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欧政局的剧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阿尔巴尼亚外,在 70 年代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没有彻底改造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未能把粗放经济真正转到集约化道路上来。70 年代末,波兰经济滑坡,出现危机。南斯拉夫在 1982~ 1985 年期间,社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不到 1%。匈牙利的 1985 年国民收入比上一年减少 1.4%,1986 年只增长 0.6%。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在 80 年代经常完不成主要计划指标。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与此

同时,东欧各国的外债迅猛增加。波兰外债于 1986 年达到 382 亿美元,居东

欧各国之首。 1988 年,南斯拉夫大约有 200 亿美元外债,匈牙利有 180 亿

美元外债。只有罗马尼亚的外债在减少,从 1981 年的 140 亿美元降为 1985

年的 60 亿美元。但它是靠大量出口农产品达到的,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上述情况使东欧国家同邻近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捷克斯洛伐

克在二战前曾是世界 15 个工业强国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奥地利。但

是到了 1989 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 5000 美元,居世界第三十三位;而奥地利是 17,820 美元,居世界第十二位。匈牙利战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芬兰高。到 80 年代中,国民生产总值只及芬兰的五分之一。保

加利亚的经济情况在战前同希腊差不多。它的人均国民收入在 1955 年还略高

于希腊,但到 1988 年就只有希腊的五分之三左右。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顾本国国情,把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建设经验生搬硬套在本国实践中去,不仅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并且伤害了人民的民族感情。东欧各国多次试图进行调整改革,但步子太小太慢,且反复多变,贻误了时机。各国的经济政治危机日益暴露出来。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积极鼓励东欧国家变革,并表示不干预东欧事务,任凭事态随意发展。西方国家则利用东欧国家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施加影响。所有这些,为东欧的剧变提供了外部条件。

波捷匈保的政局变迁 在东欧国家中,波兰的局势一直不稳定。50~ 60 年代的哥穆尔卡改革,70 年代的盖莱克改革,80 年代的雅鲁泽尔斯基改革都未能从根本上调整好国家经济。1988 年,波兰经济状况再度恶化,罢工浪潮再起。统一工人党于 1988 年 12 月~1989 年 1 月举行十届十中全会讨论

对策。经过激烈争论,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2 月 6 日~4 月 5 日,波兰各党派团体,包括团结工会等反对派一起举行圆桌会议,就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问题达成协议。会后,被取缔的团结工会、团结农会重新取得合法地位。4 月 7 日,议会根据圆桌会议的协议精神,修改了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增设参议院。议会还通过了新的选举法,重新分配了议会的议席。执政同盟的议席由原来占全部席位的 83.9%降为 65%,其中统一工人党的议席由 53.3%降为 37.6%,不再是议会多数党。其余的 35%的议席由无党派人士竞选。参议院设 100 个席位,由各党派自由竞选。

1989 年 6 月,波兰举行大选。统一工人党在参议院未得一席。团结工会获 99 席,另一席为无党派人士。议会中,执政同盟按规定拥有 65%的席位, 即 299 席,其中统一工人党 173 席、统一农民党 76 席、民主党 27 席、宗教

组织 23 席。以团结工会为首的反对派获得 35%席位中的绝对多数,即 161 席中的 160 席。7 月,第十届国民大会召开。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雅鲁泽尔

斯基仅以一票的多数当选为波兰总统。统一工人党政治局委员基什查克出面组阁。原来同统一工人党结盟的农民党和民主党议员转而同团结工会代表一起组成国会联盟,否定了基什查克政府。8 月 24 日,议会任命团结工会顾问、

《团结周刊》主编马佐维耶茨基为政府总理。9 月 12 日通过内阁名单,其中团结工会 12 人、统一农民党 4 人、民主党 3 人。统一工人党仅保留了国防、内务、运输和外贸四个部长职务。马佐维耶茨基政府是东欧国家中第一个由非共产党人任总理的政府。1989 年 12 月 29 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删去有关统一工人党领导地位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提法,并将国名由波兰人民共和国改为波兰共和国。1990 年 1 月,统一工人党举行第十一次代表大会。29 日,大会通过决议,宣称意识到统一工人党无法争得社会的信任,因而决定停止党的活动。大会代表决定组建社会民主党,确定奋斗目标是建设民主社会主义,并选举克瓦希涅夫斯基为最高委员会主席。由于总统和四位政府部长均未参加新成立的政党,社会民主党成为在野党。它在议会中的席位降为 22 个,成为议会中最小的政党。

