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

新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同历次科技革命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它不是单项出现,逐步扩展,而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飞跃发展。过去无论是力学、电磁学的突破,还是蒸汽技术、电气技术革命都基本是单项出现,然后扩展到其他领域,而这次是成群地出现。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划时代的飞跃,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兴科学技术。 20 世纪 60 年代科技的新成果比过去两千多年的成果总和还多。美

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估计, 19 世纪知识在 50 年内增加一倍, 20 世纪

40~50 年代是十年增加一倍, 70 年代是五年增加一倍, 80 年代则是三

年增加一倍。目前物理、化学、工程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90%以上是 1950 年以后积累的。具体讲,战后科技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1945~1955 年的第一个十年是以核能的释放和利用为标志,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期。1955~1965 年的第二个十年是以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为标志,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飞向外层空间的进军。 1965~1975 年的第三个十年是以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实验的成功为标志,开始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 年的第四个十年是以微机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 1985~1995 年的第五个十年是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为标志,进入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第二,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出现高度综合的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科分化日益精细,学科分支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使学科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愈来愈朝综合方向前进。在相互渗透综合过程中产生了新的边缘科学,如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地球化学、生物电子学等。除了自然科学的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数学和系统科学开始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使后者日益具有量的精确性。许多自然学科如环境科学、城市建设、生态平衡等则需要进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这种跨专业跨学科界限的大综合使科学日益整体化。

第三,科学、技术和生产密切结合,出现三者一体化的趋势。过去,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的发展往往是分离的,或者是科研成果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运用到生产中去,或者是技术革新后相当长时间才能得到科学理论的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进步很快就转化为强大的技术力量,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涌现出众多的新工艺、新产品、新部门。据美国国会分析, 科学技术的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所经历的平均时间,20 世纪初为 35

年,两次大战之间为 18 年,二次大战后为 9 年。具体讲,蒸汽机为 80 年,

电动机为 65 年,电话为 50 年,飞机为 20 年,原子弹为 6 年,电视为 5 年,

晶体管为 3 年,激光为 1 年。战后,科学理论的提出、技术上的突破和生产上的应用愈来愈成为统一的过程和整体,三者互相促进。目前世界强国既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又是科学技术先进的地区。

新科技革命的深远影响 这次新技术革命不是在个别或少数领域中的突破,而是在各个科学领域和生产部门中的全面跃进。因此,它的影响极其巨大、深远。

首先,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明显提高。欧

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到二次大战爆发前,已建立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一般认为,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会降下来。而社会主义苏联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发展,也将难以保持原有的高速度。但是,事实与预计的正相反。二次大战后,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加快了。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年均增长率(%)

苏联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1913~1938 年

1951~1980 年

6.8

8.7

1.7

4.1

1.7

2.4

0.4

4.7

1.6

5.7

7.1

11.1

1913~1938 年

1951~1980 年

1.0

3.2

1.1

2.0

0.9

2.4

2.3

0.0

2.0

1.1

2.0

国民生

产总值

1913~1938 年

1950~1972 年

4.7

5.4

2.0

3.8

1.1

2.5

0.9

5.2

1.6

6.0

4.7

9.9

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

1913~1938 年

1950~1972 年

3.8

3.9

0.8

2.3

0.7

2.1

0.8

4.2

1.1

5.0

2.7

8.7

* 二次大战后指联邦德国。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有国家在各个项目上,战后的年均增长率都比战前高,并且在多数项目上高出一倍以上。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当代衡量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排除了领土和人口变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偏概全现象的出现。正是在这个标志上,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二次大战以前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在 1000 美元左右,到了 80 年代猛升到 10,000 美元左右。不到半个世纪,增长了 5~10 倍。其中,美国的人均国民产值 1940 年为 1886 美元, 1983 年升为 13,887 美元。在同一时期内,日本人均产值从 554 美元增为 8973 美元,苏联则从 510~542 美元升为 2655 美元。

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创造了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善了劳动的组织和管理。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 1951~1979 年期间的工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苏联的年均增长率为 5.8

%,美国 3.2%,日本 8.9%,联邦德国 4.5%,法国 4.5%,英国 2.8%。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采用生物工程和电子计算机,在一些国家中增长速度甚至超过工业。1945~1975 年期间,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 4.5

%。1945 年,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供养 14.6 人, 1977 年增为 56 人。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社会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金的增长转为主要靠技术的提高和组织的改善。换句话说,集约因素代替粗放因素,在二次大战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表格反映了这一变化过程:

粗放和集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各自所占的比重(%)

1909 ~

1911 年

1919 ~

1929 年

1948 ~

1953 年

1953 ~

1957 年

1962 ~

1971 年

粗放因素的比重

60.5

54.8

48.9

31.8

24.8

集约因素的

比重

39.5

45.2

51.1

68.2

75.2

第二,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人类社会最初第一产业,即农、牧、林、渔业十分发达。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第二产业,即工业、采掘业、建筑业等发展起来,产值超过第一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开展使工农业产品大量增加,可以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不直接生产物质资料的部门,如商业、金融、服务行业等。当前,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都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总和。 1982 年,美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5%,第二产业占 31.7%,第三产业占 65.8%。同一年, 英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 62.8%,法国为 61.6%,联邦德国大约为 60%,日本为 53.8%。苏联的第三产业不够发达,1982 年的产值仅占全部产值的 23.8

