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伊朗的改革和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

巴列维的统治与“白色革命” 50 年代初,伊朗国王巴列维在美国支持下,推翻了主张石油国有化的摩萨台政府,恢复了自己的地位。巴列维为强化王权,加强了对国会的控制,直接任命首相和各部大臣,同时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建立国家安全情报组织(萨瓦克)和王家情报组织,加强国家机器。对外,他执行“一边倒”的政策,公开倒向西方,尤其是美国。在万隆会议上拒绝中立,反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 年正式宣布参加巴格达条约组织。1957 年公开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1959 年又与美国签订军事协定,双方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但在石油国有化运动失败后,伊朗国内政局一直不稳,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尖锐,特别是农村阶级对抗日益激化。50 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抗租斗争不断发生。从 1960 年下半年起,农民斗争遍及马赞德兰、阿塞拜疆、吉兰等省。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抑制自下而上的红色革命,巴列维在国内开展了一场称为“白色革命”(也称为“国王和人民革命”)的社会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是从 1963 年初正式开始的,它的中心是以土地改革为主的农业现代化,同时实施“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

1963 年 1 月 26 日,巴列维将“白色革命”计划提交全民投票表决,随后又陆续扩充内容,最后形成以下主要方面:一、实行土地改革;二、实行森林、牧场、水力资源国有化;三、出售国营企业股票,工人分享工厂利润; 四、修改选举法,实行普选,给予妇女选举权;五、进行教育改革,建立农村“知识大军”,扫除文盲,对毕业后愿义务为国家工作一定年限的大中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六、实行行政改革,反对机关的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 七、制订城乡规划,在城乡实行社会保险;八、成立农村医疗队(“保健大军”)、技术推广队(“开发大军”),建立农村法庭(“公正之家”), 以改善农村状况,缓和农村的社会矛盾。

土地改革从 1962 年开始,分阶段进行,主要内容是向地主、寺院赎买多余的土地,将王室的部分土地以现款一次付清或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给无地、少地的农户。据统计,土改使约 4.6 万户在外大地主占有的可耕地比例从 50%降到 20%,王室和国家占有的土地 10%分给了农户,原属宗教界管理的私人教产也分给了农户。到 1971 年,92%的农户有了自己的耕地,若按

每户五口人计算,土改使 960 万农民获益,并使伊朗农业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

在 1963~1972 年期间,伊朗国王政府实施了第三、第四两个五年发展计划,依靠出口石油得到的大量资金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经济上取得较大进展。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 11.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近翻了一番,从 1962~1963 年度的 159 美元增加到 1971~1972 年度的 304 美元。除石油工业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外,纺织、食糖、水泥、制鞋、木材等传统工业和冶金、石化、机械等新兴工业也有明显进步。

70 年代初,世界爆发能源危机。1973 年十月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开展石油斗争。在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伊朗政府收回石油资源主权和阿巴丹炼油厂的管理权,实现了国有化。由于石油价格猛涨, 伊朗石油收入迅速增加。据统计,1972~1973 年度,伊朗政府的石油收入为28 亿美元,1974~1975 年度上升到 178 亿美元。伊朗获得巨额的石油美元,

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这时,伊朗石油年产量达到约两亿吨,居中东首位, 世界第四位,一跃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富裕国家。

然而,巴列维国王被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冲昏了头脑,他一再修订经济发展计划,大幅度地增加投资,强行加速度地推进工业建设,并宣称到本世纪末要把伊朗建成一个与工业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工业国,成为世界“第五大强国”。

巴列维的“白色革命”很不彻底,土改虎头蛇尾,许多地主逃避了改革, 仍占据供水充足的良田。按好、中、坏、休闲地四类划分地块,采取抽签方式分配虽然公平,但造成耕地更为分散,大部分自耕农所获土地不足以维持生计,他们得不到贷款,不得不借高利贷,或无力经营,负债破产,流入城市。重工轻农的政策,使农业减产,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这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却发动控制物价和反牟取暴利的运动,把矛头对准城市商人、店主(巴扎)。以国王、王室为首的 2000 家豪富聚敛财富,巧取豪夺,贪污腐化,挥金如土,激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与反抗。巴列维依靠军警和秘密特务组织“萨瓦克”加强专制统治。1975 年,宣布取消一切政党,实行一党专政,镇压和排斥反政府势力,这使他的统治日益孤立。

伊朗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什叶派居优势。1978 年什叶派为主的各类神职人员有 8.5 万名,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高层神职人员阿亚图拉,在信徒中享有巨大的权威。巴列维的土改触犯了宗教上层的利益,他采取的削弱教士影响与地位和巩固王权的措施(取消对教士的生活津贴,关闭一些宗教场所,用伊朗年历取代伊斯兰教历,输入西方文化,加速世俗化等等),引起了教士的反抗,并导致 1979 年的反国王的伊斯兰革命。

霍梅尼上台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 1979 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是在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下进行的。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

