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中东局势的发展
十月中东战争和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 1967 年六五战争后,阿以矛盾更趋尖锐。同年举行的第四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作出了“采取共同的政治和外交行动来消除侵略痕迹,确保以色列侵略军撤出它在 6 月 5 日以后所侵占的阿拉伯领土”的决定,并确定了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不承认、不和解、不谈判”的统一立场。
这次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反美情绪高昂。苏联趁机向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阿拉伯前线国家扩展,以加强在中东与美国争夺的地位。美国则对另一些中东国家进行援助,以对抗苏联在中东的扩张和影响。在美苏激烈竞争下,中东局势更加紧张。但是,两个超级大国又不愿在中东公开对抗。它们在中东制造了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在军事上,阿以之间出现“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消耗战状态,既不能真打,又不能通过谈判真正解决问题。政治上,美苏之间左一个方案,右一个计划,大搞政治交易。阿拉伯国家要求收复失地,以色列以“安全边界”为理由不愿撤出六五战争占领的土地;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要求重返家园,而超级大国只谈难民安置问题。这种僵持的局面有利于美苏争夺战略要地、石油资源和推销军火,试验新式武器,阿拉伯国家则深受其害。
“不战不和”的局面给埃及等国造成严重的困难。 1970 年纳赛尔逝世后,萨达特(1918~1981 年)继任埃及总统。他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军费开支庞大、苏伊士运河堵塞、西奈半岛油田被占的困境,决心打破这种局面。他提出 1971 年为埃及解放以色列占领区、恢复巴勒斯坦人合法权利的“决定
性一年”。为此,他在一年内四次访苏,要求苏联提供进攻性武器。同年 5
月,又与苏签订为期 15 年的友好合作条约。但 1972 年 5 月苏美两国首脑会谈后,主张冻结中东现状,苏联拒绝向埃及提供新式武器。萨达特便下令结束苏联军事专家在埃及的使命,要求苏联顾问撤离,并接管了苏在埃及的军事设施与装备。 1973 年初,埃及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了未来战争的共同战略。5 月,埃及邀请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访问开罗。8 月,萨达特访问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争取阿拉伯各国的支持, 并商讨利用石油武器开展斗争的问题。9 月,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聚会,确定了对以色列共同战斗的目标。埃及紧张备战,并联合叙、约等国,准备打一场收复失地的“有限战争”,以冲破“不战不和”的僵局。
在六五战争后,以色列在占领的西奈半岛上部署了九个旅的兵力,并用三年时间,花费 3 亿美元,沿运河东岸构筑了一个全长 170 公里、纵深 10 公里的防御体系,并以当时的总参谋长的名字命名为“巴列夫防线”。以色列宣称这是一条“坚不可摧”、“不可逾越”的防线。它自恃兵力强大,不相信埃及军队能越过这条设防严密的防线。
埃及等国发动的十月战争是一场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的战争。它选择了10 月 6 日即伊斯兰教的斋戒节和犹太教的赎罪日这一天作为发动战争日期。按照犹太教的教规,在赎罪日,不得进食、喝水和抽烟,人人要虔诚祈祷, 驻扎前沿的以军士兵也不例外。埃、叙司令部于这天下午 2 时下令全线进攻。
200 架埃及飞机飞过运河,向西奈纵深袭击,2000 门大炮同时轰击河东以军阵地。以色列的情报失灵,还以为这是一次例行的军事演习或局部进攻,没
有料到这是又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
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埃军一举突破了“巴列夫防线”,向西奈纵深前进。 1973 年 10 月 13 日控制了西奈半岛 15~20 公里宽的地区。在叙利亚战线,叙利亚军队与伊拉克、约旦、沙特阿拉伯的部队协同作战,向以色列军发动攻势,收复了戈兰高地部分失地。巴勒斯坦游击队则插入以色列后方作战,袭击以军营房和供应基地,伏击以军车队,配合正面战场的战斗。在战争初期,埃、叙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优势,而且在外交上处于有利地
位。世界上有 40 多个国家发表声明支持阿拉伯国家反以色列的战争,有 19 个国家与以断交。7 个阿拉伯国家派出了数万人的武装部队参加作战,还向埃、叙提供了紧急财政援助。以色列陷于政治和军事严重不利的困境。开战后第四天,以总理果尔达·梅厄(1898~1978 年)不得不向美国求援。
