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50 年代到 80 年代的日本第一节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从 1947 年起扭转了持续恶化的局面,出现复苏的迹象。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美国侵朝战争的供应基地。从 1950 年至 1953

年,日本为美国提供了 24.7 亿美元的军火和军需品。这些“特需”订货不仅为处于困境的日本工业品提供了销售市场,而且使日本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从而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这样,在美国的扶植与支持下,到 50 年代中期日本主要经济指标已达到战前水平,日本经济实现了恢复与调整,并完成从战争经济体制向和平经济体制的过渡。与此同时,在解散财阀过程中暂时受到削弱的财阀也以各自系统的大银行为中心迅速地重新结合,三菱、三井、住友等垄断集团都以新的面目复活。

1956 年日本政府在《经济白皮书》中宣称:“今后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来支撑。”从此,日本经济进入持续增长的高速发展时期。1955 年至 1960 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 8.5%,1960 年至 1965 年为 9.8%,1965 年至 1970 年为 11.8%,单就工业而言增长得更快。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到 70 年代初,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55 年至 1964 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期,是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中心进行大规模更新和扩大固定资本的阶段。在“赶超先进工业国家”口号的带动下,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和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 争相扩大投资,扩建新企业,采用最新技术设备,迅速形成电机、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合成纤维和合成树脂六大新兴工业部门,并推动机械工业、有色金属、水泥、塑料和石油精炼等部门的发展。1955 年至 1964 年日本工矿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 14.6%,1964 年的生产规模相当于 1954 年的 3.8

倍、战前的 6.4 倍,从而为日本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打下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1965 年至 70 年代初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后期,是经济持续高涨、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急剧扩大的阶段。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日本经济从1965 年 11 月开始至 1970 年 7 月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长达 57 个月的经济高涨期。这期间,日本继续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着重研制和发展能够同欧美抗衡的自主技术。工业生产逐步向大型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在这 57 个月中,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 10.5%,工业生产水平增加 2.1 倍。1950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为 109 亿美元,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为 123 美元,占世界第三

十七位。到 1970 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 1975 亿美元,人均收入达 1770 美元,

上升到世界第十五位。20 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17 倍多,人均收入增加 13

倍多。总之,到 70 年代初,日本已大体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主要表现在:一、工业部门的技术装备达到欧美国家的先进水平,工业生产在部门结构、生产流程、企业管理、劳动生产率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 1960 年的 32.6%降为 19.3%。同一时期,第二产业的比重从 29.2%上升

为 34.1%,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从 38.2%上升为 46.5%。三、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在日本的出口产品中,轻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已从 1955 年的 52.2%下降到 1971 年的 20.6%,而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产品的比重则从 30.8%猛增到 74%。四、日本的工业总产值和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1950 年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仅为 1.5%,1970 年已上升到 6.5%。1973 年日本的船舶、收音机、电视机、铝、人造纤维等五种产品的产量已占世界第一位,水泥、橡胶、小汽车、卡车、合成纤维、棉纱等六种产品的产量占世界第二位。五、农业实现了机械化。1967 年,日本水稻的机耕面积、机械收割面积和机械脱粒的比重已分别达到 96%、80%和98%,其他农业技术,如栽培技术、农田水利、品种改良等也都达到先进水平。六、人民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1955 年前后一般家庭追求的三大件(又称“三种神器”)是缝纫机、洗衣机和电风扇。到了 1956 年以后则变为电冰箱、电气除尘器和黑白电视机。1965 年以后人们的欲望则转向彩色电视机、室内空调器和小汽车。1974 年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的普及率达到 90%,吸尘器、缝纫机、石油取暖炉普及率达 80%,彩色电视机、照相机的普及率为 70%,小汽车的普及率也由 1966 年的 12.1% 增加到 1973 年的 36.7%,而且农民家庭小汽车的普及率比城市居民还高。

5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日本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它是由战后日本有利的国内外条件促成的。国际上的有利条件是:一、战后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度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日本紧紧抓住资本主义世界开展的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引进先进技术, 迅速缩小和拉平了与国外技术的差距。二、战后世界市场的原料、燃料价格长期稳定、低廉,而工业品价格偏高。例如,铁矿石每吨价格 1958 年为 14.96

美元,1967 年降为 12.55 美元,日本进口的石油价格 1958 年每千升为 7114 日元,1967 年降至 4392 日元。相反,1955 年至 1972 年日本工业制成品价格却上涨了 20%。这种情况对缺乏资源而工业产品竞争力较强的出口贸易型的日本极为有利。三、美国的大力扶植。首先是通过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给日本以保护,减轻了日本军费负担,例如 1970 年日本的军费负担约为美国的 1/47、苏联的 1/25、法国的 1/4,这就使日本政府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扩大投资,发展经济。其次是从资金、原料、新技术设备、“特需”订货等方面给予经济扶植。1945 年至 1951 年,美国以各种名目给日本的援助达 21.8 亿美元。1951 年至 1953 年日本又从“特需”订货中获得

22.2 亿美元。 1965 年以后,每年又通过“越南特需”获取五六亿美元的外汇。 1961 年至 1970 年日本引进外资约 58.3 亿美元,其中 70%来自美国。

