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拉美经济的发展与巴西的“经济奇迹” 战后,拉美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以后,拉美国家进入以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心的历史阶段,大多数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多依据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①提出的“发展主义”或称拉美的“结构主义”经济理论。

这一理论也是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提倡的学说,故又称“拉美经委会主义”。劳尔·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探索了拉美经济发展的道路、方针和政策,指出拉美落后的根源是“中心”(资本主义工业大国)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等,以及美国等中心国家的霸权和剥削。他主张推行“替代进口”战略,制订发展规划,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改革国际经济秩序,执行出口多样化方针,并强调利用外资,合理使用资金,吸收剩余劳动力以及实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性。这些主张和措施对战后拉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相当大的影响。

从 50 年代起,拉美国家从战前的零星地实行进口替代的局部措施发展到普遍地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以促进工业化,70 年代又进入面向出口和出口替代的经济发展阶段。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到 80 年代,拉美各国已逐步建立和加强了基础工业,新兴工业也建立起来,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战后拉美经济发展虽也有曲折,但总的讲,发展速度较快。从 50 年代至

70 年代末,拉美国家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 5.5%。整个拉美地区国内生

产总值 1960 年为 694 亿美元,1979 年增加到 5993 亿美元。按人口平均的国

民生产总值 1960 年为 340 美元,1979 年增加到 1500 多美元。拉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仅超过了亚非发展中国家一般水平,而且超过了除日本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

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 尤其是制造业发展迅速。50 年代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农业,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重工业也超过轻工业。拉美国家的工业化已初具规模,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上建立了以金属制品、机械设备、化工、电子、纺织、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摆脱了农、矿业单一产品出口国的地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的本国资本力量加强,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些国家占据重要地位,城乡劳动者人数增加,许多国家的城乡已广泛存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与此相适应,拉美国家的独立自主性加强,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力日益削弱。尽管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拉美国家还存在着对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当大的依附性,但是在国际经济领域内,一些拉美国家已开始摆脱昔日作为发达国家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的落后状态。

拉美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各国差异较大。拉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二集中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三个经济最有发展的国家,

① 劳尔·普雷维什(1901~1985 年),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曾任阿根廷政府财政副国务秘书、中央银行总经理等职。1950~1962 年任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1962 年任拉美经济与社会计划研究所所长。1964~1969 年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首任秘书长。

加上智利达到四分之三以上。其中,巴西的经济发展最快,80 年代初,其国内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八位。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大陆的一个大国。从 60 年代中期以来,巴西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 1968~1974 年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 10%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经济奇迹”。1982 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 2940 亿美元,在拉美居首位, 同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2352 美元。

战后巴西经济迅速发展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地区,使巴西获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政局比较稳定,历届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制定与执行工业化战略是巴西经济起飞的更为重要的因素。30 年代至二次大战期间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瓦加斯政府执政时期

(1930~1945 年),开始实行“替代进口”工业化方针,为巴西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战后,巴西政府虽然更替频繁,但基本上是和平移交政权,政局相对稳定。历届政府,包括军人政府所执行的政策虽有所不同,但均把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1964 年 4 月,卡斯特洛·布朗库为首的军人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人政府后,巴西军人集团长期掌握了政权。实行军事独裁和致力于经济的发展, 是六七十年代拉美多数军人政权的共同特点。巴西军人政权建立后也起用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实行“专家治国”,以发展经济。

巴西政府在发展经济中所采取的主要战略措施,首先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作用。从 1964 年起,巴西政府先后制订了六个经济计划,并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经济的指导和管理。其次,执行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外向经济发展方针。出口成为巴西建设的主要支柱。60 年代初,巴西即提出“出口即出路”的口号,采用多种渠道,鼓励出口贸易。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除国内积累外,巴西大量引进外资,举借外债,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发展新兴工业部门,这对巴西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第四,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注意发展农业。由于认识到农牧业是巴西经济发展的基础,60 年代以来,巴西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作物,改变历史上形成的单一作物制,不仅适应了工业发展的需要,并为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巴西的大豆,1950 年的产量仅为 35 万吨,1977 年增加到 1251.3 万吨,巴西一跃成为与美、中并驾齐驱的“大豆三王国”之一。第五,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发展教育是巴西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到 1981 年,

