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亚太地区的崛起。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第一节 亚太地区的崛起。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

亚太地区的崛起 战后,特别是 70 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伴随着这一地区经济力量的上升,它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从广义上讲,亚太地区包括环太平洋地区,即除西太平洋地区外,还有北美洲、大洋洲和苏联远东地区(苏联解体后属俄罗斯)。狭义则指西太平洋地区。这里集中了目前世界上最富活力的一些国家与地区,诸如日本、中国及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影响与作用与日俱增,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亚太地区的崛起,首先表现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西太平洋诸国,包括战败的日本,在战后初期都是经济落后与贫困的国家。但从 60 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增长。首先是日本,60 年代创造经济起飞的奇迹。1968 年,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1960~ 1970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二位数(10.4%)。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

在 20 年内超过了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表现了巨大的经济活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亚太地区一系列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

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经济起飞始于 60 年代,到 70 年代以更高速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9% 左右,开始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行列。

除新加坡以外,东南亚国家联盟内的其他国家(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从 70 年代初经济加速发展以来,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在亚太崛起的浪潮中,中国自 70 年代末以来的经济增长空前迅速。1979~1987 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9.3%,1988 年更高达11.2

%,其增长速度在 80 年代居亚太国家之首。拥有十一亿多人口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人瞩目,并使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大为提高。

亚太地区的崛起,还表现为这一地区的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发展,其内部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深化,它在世界经济网络中的作用与地位显著加强。美国经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转移,西欧对外经济联系向亚太地区伸展,中日、中美关系的改善和社会主义国家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大循环, 均促进了亚太地区国际经济联系的发展。以国际贸易为例,进入 80 年代,世界贸易的重心发生了变化。1979 年,世界头号贸易大国美国的贸易重点从西欧转向亚太地区,横跨太平洋的贸易流量第一次超过了大西洋。到 1984 年, 美国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流量超过对欧贸易三百多亿美元。亚太日益成为美国的最大外贸市场。到 1986 年,亚太在美国外贸中的比重已上升到 36%,居第一位,而西欧则从 1970 年的 31.5%下降到 25.7%。日本的对外贸易是以亚太为基本立足点的,80 年代末,日本出口的 60%以上、进口的 55%以上是在亚太地区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太平洋地区的发达国家的加拿大、澳大利亚与亚太国家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加拿大是亚太地区的主要贸易国家之一,近 20 年来,加拿大进出口总额在亚太地区居美日之后,列第三位。

从投资情况来看,流入亚太地区资本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

美、日是两个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投资国。但日本同亚太新兴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比美国更为密切,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二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在亚洲则主要集中于“四小龙”和东盟。

伴随着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发展,国际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这个地区涌现。以香港、新加坡、东京等为代表的西太平洋金融中心拥有雄厚的资金,成为国际银团贷款的重要基地。1970 年后,新加坡创设亚洲美元市场,经营外汇兑换业务,它与香港一样作为世界第一流的金融中心崭露头角。东京是亚太地区较早的国际金融中心,1986 年东京外汇市场正式开业。马尼拉、台北的金融业也日益发展。国际贸易联系的发展、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表明了亚太地区对外经济关系和内部经济联系的加强,并预示着亚太地区作为国际金融网络的一个部分正在兴起。

亚太地区科技的飞跃进步,使这一地区经济活力增长,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是亚太地区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已转移到太平洋地区。由于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日本和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取得巨大进展。70 年代中期以后,美、日通过对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尖端技术的开发与研制,把科技革命推向新的高潮。进入 80 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实施“科技立国”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等亚太国家为发展经济,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重视高科技的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韩国提出“振兴科技”、“技术立国”的口号,计划将产业技术提高到发达国家水平,并确定把电子、机械、生物工程、信息产业、原子能利用五个部门列为“国策战略产业”。新加坡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外国技术,70 年代中期,其工业面临技术升级的新课题。1979 年,新加坡提出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口号,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的步伐。新加坡政府将实现生产自动化、社会电脑化作为 80~90 年代的发展目标,要将新加坡建成亚洲最重要的电脑中心和最高级的软件中心。

当前,美国是世界科技中心,日本已经跻身于新技术革命的前列,韩国、中国、东盟国家正在努力追赶,亚太地区逐步形成不同层次构成的高科技群体。国际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技术的竞争。亚太地区各国在科技领域内日益增长的优势,使它们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亚太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贸易发达、高科技力量雄厚,使地区内不少国家经济发展生气勃勃。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 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 从 60 年代起,尤其是 70 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引起世界关注,被称为“70 年代的经济奇迹”。这四个国家与地区,均位于亚洲东部,且人少地小,又因韩国和新加坡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它们都属于儒家(龙文化) 的文化圈,人们通常称它们为亚洲“四小龙”或亚洲“四小虎”。

亚洲“四小龙”在自然地理条件方面颇为相似:一是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相比,亚洲“四小龙”面积狭窄,人口不多, 但密度很高。请参见下表:

