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从两极世界向多元世界的发展第一节 冷战的逐步缓和与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缓和的开始 50 年代中期,美国仍然处于经济和军事的优势,继续对苏联进行“遏制”。但是,西欧各国的经济复兴,开始要求相对的独立性, 美国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开始显露。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冲击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美苏都想加强对这股新兴的民族独立力量的控制。此时,苏联军事力量特别是核力量迅速发展。苏军扩大到 550 万人,
而美军为 140 万人。1953 年 8 月,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1956 年,苏联已有
能够毁灭美国各大城市的远程轰炸机和核武器储备。 1957 年 8 月,苏联比
美国早一年成功地试验了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同年 10 月和 11 月,苏联接连发射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这表明美苏军事实力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美国的遏制政策日益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冷战对苏联的不利影响愈来愈明显。苏联不得不把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军备建设,而国内经济建设既缺少资金,又难以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苏联要想在经济上赶上美国,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同西方的关系。另外,苏联军事力量的增强,也有可能从实力地位出发同美国进行谈判。
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美苏双方关系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艾森豪威尔总统表示,对总是简单地谴责苏联,他“已经感到厌倦”,而“感兴趣的是未来”。他认为苏联和美国政府都是新人上任,这完全是个新的开始,“现在让我们开始相互对话吧”,如果苏联“有什么改进关系的建议,我们愿意听听”。4 月 16 日,艾森豪威尔向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作了题为《和平机会》的演说,要求苏联支持在朝鲜实现“体面的停战”,结束对印度支那和马来西亚安全的威胁,建立一个广泛的欧洲共同体。他还邀请苏联新领导人同美国一起“向贫困恶势力”作战,表示“欢迎为和平而采取的每一个真诚行动”。英国首相丘吉尔再次敦促召开四国首脑会议。苏联新领导人上台后,开始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表现出和解的姿态:呼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促使朝鲜和印度支那战争停止,同希腊和以色列恢复外交关系, 放弃对土耳其的领土要求,归还芬兰的波卡拉—乌德海军基地,呼吁苏日关系正常化等等。在 1956 年 2 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强调同美国实行“和平竞赛”。苏联极力谋求缓和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
1953 年的朝鲜停战协定、1954 年日内瓦关于印支问题的决议,是东西方缓和的开始,而对奥地利和约的缔结则是一项重要的突破。战争结束以来, 苏、美、英、法就奥地利问题进行长期谈判,一直未达成协议。1955 年 2 月8 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改变了过去坚持对奥和约必须以签订对德和约为前提的立场,建议立即召开四国会议讨论同奥地利缔结国家条约问题,条件是保证奥地利的中立。4 月,苏奥谈判取得满意的结果。 1955 年 5 月 15 日,苏、美、英、法同奥地利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 规定恢复奥地利为“一个主权、独立和民主的国家”,禁止德奥合并或结盟, 彻底消灭一切法西斯组织,四大国保证尊重奥地利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最迟于 1955 年底撤走其占领军。奥地利国家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四大国对其分割占领的状态,奥地利成为一个独立的并受大国保证的中立国家,消除了
欧洲的一个争执热点,为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铺平了道路。
1955 年 7 月,四国首脑会议在日内瓦举行。出席会议的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英国首相艾登、法国总理富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这是波茨坦会议以来的第一次大国首脑会议。
德国和欧洲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成为会议争论的焦点。美、英、法坚持通过“自由选举”,实现德国的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有权参加北约,就是要把德国纳入西方联盟。苏联认为,“在德国的土地上已经形成两个具有不同社会经济结构的国家”,而且联邦德国已成为北约的成员,人口占全德国的大多数,这就使得讨论“自由选举”毫无意义。苏联主张应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入手去解决德国问题,建议分两个阶段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第一阶段保持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可以分别参加两个集团,参加集团的国家应承担互不使用武力、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一切争端的义务。第二阶段取消两大集团,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为解决德国问题扫清障碍。苏联的建议遭到西方三国的拒绝。