1990 年春,马佐维耶茨基总理委任团结工会人士为内务部和国防部副部长,逐步接管了原统一工人党党员执掌的军警大权。5 月,通过政党法,禁止各党派在工厂、军队和国家机关中从事党派活动。5 月底,通过地方选举, 团结工会掌握了地方权力。12 月,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当选为总统。这样, 波兰的政权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被改建。

捷克斯洛伐克在 1968 年事件后,社会主义建设陷入僵化和停滞状态,人民的民族感情也受到严重损伤。捷共内外一直存在着要求肯定“布拉格之春” 的呼声。但捷共总书记胡萨克坚持认为它是一场“反革命”事件。1987 年 12 月继任总书记的雅克什也持同一看法。1977 年,社会上要求为 1968 年事件平反的各种力量,以维护人权为旗号,发起“七七宪章”运动,形成与捷共对抗的政治反对派。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后,捷内部斗争日趋激烈。1989 年 1 月、8 月和 10 月先后发生三次大规模抗议游行。1989 年 11 月17 日,布拉格大学生集会纪念纳粹杀害学生 50 周年。这次集会发展成为反对政府的示威游行,有三四万人参加。捷政府出动警察干预,十多名学生受伤,一百多人被拘留。这引起人民的不满,示威扩展到全国各地,有数十万人参加。“七七宪章”等十多个组织联合成立“公民论坛”,要求支持苏联1968 年出兵的捷共领导人下台。1989 年 11 月 24 日和 26 日,捷共中央举行

非常全会。雅克什为首的领导班子辞职。与 1968 年事件没有牵连的乌尔班内

克当选为总书记。11 月 30 日,捷共中央主席团举行会议,宣称苏联 1968 年出兵捷克是错误的。12 月 4 日,苏保匈波和民主德国五国领导人宣布,1968 年他们国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对捷内政的干预,应当受到谴责”。

随着 1968 年事件的彻底平反,捷政局发生急剧变动。1989 年 12 月 3 日, 阿达麦茨总理宣布改组政府,吸收五名非共产党人参加内阁。公民论坛对此不满,于次日组织 20 万人游行。7 日,阿达麦茨辞职。10 日,胡萨克也辞去总统职务。新建政府由 21 人组成,其中捷共 10 名。不久,恰尔法总理和两名副总理宣布退出捷共,使共产党在政府中的地位大大削弱。12 月 20~21 日,捷共举行非常代表大会,宣布同斯大林模式的党和社会彻底决裂,通过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实现民主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并宣布停止胡萨克等人的党籍,后来又将他们开除出党。捷共的这一决定并没有阻止其地位的进一步下降。 12 月 28 日,“布拉格之春”的领导人杜布切克当选为联邦议

会主席。次日“七七宪章”组织的发起人、剧作家哈韦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990 年 6 月 8~9 日,举行议会选举。公民论坛获 170 席,共产党获 47 席。恰尔法继续受命组阁。共产党失去执政党地位。8 月 30 日,联邦议会通过法令,决定撤销捷共党员干部在机关、企业和合作社中所任的领导职务。11 月, 捷克斯洛伐克举行地方选举。在捷克,公民论坛得票最多,获 35.6%选票, 共产党仅获 17.2%。在斯洛伐克,基督教民主运动获 27.4%的选票,共产党获 13.7%。各地方政权也纷纷落入非共产党人手中。

匈牙利在卡达尔领导下逐步取消国家指令性计划,发展市场贸易和私人经济,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稳步前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70 年代中期,世界发生石油危机,油价猛涨。这给依赖石油进口的匈牙利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困难。匈牙利领导错误地认为石油危机很快就会过去,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反而用大量国家补贴来维持危机行业,造成外债猛增,经济秩序混乱,社会矛盾深化,党内意见分歧。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于 1988 年 5 月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不久,党内分歧公开化。政治局委员波日高伊一派占上风。1989 年 2 月,匈党中央宣布,国家实行多党制。5 月,卡达尔因病被解除党中央主席职务,一个多月后病逝。6 月,政府为在 1956 年事件中因叛国罪被判处死刑的纳吉·伊姆雷彻底平反,并举行隆重的重新安葬仪式。1989 年 10 月,社会主义工人党举行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它在东欧各国共产党中第一个把党改建为社会党,并将民主社会主义定为新党的奋斗目标。原党中央总书记格罗斯等人不同意这一决定,重建社会主义工人党。