(1902~1989 年)是伊朗的著名宗教学者。60 年代为伊朗六位大阿亚图拉之一。1964 年,他因公开抵制“白色革命”,发动反国王政府运动被逐出国, 流亡土耳其,后又到伊拉克。在流亡期间一直与国内保持联系,成为反对派中威望最高、势力最大的领袖。他撰写了一本题为《伊斯兰政府》的小册子, 提出了伊斯兰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阐释了伊斯兰教与政治不可分离,认为实行政教分离就是埋葬伊斯兰教,而非神授的世俗政权都是不合法的。他分析了建立伊斯兰政权的必要性,并勾画了未来伊斯兰政府机构组织的蓝图。他主张首先加强宣传与动员,以形成一个由信徒大众组成的有组织的伊斯兰运动。霍梅尼关于建立伊斯兰政权的理论和主张成为什叶派穆斯林起来反对国王压迫、进行伊斯兰革命的精神武器。

1977 年 12 月,霍梅尼向国内学生和信徒发出进行反对国王的“圣战” 的号召。1978 年初,伊朗爆发了反国王政权的群众性运动。1 月 7 日至 9 日, 数千名神学院学生在宗教圣城库姆举行抗议国王暴政的游行示威,遭到镇压,造成约 70 人死亡、400 人受伤的流血惨剧。库姆屠杀事件点燃了 1978~ 1979 年伊斯兰革命的火焰。1978 年 2 月,抗议运动席卷全国。9 月,爆发了持续好几周的总罢工,全国陷入严重瘫痪状态。12 月 10~11 日,首都德黑兰发生大规模示威,有成百万群众参加,包括来自农村的支持者。游行的组织者发表 17 点声明,要求结束君主制,接受霍梅尼为最高领导人,建立伊斯兰政府,恢复农业,保护宗教,让流放者回国等。12 月 18 日,为抗议军队

镇压,全国爆发总罢工,政府机构完全陷于瘫痪。国王被迫于 12 月 30 日任

命“民族阵线”领导人之一巴赫蒂亚尔为首相,并于 1979 年 1 月 13 日组成以巴赫蒂亚尔为首的摄政委员会。巴赫蒂亚尔虽同意组阁,但要求解散现议会和萨瓦克,由政府控制军队警察,国王立即出国度假,将来做一名立宪君主。但巴赫蒂亚尔本人却因与国王合作被民族阵线开除。

革命浪潮已不可阻挡。1978 年底国王统治的基础走向崩溃,它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发生了动摇,一些士兵倒向革命阵营,王室成员、高级官员及军官纷纷向海外转移财产。巴列维的统治已不可能维持下去了。美国在关键时刻改变了一贯支持国王的态度。1979 年 1 月,卡特总统派遣特使,一面在伊朗高级军官中活动,以稳住伊朗军队,同时与霍梅尼的代表会谈。为了美国的长远利益,决定抛弃巴列维。

1979 年 1 月 16 日,在国内外的压力下,巴列维携眷出走。国王离开的消息传开后,伊朗举国欢腾,人们高呼“国王滚蛋了!”“萨瓦克完蛋了!” 2 月 1 日,霍梅尼在群众热烈欢呼声中回到德黑兰,并立即宣布“君主制时

代已经结束”,下令组建“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并于 2 月 5 日指定著名的民族主义者巴扎尔甘为临时革命政府的总理。

1979 年 4 月 1 日,霍梅尼宣布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成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全面执行伊斯兰教法,实行政教合一,伊斯兰教长大

阿亚图拉(意为“真主的象征”)为至高无上的领袖,高居于议会和国家行政机构之上,他的教谕即是法律。霍梅尼作为最高宗教领袖掌握了一切大权。他在执政期间,坚持原教旨主义,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指导准则,对内全面推行伊斯兰化,要求恢复伊斯兰传统;对外奉行“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原则,执行反美防苏方针,鼓吹输出伊斯兰革命。

1979 年的伊斯兰革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对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两伊战争和海湾局势的动荡 1980 年 9 月爆发的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

战争,是 80 年代中东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对中东,尤其是对海湾①的局势发生巨大影响。

两伊矛盾由来已久,双方在边界、民族、宗教及海湾地区权益等等问题上存在着争端。过去曾因对阿拉伯河主权和边界领土的争执发生多次冲突。两伊的边界线长达 1280 公里。靠南的一段约 105 公里的阿拉伯河为两国的界河。河的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集中了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这条河是伊拉克通往海湾的唯一出海口。历史上,奥斯曼帝国与波斯曾签订条约,规定阿拉伯河在伊朗的霍拉姆沙赫尔港附近按河道中心线划界,其余水域均以河东岸靠伊朗一侧的浅水线为界,该河主权属奥斯曼帝国。1921 年伊拉克独立后,继承了奥斯曼帝国对该河的主权。两伊就河界问题多次谈判。1937 年两伊签订边界条约,规定阿巴丹港附近一段约四英里长的河道也以主

航道中心线为界,扩大了伊朗的部分河界。1969 年 4 月,伊朗宣布 1937 年条约无效。1971 年双方发生武装冲突。1975 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两伊签订了《关于国界和睦邻条约》,规定河界全部按主航道中心线划定。伊朗同意停止支持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的反政府活动。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

