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战后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印巴分立

战后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孟买水兵起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1939 年 9 月 3 日,英印总督宣布印度为参战国。英国殖民当局颁布《印

度国防条例》,宣布印度处于战时状态,限制印度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941

年 12 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向美、英宣战。英国在东南亚节节败退。1942

年 3 月,日军占领英属缅甸,战火烧到印度大门口。美国为了换取印度积极参战,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竭力主张英国允许印度独立。大战期间,美国经济势力迅速渗入印度,并向印度派驻十几万军队。美国在印度的影响扩大。

为了取得印度对战争的支持,并抵制美国对印度事务的插手,1942 年 3 月,英国派遣了下院领袖克里浦斯赴印。他带着一份印度改革方案(又称克里浦斯方案)与印度各党派会商。方案声称在战后建立一个新的印度联邦, 将给印度以自治领地位。但战时英国仍“保持控制和指导”,并拒绝国大党要求立即建立印度国民政府的要求。

克里浦斯方案遭到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反对。 1942 年 8 月,国大党通过决议,要求立即独立和成立临时政府,并授权甘地领导不合作运动。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手段,迅即逮捕了甘地等国大党领袖。穆斯林联盟于 1940

年 3 月提出在次大陆的西北部和东部伊斯兰教徒聚居地区建立“巴基斯坦” 国家的要求,认为克里浦斯方案没有包括这方面的内容,也加以拒绝。

大战期间,英国将印度作为在远东的基地,军事订货剧增,印度工业和对外贸易发展。但战争结束后,军事订货停止,生产陡然下降,印度经济陷于困境。大批工人失业,农村发生饥荒。由于英国殖民者以接受日军投降为名,派遣英印军队进驻印度支那南部和印度尼西亚,支持法国、荷兰恢复殖民政权,这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反英情绪。

战后,亚洲人民反帝斗争高涨,英属殖民地独立运动兴起,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空前发展。1945 年 10 月,印度许多城市举行“保卫东南亚日”的活动,要求英国立即从印尼等国撤军,支持东南亚国家的反殖斗争。从 11 月下旬开始,又爆发了抗议英国殖民当局审讯“印度国民军”①军官的群众运动。加尔各答等城市的工人和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与军警发生流血冲突。1946 年工农运动进一步发展。罢工斗争由 1945 年的 848 次增加到 1946 年的 1629

次,参加人数由 75 万增加到 196 万余。农民运动遍及孟加拉、旁遮普以及克什米尔、海德拉巴土邦的特伦甘纳地区。

在战后反英斗争高潮中,孟买水兵起义占有重要的地位。1946 年 2 月 18 日,孟买训练营的印度水兵为反对英国军官的种族歧视举行起义。孟买港内20 艘军舰和市内陆上部队 20,000 名士兵参加。起义士兵扯下英国国旗,走上街头,高呼“打倒英帝国主义”、“革命万岁”的口号。起义水兵组织罢工委员会,统一指挥,并提出释放全部政治犯、把印度军队撤出印尼等要求。起义迅速扩展到马德拉斯、卡拉奇等港口的水兵中。21 日,全部印度海军人员加入斗争。孟买 20 万工人、学生举行罢工、罢课,声援水兵起义。

① 印度国民军是国大党领袖之一苏巴斯·鲍斯(1897~1945 年)于 1943 年召集在缅甸的印度籍战俘和东南亚日占区的印度侨民组成的,1944 年曾协同日军在印缅边境与英军作战,企图在日军帮助下赶走英国殖民者。1945 年 5 月缅甸日军战败,印度国民军全部被俘,仅鲍斯等少数人逃脱。印度人民同情印度国民军军官的反英斗争精神,反对审讯他们。