1990 年 3 月和 4 月,匈牙利分两轮举行实行多党制后的首次大选。民主

论坛获胜,在 386 个国会议席中获 164 个席位,占 42.7%。社会党获 33 席, 社会主义工人党未能进入国会。5 月,新国会授权民主论坛主席安托尔·约瑟夫组阁。他联合独立小农党和基督教民主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社会党被排斥在外,成为在野党。这样,匈牙利在没有大规模群众运动,没有内部民族冲突,没有剧烈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发生权力转移。

保加利亚从 70 年代起广泛建立农工综合体,忙于向全民所有制过渡,严

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度兴旺的农业在 80 年代徘徊不前,甜菜、水果、牛羊肉等重要农畜产品的产量还有所下降。在政治方面,党中央总书记日夫科夫滥用职权,谋取私利。1984 年下令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土耳其居民改用保加利亚名字,引起土族强烈不满和抵制,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武装骚动。1989 年 5 月保加利亚开放边界,到 8 月关闭时竟有 30 万穆斯林移居土耳其。这给保加利亚经济带来许多严重问题,局势日趋动荡。1989 年 10 月,欧洲环保会议在索非亚召开。一个不足 200 人的“生态公开性”组织,借机发起签名请愿运动,进而举行集会,指责政府“缺乏民主”、“没有人权保障”、“无新闻公开性”等。11 月 3 日,“生态公开性”组织鼓动 4000 人游行示

威,并向议会递交有 1 万人签名的关于环保问题的请愿书。与此同时,党内

外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日夫科夫被迫于 11 月 10 日辞去总书记职务。

公众对此并不满足。11 月 18 日,索非亚 10 万人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民主”、“自由”,要求审判日夫科夫。12 月,日夫科夫父子被开除党籍,并被拘留审查。1990 年 1 月 30 日~2 月 2 日,保共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宣称党的目标是建设民主与人道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军队和公检法非政治化。经济上实行所有制多元化和市场经济。4 月 3 日,保

共最高委员会主席宣布将党的名称改为社会党。

1990 年 1 月~3 月,保共同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并达成协议。4 月, 议会通过宪法修改法、政党法和选举法。保共领导人姆拉德诺夫当选为第一任总统。6 月举行议会选举。在 400 个议席中,社会党获 211 席。1989 年 12 月成立的民主力量联盟获 144 席。社会党领袖卢卡诺夫任政府总理。1990 年7 月,姆拉德诺夫总统在反对派压力下被迫辞职。大国民议会经过六轮投票才选出民主力量联盟主席热列夫担任总统,社会党人谢麦尔吉耶夫任副总统。10 月 25 日,大国民议会审议政府提出的施政纲领。民主力量联盟议员激烈谴责这一纲领,并集体退出会场,使议会无法继续进行。在这关键时刻, 社会党领导层发生分裂。卢卡诺夫等人公开要求社会党主席下台。另外有 23

名社会党议员倒向民主力量联盟。社会党议员由 211 名减为 188 名,失去了超过全体议员半数的优势。11 月,卢卡诺夫辞职。1990 年 12 月,无党派人士波波夫组成联合政府。在 18 名政府成员中,社会党和无党派人士各 6 名,

民主力量联盟 4 名,农民联盟 2 名。三党各出一名副总理。

1991 年 7 月 12 日,大国民议会以记名形式通过新宪法,规定保加利亚是议会制共和国,实行政治多元化原则。10 月 3 日,举行新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联盟以微弱优势获胜,得到 110 席,社会党获 106 席。第三大党是以土耳其族人为主体的权利自由运动,它得到 24 席。11 月,民主力量联盟领导人菲·季米特洛夫出任总理。社会党未能入阁,失去执政党地位。