%。

新技术革命也影响到工业内部的结构。在经济发达国家,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相对萎缩,而电子、化工、航空、计算机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许多“重、厚、长、大”的产品逐渐为“轻、薄、短、小”的产品所代替。此外,企业的规模也发生变化。规模巨大的企业虽然仍在发展,但是, 能够反映时代潮流要求、迅速采取最新科技成果的中小企业增长得更快。企业日益向小型化、多样化、分散化的方向发展。

新技术革命使农业生产日趋工厂化、专业化。在经济发达国家,肉鸡生产完全由养鸡场进行,并且分工很细。种植业中则出现专营耕种、土壤化验、施肥、播种、植保、收割、储运的农业公司。农业不再是一个主要靠体力劳动进行生产的部门,它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了工业生产的特点。在美国每个农民平均占有的生产资金从 50 年代的 9400 美元猛升为 80 年代初的 17.26 万美元。这个数字超过美国工人平均占有生产资金的数目。

第三,新技术革命使居民的结构和生活状况发生剧烈变化。首先,城市人口猛增。 1950~1980 年,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64%增为 80.6

%,英国从 77.9%升为 88.4%,联邦德国从 70.9%升为 84.5%。法国自 30 年代以来长期城乡人口各占一半,二次大战后,这一情况被打破,城市人口的比重从 1950 年的 55.4%升为 1980 年的 78.9%。苏联、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在 1950 年仅占 39.5%和 35.8%,到 1980 年猛增为 65.4%和 64%。在发达国家中,不受城市影响的大片农村不见了。居民成分的另一变化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减少,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白领工人增多。在美国,从 50 年代起白领工人就超过了蓝领工人。 1981 年,蓝领工人只占全部劳动力的 31.1%。

新技术革命使居民生活水平发生较大变化。各国职工工资大幅度提高。美国私人非农业部门的周平均工资, 1950 年为 53.13 美元, 1980 年升为

235.1 美元, 30 年内增加 3.4 倍。苏联职工的月工资,从 1950 年的 64.2 卢布升为 1980 年的 168.9 卢布,增加 1.6 倍。更值得提出的是,居民得到可

靠的社会保障。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从无产阶级政权一建立起就实行多方面的社会保障。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在二次大战后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美国则到 60 年代末才实行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

第四,新技术革命使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来主张自由经济、自由竞争,反对任何外来干预。但是, 二次大战后,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对经济进行干预。当然,各国的干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西欧各国受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普遍将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部门和宇航等现代科技尖端部门收归国有。到 80 年代,工业中国营企业的比重,最高的是法国,达到 40%;其次是意大利,为 35%;奥地利居第三位,为 28%。此外,联邦德国占 21%,英国占 11%。美国和日本则基本没有实行国有化政策。法、日等国还制定全国性的经济发展计划, 虽不是指令性的,但具有指导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最通常手段是对财政和金融的调节。政府通常不以财政平衡为目的,而是追求经济稳定,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为此,政府在财政政策上采取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或缩减政府开支、发行公债、冻结财政盈余等措施。在金融政策方面,中央银行采取提高或降低各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调整利息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等措施。由于上述各种手段的作用不同,遇到的阻力大小不一,产生的副作用各异, 各国政府通常不单采取某一项措施,而是多种措施搭配,采取时间也前后不一,以刺激或遏制生产和个人的消费,使通货膨胀和失业保持在“安全限度” 之内。此外,政府还通过经济立法来调整经济,如外资法、加速折旧法、反托拉斯法等。

社会主义国家大多减少行政干预,注意发挥经济规律作用。在所有制方面,除维护重要经济命脉的国有化外,鼓励集体经济发展,允许小私有经济存在。在管理方面,放松中央指令性计划,强调商品、市场的作用。在分配方面,努力打破平均主义,实行物质刺激原则。在国际往来方面,发展对外贸易,注意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

第五,新技术革命使经济生活进一步国际化。战后,各国在资金方面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到 1986 年底,美国的海外投资共计 10,700 亿美元, 而外国在美投资也多达 10,330 亿美元。发达国家也需要外国资金的流入。此外,各国间的科技、信息交流,专利的买卖已是经济发展的头等重要因素。世界市场的作用日益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闭关自守。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认为,“一国经济成败取决于能否利用世界经济变迁。”随着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战后出现了地区性经济共同体, 并不断向一体化发展。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经济协定多不胜数。美、加、英、法、德①、意、日七国政府首脑和财政部长定期开会,研讨制定政策,

① 1990 年东、西德合并前指联邦德国。

调整相互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对话也不断加强。一切现象表明,新技术革命促进一国经济向世界经济迈进。

最后,新技术革命对社会政治产生巨大影响。当然,它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像在经济方面那样直接、明显。人们对它的影响范围与深度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总的讲,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旧的殖民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瓦解了,这是亚非人民斗争的成果。同时,也是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赤裸裸的殖民统治不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不利于宗主国攫取利润。因此英法等殖民帝国在不少地区废除了直接殖民统治,允许殖民地获得政治独立。其次,随着核武器的出现与发展,人类面临着遭受大规模破坏和毁灭的威胁。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蓬勃开展,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同时, 各国对世界战争采取慎重态度。冷战趋于缓和,对峙为谈判、对话所代替。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四十多年仍未爆发新的世界战争。新技术革命还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合理地利用天然资源,单靠一个或几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科技革命要求各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在更广泛的,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