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非洲独立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非洲国家的政治发展 随着非洲非殖民化进程的基本完成,巩固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历史任务提到非洲独立国家的面前。

非洲各国独立后,先后走上了建设民族国家的道路。非洲国家独立初期建立的政治体制有所不同,这与它们取得独立的方式与国情各不相同有关。采用武装斗争和大规模的群众斗争方式获得独立的国家,通常是在激进的民族主义政党领导下赢得胜利,这些政党在独立后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成为国家首脑。他们在当政后一般都宣称要走非洲式社会主义的道路。另一些国家往往是在宗主国被迫让步和交权后取得独立的,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政党及其领袖与宗主国保持密切联系,其政治体制基本继承殖民时期的传统形式,受宗主国政治体制的影响较大。

从政府组织形式上看,非洲国家独立后大多数采取共和政体,实行政党政治,颁布宪法,组成议会,建立文官政府。有的实行一党制,有的实行多党制。大多数国家建立的是总统制内阁,总统权力很大,有的国家宪法规定总统为终身制,如马拉维、突尼斯。在非洲,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如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以及 1974 年军事政变前的埃塞俄比亚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国王。

非洲国家独立后,拥有了国家主权,普遍实行不结盟政策,支持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政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许多国家政局不稳,政府更迭频繁。这具体表现在:

  1. 军人干政和军事政变频繁发生。据统计,1952~1985 年,在非洲共发生 241 次军事政变, 72 次成功; 1986~1989 年又多次发生。非洲国家军事政变次数多,频率高,波及面广,大多数非洲国家都发生过军事政变, 有 11 个国家曾发生 10 次以上,最多的在独立后的 30 年来发生了 21 次军事政变。

  2. 局部的武装冲突与内战连绵不断。50~80 年代,非洲发生了 20 多次战争和武装冲突(不包括民族解放战争)。其中有边界冲突、内战、外国雇佣军入侵等形式,卷入的国家达 30 多个。内部冲突往往有外部势力(大国或邻国)插手,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非洲政局的稳定。

苏丹南北对立的战争是国内民族矛盾和宗教信仰不同引发的冲突。苏丹北方阿拉伯人信伊斯兰教,南方黑人信基督教,双方的语言、思想与习俗各不相同。执政的是北方人。1958 年执政的阿布德军政府采取压制、歧视南方黑人的政策,激起黑人的反抗,并要求独立。1964 年阿布德军人政府被迫下台,但南北武装冲突没有停息。1969 年 5 月尼迈里领导苏丹“自由军官阵线” 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他同意南方自治,南北方关系一度缓和。1982 年, 苏丹遭受特大旱灾,经济困难,尼迈里为加强统治,在全国实行伊斯兰法, 翌年解散南方自治区,南方黑人反抗又起。南方反抗武装称“苏丹人民解放军”,受外部的支持。南北内战持续。

战略要地“非洲之角”的战乱频仍,成为非洲动荡的一个突出地区。非洲之角濒临红河入口处,扼苏伊士运河南部出入口,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三国。60 年代以来,这里的冲突不断发生。一是欧加登战争,即埃塞俄比亚同索马里之间为争夺欧加登归属的战争。欧加登的居民为索马里人,1897 年划归埃塞俄比亚,埃、索两国均认为对该地区拥有主权。索马里

称它为西索马里, 1963 年成立西索马里解放阵线。1964 年为此发生边界冲突。1977 年 7 月~1978 年 3 月,爆发战争。埃塞俄比亚在苏联、古巴支持下击败索马里。1981 年非洲统一组织第十八届首脑会议通过决议宣布欧加登为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但索马里政府抗议。索马里受到美国的支持。二是厄立特里亚战争。厄立特里亚在历史上曾为英意争夺地区。它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面,西部与苏丹接壤。1890 年沦为意大利的殖民地,1936 年意大利把它与埃塞俄比亚和意属索马里合并为意属东非帝国。1941 年英军击败意大利,占领厄立特里亚。二战后,联合国将厄交英“托管”。1950 年 12 月,五届联大通过决议,规定将厄立特里亚作为一个自治体与埃塞俄比亚组成联邦。1952 年 9 月,英军撤走,联邦成立。 1962 年 11 月,厄立特里亚议会通过决议, 与埃塞俄比亚合并,成为埃的一个省。厄立特里亚不愿同埃合并的势力起来反抗。 1961 年“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成立,开始武装斗争。1970 年后, 一部分人又组成“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和“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人民解放力量”。埃塞俄比亚政府多次派军镇压,但未能消灭厄立特里亚的军事力量。联合国和非统组织坚持厄立特里亚问题是埃的内政问题,但一些阿拉伯国家却支持厄立特里亚要求独立的势力。

