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英国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在 50 年代初,它的经济情况比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 居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

1956 年以后,英国工业发展逐渐走下坡路。1956~1970 年,英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 2.8%,大大落后于日本的 15.3%、联邦德国的 6.5

%、法国的 7.2%,也低于美国的 4%。英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因为固定资本投资落后。固定资本投资是技术装备更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前提,但英国资产阶级长期把大量资本输出国外。伦敦金融市场利息率高,吸引着大量用作短期投机的“热币”,使这些资金不能用于长期投资。这样,英国固定资本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低于日本、法国和联邦德国。其次,英国国内生产发展和国际收支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英国是个殖民帝国,对海外贸易有很大的依赖性。战后每逢英国国内生产发展较快之际,生产资料的进口就大量增加,而出口增长的幅度往往落后于进口,从而出现大量贸易逆差,1950 年为 9.8 亿美元,1960 年增为

23.7 亿美元。英国政府不得不经常采取措施来抑制本国的经济发展,以改善国际收支情况。第三,英国企业的技术革新进展迟缓,特别是对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比较审慎保守,在工业管理方面也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英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1951~1975 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6%, 低于日本的 8.8%、联邦德国的 4.4%、法国的 4.3%、美国的 3.2%。由于上述原因,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 1960 年就落在联邦德国之后,而到 1970 年则排在美、日、联邦德国、法国之后,退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五位。

英国经济增长虽比日本、联邦德国等国缓慢,但比战前快得多。1921~ 1929 年间的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仅为 1.7%,而 1951~1970 年间达到 3%。从国民收入看更为明显。1920 年为 56.6 亿英镑,1939 年反而降为 50.4 亿英镑。战后 1950~1970 年的 20 年间,国民收入由 107 亿扩大为 468 亿英镑,增加三倍多。

战后英国工业的结构发生变化。随着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原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有了发展,减少了轻工业品的输入。另一方面,这些亚非国家为实现工业化,扩大了英国机器设备的进口。此外,英国对发达国家的输出比重增加,而这部分输出主要是新兴工业部门的产品。因此,战后英国出现了旧工业部门日趋衰落,而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较快的局面。硬煤生产逐年下降,1950 年生产了 2.20 亿吨,1970 年降为 1.47 亿吨。纺织工业在全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从 1955 年的 7%下降为 1973 年的 5.6%。造船业由 3.4%降为 1.6%。而电子工业、高分子化学工业(塑料、树脂、合成橡胶)增长了十几倍和几十倍。

农业生产在英国经济中占次要地位。它的产值在 50 年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5%~6%,70 年代又降为 2%~3%。农业中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次之。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实行了保证价格制度和补助金制度。当农产品的全年平均价格低于保证价格时,其差额由政府补贴。其次,政府对农业中开垦荒地、施肥、排涝、改良牲畜、改良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给予补助。在政府的广泛干预下,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日益发展。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迅速提高,超过

了法国。1975 年,英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为 10.5 公顷, 生产粮食 27,564 公斤,肉类 4646 公斤。但英国耕地面积少,平均每人只有

0.09 公顷。农业虽有发展,但仍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自给率大体从二战前的 30%提高到 70 年代的 60%。

保守党的长期执政和工党的威尔逊内阁 1951 年 10 月,英国举行议

会选举。保守党和各联盟党派以 321 席对工党的 295 席,赢得了胜利。温斯顿·丘吉尔再次出任首相。1952 年 2 月,英王乔治六世逝世。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二世继承王位。

丘吉尔上台后,基本上保持了国有化企业。只是在 1953 年取消了钢铁工

业和公路货运事业的国有化,但在 1956 年又恢复了货运的国家经营。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丘吉尔政府除了规定医疗保健要收取一些费用外,大体上维持了工党时期的政策。保守党的发言人巴特勒甚至说:“福利国家不只是社会党人的发明,也同样是我们的创造。”在防务方面,丘吉尔于 1952 年 2

月 26 日宣布英国制成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是 1951 年 10 月在澳大利亚附近的蒙蒂贝洛群岛试制成功的。从此,英国继美苏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55 年 4 月 5 日,丘吉尔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职。10 年后, 1965 年 1 月 24 日逝世。

接替丘吉尔担任首相的是安东尼·艾登(1897~1977 年)。他有过人的才智,1935 年刚 38 岁就当上外交大臣。因不同意张伯伦的绥靖外交政策于1938 年辞职。他在丘吉尔内阁中先后任陆军大臣、外交大臣等职务。1955

年上台后不久,于 5 月举行议会选举。保守党以 345 席对 277 席的优势战胜工党,从而安稳地保证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但是,没过一年半,艾登政府出兵苏伊士运河,不仅遭到埃及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而且受到美国的谴责和本国工党的抨击。英国的苏伊士冒险以失败告终。艾登也于 1957 年 1 月辞职下台。