巴西的在校学生人数已达 2841 万多人,比 1970 年增加 2.38 倍。1968 年巴西大学生仅占全国人口的 0.3%,1978 年达到 1.1%。全民文化程度的提高, 为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述巴西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措施,是巴西出现“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

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巴西已由生产农业出口产品的落后农业国变为新兴的工业—农业国家。现代化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出口农产品、轻工业品,而且出口汽车、船舶、飞机。它的耐用消费品进入了欧洲、北美市场。同时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成套设备,提供技术援助。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1980 年已占全国人口的 63%。

六七十年代,巴西和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外债增加,支付危机威胁不少国家。以 1982 年 8 月墨西

哥政府宣布无力偿付其 800 亿美元外债为标志,拉美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

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近十年,到 1991 年拉美国家外债达 4200 多亿美元。此外,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相对落后,土地问题尖锐,通货膨胀,物价高涨,国民收入不均,贫富差别扩大等也影响了拉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80 年代被称为拉美经济上“失去的十年”。

拉美经济上的困难从外部原因说是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从内部原因上来说,实质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危机”。具体说是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速度已不适应各国的实际;重工轻农,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家干预过多,企业管理不善,亏损严重,汇兑与关税等政策也有失误。危机促使拉美国家进行了经济调整与改革。各国的调整在进展与成效方面虽参差不齐,但有某些共同性:一是各国大多采取紧缩政策,缓解支付问题, 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进而逐步调整经济结构;二是倡导“新自由主义”,大力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减少国家干预,发挥市场和私人企业的作用;三是大力推行外向型发展战略,开放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经过调整与改革,进入 90 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开始从严重的经济困境中摆脱出来。

美苏在拉美的争夺与中美洲局势的动荡 进入 70 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拉美的争夺加剧。苏联从 1959 年古巴革命胜利后与拉美国家的联系加强,它不仅向古巴,而且向秘鲁等中南美洲国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1970 年,智利人民团结阵线在大选中获胜,社会党人阿连德(1908~1973 年)组成新政府。阿连德政府实行国有化政策,收回美资铜矿公司等外资企业,并进行土改,征用大庄园土地;对外宣布尊重自决权和不干涉原则,参加不结盟运动,并与苏联、东欧国家、古巴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与经济贸易关系。阿连德主张通过结构改革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苏联认为智利是拉美国家通过议会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的典型,对其大力支持。

面对苏联势力的扩张和拉美国家反美离心倾向的加强,1969 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提出对拉美的“新政策”,鼓吹同拉美国家结成“新的伙伴关系”, 企图在“泛美体系”内加强对拉美的军事、政治控制,并继续通过提供援助、扩大贸易、投资等方式,密切与拉美的关系。为了压制拉美国家的反美倾向, 1973 年 9 月,美国支持智利军人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阿连德政府,建立军人政权。1976 年卡特总统上台后提出对拉美的“新方针”,推行“人权外交”,鼓吹与拉美国家“合作磋商”,并在对拉美的经济关系中采取较为灵活的政策。卡特政府加强了向牙买加等加勒比海国家的援助,以抵消苏、古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1979 年尼加拉瓜爆发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索摩查家族的独裁统治,促进了中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尼加拉瓜革命胜利为转折,中美洲局势日益紧张,成为国际斗争的热点地区之一。

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地峡中部,扼南北美洲陆上交通的要冲,也是开凿两洋新运河的理想地区之一,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美国曾于 1912 年和 1927 年武装干涉尼加拉瓜的内政。1934 年,在美国指使下,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司令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加西亚谋杀了尼加拉瓜民族英雄奥古斯托·桑地诺,1937 年 1 月自任“总统”,开始建立索摩查家族的独裁统治。安·索摩查·加西亚执政 29 年,1956 年 9 月遇刺身亡,其长子路易斯·索摩查·德瓦伊莱继任总统,奉行他父亲的独裁统治政策。1963 年大选后,古铁雷斯当

