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战后初期拉丁美洲的形势。危地马拉民主政府的建立

战后初期拉美的经济政治状况 1941 年 12 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拉美许多国家向法西斯轴心国宣战。拉丁美洲国家向同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原料和物资,墨西哥和巴西派遣军队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积极开展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拉丁美洲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大战在客观上有利于拉美各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出口贸易的发展。通过没收轴心国的企业,赎买外资企业,新建本国工矿企业,拉美各国民族经济增长,民族资本的力量增强。1939~1945 年,整个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增加 30%~35%,黄金和外汇储备从 1939 年的七亿多美元增加到 1946 年的三十多亿美元。战时,西欧国家在拉丁美洲的势力急剧削弱,德意法西斯几乎丧失了在拉美的所有阵地,英法对拉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也大为缩减。美国利用这个时机,以“泛美合作”为旗号,排挤欧洲列强,大力向拉美扩张,进一步增强了在拉美的势力和影响。1945 年 3 月,在墨西哥举行的美洲国家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会议上,通过《查普德庇克公约》,规定美洲国家军事互助的原则,实行“西半球联防”,加强了美国对拉美国家的军事控制,为美国在战后向拉美大举扩张准备了条件。

大战后期,美国就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筹备方面向拉美渗透。美国制订了“克莱顿计划”①,提出美国同拉美国家实行所谓“自由贸易”、“自由投资”、“自由企业”的原则,使美国商品可以自由倾销,其资本可畅行无阻, 从而为美国垄断资本向拉美的扩展铺平了道路。战后,1947 年美国与拉美国家在里约热内卢缔结《泛美互助条约》,以“共同防御”为名,将拉美国家纳入美国的战略体系之内。1948 年,在波哥大召开的第九次泛美会议上,又将“美洲共和国联盟”改组为“美洲国家组织”,以加强对拉美国家的政治军事控制。1949 年 1 月,杜鲁门提出“援助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 用经济援助作为手段,以“防止共产主义威胁”为口号,进一步向拉美扩张势力。从大战结束到 50 年代中期,美国通过军事政变、组织雇佣军入侵等方式,在拉美一系列国家扶植亲美军人独裁政权。这一时期,美国在拉美地区建立了四百多个军事基地,其军事顾问团驻扎在许多拉美国家。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从属于美国,在联合国内,一些拉美国家成为美国操纵的“表决机器”上的“重要部件”。

战后拉美国家农村依然保存着封建大地产制,这是帝国主义掠夺拉美人民的支柱。美国垄断资本不仅支持拉美各国的大庄园主,而且直接掠夺、霸占拉美各国大量的土地,这使拉美各国土地集中状况比战前更为严重。在中美洲,美国的“联合果品公司”①就霸占了 588,965 英亩的种植地,它拥有自己的武装、行政组织、警察、法庭和通信系统,并在公司领地内修建了长达两千多公里的铁路,控制了许多海轮,对中美洲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并利用其政治经济势力,干涉中美洲各国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当地人民称它为“绿色魔鬼”。土地的集中和封建奴役的加深,阻碍了拉美农业的发展,加

① 即《美洲经济宪章》,1945 年 2~3 月间,由美国操纵的美洲国家第四次外长协商会议通过。

① 联合果品公司于 1898 年成立,逐步发展为掠夺拉美农产品的大垄断公司,由波士顿财团控制。1970 年 7

月与美国机器公司合并,改称“联合商标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

剧了农村的矛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拉美人民反美反独裁政权的斗争。战后初期,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拉美各国工人阶级人数增加。采矿和交通运输业工人由 1940 年的 640 万增加到 1955

年的 1160 万人。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觉悟程度提高,成为一支独立的重要力量。农民和农业工人的觉悟也有了普遍提高,不少国家建立了农会组织。城市小资产阶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也发展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拉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长,在各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在此基础上,拉美各国反对美国控制与奴役、反对反动独裁政权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发展起来。

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和危地马拉民主政府的建立 面对美国的强权政治和扩张主义,美国垄断财团的奴役和掠夺,以及一些国家亲美独裁政权的统治,争取和维护独立、主权,反对美国的控制及其代理人的斗争,成为战后初期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内容。

为了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40 年代中期至 50 年代中期,拉美国家掀起了国有化运动的浪潮。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委内瑞拉等十多个国家将部分外资企业,如铁路、电话、煤气、城市运输、矿山等收归国有。这个运动由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的政府发动,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并顶住了帝国主义的压力。有的国家还实行土地改革。危地马拉和委内瑞拉将联合果品公司霸占的部分土地及一些企业没收。为了维护领海权和保护本国海洋资源,拉美国家首先兴起维护海洋权的斗争。1945 年 10 月,墨西哥总统发表关于大陆架问题的声明,要求享有单方面采取措施保护公海区生物资源的权利。翌年,阿根廷、巴拿马都提出把国家主权扩大到沿海大陆架的要求。1947 年秘鲁、智利率先提出 200 海里“海洋区”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要求。随后,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等也提出类似要求。这是 60~70 年代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的前奏。

