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50 年代到 80 年代的西欧各国第一节 联邦德国的兴起

经济的飞速发展 50 年代初,联邦德国的经济已经恢复到二次大战以

前的水平。这以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联邦德国人称它为“黄金的 50

年代”。在 1958 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前,联邦德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1952~1958 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7.6%,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美国 2.2%的增长率。这一时期的失业率则从 6.4%下降为 1.7%,因而在劳动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劳动力。加入经济共同体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和西欧其他国家的步伐趋于一致,年平均增长率降为 5%。这一时期, 外籍工人大量涌入联邦德国。 1955 年外籍工人只有 8 万人, 1970 年猛增

为 200 万,占非独立就业人员的十分之一。

此时,联邦德国经济出现两次危机。一次发生在 1952 年 2~5 月,一次在 1958 年 2~4 月,产值分别下降了 2.6%和 3.1%。由于危机时间短,产值下降幅度小,对联邦德国经济影响很小,也不为人们所注意。相反,联邦德国经济的成就却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国民收入在 1950 年只有 233 亿美元,到

1970 年就上升为 1668 亿美元,20 年间增长了六倍多。联邦德国的工业产值

在 1955 年超过英法,重新跃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工业大国。这个地位保持

了将近 20 年,进入 70 年代以后,逐渐被日本超过,退居第三位。然而,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工业产值,联邦德国不仅把法国、日本、英国抛在后面,而且在 1970 年超过了美国。联邦德国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成倍增加。1950~

1970 年期间,钢的产量从 1200 万吨发展到 4500 万吨,发电量由 445 亿度发

展到 2426 亿度,汽车产量由 30 万辆增为 384 万辆,合成纤维的产量由 1000

吨增为 49.7 万吨。农业也有较大发展。谷物收获量从 1950 年的 1020 万吨扩

大到 1970 年的 1729 万吨。但农业仍是德国经济中的弱点,每年都需进口大宗农产品。

联邦德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外贸的发展。1950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46 亿美元,1970 年猛增到 646 亿美元。在对外贸易中,联邦德国从 1952 年起年年顺差。50 年代平均每年顺差 22 亿马克,60 年代平均每年顺差 87 亿马克。联邦德国的黄金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到 1970 年达到 124.4 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 15.2%,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视机、自动化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以及汽车逐渐进入居民家庭。每 1000 居民中拥有小汽车的数量,1950

年为 11 辆,1970 年增为 236 辆。一名普通工人在 1970 年仅用 20 周的工资就可以购买一辆最便宜的大众牌汽车。

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前的德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毫无疑问,这为联邦德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以外, 值得提出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科学,提高生产率。联邦德国政府注意从发展教育着手来建设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两支队伍。1950 年,联邦德国在校大学生为 10 万人, 平均 1 万居民有 21 名大学生。1970 年增加到 41 万人,平均 1 万居民有 68 人。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联邦德国也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中学毕业生不上大学者,三年内有法定的休闲日去接受正规课程教育。每周上课一至二

天,结业时通过考试作为职业资历。由于教育和训练的结果,联邦德国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增加,就业人员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

为了加快科技发展,联邦德国特别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最重要的办法是进口专利和许可证。据统计,从 1950 年到 1973 年,联邦德国进口专利和许可证的支出从 2200 万马克上升到 165,400 万马克,增长了 74 倍以上。

由于注意发展本国科学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联邦德国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1951~1965 年,工业生产率年平均增加 4.5%,成为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二,利用外国资本。外国资本输入对联邦德国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战后初期,美国国家垄断资本在马歇尔计划的名目下输入联邦德国。50 年代以来,美国私人资本涌入联邦德国。1957 年,美国公司在联邦德国的

投资达 5.8 亿美元,1975 年上升为 87.3 亿美元。外国资本的输入固然加剧了联邦德国垄断资本同外国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但对于增加联邦德国企业的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经济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第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最直接的形式是建立国有经济。联邦德国在这方面远不及法国、意大利。它主要通过国家投资参股的办法控制了邮电、交通运输和电力等基础经济部门和动力工业部门。此外还直接经营一些投资大、盈利小、风险大的部门,如原子能、宇宙航行以及其他尖端科研项目。

联邦德国政府通过制定法令政策来干预调节国民经济。在财政政策上, 实行减税免税和加速折旧的政策以促进积累。在金融政策上,限制货币发行和信贷以控制通货膨胀。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奖励出口,规定出口商品一律免税。在社会政策上,1952 年通过企业法,规定在 5 人至 2000 人工厂中建立企业委员会,职工代表参与决定企业的各方面事务。1955 年,为服务行业制定了职工代表会议法,内容同企业法相似。两个法令的通过使劳资矛盾有所缓和。60 年代联邦德国很少有罢工,每 100 个就业人员因罢工而损失的劳动日每年仅为 23 个,这个数字比日本的 147 个、英国的 233 个、意大利的

