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德国的统一

民主德国政局的突变和德国的统一 战后东西方,特别是美苏之间长期而全面的对抗,致使德国统一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1949 年两德先后建国,1955 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加入北约和华约,1973 年又同时加入联合国,1975 年一起参加“欧安会”首脑会议最后文件的签字,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并存进一步得到确认。直到 1989 年秋东欧形势出现急剧变化之前,两德和美苏英法四大国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德国统一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民主德国的经济有较快发展,是东欧国家中最好的,但它的人均国民产值仅及联邦德国的一半。民主德国百姓被联邦德国的高生活水平所吸引,不少人逃往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政府筑柏林墙阻止居民外流,后来又宣布,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力图削弱联邦德国的影响。这些做法取得一些效果,但多是表面的。1989 年 9 月,匈牙利开放西部边界。两天之中就有一万多民主德国居民利用去匈牙利度假之机,取道奥地利去联邦德国。10 月初,又有近万名民主德国公民涌进联邦德国驻捷使馆。民主德国被迫同意这些人前往联邦德国。10 月 7 日,民主德国庆祝建国 40 周年。柏林、莱比锡等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扩大民主,实行改革,放宽出国旅行。警察用高压水龙冲散游行队伍,拘捕数百人。全国形势动荡不安。执政 18

年之久的昂纳克被迫于 10 月 18 日辞职。克伦茨接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11 月 13 日,莫德罗接替斯多夫任部长会议主席。各级党政领导也大量易人。12 月 3 日,统一社会党中央将昂纳克、斯多夫等 12 名领导人开除出党,同时宣布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集体辞职,建立一个工作委员会负责筹备党的非常代表大会。12 月 8~9 日和 16~17 日,统一社会党举行非常代表大会,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宣称民主德国应建立一个实现民主、建立法制、人道主义、社会平等、重视环境保护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大会选举居西为党的主席,莫德罗等三人为副主席。

1989 年 11 月 9 日,民主德国开放柏林墙,允许居民自由过境。两天中,

有 75 万民主德国人涌进联邦德国。这股洪流把象征分裂的柏林墙“推倒”, 使统一问题成为全德人民共同关心的焦点。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抓住时机,于11 月 28 日提出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要求民主德国建立一个“民主合法的政府”,尽快实现统一,并建议两德就建立邦联问题举行会谈。民主德国政府反对科尔提出的计划,认为科尔的计划是不现实的,因为它没有明确这种邦联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邦联,认为两德统一问题尚未提上日程。不久, 莫德罗政府改变态度,于 1990 年 2 月 1 日建议通过两德缔结睦邻条约、建立邦联、主权移交邦联、民主选举等四个阶段实现德国统一。

在两个德国迅猛兴起的统一浪潮推动下,美苏英法四大国不断调整其对德政策。1990 年 2 月 13 日,两德同四大国在渥太华共同制定了先由两德解决与统一有关的“内部”问题,再由两德同四大国一起解决与统一有关的“外部”问题,即所谓“2+4”方案。联邦德国更加抓紧对民主德国的工作,以“内部”的进展力促“外部”问题的迅速解决。

1990 年 3 月 18 日,民主德国举行人民议院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联盟和民主觉醒三党组成德国联盟。它提出尽快实现统一的竞选纲领,赢得了相当多选民的好感。联邦德国联盟党公开出面支持德国联盟。科

尔六次亲赴民主德国参加竞选集会,明确表示只有德国联盟上台,联邦德国才能大规模帮助民主德国。结果德国联盟在选举中选胜,得 48%选票,社会民主党得近 22%选票,民主社会主义党得 16%选票,自由民主联盟得 5%选票。4 月 12 日,基督教民主联盟议会党团主席洛塔尔·德梅齐埃被任命为总理。新政府由 24 名成员组成,其中基民盟 11 名,社民党 7 名,自由民主联

盟 3 名。民主社会主义党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从长期执政党沦为在野党。德

梅齐埃政府加快与联邦德国谈判统一问题。1990 年 5 月 18 日,两德财政部

长签署了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规定从 7 月 1 日起, 两德都使用联邦德国马克,民主德国马克停止流通。对民主德国公民的工资、养老金、退休金等全部按 1∶1 支付联邦德国马克。现金和银行存款按年龄分为三个档次,按 1∶1 分别兑换 2000、4000 和 6000 联邦德国马克,其余按 2∶ 1 兑换。条约还规定,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实行联邦德国的劳动法规。7 月 12 日起,东西柏林的边界卡全部撤销,拆除柏林墙。

货币联盟实施后不久,两德于 7 月 6 日开始关于政治统一问题的谈判。

1990 年 8 月 31 日,在东柏林签署了两德实现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

规定东西柏林合并,民主德国恢复 1952 年 7 月行政区划改革前的五个州的建

制,按联邦德国《基本法》加入联邦德国。9 月 19 日和 20 日,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和联邦德国联邦议院分别批准了这一条约。

德国统一是涉及欧洲各国利益和安全的重大问题,各国都十分关注德国的统一进程。而德国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一直受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的某种监控。因此,科尔政府在大力推进同民主德国内部统一的同时,利用“2