声势浩大的水兵起义使英国殖民当局十分震惊,他们出动坦克、装甲车, 调派军队进行镇压。起义开始后,水兵起义领导人曾与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领导机构联系,但是掌握印度民族运动领导权的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不但不支持起义,反而指责起义。国大党主席阿萨德认为起义是“越轨的”行动;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也要求士兵放下武器,采取“合法的、和平的方式”。印共中央领导人热衷于议会选举,也没有给起义水兵以有力支持。在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劝说下,缺乏坚强领导的起义水兵放下了武器。23 日,水兵中央罢工委员会发表告民众书,决定停止斗争。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起义领袖。

1945 年底至 1946 年初,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空前高涨,尤其是作为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柱印度士兵的武装反抗,动摇了英帝国主义在印度的统治基础。

英国对印政策的变化和印度各大政党的主张 战后印度和亚洲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空前规模的印度反英斗争,迫使英帝国主义改变其统治政策。1946 年 2 月 19 日,即水兵起义的第二天,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匆忙宣布派遣内阁特使团赴印商讨赋予印度某种形式的自治问题。3 月 15 日,艾德礼在英国议院承认,印度的独立运动具有全民性。英国“不能采取旧的方式对待现代的局势。1946 年的温度已经不是 1920、1930 甚至 1942 年的温度了”。英国统治集团认识到用老办法统治不下去了,必须对印度作出重大让步,才能保住自己对印度的殖民权益。

3 月 24 日,由印度事务大臣劳伦斯、商务大臣克里浦斯和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组成的内阁特使团到达印度,与英印总督魏菲尔一起同印度政党领袖和土邦王公开始谈判。当时,印度两大政党之间的对立更为尖锐,各自提出关于未来印度的方案。国大党要求建立一个由它领导的统一的印度,穆斯林联盟则坚持分治,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大党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成立临时政府和制宪议会,穆斯林联盟则提出英国人“分治后离开”。在英国内阁特使团召集的两大党代表的西姆拉会谈(5 月 5~12 日)中,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1946 年 5 月 16 日,内阁特使团公布了英国关于未来印度的方案,提出: 一、建立一个由各行省和土邦组成的联邦,享有自治领权利;二、各省和土邦有广泛的自治权;三、按宗教原则分别成立两个穆斯林多数区、一个印度教区的省集团;四、成立制宪机构,制定新宪法,并由总督在改组原行政会议的基础上,建立受各主要党派拥护的印度临时政府。内阁特使团的活动加剧了印度两大党和两大教派之间的矛盾。6 月底,英国内阁特使团回国后, 印度局势更趋紧张。

1946 年 7 月,印度举行制宪议会选举,国大党获 209 席,穆斯林联盟获

75 席,其他党派 14 席。同时,魏菲尔总督公布临时政府的席位时,给国大党六席,穆斯林联盟五席,其他方面三席。穆斯林联盟对此提出抗议,并决定把 8 月 16 日作为实现建立巴基斯坦的“直接行动日”。这一天,在加尔各答举行了穆斯林的抗议示威活动,酿成了两个教派之间的大仇杀,死伤甚多。教派流血冲突还波及比哈尔、孟买等地。9 月 2 日,按英印总督的安排,组成由总督兼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的印度临时政府,穆斯林联盟直到 10 月

26 日才加入政府,但真纳本人拒绝入阁。穆斯林联盟还拒绝出席 12 月 9 日举行的制宪议会。这时印度国内各党派、教派之间的矛盾激化,甚至演变到

了内战的边缘。

蒙巴顿方案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立 1946 年下半年到 1947 年初, 印度反英斗争进一步高涨。工人罢工、农民运动和土邦人民反对封建王公的起义风起云涌。1947 年 1 月,坎普尔 10 万工人和学生为抗议英国殖民者枪杀工人而举行的总罢工和罢课,发展为“总抵制”运动。2 月,加尔各答有40 万工人、大学生参加“总抵制”运动。在孟加拉的农村, 500 万农民参加了“三一分租”运动,要求将地租由二分之一减为三分之一,并迫使孟加拉政府颁布新的租佃法。1947 年初,海德拉巴土邦特伦甘纳地区的农民起义空前高涨。在印共地方组织和民族组织“安德拉大会”的领导下,起义农民组织了游击队,建立人民政权,并没收地主王公土地分给贫苦农民。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当时,英国驻印总督的参谋长伊斯迈说:“1947年 3 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