埃、叙原计划是打一场“有限战争”,在取得一定进展后,停止进攻, 希望联合国或美苏出面调停,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实现停火。但以色列依靠美国源源不断的军火补充,利用埃、叙停止进攻的机会,进行反攻。 10 月
- 日,埃以双方在苏伊士运河东岸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坦克战。 16 日, 以军从美国间谍卫星侦探到埃及一、三军团的结合部有一个防卫薄弱的空隙,便派遣一支装甲部队从此处偷渡运河,进入西岸埃军后方。 24 日,包围了苏伊士城,切断了埃及第三军团的补给线,对埃及后方构成威胁。以色列又发动对叙利亚的反扑,不但重占了戈兰高地,还侵占了叙利亚的其他一部分土地。
在十月战争中,阿拉伯石油输出国根据战前的计划,以石油为武器,采用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增加本国股份权等措施,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石油斗争,以配合埃、叙前线国家的战斗。10 月 16 日,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伊拉克、阿联酋以及伊朗等海湾国家决定提高原油市场价格 77
%。翌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会议又决定:以 9 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 每月递减 5%;并依据各石油进口国对这场战争的不同态度,将它们分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类国家,在石油供应上采取区别对待。 10 月下旬,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荷兰实行了全面石油禁运。
石油斗争震撼了世界,特别沉重地打击了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美国。由于石油禁运,美国石油进口锐减,发生能源危机,不少工厂被迫停工,航空公司不得不减少班机航次,加油站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石油价格猛涨,冲击了美元的地位。美国总统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美国国会也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面配给。
石油斗争的开展不仅在经济上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在十月战争中,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不允许美国供应以色列军火的飞机飞越它们的领空,利用它们的运输设施。西欧共同体和日本还于 11 月相继发表声明,呼吁以色列从占领地区撤退,表示了不同于美国的看法。美国和以色列陷入孤立的境地。
10 月 22 日,经过美苏的协商,安理会通过双方“立即就地停火”的 388
号决议。当天,埃及和以色列接受了决议。随后, 24 日叙利亚也同意停火。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
这次中东战争,双方互有胜负。但埃及和叙利亚主动发起进攻,打破了“不战不和”的局面,粉碎了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民族精神。
阿拉伯国家发动的石油斗争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障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石油斗争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实力。1973~1981 年,六个海湾产油国的石油收入达到 8791 亿美元。
以色列在战争后期虽扭转了被动局势,但战争暴露了它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弱点。由于在战争初期的失利和遭到前所未有的伤亡,战后以色列政府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赎罪日战争”被称为“一场灾难”。 1974 年 6 月
执政的梅厄政府被迫下台。 1977 年大选中,工党失败,利库德集团①领袖贝京(1913~)上台组阁。贝京政府执行大以色列主义的扩张政策,中东局势更加动荡。
十月战争后中东局势的演变与埃以媾和 十月战争结束后,萨达特总统认识到继续坚持武力手段,不仅不能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而且难于从事经济建设,并会日益陷入依赖苏联的境地。萨达特认为,美国在中东问题上具有比苏联更大的发言权,因此转而与美国接触,采取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矛盾的方针。