1305 个要少得多。

1967 年 6 月,联邦德国通过了《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法》。这一稳定法

被称为 20 世纪中期经济干预的伟大宪章。过去,联邦德国政府基本按照艾哈德提出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行事,对经济的干预是有限的。1966 年 4 月发生经济危机,持续了 15 个月。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 7.6%,失业人数达到 67 万。在危机的影响下,经济部长、社会民主党人席勒提出稳定法。过去, 11 个州和 25,000 个城镇每年都自行制定自己的预算,国家无法制定多年的财政计划和相互协调的政策。新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把财政权集中到中央。联邦政府可以制定统一的五年财政计划和中期公共投资纲领。另外,国家通过联邦银行建立经济平衡准备金,可以根据需要停止支付预算资金、限制贷款,或向银行借债以扩大公共开支等。政府用这些手段稳定经济发展, 争取 1968 年达到四个经济目标:即价格稳定,年通货膨胀率不超过 1%;充分就业,失业率不超过 0.8%;对外经济平衡,出口顺差保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 1%左右;适中的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维持在 4%左右。实施稳定法后,成绩显著,四项目标均成事实。联邦德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长期执政 1949 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基督

教民主联盟长期执政。它的领袖康拉德·阿登纳连续四届担任政府总理,直到 1963 年,被称为“铁腕人物”。

在 1949 年初次进行议会选举时,全国有 16 个政党参加竞选。其中六个小党连一个议员席位也没有获得。另外一些党也只获得很少几个席位。人们对这样多的政党感到厌烦。1953 年修改选举法,规定只有取得 5%以上选票的党才有资格进入联邦议院。这样,许多小党在政治舞台上难以立足,逐渐解体或为大党所吞并。议会中逐渐形成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通称联盟党)同社会民主党对抗的局面。自由民主党则稳定地保持着少数派地位,起着某种平衡、缓冲作用。共产党于 1956 年 8 月被宣布为非法组织。1968 年后,被允许合法活动,但未能取得 5%的选票,没有进入议会。极右分子于 1964 年组织国家民主党,被人们称为新纳粹党,为多数人所唾弃,也未能进入联邦议会。

1957 年,联邦德国举行议会选举。这时,阿登纳政权的威信极高。一方面,它引导国家走出战争废墟,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另一方面,争取到西方废除占领法规,使联邦德国重新获得了完整的主权。联邦德国还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西方结成巩固的联盟。同时,阿登纳于 1955 年 9 月访问莫斯科,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基督教民主联盟对自己执政的成果引为自豪。它在 1957 年竞选中提出的口号是,“不要搞实验”,认为按原有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就可以了。社会民主党提出不同的政纲,主张经济国有化, 政治中立化,要求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各自退出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中立统一的德国。选举结果,联盟党大胜,获得 50%以上的选票和席位。社会民主党获得 1/3 的席位。

社会民主党在历次竞选中接连失利,党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愈来愈大。1959 年 11 月,党在戈德斯贝格召开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新党纲。新党纲规定, 社会民主党是一个“人民的政党”。党纲不再提马克思主义,只说党信奉民主社会主义、基督教理论、人道主义,是一个“思想自由”的政党。关于党的任务,党纲不讲阶级斗争,只说用“文明、和平”的手段,建立一个“人人机会相等”、“能够伸张正义”的社会。关于经济政策,党纲不强调国有化,提出要保护私有制、保护自由竞争。在对外政策方面,党纲表示赞同参加西方防务、实行义务兵役制。

1961 年 9 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获 242 席,丧失多数

地位。社会民主党力量大增,获 190 席。自由民主党获 67 席。阿登纳继续担任总理,同自由民主党合作,组成联合内阁。但他的威信下降,不少人要求他辞职下台。1963 年 10 月 15 日,在新一轮选举到来之前,阿登纳被迫宣布辞职。原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接任总理。

艾哈德是基督教民主联盟中居于少数的新教领导人,作为联邦德国战后经济奇迹的设计师得到人们的赞扬。上台后,他把政府变成更合传统的内阁制,而不是阿登纳时期的“总理民主制”。但他缺乏阿登纳那样的坚强意志和政治手腕,无力制止基督教民主联盟内部的严重派系斗争。 1966 年春,

联邦德国发生经济危机。内阁决定大幅度增加税收。自由民主党反对,于 1966

年 10 月退出内阁。艾哈德内阁垮台。

自由民主党想同社会民主党联合组成新政府,但是社会民主党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这样一个内阁只能获得勉强超过半数的支持。另一方面,基督教民主联盟和社会民主党不顾各自党内相当多的反对意见,决定组成一个大

联合政府,由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库特·基辛格担任总理,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担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在基辛格执政时期,社会民主党人席勒提出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法,取得成效,社会民主党声誉大增。1969 年举行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和自由民主党的席位下降,分别为 242 席和 30 席。只有社会民主党增加了席位, 获得 224 席。10 月,社会民主党同自由民主党联合组阁,从而结束了基督教民主联盟执政 20 年的历史。

社会民主党政府和联盟党的再度执政 1969 年 10 月,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自由民主党人谢尔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这是1930 年缪勒下台后,社会民主党人第一次出面组阁。