+4”外长会议,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四大国对德国统一的同意和支持。科尔政府“保证忠于北约和欧共体”,统一后“不走德国特殊道路”,努力消除西方国家对统一后德国发展前景的担忧。接着,又明确表示承认波兰西部边界。1990 年 7 月 17 日又在第三次“2+4”巴黎外长会议上就德波边界问题达成全面协议,从而排除了阻碍德国统一实现的一个问题。苏联坚决反对统一后的德国归属北约。但两德越来越形成一体,“2+4”会议日益成为两德和西方三国为一方与苏联为另一方的会谈。苏联处境孤立。科尔为争取苏联交出德国统一的“最后一把钥匙”,决心从德苏之间的双边交易突破。7 月 15 日,他访问苏联时,表示永远承认战后边界,包括不向苏联提出曾属于德国的哥尼斯堡(后称加里宁格勒)的领土要求;答应把德国统一后的武装力量裁减到 37 万,保证不染指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允诺向苏联提

供 120 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近 100 亿马克的低息贷款,从而换取了戈尔巴乔夫同意德国统一后可“自由决定其联盟归属”,同意苏军在三四年内从德国东部撤军。正是这些突破性进展,有力地推动了“2+4”会谈的进程。1990 年 9 月 12 日,在莫斯科举行第四次“2+4”会议,各国外长签署了《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

莫斯科条约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被认为是实质上的对德和约。它宣布, 四大战胜国结束作为占领国对德国和柏林的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德国对内对外拥有完全的主权并可自由结盟。条约确定德国现有领土和边界的最终性, 规定苏军在 1994 年底前撤离原民主德国的地区,苏军完全撤走前,只驻扎不属北约的本土防御部队,苏军撤走后,德国可在东部地区部署隶属北约的其他德国军队。德国声明奉行和平政策,放弃制造、拥有和控制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并保证在四年内将军队裁减 45%。10 月 1 日,四大国外长

在纽约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从 10 月 3 日两德统一之日起中止四大国对德国和柏林的权利和责任。至此,有关德国统一的一切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都已完满解决。

1990 年 10 月 3 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升起了联邦德国国旗。分裂了四十多年的德国重新实现了统一。

德国统一后,根据 8 月 3 日两德签署的选举条约,决定在 1990 年 12 月

2 日举行全德大选。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共获

43.8%的选票,在联邦议会总共 662 个议席中占有 319 席。自民党获 11%选

票,占 79 席。反对党社会民主党的得票率为 33.5%,占 239 席。民主社会主义党仅获 2.4%选票。联盟党和自由民主党组成传统执政联盟,于 1991 年1 月 17 日联合组成统一后的首届联邦政府,科尔继任总理。

经互会的活动及其终结 1949 年 1 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时,只有苏、保、罗、匈、波、捷六国。后来,阿尔巴尼亚(1949 年 2 月)、民主德国(1950 年 9 月)、蒙古(1962 年 6 月)、古巴(1972 年 7 月)、越南(1978 年 6

月)陆续加入。但阿尔巴尼亚于 1961 年退出。此后,经互会共有十个正式成

员国。南斯拉夫从 1964 年起,根据专门协议参加经互会的一些活动。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老挝、莫桑比克、尼加拉瓜、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作为观察员参加经互会的活动。

经互会十国的面积达 2539 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面积的 18%。人口有

4.4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0%。它的经济实力雄厚,在世界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国民收入占 25%,工业产值占 33%,农业产值占 20%。但是, 按人口平均计算,经互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落后于西方。1980 年经互会十国的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欧洲共同体九国的二分之一。

经互会的活动,在初期主要是扩大各国间的贸易往来,50 年代扩大到生产领域,相互间组织科技合作和经验交流,并协调各国的发展计划。1962 年6 月,经互会各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莫斯科开会,通过了《社会主义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为制定经济合作远景计划奠定了基础。1969 年,经互会成员国首脑会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的方针,并着手拟定进一步合作的措施。1971 年,通过《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的综合纲要》,规定在 15~20 年分阶段实现生产、科技、外贸和金融的一体化。

根据上述决议,经互会各国间经济往来关系日益密切起来。由于苏联的经济实力在经互会成员国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它的国民收入占经互会总收入的三分之二,所以经互会内部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苏联同其他成员国的关系。苏联向各成员国出口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并且用卢布结算。这对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由此产生各国在能源上对苏联的依赖。经互会国家除匈牙利外都欠苏联债务。

在一体化方面,从 70 年代中期到 1985 年,东欧同苏联的合作项目共有一百五十多项。它们共同铺设了一条从乌拉尔奥伦堡油田到东欧的天然气管道,修建了 75 万伏高压输电网,在乌克兰赫麦利尼茨基建设了核电站等。1985

年 12 月,经互会国家签订了到 2000 年的《科技进步综合纲要》,着重解决国民经济电子化、全盘自动化、原子能动力工业、新材料和生物工程五个方面的问题。

1989 年,东欧剧变。各国先后转向市场经济,而经互会不以国际市场价格进行贸易,不用可兑换货币结算,已不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另外,东欧各

国急欲扩大同西欧的联系,认为经互会是一种束缚。因此,经互会第一百三十四次执委会于 1991 年 1 月提议解散本组织。1991 年 6 月,经互会举行第四十六次大会,正式宣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