接任首相职务的是保守党人哈罗德·麦克米伦。他在丘吉尔政府中担任过住房大臣,在艾登内阁中担任过外交和财务大臣。他上台时,英国政局动荡不安。国内因苏伊士冒险失败而笼罩着沉闷沮丧的乌云,各派意见分歧加剧,国际上除原英联邦成员国外,英国受到各国谴责,几乎举目无亲。麦克米伦对自己政府的前景也毫无信心。他就任前曾对女王说,他的政府或许只能维持大约六个星期。但实际情况比预计的好。麦克米伦政府存在了六年九个月。他把保守党重新团结起来,使民族自信心迅速恢复。他会晤了艾森豪威尔总统,恢复了同美国的联盟关系。美国答应向英国提供导弹,而英国将继续进行核试验。1957 年 5 月,英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麦克米伦使英国渡过了困难时期。

1959 年 10 月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保守党提出“你从来没有生活得这样

好”的竞选口号,取得绝对胜利。不久,经济情况变坏。麦克米伦政府于 1961 年实行工资冻结政策,引起人民不满。同年,英国申请加入它早年曾反对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未获成功。1963 年 6 月,国防大臣普罗富莫的有伤风化的丑闻暴露,使保守党的威信再次受到打击。同年 10 月麦克米伦因病辞职。

麦克米伦内阁中的外交大臣霍姆伯爵继任首相。按照英国传统,首相必须是下院议员。霍姆为了当首相,放弃了他的贵族爵位,以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的身份补选进下院做议员。他思想保守,当过张伯伦的私人秘书,曾陪同张伯伦参加 1938 年的慕尼黑绥靖会议。1956 年又极力为苏伊士

运河出兵辩护。霍姆执政时间不长,一年后就因议会选举失利而下台。

工党自 1951 年下台后,内部发生尖锐的意见分歧。以比万为首的左翼反

对核武器,主张英国单方面核裁军。右翼则坚决反对这一主张。1955 年 12 月,休·盖茨克尔取代艾德礼成为工党领袖。他是个温和派,推行“我也如此”的照办政策,在外交政策方面几乎同保守党的主张没有什么区别。在盖茨克尔领导下,工党在 1959 年选举中大败。党内舆论大哗。1963 年 2 月, 哈罗德·威尔逊当选为工党领袖。他上台后竭力弥合左右翼之间的裂痕。1964 年 10 月,举行议会选举。工党不局限于国有化问题,它提出一整套计划以解决工业投资、调整私人收入,以及在国家指导下运用科学技术等问题。选举结果,工党以五个席位的微弱多数获胜。

威尔逊执政后,于 1965 年 5 月重新将 85%~90%的钢铁企业实行国有

化。他扩大了社会服务,拆除贫民窟,大量兴建公共住房。到 1966 年初,威尔逊信心十足地要求提前举行大选。3 月选举结果,工党获 363 席,而保守党只有 253 席。选举的胜利并未使工党的社会改革政策向前推进。相反,1966 年后工党执政的困难日益暴露。工党的社会改革十分费钱,造成财政赤字不断增加。

威尔逊在迟疑一年半后,于 1967 年 11 月决定将英镑贬值 14.3%,1 英镑从兑换 2.8 美元降为 2.4 美元。1968 年 1 月,又宣布在 1971 年底以前撤出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以节约开支,平衡预算。1970 年 1 月, 工党在议会选举中被击败。保守党多赢得 30 个席位,爱德华·希思任首相。

70 年代的内政和撒切尔内阁 爱德华·希思生于 1916 年,牛津大学毕业。他性格孤僻、冷静,喜好音乐。1960 年任劳工大臣,1964 年成为党的领袖。希思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谋求解决加入欧洲共同体的问题。他在保守党年会上说,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如果英国要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占有一个位置就必须“寻求一条新的道路”,“英国现在必须同欧洲其他国家一起制定欧洲的共同政策”。在希思的促进下,英国在英联邦内部特惠问题上作出让步,于 1971 年同欧洲共同体达成参加该组织的协议。希思极力维护英国在远东的地位影响。他改变前任工党政府的计划,没有从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撤走全部军事力量,而是保留了少量部队,但关闭了英国远东驻军司令部。

70 年代初,英国经济发展缓慢。1971 年失业人口从 60 万增加到 75 万。希思政府采取冻结工资和物价的办法来缓和矛盾。1973 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英煤矿工人看到机会,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希思拒不让步。他认为全国会支持他,乃于 1974 年 2 月提前举行大选。结果,工党比保守党多得五个席位。工党领袖威尔逊再次上台执政。