为了避免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完全崩溃,并防止印度人民革命进一步发展,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对策。 1947 年 2 月 20 日,艾德礼在英国下议院发表对印政策声明,惊呼印度局势可能引起危险,不能再无限制地继续下去。他提出,英国政府将“采取必要步骤,至迟在 1948 年 6 月以前把政权

转让到负责的印度人手里”。 1947 年 3 月,蒙巴顿接替魏菲尔担任印度总督,他同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领导人及各方面人士举行了会谈,以贯彻艾德礼政府的对印政策。

1947 年 6 月 3 日,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方案”,即所谓“蒙巴顿方案”。这个方案依据宗教原则决定把印度划分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度斯坦包括阿萨姆、孟加拉西部、旁遮普东部、比哈尔、联合省、孟买、马德拉斯等地区;巴基斯坦包括西巴基斯坦(旁遮普西部、信德省、俾路支省、西北边省)和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东部和阿萨姆的西尔赫特区)。各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决定加入哪一个自治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虽各有疑虑,但还是同蒙巴顿达成协议,接受了方案。印共反对这一分裂印度的方案,但无力左右局势。

1947 年 7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同年 8 月 14 日,巴

基斯坦宣布独立, 15 日印度宣布独立。两国成为英联邦内的自治领。从此,

英国在印度长达 190 年之久的直接统治结束。这是印度人民经过各种形式的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印巴分别获得独立,加速了英帝国的衰落和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

印巴独立后,在印度组成了以国大党领袖尼赫鲁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巴基斯坦组成了以穆斯林联盟书记列雅格特·阿里汗为首的政府。根据独立法案,两国分别成立了制宪议会,同时每一个自治领仍设有一个英王任命的总督。1947 年 8 月,蒙巴顿留任印度总督,1948 年,由印度人拉贾戈巴拉查理接任。真纳则担任巴基斯坦总督。

英国策划的印巴分治,给两个新的独立国家带来一系列恶果。印巴分治过程中,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进行大迁徙。到 1948 年,流落在印巴各地的难民达 800 万人以上。教派的纠纷和仇杀造成

许多人死亡。1947 年 8 月,旁遮普的双方大屠杀死亡 50 万人。甘地谴责教

派仇杀,呼吁教派团结,1948 年 1 月 30 日,在德里被印度教狂热分子刺死。由于印巴分治,使统一的经济一时被分割。黄麻工业在印度斯坦,而大部分黄麻产地却在巴基斯坦;棉纺织业工厂几乎全部集中在印度,而长纤维棉花

的产地却在西巴基斯坦。土邦归属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问题。

克什米尔土邦(又称查谟—克什米尔土邦),面积 22 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 500 万,其中穆斯林占 77%,印度教徒占 22%。它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山区,与中国和阿富汗相邻,北距苏联边境仅 14.5 公里,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按照蒙巴顿方案,克什米尔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保持独立。分治后信仰印度教的王公掌握的土邦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联邦。1947 年 10 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翌年 8 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通过克什米尔停火、非军事化和举行公民投票的决议,当时印巴双方都表示接受。1949 年初,双方停火。7 月划定了停火线。印度占有面积五分之三、人口约 400 万的地区,巴基斯坦控制了面积五分之二、人口约 100

万的地区。印巴两国曾多次就克什米尔问题举行谈判。从 1953 年以来,巴基斯坦一直主张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印度政府则加以拒绝。克什米尔问题长期未获解决。1965 年 9 月印巴之间爆发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战争进行了 17 天。1966 年 1 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停火撤军,并同意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它们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