为了争取外交自主权,有的拉美国家采取了抵制美国控制和干涉的措施。1946 年 2 月,庇隆①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为阿根廷总统。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庇隆政府采取了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在对外关系上提出奉行“介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立场”的政策。它宣布阿根廷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各国互相尊重,任何国家不得公开或隐蔽地干涉与阿根廷主权有关的事务。为了与美国抗衡,庇隆上台后迅即与苏联建交。庇隆认为巩固泛美精神的最好办法是结束帝国主义对拉美的掠夺,因此, 他在泛美会议中不时提出与美国不同的主张,抵制美国在西半球组织军事联盟的政策。庇隆政府虽然在 1955 年被美国支持的军事政变推翻,但拉美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却日益增强。

战后初期,拉美国家的群众斗争和武装斗争也不断发展。工人罢工频繁发生,50 年代中期规模日渐扩大。参加罢工的工人人数 1954 年为 740 万,

1956 年增至 970 万。农民要求土地的斗争汹涌澎湃,有的国家发生了农民起

① 胡安·多明戈·庇隆(1895~1974 年),出身于畜牧业主家庭,1911 年入阿根廷西点军校。毕业后任军职,1941 年任上校团长,秘密建立“联合军官团”。1947 年,其支持者建立“庇隆主义政党”。1946 年、1951 年和 1973 年三次当选总统。

义和暴动。1949 年哥伦比亚农民开展了游击战争,1950 年组成游击队,人数最多时达到 10 万,一度控制了居民近 70 万的地区。1952 年委内瑞拉农民也

发动了夺取土地的武装暴动。同年 4 月 9 日,玻利维亚掀起了以锡矿工人为主力的武装起义。在起义中,工人、学生与农民并肩战斗,同政府军进行了三天的激战,终于推翻了亲美的巴伊维昂军事独裁政权。由“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人组成的新政府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于 1952 年 10 月 31 日将以美资为主的三大锡矿公司收归国有,并建立国营“玻利维亚矿业公司”,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势力。同时,新政府在农民运动推动下,答应了农民实行土改的要求。

危地马拉是中美洲的重要国家,盛产咖啡、香蕉和棉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步取代英国和德国,将危地马拉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美国的联合果品公司霸占了危地马拉的大片土地,建立了许多大香蕉种植园。特别是 1931 年右翼军人乌维科攫取政权后,联合果品公司在危地马拉的势力进一步膨胀,形成危地马拉的“国中之国”。1944 年危地马拉爆发了反对亲美独裁政权的资产阶级革命,乌维科政权垮台。革命后政权掌握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手中。同年 12 月,阿雷瓦洛博士当选为总统,1944 年革命的领导人之一、陆军上尉阿本斯任国防部长。

阿雷瓦洛政府颁布了新宪法,实施了一系列民主改革。1946 年通过社会保险法。1947 年颁布劳动法。此外,恢复了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允许政党自由活动(共产党除外)。对外与苏联建交,并对联合果品公司的某些违法行为进行斗争。阿雷瓦洛的改革比较温和,没有触及美国垄断资本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根本利益。但是,危地马拉的改革仍然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极力反对,它们勾结起来,多次阴谋颠覆阿雷瓦洛政府。

在人民群众和进步力量的支持下,1950 年 11 月阿本斯(1913~1971 年) 当选为总统。阿本斯执政后,实行了比较激进的改革。1952 年 6 月,颁布土地改革法令。法令规定:本国大庄园主和外国公司所有出租土地,凡面积在180 公顷以上,或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没有耕种的大庄园,均分配给农业工人

和无地少地的农民。政府成立了土地委员会,负责土改工作。到 1954 年年中,

将 55 万多公顷的土地(其中有 16 万公顷是没收联合果品公司的土地)分配给 55,700 名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政府还将贷款与耕牛送到贫穷农民手中。为了摆脱美国垄断资本的控制,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阿本斯政府对联合果品公司进行了斗争。危地马拉国会通过了限制美国垄断资本活动的法令。在经济上采取了修建公路网、港口和国营水电站等措施,以增强民族经济力量,打破美国资本的控制。在对外政策方面,执行了比较独立的外交政策,反对外国干涉内政,坚决维护危地马拉的民族利益。

阿本斯政府的民主改革在拉丁美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惧怕这个民主进步政权的存在,力图颠覆它。1954 年 6 月 18 日,在美国策划下,前联合果品公司雇员阿马斯率领一支雇佣军从洪都拉斯侵入危地马拉,与国内右翼军人势力相勾结,推翻了阿本斯政府。危地马拉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虽然夭折,但是拉美人民民族民主运动在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仍继续发展,并达到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