威尔逊上台后,不得不谨慎从事,同意煤矿工人增加工资 35%,不再扩大国有化进程。威尔逊还极力安抚威尔士党和苏格兰国民党。后者要求民族自治权力,而工党主张全国统一。威尔逊踌躇不决,只得缓慢地寻求妥协。威尔逊执政时期正值英国陷于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1974~1975 年

间,工业生产下降 11.2%,通货膨胀 24%以上,英镑贬值 1/4。威尔逊采取严厉措施来防止危机的深化。他同工会签订社会协定,把工资增长率限制在每年 10%。这项协定被视为首相的最大成就,但他本人却丧失信心。1976 年 3 月,威尔逊以年迈为由宣告退休,把职位让给比他还年长四岁的卡拉汉。

伦纳德·卡拉汉 1912 年生于朴次茅斯。1974 年当选为工党主席。卡拉汉的绰号是“快活的吉姆”,快乐而讨人喜欢,并且在短时期内交了好运。

北海石油的产量奇迹般地增长。1970 年,英国的石油产量只有 8 万吨,1976 年卡拉汉上台的那一年达到 1160 万吨,第二年升为 3750 万吨,1978 年 5290 万吨,1979 年 7770 万吨。在国际石油价格成倍涨价的情况下,石油产量的猛增给英国带来巨大好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货膨胀率在 1977 年下降了 10%。

为了安抚苏格兰和威尔士,议会通过议案,把中央政府的一些权力移交给这两个地区的议会。但威尔士对此并不满足,否决了这个议案。苏格兰议会仅以微弱的多数接受了它。总的讲,卡拉汉的移交权力计划失败。这两个地区的民族主义分子仍对工党政府不满。与此同时,工会对政府的态度也发生变化,拒绝重新签订限制工资的协定。1978 年冬天,罢工迭起。政府威信下降。1979 年 3 月,众议院通过一项不信任案,把卡拉汉赶下台。

1979 年 5 月,英国举行新的议会选举。保守党取得胜利,获 339 席。玛格丽特·撒切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生于 1925 年,牛津大学索默维尔女子学院毕业。1951 年同丹尼斯·撒切尔结婚。1959 年当选为议员。在希思内阁中任教育和科学大臣。1975 年成为保守党的领袖。撒切尔夫人秉性倔强,自认负有恢复和振兴英国的使命。她的奋斗目标是恢复英国的传统,使“每个人有工作的权利、花他赚来的钱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以及使国家成为仆人而不是主人的权利”。1976 年初,撒切尔夫人指责苏联扩张。苏报刊回击,说她是“可怕冷战的巫婆”,是“铁女人”。从此, 铁女人的绰号流传于世。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不久,英国于 1979 年 7 月爆发经济危机,工业生产下降 14.8%。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经济。它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控制货币发行量;提高银行利率,紧缩信贷;削减政府开支,减小财政赤字。此外还修改税制,将个人所得税率从 33%~83%降为 30%~60%,将间接税率从 8%~12.5%一律升为 15%。撒切尔政府决定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电报和无线电公司、钢铁公司、造船有限公司等实行非国有化,鼓励私人企业和个人积极性。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国民经济从 1982 年起回升,1983 年的增长率达到 3.5%。通货膨胀率显著下降,从1980 年的最高点 21.9%降到 1983 年底的 4.5%。这是十年来最低的膨胀率。

国际收支则从 1980 年起连年顺差。但是,紧缩政策使英国失业人数有增无

减。保守党执政头四年,失业人数增加 200 万。1984 年底的失业率高达 12.8

%,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

1984 年英国发生自 1926 年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煤矿工人大罢工。这次

罢工的起因是,政府在 1984 年 3 月 6 日宣布要关闭全国 174 个矿井中的 20

个矿井和裁减 2 万名矿工。煤矿工人强烈反对。3 月 9 日,苏格兰和约克郡的 7 万名矿工率先罢工。各地纷纷响应。到 3 月底,全国 3/4 的煤矿全面停产,80%的矿工投入罢工斗争。煤矿工人的斗争还得到全国职工大会的支持及码头和汽车工人的罢工声援。撒切尔政府对罢工早有准备。它大力宣传关闭落后的、亏损的矿井的必要性,争取舆论的同情。它储备了足够的煤炭, 保留了发电厂的烧油设备,准备同矿工工会长期周旋。1984 年 10 月 10 日, 高等法院以蔑视法庭罪宣布对全国矿工工会及其主席斯卡吉尔分别判处罚款20 万英镑和 1000 英镑,并限期 14 天内付清。10 月 25 日,法院又以未按期交罚款为由,下令没收矿工工会的财产。这以后,双方冲突日趋激烈。矿工斗争十分英勇,但无出路,于 1985 年 3 月 5 日,宣布结束罢工。