勃兰特原姓弗拉姆, 1913 年出生于卢卑克的工人家庭里。1930 年参加社会民主党。因从事反纳粹活动,被迫流亡北欧。战后回国,先后担任西柏林的议长和市长。1964 年当选为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上台后,推行新东方政策,同苏联、波兰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努力改善同共产党国家的关系。勃兰特的这一政策遭到国内不少人的反对。联盟党利用这一情绪,于 1972

年 4 月建议议会举行对勃兰特的建设性不信任投票,并推举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巴泽尔接替总理职务。社会民主党全力反对这一谋划。4 月 26 日,议会投票,联盟党以两票之差未能如愿。

勃兰特见自己在议会中地位不稳,乃于 1972 年 9 月举行信任投票。他指使本党议员投弃权票。这样,政府便“失去了议会信任”。勃兰特以此请求总统海涅曼宣布解散议会。 1972 年 11 月 19 日,举行新的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获 45%的选票,而联盟党获 44.9%的选票,两党力量不相上下。社会民主党在自由民主党支持下,据有半数以上票数。

1974~1975 年,联邦德国遭受经济危机打击,工业生产下降 12.3%,物价上涨 11.1%,全失业人口超过 100 万。危机开始后,政府同工会的关系发生麻烦。 1974 年初,公用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勃兰特说无论如何不能超过10%,否则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工会不听,举行三天罢工后,争取到提高工资 11%。政府威信受到损害。不久,又发生纪尧姆事件。纪尧姆于 1955 年从民主德国移居联邦德国。 1973 年任勃兰特的党务秘书,是勃兰特的亲信。1974 年 4 月,纪尧姆被捕,承认是民主德国间谍。5 月,勃兰特以承担政治责任为名,辞职下台。

社会民主党副主席施米特接替勃兰特担任总理。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是自由民主党领袖根舍。施米特是一个讲求实际的北方(汉堡)人,自信、精明。他领导联邦德国比其他西方国家更为顺利地走出 70 年代的危机。对外贸易连

年顺差,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低下,政府威望不断提高。 1980 年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施米特连任政府总理。

1980 年,联邦德国经济陷入危机。1981 年工业下降 1.3%。年底失业工人达到 170 万,占全体工人的 7.3%。财政拮据,1981 年的赤字高达 398 亿马克。对如何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执政的两党发生分歧。社会民主党主张更多地采用国家干预手段,增加国家的投资和贷款。自由民主党则主张扩大私人企业的投资。为了平衡财政收支,社会民主党主张向高收入者征收附加税,而自由民主党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减少失业补贴和医疗费用。 1982

年 9 月 12 日,经济部长、自由民主党人拉姆斯多夫提出经济备忘录,建议削减失业救济、减少房租补贴、取消产假工资、领养老金者需如数交纳医疗保

险费、用间接税代替直接税等。施米特拒绝这一要求,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现在是、将来仍然是社会民主党的法定准则。自由民主党四名内阁成员遂于9 月 17 日集体辞职。政府陷于危机。施米特想仿照勃兰特的做法,以得不到议会信任为由,解散议会,进行大选,另组内阁。但反对党抢先一步,推出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科尔为新总理候选人,并于 10 月 2 日在议会对施米特进

行建设性不信任投票。结果,施米特以 235 票对 256 票败北,被迫下台。这是联邦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在职总理被免除职务。

1982 年 10 月,科尔就任总理。自由民主党主席根舍仍担任副总理兼外

交部长。科尔于 1930 年生于路德维希港。1958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73

年起任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科尔的上台使在野 13 年的联盟党重新执政。

1983 年 3 月,议会举行选举。联盟党获胜,得 244 席。社会民主党 193

席,自由民主党 34 席。此外,绿党获 27 席。绿党成立于 1980 年 1 月,成员主要是教师、医生、中小工商业者、学生等中产阶级,共三万多人。绿党对内主张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反对利用核能,反对经济垄断,主张建立能维护生态平衡的经济制度;对外主张和平主义的中立政策,要求解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绿党的出现是联邦德国政治中的新事物,但它尚不能起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科尔上台后,不断扩大国家投资,鼓励私人建厂,以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紧缩政府开支,限制社会福利,以平衡财政收支。科尔政府的政策使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摆脱 80 年代初的危机,转入恢复发展阶段。 1986 年的国民总产值达到 19,510 亿马克,比 1985 年增加 2.5%。 1986 年的外贸顺差多达 1000 亿马克。

1984 年 5 月,爆发了联邦德国历史上历时最长、代价最高的一次劳资纠

纷。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万多名冶金工人于 5 月 14 日举行罢工,要求在不

减薪的条件下实行 35 小时工作周。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人纷纷响应。到 6 月初,

直接或间接卷入罢工的人数超过 40 万。资方拒绝工人的要求,并关闭一部分工厂,向罢工者施加压力。但工人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迫使资方让步, 答应从 1985 年 4 月 1 日起实行 38.5 小时工作周,并提高工资 5.3%。

科尔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强调同美国、西欧保持友好关系,说联邦德国的“安全只能由美国加以保护”。同时宣布继续发展同苏联的关系,但实际上有所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