在裁军问题上,苏联重提 5 月 10 日向联合国裁军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建议美、苏军队各裁减到 100~150 万,英、法军队各裁减到 65 万;关于原子武器,第一阶段禁止使用和减少试验,第二阶段禁止生产。美国提出“开放天空”,交换军事设施蓝图,互相进行空中视察。在会上各唱各的调,毫无结果。在东西方接触问题上,与会国同意逐步消除妨碍各国人民自由交往及和平贸易的障碍,促进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自由交流和接触。
四国首脑日内瓦会议以及随后举行的外长会议,都没有达成什么实质性的协议。但是,日内瓦会议毕竟恢复了战后冷战以来中断的大国首脑对话, 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国首脑会议召开之前, 1955 年 6 月 7 日,苏联即正式邀请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莫斯科,“就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问题进行会谈, 希望争取在四国首脑会议之前,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阿登纳认为,苏联“显然是试图在联邦共和国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打进一个楔子”,他不能因为接受这一邀请而破坏西方国家对联邦德国的信任,决意要把访苏的时间放在四国首脑会议之后。阿登纳抓紧时间先后访问了华盛顿和伦敦,就四国首脑会议和同苏联谈判的问题,进行了磋商,然后于 6 月 30 日复照苏联,表示接受访苏的邀请。
9 月 9~13 日,阿登纳访问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进行会谈。阿登纳要求把德国统一和释放战俘作为建交的先决条件,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后来苏联在释放战俘问题上作了让步。13 日,苏联和联邦德国签订了两国关系条约,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但是,第二天阿登纳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代表全体德国人民的,德国东部边界不是最终的边界, 联邦德国政府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随后,副外长哈尔斯坦宣布:除苏联外,任何其他国家同民主德国建交,将导致联邦德国同该国断交。这就是“哈尔斯坦主义”。在苏德谈判的过程中,赫鲁晓夫对阿登纳说,苏联面临三大任务:首先,必须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次, 必须像美国那样扩充军备;第三,中国有 6 亿人口,而且每年增加 1200 万, 这将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他请求阿登纳帮助他从欧洲脱身,腾出手来对付中国。阿登纳同意与苏联建交,因为这不仅可以提高联邦德国的国际地位,而
且可以得到一个巨大的市场。苏联同联邦德国建交也得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好处。9 月 20 日,苏联又同民主德国签订了两国关系条约,把民主德国作为一个德意志主权国家,随后接纳它加入华约组织。这样,两个德国成了既成事实,德国的分裂更趋固定化。关于柏林问题,苏联于 1958 年 11 月发表一份备忘录,建议把西柏林变为非军事化自由城市,置于联合国监督之下。如果六个月内不能做到这点,苏联将单独同民主德国签订和约,即民主德国将有权全面控制通往西柏林的通道。美国当即拒绝。
赫鲁晓夫上台后,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发出信息,要求举行苏美首脑会谈。直到 1959 年夏,赫鲁晓夫才接到了艾森豪威尔的邀请信。他说,“我们最后迫使美国承认了与我们建立更密切关系的重要性”。赫鲁晓夫访美前夕,苏联发射了登月火箭,以增加谈判的资本。1959 年 9 月 15 日,赫鲁晓夫飞抵华盛顿,受到艾森豪威尔的欢迎。他访问了许多城市,到处宣扬苏美和平友好合作,两国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9 月 27 日和 28 日两天,赫鲁晓夫同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会谈。艾森豪威尔提出,如果赫鲁晓夫不收回他限在六个月内解决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他决不参加苏联建议的四大国最高级会谈。眼看会谈将要失败,赫鲁晓夫被迫退让,向美国总统保证取消他将在一定期限内同民主德国缔结和约的建议。在裁军问题上,赫鲁晓夫提出从其他国家撤走军队,拆除在外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这一建议意味着解散北约和华约组织,美军被撵出西欧。美国当然不肯放弃它在西欧的既得利益。艾森豪威尔针锋相对地提议,美苏两国不再继续进行核试验,并为此建立国际监督。这等于“冻结”两国核武器水平,使美国永远保持核优势。这当然是苏联不能接受的。戴维营会谈并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但它使一触即发的柏林紧张局势缓和下来,美国同意召开四大国最高级会议,苏联正式邀请艾森豪威尔访苏,美苏关系亦有所改善。
艾森豪威尔原定在出席巴黎四国最高级会议之后,于 1960 年 6 月 10~
19 日访问苏联。但 5 月 1 日发生美国一架 U—2 间谍飞机侵入苏联领空被苏联导弹击落事件。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提出的公开道歉的要求,最高级会议和预定的访苏计划都流产了。美苏关系又趋向紧张。
1961 年 1 月,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4 月,美国策划武装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遭到惨败。赫鲁晓夫抓住这个时机,提出举行维也纳美苏最高级会谈的倡议,以试探新总统在柏林问题上的态度。肯尼迪接受挑战,6 月 3 日到维也纳会晤赫鲁晓夫。在会谈中,关于裁军问题,肯尼迪建议可先就禁止核试验达成一项协议。赫鲁晓夫认为禁止核试验“必须同全面和彻底裁军结合起来”。关于德国问题,赫鲁晓夫再次要求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如果美国拒绝,苏联将单独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签订和约。那时,西方国家进入西柏林必须得到民主德国政府的同意。肯尼迪断然拒绝。会谈毫无结果,不欢而散。