北爱尔兰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令人头痛的问题。它的 65%的居民信奉英国新教。他们的政党——统一党居支配地位。3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愿意同爱尔兰共和国合并。1967 年,北爱尔兰民权协会成立。它主要由天主教徒组成,要求扩大民权。在民权协会和部分群众要求下,北爱尔兰政府作了一些改革。这引起新教极端派不满。他们组织反政府游行,并袭击从事民权活动的天主教徒。在这种情况下,沉寂多年的爱尔兰共和军以天主教徒保护者的面目又重新活跃起来。两派斗争不断激化。1969 年,贝尔法斯特和伦敦德里发生持续数周的暴乱。双方都动用武器进行恐怖活动。英政府派部队进驻,把交战双方隔开。英军宣布它是来维持秩序的,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可是,实际上逮捕的人绝大多数是天主教徒。这引起强烈不满。1972 年 1 月 30 日,一万多人在伦敦德里举行反政府游行,遭到英军开枪镇压,死伤几十人。3 月,英国废除北爱尔兰议会,进行直接统治。1973 年 3 月,英国政府提出北爱尔兰宪法草案,规定按比例代表原则成立一个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议会和政府,确认天主教徒在选举、参政等各方面权利平等。6 月,经过选举, 成立了以统一党为首的联合政府。12 月,英国、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三方举行会谈,决定成立爱尔兰事务委员会,由爱尔兰南北双方相等代表组成。同时,爱尔兰表示尊重英国对北爱尔兰六郡的主权,而英国表示在北爱尔兰多数同意下,不反对爱尔兰全岛统一。

联合政府和英爱协议得到多数人支持。但共和军认为,这意味着英国对北爱尔兰事务干预的永久化,表示坚决反对。冲突仍不断发生。1969~1982 年间,共发生爆炸事件八千多起。到 1984 年底,已使 2400 人丧生,数万人受伤。1980~1981 年间,被监禁的共和军成员为争取政治犯待遇进行绝食斗争,先后有十人绝食而死,但撒切尔政府拒绝让步。英政府为调解两派冲突, 多次提出设立分权政府和分权议会,并进行过多次尝试,均未成功。英国还同爱尔兰共和国接触,商讨解决办法。1985 年 11 月 15 日,英爱签署协议, 规定英国对北爱尔兰长期拥有主权,爱尔兰政府则在北爱尔兰事务中有正式发言权。

在对外关系方面,英国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发生武装冲突。马岛位于南太平洋,面积 1.2 平方公里,人口约为 1800 人。1883 年

英国占领马岛至今。阿根廷要求对离它仅 550 公里的马岛拥有主权。英阿多

次谈判,没有结果。1982 年 4 月 2 日,阿根廷派军队占领马岛,宣布马岛为

其第 24 个省。撒切尔夫人立即成立战时内阁,全权处理马岛事务。为了争取外交主动,英国向联合国提出申诉,使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阿根廷撤军, 阿英谈判。与此同时,英国派遣海军的三分之二作战力量前往马岛。在经济上,冻结阿根廷在英的全部财产。英国逐渐摆脱被动处境。4 月 8 日,美国和联合国出面调解。5 月 20 日,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宣布调解失败。5 月 21 日,英军发起进攻。6 月 20 日,占领整个群岛。

马岛事件后,英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撒切尔夫人地位也随之加强。她决定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保守党在 1983 年 6 月的选举中

大胜,获 397 席。工党的席位比上届减少 59 个,为 209 席。1981 年从工党

分裂出来的社会民主党,同自由党结成同盟,得 23 席。

撒切尔首相在第二任期内同中国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1984 年 12 月 19 日签署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声明规定,1997 年英国将香港归还中国。

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英国经济改革,曾被看成是医治经济上积重难

返的“英国病”的一帖良方。但是,这一药方虽显效于一时,却并非万能, 英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通货膨胀卷土重来,1989 年 6 月份达 8.3%, 1990 年底高达 11%,是西欧平均数的两倍。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高利率政策,又导致生产和消费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外贸逆差不断扩大,1988 年英国国际收支逆差达到创纪录的 147 亿英镑(约合 253 亿美元), 使英国经济处于衰退的阴影笼罩之下。撒切尔主义前些年取得的某些成就, 是以加剧社会对立和矛盾为代价的。她当政 11 年来,富人得到更多的“实惠”,而穷人则更穷了。她强制推行的人头税,更是遭到普遍的反对,有的地方酿成严重的暴力骚乱。英国经济的严峻形势和日益加剧的各种社会矛盾,是导致撒切尔夫人下台的根本原因。1990 年 11 月,她在竞选保守党领袖的第一轮投票中差四票未能获胜,眼看大势已去,只好激流勇退,无可奈何地宣布退出竞选,并辞去担任 11 年之久的首相职务。英国战后历史上的一个撒切尔时代就此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