① 海湾即波斯湾,阿拉伯人称阿拉伯湾。

在民族问题上,伊拉克国内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伊朗主要是波斯人。但伊朗境内有两百多万阿拉伯少数民族,聚居在与伊拉克交界的胡齐斯坦省。奥斯曼帝国时期,曾把这一地区划入伊拉克行省管辖,称“阿拉伯斯坦”。1925 年伊朗在英国支持下占领了这个地区,伊拉克则一直支持该省阿拉伯人的自治运动。

在教派问题上,伊朗 95%的居民为什叶派教徒,伊拉克的什叶派教徒虽占人口的一半以上,但却是一个由逊尼派掌权的国家。1964 年,伊朗什叶派领袖霍梅尼被伊朗国王驱逐出境,曾在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地纳杰夫旅居 14 年,在伊拉克什叶派中颇有影响。1978 年伊拉克政府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将他驱逐出境。

1979 年初,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政权被推翻,霍梅尼从巴黎回国执政。霍梅尼主张输出“伊斯兰革命”,公开支持伊拉克的什叶派推翻伊拉克逊尼派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两国关系更加恶化。

海湾地区的利益冲突也是两伊之间的重要争端。两伊都希望扩大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双方还存在着岛屿归属等问题的争执。位于海湾入口处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大、小通布岛及阿布穆萨岛原被英国占领。1971 年英国撤离海湾后,伊朗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上述三岛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同年11 月,伊朗出兵占领了三岛。阿拉伯国家反对。伊拉克主张收复三岛,提出不允许损害海湾的阿拉伯化。这一问题虽经联合国出面调停,但未解决。

1980 年初两伊矛盾激化。伊拉克宣称要废除 1975 年边界协议,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9 月 17 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式宣布伊拉克对阿拉伯河拥有全部主权。22 日,伊拉克出动 10 万军队发动进攻,两伊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伊拉克军队进入伊朗境内,占领伊朗约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 年 9 月以后,伊朗接连反攻,收复了绝大部分失地和霍拉姆沙赫尔市。

1982 年 6 月,伊拉克单方面宣布停火,并将军队撤回边界线伊拉克一侧。7 月以后,伊朗又多次在两伊边境地区发动攻势,并越过阿拉伯河进入伊拉克领土,逼近伊拉克重要港口城市——巴士拉。战争在两国边境地区反复进行。但由于双方实力不相上下,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为了打破地面战场的僵局,从 1984 年 4 月起,战争向海峡水域和城市区扩展,双方都希望破坏对方的经济,切断石油出口运输线,因此出现了“油轮战”和“袭城战”。

两伊战争爆发后,美、苏虽没有直接用军事手段插手战争,但却企图利用这场战争加紧对海湾地区的渗透。它们同时向双方下赌注,并通过各种途径向两伊输送军火,扩大自己的影响。

海湾阿拉伯六国担心伊朗取胜后输出什叶派的“伊斯兰革命”,危及自己的安全,又害怕伊朗袭击油轮,封锁海湾石油通道。它们为“保持海湾的阿拉伯性质”,积极援助伊拉克,但又不愿公开与伊朗对抗,以免遭伊朗报复,因此还与伊朗保持外交关系。除海湾六国外,埃及、约旦、摩洛哥、突尼斯等十多个阿拉伯国家都支持伊拉克。但是,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则支持伊朗。两伊战争引起阿拉伯世界新的分化、改组,并给了以色列可乘之机。两伊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坐山观虎斗,并暗中供应伊朗武器,打击伊拉克, 以转移世界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问题的注意。

两伊战争爆发后,联合国、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海湾合作委员会以及一些国家和组织都呼吁双方停火,开展调解活动。1987 年 7 月联合

国安理会通过 598 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把军队撤至国际边界,立即释放和遣返战俘,并敦促双方与联合国秘书长合作,寻求一项全面、公正、体面和持久的解决办法。伊拉克宣布接受,表示要按决议的顺序全面解决。伊朗虽未拒绝决议,但提出停火与谴责侵略者相联系,撤军要与赔款挂钩。这样,两伊战争仍然持续不停。

1988 年,战局发生了不利于伊朗的变化。4 月,伊拉克军队在法奥半岛

发动反攻,接着连续发动攻势,几乎收复了 1982 年 7 月以来被伊朗占领的全部领土。1988 年夏,两伊战争出现和平解决的转机。7 月 17 日,霍梅尼宣布伊朗接受安理会决议。18 日,伊朗总统哈梅内伊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表示伊朗接受安理会 598 号决议。伊朗的这一决定,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8 月 28 日,两伊全线正式停火。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造成一百多万人的伤亡,双方付出了数千亿美元的代价。战争危及海湾国家的经贸活动和国际航运的安全。两伊战争对阿拉伯世界和整个世界形势也带来巨大的影响,它引起了阿拉伯国家新的分裂和改组,并加剧了海湾局势的动荡。

两伊停火后,双方曾在联合国秘书长的支持下就撤军、遣返战俘、边界问题进行谈判,未获解决。至 1990 年 8 月 15 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萨

达姆才宣布从伊朗领土上撤军,同时释放伊朗战俘,并表示愿意接受 1975 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10 月 14 日两伊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