维也纳会谈后,赫鲁晓夫决心动手割除西柏林这颗“恶性肿瘤”,重申西方必须从西柏林撤军的六个月期限。7 月初,赫鲁晓夫宣布暂停军队复员, 增加军费三分之一。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亲自指挥华约军队在民主德国举行演习。赫鲁晓夫恐吓说,如果爆发战争,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基地将被彻底毁灭,肯尼迪将是美国最后一任总统。8 月 3~5 日,华约各国党的第一书记在莫斯科开会。会议发表声明说,如果西方国家不愿缔结对德和约, 华约国家决定单方面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缔结和约,并给予柏林以“自由城
市”的地位。8 月 13 日,民主德国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筑起“柏林墙”, 封锁了通道,只在交界处留下九个过境站。人员来往都要进行检查。
肯尼迪立即作出强硬反应。他在 7 月 25 日晚的电视讲话中声言:我们不能,也决不允许苏联通过武力把我们赶出柏林。为了维护柏林的利益,美国将不惜一战。他宣布追加国防预算,征召部分后备役人员和国民警卫队,增派西欧驻军,加强导弹力量。美国空降部队调往联邦德国参加军事演习,50
%的 B—52 型和 B—47 型轰炸机处于戒备状态。美苏坦克在柏林墙两侧对峙, 双方剑拔弩张,柏林危机达到了顶点。
柏林危机终以赫鲁晓夫的退让而缓和下来。 10 月 10 日,赫鲁晓夫在
苏共二十二大的讲话中说:我们将不坚持要在 1961 年 12 月 31 日前缔结和约。他还取消了要美英法三国军队撤出西柏林的期限。后来他又表示,解决西柏林问题没有最后的期限,什么时候成熟,就什么时候解决。柏林和德国问题被冻结起来,危机宣告结束。
1962 年又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年 8 月,赫鲁晓夫以保卫古巴为名, 开始秘密地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造成核威慑,加强苏联同美国争夺的战略地位。苏联在古巴修建中程导弹发射场被美国 U—2 飞机侦察发现,拍下了照片。10 月 22 日晚,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要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的监视下,迅速拆除和撤走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并下令武装封锁古巴,世界各地美军进入戒备状态。23 日,肯尼迪签发了“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宣布将拦截前往古巴的舰船,听候美国检查。美国在佛罗里达和其邻近各州,集结了庞大的登陆部队,核潜艇进入阵地,满载核弹头的战略轰炸机准备作战。加勒比海危机深重,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
苏联远洋舰队力量薄弱,在加勒比海地区根本不是美国的对手。在肯尼迪咄咄逼人的核讹诈面前,赫鲁晓夫采取了退让政策。10 月 26 日和 27 日, 赫鲁晓夫两次写信给肯尼迪,表示愿意从古巴撤走导弹,并同意联合国派员监督核实,条件是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并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肯尼迪要求苏联先撤出攻击性武器,然后美国才能提供对古巴的保证,根本不理睬赫鲁晓夫要美国从土耳其撤走导弹的要求。经过美苏私下密谈,赫鲁晓夫于10 月 28 日和 11 月 21 日先后同意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和伊尔 28 式轰炸机, 保证今后不再把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决定取消对古巴的军事封锁。美国还承诺不侵犯古巴,同意今后拆除部署在土耳其的木星导弹。古巴导弹危机遂告平息。
东西方关系的调整与缓和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进行核讹诈、核威胁,大有触发核战争的危险。可是,正是这场危机,也使美苏两个核大国看到核武器对自己的致命威胁,它们遂合谋保持其核垄断的地位,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导弹危机还未最后平息,赫鲁晓夫在 10 月 27 日就向肯尼迪指出,解决古巴导弹危机的协议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特别是它将有助于达成关于禁止试验核武器的协议。第二天,肯尼迪在复信中强调应当先注意“核扩散”和“禁止核试验”问题,并提出就这些问题进行紧急讨论。这样,陷于僵局达五年之久的美英苏关于禁止核试验的谈判,突然出现了转机。
1963 年 8 月 5 日,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的条约》,即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条约规定,禁止大气层和水下核试验,并禁止将放射性尘埃扩散到试验国领土之外的其他
核试验。这个条约不包括地下核试验,其目的是剥夺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权利,特别是企图阻止中国和法国发展独立核力量。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对防止大气层污染有一定的作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个条约。与核禁试谈判的同时,美苏还达成了在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建立“热线”的协议,克里姆林宫和白宫可以进行直接联系和磋商,避免因任何误会而引起核战争。1963 年 9 月,美国国会批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肯尼迪还建议美苏共同考察月球,并批准向苏联出售小麦。美苏关系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显著改善。
1968 年 7 月 1 日,美英苏三国又签订了《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规定有核国家不得将核武器直接或间接让与其他国家,也不协助、鼓励任何无核国家制造或取得核武器;无核国家不准直接或间接接受核武器,并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总署的核查。条约完全回避了核大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裁减和销毁核武器的义务。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加入这项条约,中国和法国拒绝参加。