选总统,但实权仍在索摩查家族手中。1967 年,索摩查·德瓦伊莱之弟安·索摩查·德瓦伊莱又继任总统。索摩查家族在长期的统治期间,利用政治权势, 攫取大量财富,成为尼加拉瓜头号金融资本集团,并通过控制政府、议会和国民警卫队武装,对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1972 年底,尼首都马那瓜发生大地震,死伤 3 万多人,25 万人无家可归,索摩查家族竟将救灾援助款项大量挪为己有。这激起了尼加拉瓜人民更为强烈的不满。

尼加拉瓜人民的反独裁斗争从未停息。1961 年 7 月,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建立,并开展了武装斗争。阵线领导人卡洛斯、丰塞卡、阿马多尔等在斗争中牺牲或被监禁,内部曾分裂为三派:持久人民战争派,坚持“游击中心主义”路线;无产阶级派,主张重点搞城市斗争,放弃直接军事行动;全国领导派,主张联合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反独裁力量,通过人民起义,建立人民政权。1977 年 10 月,全国领导派的游击队袭击了马那瓜,引起独裁政权的极度恐慌。

70 年代后,以知识界、企业界和宗教界著名人士为主体的“民主解放联盟”和“十二人集团”等反对派组织相继成立。1978 年 1 月,民主解放联盟领导人、《新闻报》主编华金·查莫罗被暗杀,导致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反索摩查家族统治的斗争。到同年 9 月为止,发生了三次全国性大罢工和三次群

众起义,起义烽火席卷全国九个省(共 18 个省)的许多地区。尼加拉瓜政局动荡,经济濒于崩溃,索摩查家族统治空前孤立。

1979 年初,尼加拉瓜人民反独裁斗争达到高潮。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各

派建立全国领导委员会,武装队伍发展到 6000 人。5 月 29 日,发动了总攻势。6 月 16 日,以“桑解阵”为主包括各种政治力量联合宣布成立民族复兴临时政府,并由代表各种政治力量的五个成员组成执政委员会。尼加拉瓜的反独裁统治斗争得到古巴、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支持。在索摩查政权岌岌可危的形势下,美国也中止了对它的援助。7 月 17 日,安·索

摩查被迫下台,逃亡国外。19 日,“桑解阵”的武装部队进入马拉瓜。 20

日,民族复兴政府内阁宣誓就职。索摩查家族对尼加拉瓜长达 43 年的独裁统治宣告结束。

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民族复兴政府下令没收索摩查家族的财产,将其土地分配给农民。在政治体制上,尼加拉瓜实行以“桑解阵”为主的多元政治,除索摩查的国民自由党外,允许各种政治倾向的政党存在。在经济上, 实行私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公有制并存的多种经济,在农村则实行三种所有制,即资本主义所有制、公有制及个体和集体所有制。新政权解散了索摩查的国民警卫队,建立了桑地诺人民军。

尼加拉瓜反独裁斗争的胜利,对中美洲国家的政治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七国。中美洲资源丰富,地位险要,历来是大国必争之地。二次大战后,中美洲国家的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处于由美国扶植的军人独裁者的家族统治之下,政治上没有民主自由,经济上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外国垄断财团的层层盘剥,造成贫富日益悬殊、外债累累、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状况。70 年代末以来,大多数中美洲国家经济恶化,政局更为动荡。

1959 年的古巴革命,尤其是 1979 年尼加拉瓜的反独裁斗争的胜利,鼓

舞了中美洲国家人民反对本国独裁政权的斗争。从 1980 年开始,萨尔瓦多、

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三国的游击活动活跃起来,反军政府的左翼组织也开展了空前规模的斗争。尼加拉瓜“桑解阵”夺取政权后,支持中美洲其他国家的反独裁斗争。而尼加拉瓜的反政府军则以萨尔瓦多等国为基地,并得到这些国家的支持。这样,以尼加拉瓜为一方,以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为另一方,相互对抗,中美洲陷入严重的地区冲突之中。