罗南阿国内局势的剧变 如果说波捷匈保几国的政局变化是在相对平静的情况下发生的,那末罗马尼亚则是另一种情况。自 1965 年以来,罗马尼亚的最高领导人一直是齐奥塞斯库,他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受到国际称赞,但经济工作中有重大失误。他坚持集中计划体制,使经济缺乏活力, 效益低下。同时,又不顾国家实力,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兴建纪念碑式大工程——多瑙河—黑海运河。据后来公布的资料,1989 年罗马尼亚的粮食产量并不是政府说的 6000 万吨,而只有 1823 万吨。人民最基本的日用消费品如食品、煤气等供应都得不到保障。冬天的布加勒斯特室温只能勉强维持在零上,入夜街上很少电灯,全城一片漆黑。另外,齐奥塞斯库将党政大权集于一身,排斥异己,培植亲信。他的妻子、几个弟弟和儿子都担任要职, 控制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人民对这一切十分不满。

1989 年底,匈牙利族的新教神父拉斯洛·托克什因发表批评政府的谈

话,被当局解除神父职务,并被勒令退出供神职人员居住的住宅。12 月 16 日晚,蒂米什瓦拉城的几百名市民、学生和工人在拉斯洛所在的教堂拉起人链,反对强制搬迁。次日,数千人上街游行,遭到警察镇压,一些人被捕, 不少人受伤。居民对此感到愤怒,于 19 日举行数万人抗议游行。全国形势也日趋不稳。20 日,齐奥塞斯库慌忙中断对伊朗的访问,回国亲自部署平息动乱。21 日,政府在首都中心举行群众大会,齐奥塞斯库发表讲话,多次被群众嘘声打断。会后,部分与会群众举行反对齐奥塞斯库的游行,有数万人参加。政府出动军队坦克驱赶群众,造成人员伤亡。22 日,抗议游行进一步扩大,并蔓延外地。齐奥塞斯库决定加强镇压。国防部长米列亚因拒绝执行向游行队伍开枪的命令而自杀(一说被处决)。11 时,齐奥塞斯库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军队领导拒绝执行命令。中午,派去镇压群众的士兵倒戈, 同示威群众一起冲向总统府。齐奥塞斯库夫妇乘直升飞机逃离,当晚在外地被捕。

1989 年 12 月 22 日晚 11 时,前罗共中央书记伊利埃斯库宣布救国阵线委员会成立,接管国家政权。同时颁布十点施政纲领:放弃一党制,实行多党制;举行自由选举;实行三权分立,取消终身制;取消中央集权经济;改革农业;改革文化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自由;保证居民生活需要, 停止农产品和石油产品出口;履行华沙条约和其他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尊重人权和自由。忠于齐奥塞斯库的特种部队拒绝投降,继续同支持示威群众的部队在各地激烈交火,造成数千人死亡。12 月 25 日,特别军事法庭判处齐奥塞斯库夫妇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以后,战斗逐渐平息。1990 年 5 月 20 日,全国举行大选。伊利埃斯库以 85%选票当选总统。在众参两院的 524 席中,救国阵线获 355 席,占 67.7%。救国阵线的罗曼出任总理。23 名内阁成员中,有 5 名救阵成员,其余均为无党派人士。

南斯拉夫是个多民族国家。最大的民族是塞尔维亚族,有 814 万,占全国人口的 36%。克罗地亚族 442 万,占 19.8%。穆斯林约占 9%,斯洛文尼亚人占 8%。此外还有马其顿、黑山、阿尔巴尼亚人。他们在宗教、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彼此间在历史上有过不少矛盾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铁托建立的南斯拉夫联邦由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组成。但行政区域同民族划分并不完全一致。在克罗地亚共和国中有 60 万塞尔维亚人,占共和国人口的 12%。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中,穆斯林占到总人口四成以上,塞尔维亚人占三成以上,克罗地亚人约占两成。1974 年宪法规定各共和国拥有处理地方事务的最大主权。各共和国日益形成独立的经济单位,为地方民族主义滋长提供温床。另一方面,各共和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同不发达地区间,存在着隔阂与矛盾。70 年代末起,整个联邦经济每况愈下,外债猛增,物价飞涨。政府多次调整, 没有根本改进。经济状况的恶化使各共和国间的关系更趋紧张。