亚洲“四小龙”的面积与人口统计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韩国

110000

4279.3 ( 1990 年)

台湾

36000

2039 ( 1990 年)

香港

1074

581.23 ( 1989 年)

新加坡

626.4

269 ( 1989 年)

韩国与台湾有一些矿产,新加坡和香港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在十分狭窄的土地上,“四小龙”的人口分布却十分稠密。1960 年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香港 2877 人,新加坡 2653 人,台湾 298 人,韩国 254 人。

亚洲“四小龙”的另一特点是,它们均属海岛型或半岛型国家或地区, 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湾。面向海洋的地理条件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在战后初期,亚洲“四小龙”的经济都存在不少困难。经济基础薄弱, 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的国家或地区虽获得美国的大力援助,但经济状况变化不大。50 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过几十到几百美元。到 1961 年, 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83 美元。但是,从 60 年代起,“四小龙”经济迅速改观。1960~1990 年的 30 年间,它们的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8%以上。其发展速度不仅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美国与欧洲共同体等发达国家。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实力增强。1990 年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达到:韩国 2380 亿美元,台湾 1620 亿美元,香港

700 亿美元,新加坡 350 亿美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亚洲“四小龙”逐步改变了传统经济面貌,实现了工业化, 国际上称它们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它们经济起飞的“奇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被誉为当代新的“经济明星”,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学者纷纷探讨它们经济成功的原因、经验和问题。

在“四小龙”中,韩国和台湾属海岛与半海岛型经济,人口与面积较多, 原为农业社会,它们由农业社会成功地迈入工业社会;香港和新加坡属于城市、港口型经济,它们的人口与面积均较少,但由传统的转口贸易实现了向以服务业为主轴的多元化经济过渡,工业建设也取得成功。亚洲“四小龙” 成功的原因,除了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利用了面向海洋、拥有较长的海岸线与良好的海港等条件外,它们一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在亚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受过教育的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和一定的技术基础,这是促进其经济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

此外,很重要的是,它们选择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四小龙”中的台湾、韩国和新加坡都有各自不同形式的发展战略作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只有香港例外,它是港英当局管辖下的一个开放的自由港。港英当局在经济上实行“积极的不干预主义”,既无明显的发展战略,也无多少强烈的政府干预措施,其经济贸易主要靠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但是,对其战后经济发展进程进行考察,亦可发现它具有与新加坡等相似的发展轨迹。

亚洲“四小龙”在 50 年代普遍推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这是早期的战略,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进口替代首先是实现消费品工业的进口替代,而后是资本货物与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为了保护幼稚的民族工业,这一时期,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均实行关税保护政策,限制外来产品的

进口,以刺激国内或本地区内工业的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初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节省了外汇,扩大了就业,为工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60 年代,亚洲“四小龙”先后完成了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

战略转换。这一战略实施的阶段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约从 60 年代初持续到 70 年代末。正是在这 20 年间,亚洲“四小龙”实现了经济起飞,年均增长率达两位数(10%左右)。它们提出了“贸易立国”或“出口第一”的口号,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措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贸易增长迅速,轻纺工业乃至重化工业也获得迅猛发展。这一时期香港经济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贸易、金融、运输、旅游业等方面均有进展,其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轻纺工业享誉国际市场。进入 80 年代后,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进入一个重新组合

与调整的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进程加速, 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趋势增强:另一方面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80 年代初,“四小龙”经济一度遭遇困难。深深卷入国际分工旋涡的“四小龙”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及时进行了经济调整与转型。其战略调整主要是:一、实行科技升级和工业结构高级化;二、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 三、促进经济的国际化和自由化。学者认为这一阶段可称为国际化、自由化、科技化战略阶段。在这一阶段,“四小龙”在继续坚持“出口导向”战略的同时,注意增强经济适应能力,大力发展科技,以促进工业结构的升级,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开放内部市场,实行进口市场化,以缓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一方面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采取“迂回拓销”战略,直接向美、欧投资设厂,同美欧厂商、公司签订合作生产协定,这使它们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 冲破各种限制,继续高速增长。

在 80 年代上半叶,发展中国家经济处境困难时期,亚洲“四小龙”仍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只有新加坡在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1986 年后,“四小龙 ” 的 经 济 进 一 步 获 得 异 常 迅 速 的 增 长 。 请 见 下 表 :

80 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速度(%)

1980 ~ 1985 年

1986 年

1987 年

1988 年

韩国

7.2

11.8

12.0

12.1

新加坡

5.9

1.8

8.6

10.9

台湾

10.3

9.9

9.1

7.1

香港

5.1

8.7

12.1

8.0

资料来源:该国(地区)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

在迈向 21 世纪的年代里,“四小龙”追随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发展科

技,制订了奔向 2000 年的战略规划,力图早日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下面, 我们将重点叙述韩国和新加坡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