建幼发拉底河水坝工程、扩建铁路和开发石油的权利。伊拉克革命胜利后,苏联与伊拉克签订军援协定,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1964 年 6 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①建立。同年底,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发动了反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苏联又通过提供经费、装备,派遣教官帮助训练等方式支持并插手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活动。

为对付苏联在中东势力的发展,美国进一步武装以色列。美苏在中东争夺的加剧,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国际根源。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阿以之间仍处于紧张对峙状态。1966 年埃及与叙利亚建立联合军事司令部,接着以色列与邻近的阿拉伯国家发生一系列武装冲突事件,双方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同年,约旦加入埃叙联合军事司令部。

在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1967 年 5 月 15 日,纳赛尔总统发出全国动员令,派遣军队进驻西奈半岛。18 日,他又命令部队接管联合国紧急部队在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的阵地。23 日埃及宣布封锁亚喀巴湾和蒂朗海峡, 禁止以色列船只和向以色列运送战略物资的外国船只通过。以色列立即宣布这是“对以色列的侵略”,声称要用武力打开亚喀巴湾。美国也抨击埃及的封锁行动是“非法的”。

当时,从阿以双方武装力量和军事装备来看,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①。但是,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轻信苏美的诺言,对以色列敢于冒险进攻估计不足。纳赛尔拒绝采纳下属先发制人的建议,公开声称埃及将“不会开第

①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1956 年,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等一批巴勒斯坦人组成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随后筹建武装小分队“暴风”。1964 年 5 月,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东耶路撒冷举行第一次国民大会,制定《巴勒斯坦民族宪章》。6 月,巴解正式成立。首任主席艾哈迈德·舒凯里。从 1969 年起, 阿拉法特一直担任巴解执行委员会主席。1974 年 10 月第七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强调巴解为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1976 年 9 月,被接纳为阿拉伯联盟正式成员。它已与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关系。参加该组织的有“法塔赫”、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民阵”)、“闪电”、“人阵(总部)”、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巴解阵”)、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阿解阵”)、巴勒斯坦共产党等。

① 据统计,“六五战争”前,埃、叙、约三国拥有军队 32.8 万人、坦克 2338 辆、地对空导弹 160 枚、作

战飞机 576 架;以色列军队 25 万人、坦克 1000 辆、地对空导弹 50 枚、作战飞机 286 架。

一枪”。这使处于高度戒备的军队情绪松懈下来。而以色列却紧急动员,秘密集结兵力,策划了一场突然袭击的进攻战役。

1965 年 6 月 5 日清晨,以色列空军倾巢出动,首先对埃及,随后对约旦、叙利亚发动大规模“闪电式”的袭击。埃及等国由于防备松懈,损失惨重, 第一天就被击毁飞机 374 架。许多飞机来不及起飞就被炸毁在停机坪上,机场成了一片废墟。以色列掌握了制空权后,发动了地面攻势。由于没有空军掩护,西奈战线的埃及军队伤亡很大。6 月 8 日,加沙和西奈失守。约旦军队也被迫后撤。以军侵占了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战争爆发后,安理会于 6 月 6 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7 日和 8 日,约

旦、埃及和叙利亚相继同意接受停火。以色列于 9 日也表示接受停火,同时

集中兵力猛攻叙利亚,直到 10 日晚占领了戈兰高地的大片土地后才停止进攻。

“六五战争”前后仅打了六天。以色列侵占了六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使近五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沦为难民。1967 年 11 月,安理会通过 242 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这场战争中占领的土地。但以色列拒不执行。以色列的这一侵略扩张行动不仅遭到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而且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谴责,使它在国际上更为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