美国在十月战争后充当阿以之间的“调解人”角色。基辛格频繁来往于中东各国之间进行“穿梭外交”。 1974 年 2 月,埃美恢复了在六五战争中断绝的外交关系。6 月,尼克松访埃,与萨达特签署了《埃美关系和合作协定》。在美国斡旋下, 1974~1975 年,埃以之间达成两个脱离军事接触的协议,以色列撤出西奈部分土地,让出了占领的油田。1975 年 6 月关闭八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与此同时,埃苏关系恶化。苏联停止了对埃及的军事援助,取消了原定 1975 年勃列日涅夫对开罗的访问。1976 年 3 月埃及议会通过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的法案。
1977 年 11 月,萨达特采取了大胆的主动行动,访问了耶路撒冷,同以色列总理贝京直接对话。1978 年 9 月,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撮合下,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谈判,签订了《戴维营协议》。协议包括《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分别规定了解决埃以双边关系和巴勒斯坦问题的“和平进程”。 1979 年 3 月,经过
谈判,埃、以、美在华盛顿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1980 年 2 月 24 日,埃以
双方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到 1982 年 4 月,以色列军队全部撤离西奈半岛。不过,以色列拒绝交还亚喀巴湾南端的塔巴地区。埃以双边媾和进程虽比较顺利,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谈判却没有进展。以色列在1979 年 5 月的埃、以、美三方谈判中坚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自治只限于居民, 不适用于领土,企图使对所占土地的统治永久化。1980 年 7 月,以色列议会又通过吞并圣城耶路撒冷的基本法,规定它为“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
埃以单独媾和引起一些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强烈不满,以色列的上述违反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协议的行动又使埃及萨达特政府陷于困境。围绕对待埃以和谈和戴维营协议问题,阿拉伯国家分裂为两派:叙利亚、利比亚等组成“阿拉伯拒绝阵线”,反对单独媾和,坚持武力解决的方针,认为用武力夺走的东西,只有用武力夺回来,被称为“拒绝派”;沙特阿拉伯等国虽不同意单独媾和,但不反对依靠阿拉伯团结的力量同以色列达
① 利库德集团即以色列全国自由同盟,1973 年 9 月由加哈尔集团、自由中心、国家党、大以色列党和独立中心等犹太复国主义政党联合组成,贝京任主席。
成全面公正的政治解决。 1981 年 8 月,沙特提出“八点建议”的方案,主
张以色列撤出 1967 年以来侵占的所有阿拉伯领土,拆除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建立以耶路撒冷阿拉伯区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承认本地区一切国家和平相处的权利。这一方案反映了被称为“温和派”国家的观点,并获得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支持。1982 年 9 月在摩洛哥非斯召开的阿拉伯首脑会议通过的《非斯方案》,就是在沙特方案基础上拟定的。
埃以缔结和约后,埃及遭到阿拉伯国家的集体制裁。阿拉伯国家联盟撤销了埃及的会员资格, 17 个阿拉伯国家与埃及断交,联盟总部也由开罗迁往突尼斯。埃及国内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开始策划暗杀萨达特的阴谋。1981 年 10 月 6 日,在埃及举行庆祝十月战争八周年的阅兵式上,萨达特遭枪击身亡。萨达特之死是中东和阿拉伯世界错综复杂矛盾的反映。
黎巴嫩动乱和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从 70 年代中期,特别是埃以媾和以后,以色列将注意力转向北面。黎巴嫩成为阿以冲突的新的“热点”, 并成为中东各种矛盾汇合集中的地区。
在中东阿拉伯国家中,黎巴嫩是唯一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居民组成的国家。基督教分为天主教马龙派、希腊东正教、希腊天主教、亚美尼亚东正教、亚美尼亚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等派系。伊斯兰教分为逊尼、什叶和德鲁兹三派。黎巴嫩的教派往往受一个或几个家族控制,而一些政党又是在教派和家族的基础上建立的。这种政党、教派、家族三结合的情况是当今世界颇为罕见的现象。黎巴嫩的教派、家族和政党有着自己管理的地区,并拥有武装力量。这使人口仅两百六十多万、面积只有一万零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却有近百个政党、四十多支武装力量。