原法属赤道非洲国家乍得,从 1960 年 8 月独立以后,由于宗教、部族、地区之间的矛盾,以及外部势力的介入,造成内战连绵,政局动荡。乍得首任总统托姆巴巴耶实行独裁和歧视北方部族的政策。1965 年反政府武装力量在北部、中部发动武装斗争。次年,乍得民族解放阵线在苏丹成立,并投入反政府武装斗争。1968 年乍得“民阵”领导人易卜拉欣·阿巴查战死后,民阵分裂为 11 个派别,长期混战。1979 年 8 月,在非统组织调解下,11 个派别与六个邻国在尼日利亚首都签署《拉各斯协议》。11 月组成全国团结过渡政府。古库尼任主席,哈布雷任国防部长。但各派矛盾并未消除。古库尼于1980 年与利比亚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后,利比亚军队开进乍得,帮助古库

尼,打败哈布雷部队。翌年 1 月,古库尼与利比亚政府签订利乍合并协议, 引起国内多数派别和非洲国家的强烈反对。1982 年 6 月,哈布雷推翻全国团结过渡政府,古库尼逃亡国外。10 月,哈布雷任总统,组成新政府。10 月, 古库尼在利比亚支持下组成“民族救国”临时政府。乍得南北形成两个政权。1983 年 6 月,第十九届非统组织首脑会议承认哈布雷政府为乍得合法代表。法国、扎伊尔、苏丹等国支持哈布雷。利比亚则公开派兵同古库尼部队一起作战。美国总统里根公开发表谈话,支持乍得政府反对“利比亚部队的武装侵略”,并给乍得增加军事援助。苏联则要求美国与法国“停止对乍得事务的干涉”。由于大国与邻国的插手,使乍得内部矛盾更为尖锐复杂,形成内战与外战交织、动乱不已的局面。到 1986 年,哈布雷势力强大起来,以前反

哈的各派包括古库尼在内倒向了哈布雷。同年 11 月古库尼派军队与政府军达成协议,共同抗击利比亚,乍得内部冲突转化为乍利冲突。

70 年代南部非洲国家独立后,也没有解决好部族团结问题,因权力分配

问题引发了内部冲突。安哥拉内战非常典型。安哥拉于 1975 年独立后,国内三大解放组织“人运”、“解阵”、“安盟”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谁为主组阁发生激烈斗争。三派合组的过渡政府成立不久就解体。1975 年11 月,“人运”单独接管政权,内战全面爆发。“人运”得到苏联支持和古巴军队的援助,美国则通过扎伊尔援助“解阵”。“安盟”得到南非的支持。“人运”在古巴军队支援下,于 1976 年击败“解阵”,并把“安盟”逐出城

市,控制了国内大部分地区。大规模内战虽然结束,但“安盟”和“解阵” 的武装仍在边境坚持反抗斗争。直到 1988 年底安哥拉、古巴与南非签订协议,规定古巴从安撤军、南非从纳米比亚撤军,南部非洲局势走向缓和,安哥拉内战才基本结束。

在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的非洲,其政治体制突出地表现为集权主义的倾向。自 50~60 年代一系列国家独立后,政治体制几乎都经历了不同情况的变化,许多国家的权力向集中化发展。一党制和军人政权的增多成为 70~80 年代非洲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到 1989 年初,非洲 51 个国家中,实行