60 年代末期,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苏联的变化。勃列日涅夫更加积极推行缓和政策。1969 年 3 月,他提出了一整套实现欧洲缓和的主张, 建议东西方对话,建立包括华约和北约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1971 年在苏共二十四大上,他提出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领”,宣称要把缓和放在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勃列日涅夫希望通过缓和政策,发展东西方经济、贸易关系,争取西方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苏联全面赶超美国,同时用以麻痹西方,分化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关系,最后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西柏林协定、美苏首脑会谈、欧安会和中欧裁军谈判等,都是 70 年代东西方关系所谓“缓和时期”的突出表现。
苏联主动邀请美英法三国谈判西柏林问题。1971 年 9 月 3 日,签订了《四大国协定》,或称《西柏林协定》。在协定中,苏联不再坚持改变美英法三国在西柏林的地位,同意“四国政府将互相尊重各自的和共同的权利与责任”。苏联声明,西柏林和联邦德国之间的“过境交通,将畅通无阻”。协定规定,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部分。但在附件中又规定:联邦德国“可以对西柏林常住居民实行领事服务”,“缔结的国际协定和协议,根据规定的手续可扩大应用于柏林西区”。联邦德国“可以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代表柏林西区的利益”。1972 年 11 月 8 日,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在波恩签订了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彼此承认是主权国家,双方在平等基础上发展睦邻关系,互派常驻代表,发展经济、科技、交通、邮电等方面的合作。 1973
年 9 月,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同年 5 月,勃列日涅夫访问了联邦德国。苏联同联邦德国签订了经济、技术和工业合作协定,文化合作协定和航空协定的补充议定书。这样,战后以来对德国问题的争端终于得到某种解决,促进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美苏首脑会谈,被认为是实现 70 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的重要途径。70 年代上半期,美苏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谈,先后签订了几十个涉及工业、技术合作、贸易、文化交流,以至医学卫生、环境保护、住房建筑等内容广泛的协议,而限制战略核武器问题,则是历次首脑会谈的重心。因为此时美苏核军备竞赛已经接近均衡,出现了所谓“恐怖均势”。双方感到核军备竞赛造成可怕的军费负担,有必要通过谈判来限制对方,保持或取得自己的优势地位。1972 年 5 月,尼克松作为战后访问苏联的第一个美国总统,同勃列日涅
夫进行会谈。双方签署了《苏美相互关系原则》等文件,保证尽一切努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美苏还签订了《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和《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
1972 年 5 月尼克松访苏期间,与勃列日涅夫达成协议,同意“欧洲安全
与合作会议”和“中欧裁军会议”分别平行召开,结束了自 1964 年苏联倡议
“欧安会”以来的争吵。 1972 年 11 月在赫尔辛基举行 35 个国家大使级“欧安会”筹备会。经过两个阶段数千次会议,才拟定出“欧安会”的“最后文件”。 1975 年 7 月 30 日至 8 月 1 日,举行第三阶段 35 国的首脑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福特、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等。会议签署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即《赫尔辛基宣言》,其中包括《指导与会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宣言》《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某些文件》《人道主义与其他方面的合作》《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等。文件提出“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满足了苏联急切希望固定欧洲边界现状的要求。但在西方国家的坚持下,又写上“边界可以根据国际法,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关于建立信任措施方面,规定与会国在离边界 250 公里以内地区举行 15,000 人以上的军事演习时,应在 21 天前通知与会国,并邀请它们派观察员观看演习。关于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只是希望与会国注意彼此给予最惠国待遇。西方最感兴趣的是人员交流问题,希望以此促进苏联和东欧的“自由化”。文件规定要“促进各国人员、机构和组织之间更自由地往来和接触”,有关家庭团聚、不同国籍的公民结婚、青年会晤等,应予方便等。“欧安会”的召开,是 70 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的一个高潮。
中欧裁军会议于 1973 年 10 月 30 日在维也纳开始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北
约和华约的 19 个国家。截至 1984 年底,共谈判 34 轮,举行了 385 次会议。双方坚持各自提出的裁军原则:北约主张“均衡裁军”,多的多裁,少的少裁,最后地面部队最高限额相等,各为 70 万;华约主张“对等裁军”,即按同等数量或同样比例裁减。多年谈判中双方提出的具体方案虽有不同,但坚持各自的裁军原则却没有变化。双方还在中欧兵力的实际人数问题上不断争吵。 1983 年,华约再次宣布它在中欧军队总数为 97.9 万人,与北约在中
欧的军队大致相等。北约则认为,华约陆军要比北约多 15 万人。由于双方都想通过谈判限制和削弱对方,夺取军事优势,因而中欧裁军谈判一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谈判仍在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