早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黎巴嫩已形成以教派归属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原为伊斯兰教逊尼派掌权。法国委任统治时期(1920~1940 年),基督教马龙派势力上升。1943 年黎独立时,基督教人数占全国人口 53%,穆斯林只占 47%。在这一基础上达成了一个国家权力分配的协议: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理由逊尼派人士担任,议长由什叶派人士担任,政府各部部长按教派比例分配。军队总司令由马龙派人士担任,参谋长则由德鲁兹派担任。60 年代后,穆斯林人数超过基督教徒,占居民总数 60%以上。随之, 伊斯兰教派要求重新分配国家权力的呼声日益提高。围绕着政治权力分配问题,黎巴嫩两大教派和各个政党之间的冲突日趋激烈,并形成联合阵线。1976 年 9 月,基督教一些主要政党组成“黎巴嫩阵线”,而伊斯兰教派又分别组成“全国运动”(后改称“黎巴嫩民族民主阵线”)和“阿迈勒运动”
(即“希望运动”)。黎内部的这三大势力宗教教派不同,政治主张各异, 彼此利益的冲突,造成黎巴嫩内部局势动乱。
几次中东战争,尤其是 1970 年后,巴勒斯坦难民和巴解武装军事人员涌入黎巴嫩。由于各教派和政党对待巴解组织和以色列的态度不同,使黎巴嫩的矛盾加剧。约 60 万巴勒斯坦难民迁居黎巴嫩,巴解组织在贝鲁特西区和黎南部设置难民营和军事基地,黎巴嫩的穆斯林派表示欢迎。巴解支持黎巴嫩穆斯林“全国运动”提出的改变黎政治体制的要求,并以黎南部为基地开展反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基督教“黎巴嫩阵线”则坚决反对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在黎巴嫩的存在,要求将其驱逐出境,甚至不惜联合以色列,从背后打击巴解武装。这就形成了以基督教马龙派等和以色列为一方,以穆斯林和巴解组织为另一方的对峙局面。黎内部矛盾与阿以矛盾纠缠在一起。
1975 年 4 月,黎巴嫩爆发了大规模内战,延续 19 个月。在内战期间,以色列扶植“南黎巴嫩军”,与基督教右翼民兵配合攻打巴解游击队。1976年,叙利亚军队则以“阿拉伯维持和平部队”的名义开进黎巴嫩,介入黎巴嫩内战。后又在黎东北部贝卡谷地建立导弹基地,长期驻扎,并同坚持要叙撤军的黎巴嫩基督教派武装不断发生冲突。这样,黎巴嫩的矛盾更加复杂。黎巴嫩的动乱也反映了美苏之间的争夺。美国势力早已进入黎巴嫩,它
支持当权的基督教马龙派;苏联则支持黎巴嫩的穆斯林左翼及巴解组织。70 年代末,黎巴嫩的上述矛盾愈演愈烈。首都贝鲁特的东区与西区分别被基督教民兵和穆斯林及巴解组织武装力量占据,各自为政,形成武装割据。以色列以打击巴解游击队为由,于 1978 年后多次入侵黎巴嫩,企图消灭巴解游击队,赶走叙利亚军队,并建立一个亲以的黎巴嫩政权。
1982 年 6 月 6 日,以色列以巴解组织派人刺伤其驻英大使为借口,大举侵入黎巴嫩,很快就占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领土,攻陷了巴勒斯坦游击队的大部分基地,并与叙军交战,摧毁了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6 月 14 日起,以军围攻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 年 8 月 18 日,黎巴嫩政府通过了里根特使哈比卜提出的“和平解
决贝鲁特问题的方案”。巴解组织被迫接受这一方案,于 8 月 21 日至 9 月 1 日将 12,000 名巴解战士分 15 批撤离贝鲁特,分散到约旦、伊拉克等八个阿拉伯国家。叙军也撤离贝鲁特西区。负责监督撤军的多国部队(由美、意、法军队组成)于 9 月 13 日陆续撤出黎巴嫩后,以色列没有撤军,并于 9 月
- 日占领了贝鲁特西区。9 月 18 日,以军与基督教民兵配合杀害了两个巴勒
斯坦难民营中的 2000 名无辜平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贝鲁特大屠杀事
件激起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以色列部队不得不于 9 月 19 日撤离贝鲁特西区。
以色列侵略黎巴嫩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削弱了巴解武装,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场战争使以色列伤亡 2 万多人,耗费军费 50 亿美元。占领黎巴嫩南部成为以色列经济的巨大负担。侵略战争加剧了国内矛盾,引起空前高涨的和平运动。执政的利库德集团势力下降。1984 年 9 月,利库德集团和工党组成联合政府。1985 年 1 月以色列内阁通过分三阶段从黎撤军计划。6 月, 大部分以军撤回边境线内,但仍在黎南部保持一个 850 平方公里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