一党制的 27 个,超过半数,实行多党制的 12 个(包括南非),军人或无党

派人士掌权的 12 个。

然而,非洲的局势并未因为国家权力集中化而稳定下来。造成非洲国家激烈动荡的因素较多,除了大国和本地区较强国家的插手干预外,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语言、宗教隔阂、边界争端以及部族之间的矛盾等等。特别要提出的是部族主义的干扰。非洲国家政变往往是由部族首领争权引起的,内战也常常带有部族之间冲突的印记。在非洲国家中,除北非阿拉伯人形成现代民族集团外,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几乎都是由若干部族集团组成。有些非洲国家的部族多达几十个,甚至二三百个。部族首领往往主张建立以本部族为主的中央政权和军队,或在政治权力的分配中占优势,因而引起了各部族的矛盾与冲突。部族主义是阻碍非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问题 非洲国家独立后,走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由于数个世纪之久的殖民主义统治,非洲国家在独立时生产力落后, 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国民收入低下。在世界各大洲中,非洲的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寿命是最低的。

非洲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可以制定本国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 直接与他国建立经贸关系,自主地开发国家的资源。

为捍卫经济自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非洲国家独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措施,削弱和打击殖民主义、前资本主义的势力。北非国家普遍实行了土改,削弱了大地主势力。不少非洲国家没收逃亡的白人殖民者的土地,有的国家没收外国农场主和种植园主的土地,收归国有,建立国营农场或合作农场,或分配给非洲农民耕种。许多非洲国家对外国资本家的企业实行国有化。据统计,1960~1976 年,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共接管外资企业 628 家, 占发展中国家同期接管的外资企业总数的 43%。一些奉行非洲社会主义的国家,除实行企业国有化运动以外,还利用本国积累的资金和依靠外资、外援新建了一批国营企业。非洲国家独立后,几乎都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国家投资,发展工业、农业、采矿、交通、电力等,以促进本国的工业化。

60 年代,一大批非洲国家获得独立后,它们的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60 年代,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5.8%,70 年代为 5.2%。到

1980 年,非洲各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950 亿美元,而 1960 年约 280 亿美元, 即 20 年内增加两倍多。60~70 年代,非洲的经济增长与其他大陆的发展中国家的年均增长率不相上下,比同期发达国家的年均增长率要高。一些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据统计,1981 年非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340 美元至1000 美元之间的有 20 个国家,1000 美元以上的 9 个国家。摩洛哥、尼日利

亚、津巴布韦、喀麦隆达 800 多美元,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塞舌尔、突尼

斯、毛里求斯、科特迪瓦(象牙海岸)、刚果、博茨瓦纳等达 1000 美元以上。一部分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定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原来除南非外仅有采矿业,独立以来相继建立了水泥、化肥、钢铁、石油加工、纺织、食品加工、汽车装配等工业部门。随着经济的增长,非洲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农业比重有所下降,工矿业的比重上升。非洲国家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小生产经济、新建的民族资本与外资合营的混合经济成分。

非洲国家为发展国民经济,都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由于各国情况不同,选择的发展方针不一,在不同时期所强调的重点也不尽相同,但从实际情况看,非洲独立国家的发展战略有某些共同点,并可分为几种类型。大多数非洲国家采用“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强调工业发展,把工业化作为实现真正独立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与宏观控制,特别是奉行“非洲社会主义”的国家基本上是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实行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而采取市场经济的国家,也实行有计划调节的自由经济政策。非洲国家对外资作一定限制,又普遍吸引外资、利用外援,以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60~70 年代,非洲民族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大体分为下列三类:一、石油输出国。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加蓬等,它们以开采石油、天然气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本国工业化;二、发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国家。科特迪瓦、肯尼亚、喀麦隆和突尼斯等,它们优先发展农业,实行产品多样化,采取引进外资、发展面向出口的农产品加工工业的方针,以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三、坚持发展传统的畜牧业、林业的国家,如博茨瓦纳等, 它们继续重点发展畜牧业和林业,积累资金,以带动农业和采矿业。

上述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也有相当多的非洲独立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如几内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几内亚比绍、扎伊尔、赤道几内亚等国,自独立后到 70 年代末,年均增长率不到 3%,其中半数国家长期处于低增长或负增长的状态。

从 70 年代后期,非洲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降。进入 80 年代,很多非洲

国家的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直到 90 年代初,非洲经济状况仍未摆脱困境。80 年代年均增长率为 2%~3%。《1992 年非洲经济报告》指出,1991 年全非洲经济增长率为 2.3%,而 1989 年和 1990 年分别为 2.7%和 3.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524 美元,比上年减少 0.5%。12 国经济呈负增长。近二十多年来,非洲人口增长率为 2.7%左右,有的年份达 3%,人口迅速膨胀,而粮食增长率不到 2%。人均粮食产量一年少于一年,粮食自给率下降,加上特大旱灾、虫灾与沙漠化,使以农业为主的非洲发生严重的饥荒。非洲大陆的生存危机旷日持久,至 1991 年饥荒仍笼罩非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