1980 年,铁托逝世。联邦一级党政领导职务轮流担任,其目的是防止某一共和国领导人过分强大,但也使中央政权日趋软弱,无力推行有决定性意义的措施。1990 年 1 月,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举行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各地代表意见分歧,最终导致分裂成为六个共和国共盟组织。5 月 26 日, 南共联盟宣布解散。各共和国共盟相继改名为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或民主改革党。

1990 年 4~5 月间,各共和国举行选举。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原共盟失去执政地位。6 月 25 日,这两个共和国宣布独立。南人民军进行干预, 发生流血冲突。经谈判,人民军同意退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允诺推迟宣布独立。7 月 26 日,再次爆发激烈战斗。人民军同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武装力量联合作战,在武科瓦尔市和奥西耶克镇附近重创克罗地亚武装力量。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一方面将武装力量扩大到 15 万人,另一方面下令封锁克罗地亚境内的人民军阵地,极力扩大事态,以求国际干预。9 月 14 日,人民军以解围为由,出动陆海空军分三路进攻克罗地亚,取得重大进展。欧共体出面,主持国际和平会议,冲突双方十多次达成协议,但均不能付诸实施。塞尔维亚继续进攻,直逼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1991 年 10

月 8 日,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正式宣布独立。同年 12 月 23 日,德国率先

承认克、斯独立。后来陆续有五十多国也承认其独立。1992 年 2 月 21 日, 联合国安理会决定派维持和平部队进驻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境内的战火逐渐平息。但波黑共和国内的冲突又起。1992 年 3 月,当地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

领导人宣布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独立。境内塞族坚决反对,自行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矛盾不断加剧,4 月演变为流血对抗。战火自此不断扩大。

南斯拉夫内战使国家解体。1991 年 11 月,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1992 年 4 月 27 日,联邦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通过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联合组成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至此,1945 年成立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彻底瓦解,分裂成为五个国家。

阿尔巴尼亚从 70 年代下半期起,全面闭关锁国。宪法明文规定,阿不接受帝国主义、修正主义援助,不允许外国在阿投资。同时在全国各地修建四十多万个碉堡,宣称要“御敌于国门之外”。1985 年 4 月,霍查病故。阿利雅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后,开始对霍查的政策作一些修正。

在东欧剧变的影响下,1990 年底阿尔巴尼亚出现学生运动。政府政策遭到抨击。阿利雅决定对学生让步,同意实行多党制。反对党随即成立,最有影响的是民主党。1991 年 3 月 31 日,举行议会选举,劳动党赢得三分之二的席位。阿利雅当选为总统。他辞去了党的一切职务,同时大力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在对外关系方面,恢复了同美英的外交关系,并成为欧安会第三十五个成员国。6 月 10 日,劳动党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认为劳动党的历史作用已完成,决定将党改名为社会党。11 月 25 日,社会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强调它同其前身劳动党在社会基础、奋斗目标和理论指导三个方面已完全不同。

1991 年,阿尔巴尼亚开始实行私有化和向市场转轨。经济出现严重混乱。一半的工矿企业陷于瘫痪,失业率达 30%。外债扶摇直上,达到 8 亿美元。在农村,合作社被解散,大部分土地分配给农民,但生产未见起色,产值下降一半,粮食几乎完全依赖外国。人民不满,不断出现罢工、绝食、骚乱事件,数万人乘船逃往意大利。

社会动荡导致政治危机。1991 年上半年,劳动党查尔查尼政府、纳诺的临时政府、只存在 22 天的专家政府相继倒台。6 月 12 日,社会党人布菲组织多党政府,名曰“稳定国家政府”,但也只维持了半年,11 月,因民主党和共和党退出内阁而倒台。12 月 7 日,无党派人士阿赫迈迪组织看守政府。1992 年 3 月 22 日,举行议会选举。民主党这时已拥有 13 万党员,超过社会

党成为阿尔巴尼亚第一大党。大选结果,民主党获 140 席中的 92 席,社会党

获 38 席。阿利雅被迫辞去总统职务。4 月 9 日,贝里沙出任阿尔巴尼亚总统,

10 日,民主党领导人梅克西受命组织政府。从此,阿尔巴尼亚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