日本国内的有利条件是:一、战后初期的民主改革给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二、1955 年后自由民主党长期执政, 1960 年大规模的反对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以后,人民运动逐渐走向低潮,国内政局稳定,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三、重视教育,加速培养人才,为经济高速发展准备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战后,教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 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1960 年至1970 年教育经费总额增加 3.7 倍。1951 年至 1973 年仅短期大学毕业生就增

加 150 倍,正式大学毕业生增加 15 倍,为日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才条件。

推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其他重要因素还有:第一,以资本高积累

为基础,大规模地进行设备投资,迅速更新、扩大生产设备。自 50 年代中期起,为赶超欧美先进国家,日本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1960 年至 1970 年的十年间固定资本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一直为 18%~20%,积累率高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投资增长率也最快,1955 年至 1970 年的 15 年间

固定资本投资增加了 15 倍以上。

固定资本投资的巨额资金来源,一是对人民的盘剥。长期以来,日本工人工资一直低于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57 年日本工人工资为美国的1/8、英国的 1/3、联邦德国的 1/2。1970 年日本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还不到美国的 1/3,联邦德国的 65%。而大量的临时工和女工的工资比固定工和男工还要低。因此,日本工业的剩余价值率也一直高于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例如 1970 年日本工业中的剩余价值率已达 431%,高出美国和联邦德国近一倍。由于榨取了高额垄断利润,日本垄断企业才积累起大量的资本。二是政府的投资和贷款。日本政府用于固定资本投资的资金往往占其财政支出的一半。在 60 年代,政府投资一直占国内总投资的 1/4 左右,而且政府对私人企业的贷款条件十分优惠。三是国家和私人银行的贷款。日本的私人储蓄率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如 1962 年日本个人储蓄率占纳税后收入的20.7%,而美国为 6.8%,英国为 8.6%,联邦德国为 12.2%。个人储蓄通过国家和私人的金融机构流入私人企业,成为它们扩大企业经营的重要资金来源。总之,充足的资金保证了生产设备的大规模的更新和扩大,推动生产的迅速增长。高积累和高投资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第二,有成效地引进技术。50 年代,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比欧美国家大约落后二三十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到 70 年代日本共引进技术二万多项。通过引进,日本几乎掌握了全世界半个世纪中发明的全部先进技术,赢得了 30 年的时间。日本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就是,政府对引进技术大力扶植与保护,制定必要的法律和法令,使引进有法可循,避免盲目性;详细占有国外科技情报,广采世界各国技术之长,及时准确地引进自己最需要的技术,并充分培训技术人才,为引进作好准备;根据国内经济的实际消化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技术,使引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50 年代主要引进机械设备和较低级的技术专利,60 年代主要引进大型技术项目,70 年代则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采各国之长, 充实完善本国技术体系,使引进与消化、改良与创新相结合,迅速实现引进技术的“日本化”。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首先,政府成立了由政府官员、财界要人、经济权威、工会高级干部等组成的智囊团,并以这些智囊团为核心,组成各式各样的审议会,预测、研究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制定全局性和局部性的经济计划,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如《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1956~1960 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 年)等。这些计划往往都提前或超额完成。其次,制定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通过法规,把各种经济纳入轨道。

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它的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为调解以民间企业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和计划之间的矛盾,日本政府一般采取“行政指导” 的方法,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所谓行政指导就是政府以它认为正确的方式, 通过行政影响力来指导企业及个人的行动,包括进行建议和说服。这种说服建议往往能使企业在现在或将来得到贷款、拨款、补贴、减免税、政府订货、

进口或外汇许可等好处。尽管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行政指导表示接受或拒绝,但是,由于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获得了好处,所以得到企业的信任。如从 1951 年开始,日本通产省对钢铁工业每隔五年制定一次“合理化投资计划”,政府的这种行政指导使日本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取得最佳效果。

第四,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日本吸收和参考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结合日本传统的“集团意识”(集团主义精神),创造出具有日本特点的、高效率的日本式管理体制。所谓“日本式经营”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重视人的因素,强调职工积极关心企业发展的自发性和主动性,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人力投资”,造就一个“优秀工人、优秀技术人员、优秀管理人员组成的优秀技术集体”。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灵活运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按企业组织工会”等所谓的“三大法宝”,向职工灌输“集团意识”、“家族意识”, 用各种奖励制度刺激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等。例如,“终身雇佣制”就是用工会、工资和奖金把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工人懂得,企业就是一个“集团”,是一个“大家族”,企业经营得好,工资就高,分红也多, 反之,工资低,奖金少,而企业倒闭,工人就要失业。为此,工人就要“爱厂如家”,与企业共命运。而企业领导人也大力兴办福利事业,办医院,修体育馆、俱乐部,向职工提供房租低廉的住宅,甚至还深入车间、班组与工人谈心,进行家访,赠送生日礼品,竭尽讨好职工之能事,从而缓和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使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起为办好企业而努力。总之,这种管理体制使得日本民族传统的“集团意识”以及勤劳、智慧和献身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与发挥。这种精神因素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以及生产者的良好的文化和技术素质结合起来,必然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极大地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