尼加拉瓜反政府的武装力量受到美国的支持,而中美洲各国反政府游击活动的发展,被苏联视为在拉美牵制与削弱美国势力的有利机会。苏联通过古巴等国援助尼加拉瓜,一些武器又通过尼加拉瓜运往其他中美洲国家。美国竭力压制中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并将矛头集中指向尼加拉瓜。里根上台后,推行比卡特更加强硬的中美洲政策,加强对中美洲国家政府的军事援助。1983 年 7 月后,美国进一步采取对尼加拉瓜的直接军事挑衅。10 月,在美国策动下,中美洲防务委员会①恢复活动。10 月 12 日,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发生军事政变,里根政府以“保护美国侨民”和“应加勒比海国家组织紧急请求”为名,派遣军队入侵格林纳达,扶植亲美政权,并乘机向尼加拉瓜发出威胁性的信号。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介入与争夺,使中美洲局势更加复杂化。在这里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尼加拉瓜与美国之间的对抗最为尖锐,同时尼加拉瓜与哥斯达黎加及洪都拉斯的边界冲突也频繁发生。

中美洲的动荡引起了拉美国家的不安。为避免局势恶化,危及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一些拉美国家提出外国不要干涉中美洲事务、中美洲问题由中美洲人民自己解决的主张。这样就开始了中美洲问题和平解决的进程。1983 年 1 月,以调解中美洲危机为宗旨的“孔塔多拉集团”应运而生。参加这个集团的墨西哥、哥伦比亚、巴拿马和委内瑞拉四国外长在巴拿马的孔塔多拉岛开会,讨论了和平解决中美洲冲突问题。此后,四国外长集体出面进行调停。7 月,四国总统又共同签署《关于中美洲和平的坎昆宣言》,强调遵循不干涉、自决、国家之间主权平等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等原则,提出中美洲各国“有效地控制军备竞赛,撤走外国顾问,建立非军事区”等建议。孔塔多拉集团的斡旋活动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拉美国家的支持。1985 年 7 月,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秘鲁四国组成“利马集团”,支持孔塔多拉集团,以共同推动中美洲和平进程。

中美洲和平进程在艰难曲折中前进。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经过上述两个集团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支持,1986 年 5 月,中美洲五国(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首脑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中美洲国家自己开始了对话。翌年 8 月,在第二次五国首脑会议上,终于签署了《在中美洲建立稳定和持久和平的程序》的文件,就中美洲地区实现停火、政府与反对派对话、开始民主化进程等问题达成协议。这是中美洲和平进程的一个重大进展。此后,中美洲五国首脑又连续多次举行会议,商讨和平解决中美洲的冲突问题。1988 年 1 月,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在第三次五国首脑会议上发表声明,表示:在尼全国取消紧急状态,与反政府武装立即进行直接谈判,协商停火。3 月,尼加拉瓜内战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了临时

① 中美洲防务委员会于 1963 年成立,有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等国参加。该组织是在美国策划下共同对付古巴的军事联盟。1979 年尼加拉瓜反独裁斗争胜利后,尼加拉瓜宣布退出, 该组织陷入瘫痪。

停火协议,战斗基本停止。1989 年 2 月,第四次中美洲五国首脑会议在萨尔瓦多举行,会议达成协议,撤除驻扎在洪都拉斯境内的尼反政府武装的活动基地,解除其武装,允许他们重返家园,参加政治活动。根据协议,尼政府将于 1990 年 2 月 25 日提前举行大选,允许各政党参加。这次会议使尼加拉瓜的局势缓和下来。

1990 年 2 月,尼加拉瓜大选如期举行。在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等的监

督下,全国反对派联盟的总候选人、无党派人士比奥莱塔·查莫罗夫人以 55

%的选票,击败了执政十年的“桑解阵”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奥尔特加, 当选为新总统。此后,查莫罗夫人就国内和平问题同“桑解阵”和反政府武装达成协议。4 月 19 日签订了三个重要协议,为结束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奠定了基础。4 月 25 日,离任的奥尔特加总统将总统绶带披挂在查莫罗女士身上。这样,查莫罗夫人成了尼加拉瓜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尼加拉瓜实现了政权的和平更迭。1991 年 12 月底,萨尔瓦多游击队同政府达成结束已持续11 年的武装冲突的协议。危地马拉游击队也与政府加紧谈判。中美洲和平进程加速,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在新形势下,中美洲五国首脑会议把深化经济调整和促进中美洲一体化作为主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