出, 1991 年非洲短缺粮食 1000 万吨,有近 3000 万人受饥饿威胁,饿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国际救援工作因非洲国家内乱屡次被迫中断。非洲国家的外债急剧增加,大多数国家无力偿还。非洲国家的外债 1973 年为 171 亿美元,

1991 年高达 2800 亿美元,相当于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 90%和出口收入的 2.5

倍,仅支付利息就达 250 多亿美元。由于经济增长慢,基础设施差,外资尤其是私人投资减少。经济危机使国民收入下降,生活状况恶化。在联合国所确定的 43 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中,非洲有 29 个,占三分之二以上,即一半以

上的非洲国家属于最贫困的国家之列。非洲人均国民收入至 80 年代后期已降

至 352 美元以下,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每况愈下。

非洲经济困难不是偶然的。殖民主义遗留的后果,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以及持续的自然灾害,都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因素。同时,非洲领导人也日益认识到,内部的主观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承认指导方针与发展政策上的失误和政局的不稳定等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非洲国家独立后,政治上动荡不安,国家没有将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上。在经济建设方面有不少领导人急于求成,企图在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往往不顾国情,超越阶段,片面地将发展等同于工业化、城市化或集体化,形成偏重工业,忽视农业,重视城市,忽视农村,重视国营、集体,限制私营、个体的倾向。

为了摆脱危机,振兴经济,从 80 年代起非洲国家重新估价它们过去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经济调整:一、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 减免农业税,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和出口经济作物的生产。二、整顿国营经济,修改投资法,放宽投资限制,鼓励私人资本。80 年代中期以来,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资金组织制定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有三十多个非洲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对国营企业推行了私有化。90 年代初,在多党化潮流的影响下和西方国家积极推动下,非洲国家经济私有化进程加快。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促进经济一体化。1980 年 4 月,在拉各斯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在 2000 年实现全非洲经济一体化,并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的计划。1990 年 6 月,在尼日利亚的阿布贾非统组织首脑会议上,51 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这标志着非洲向经济一体化目标已迈出重要的一步。

非洲国家经济调整的步履艰难,进展不快。但许多非洲国家已将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加强集体自力更生和区域合作,实行改革,力求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有的非洲国家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

1980 年独立的津巴布韦原是一个白人统治的国家,经济命脉的 80%控制在少数白人手中。它的经济是以农业、制造业和矿业为三大支柱。建国后, 非洲民族联盟领袖罗伯特·穆加贝执政。他吸取一些非洲国家执行过左政策的教训,坚持民族和解政策,反对部族主义、地方主义,告诫人民不要排斥白人,允许白人参政,团结原反对党非洲人民联盟。1983 年 12 月,“民盟” 与“人盟”合并,组成津巴布韦民族联盟——爱国阵线党。穆加贝强调黑人、白人都是津巴布韦人,应团结起来共建新的国家。

在经济上,穆加贝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从实际出发,没有采取破坏独立时继承下来的社会基本结构,没有没收白人农场主的土地,而是一面保护和调动白人农场主经营的积极性,一面大力支持黑人村社农民发展农业,并鼓励农业、多种经营和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独立以来,津巴布韦经济增长率为 3.8%,最高年度达 11%。农业产值年增长率为 4.5%,年产粮食 200 万吨,年出口粮食 35 万吨。工业增长率为 3.4%,工业品自给率达 90

%以上。人均国民收入近 700 美元,基本上消灭了饥饿。

津巴布韦政局稳定,经济稳步发展,为非洲大陆少见的国泰民安的小康国家。其成绩斐然,引起国际上的注目。穆加贝曾提出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他没有照搬别国的经验,而是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现实而稳妥的发展政策。由于津巴布韦的成就,穆加贝于 1988 年被国际“消灭饥饿环球中心”授予“非洲杰出领导人奖”。1990 年在伦敦出版的《新非洲人》杂志评选“非洲最佳

领导人”中获票居首位,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

津巴布韦的例子说明,动荡的非洲终将走上一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