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湾战争和 90 年代的中东局势

海湾危机与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的战火刚熄灭不久,1990 年 8 月 2 日, 伊拉克向邻邦科威特发动全面入侵,并直接威胁沙特阿拉伯与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安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紧急出动,开赴海湾,进驻沙特阿拉伯,与占领科威特的伊拉克形成军事对峙。这一地区战云密布,最终引发了震动世界的海湾危机。

科威特是海湾地区一个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面积 1.7 万平方公里, 人口 191 万(1988 年)。在两伊战争中,它曾全力支援伊拉克。但是,它在历史上与现实政治经济利益方面又与伊拉克存在矛盾与争端。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扩张领土,二是掠取经济利益。

伊拉克一直宣称科威特为其领土的一部分。科威特在 7 世纪是阿拉伯帝

国的一部分。 1871 年,科威特是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英国殖民

者向海湾扩张后, 1899 年,英国成为科威特的宗主国。 1939 年科威特又

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科威特于 1961 年 6 月 19 日摆脱英国统治,宣

布独立。但伊拉克的历届政府却认为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尽管在 1963 年承认了科威特的独立自主,但没有放弃兼并其领土的企图。两国曾多次就边界划界问题举行谈判,但均无结果。 1973 年,曾发生边界冲突。伊拉克提出要科威特割让或“租借”位于阿拉伯河以西的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以保证伊拉克有一个通向海湾的出海港口,但遭到科威特的拒绝。

伊拉克入侵的另一动因,是企图获得科的石油资源与美元储备,增强其经济实力。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损失 2000 亿美元,外债高达 800 亿美元,其

中欠科威特 200 亿美元。伊拉克认为它为保卫阿拉伯世界作出了贡献和牺牲,称所欠之债为一笔“血债”,要求勾销,科威特没有同意。在武装入侵前夕,伊拉克还指控科威特从 1980 年起“偷采”了属于伊南部鲁迈拉油田价

值 24 亿美元的原油。此外,伊拉克还指责科威特不遵守石油输出国组织分配

的采油限额,与阿联酋一起,超产和滥售石油,致使它蒙受 140 亿美元的石油收入损失,要求科威特赔偿。科威特是一个拥有世界石油储量 20%的石油王国,并拥有大量石油外汇储备,伊拉克企图通过兼并它,占据其油田,成为主宰中东事务、影响世界的地区大国。

边界领土争端与石油、债务纠纷,使科伊之间矛盾日趋尖锐。1990 年 7

月 31 日,伊拉克与科威特高级谈判代表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会晤。伊拉克在

边境集结兵力达 10 万人。8 月 1 日,吉达谈判破裂。双方当时商定,后续会谈将在两国首都举行。但是,伊拉克自恃军事力量强大,不顾国际法准则, 发动了对科威特的武装进攻。

8 月 2 日凌晨 2 时, 10 万伊拉克大军从巴士拉、鲁迈拉、布赛亚等方向越过边界,向科威特进攻。伊拉克拥有经过八年两伊战争实战锻炼的百万大军,而科威特只有约两万人的军队,又无实战经验,双方军事力量与装备对比悬殊。战争爆发几小时,伊军已逼近科威特首都。在首都,科威特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达斯曼王宫的保卫战最为激烈。科威特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亲自指挥,并与他的两个儿子战死在宫内。埃米尔贾比尔被迫乘直升机飞往巴林,随后又飞往沙特,并在沙特建立了临时政府,号召抵抗伊拉克的侵占。

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后,8 月 4 日,宣布成立“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

由一名叫阿里的上校任政府首脑。接着又宣布“科威特共和国成立”。8 月 7 日,伊拉克宣布伊科“两国永久合并”,“科威特国家永远消失”。紧接着, 又宣布完全勾销它在两伊战争中欠下科的债务。28 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布总统令,宣布科为伊的第十九个省。9 月 23 日,伊拉克宣布停止科的货币流通,而以伊拉克货币取代。这样,伊拉克便逐步吞并了科威特。

伊拉克悍然兼并一个主权国家,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它企图称霸海湾地区,危及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更引起了美国、西欧和日本的不满。入侵的当天,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660 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撤军。随后,联合国安理会自 8 月 6 日至 11 月

29 日相继通过 11 个决议,宣布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吞并无效,对伊拉克实行全面制裁,谴责伊拉克军队侵犯外国驻科使馆的行为,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被扣留的外交人员,对伊拉克实行空中封锁,特别是 678 号决议,要求伊拉

克必须在 1991 年 1 月 15 日前撤出科威特,否则就使用一切手段将伊拉克赶出科威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安理会作出这么多的紧急决议,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美国与西方国家迅速向海湾地区调兵遣将。8 月 7 日,美国实施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计划。布什总统下令美军

向海湾和沙特阿拉伯集结。到 11 月初,进驻海湾地区的美军已达 24.5 万人,

其中地面部队 17 万余人;空军 3 万人,拥有作战飞机 444 架,加上海军航空

兵的 533 架,共达 977 架;海军 4 万人,各型舰船(包括航空母舰)共 85 艘。美国把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如 F117 隐形战斗机、“爱国者”式防空导弹等运到了海湾,以对付伊拉克。这是二次大战以来美军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集结。

8 月 13 日后,英、比、澳、加、法、荷、意及苏联等国也相继派兵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日本也企图乘机派遣自卫队到海湾,但由于国会否决未能实现。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应,有谴责,也有同情。多数阿拉伯国家既反对伊拉克吞并一个弱小的邻国,又不愿看到超级大国美国乘机在海湾立足。在 8 月 10 日举行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有 12 国赞同派军保护沙特,免遭伊拉克入侵,埃及、叙利亚、摩洛哥的军队还参加了多国部队。

几十万人组成的多国部队进入海湾,使伊拉克面临沉重的压力,联合国的制裁使伊拉克的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但是伊拉克的态度仍十分强硬,它将数千名西方国家的外交人员、侨民、旅游者集中起来,作为人质,并把其中一些人质转移到重要的军事设施和炼油厂、饮水净化厂等经济目标内,以“人质盾牌”来对抗美国的“沙漠盾牌”,企图迫使美国放弃进攻或撤军。它也先后释放法、德、日等国的一些人质,以分化、瓦解多国部队。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扩军备战的同时,于 8 月 12 日提出谈判和撤军的三项条件,声称, 只有以色列撤出被占的阿拉伯领土、叙利亚撤出黎巴嫩、美国撤出沙特阿拉伯,伊拉克才会撤出科威特。美国和以色列拒绝了伊拉克的条件。海湾地区危机日趋严峻,战争已不可避免。

1990 年 11 月 29 日,联合国安理会特别会议通过 678 号决议,授权联合

国成员国在伊拉克于 1991 年 1 月 15 日之前仍拒不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的情况下,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实际上这是给伊拉克的最后通牒。

为阻止战争发生,国际社会曾为争取和平解决危机作了种种努力。美、伊双方于 1991 年 1 月 9 日在日内瓦会谈,但伊拉克坚持科威特为其第十九个

省,而美国要求伊拉克必须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会谈终于破裂。1 月 13 日,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飞抵巴格达,进行最后的和平努力,但仍告失败。战争迫在眉睫。

1991 年 1 月 17 日,当地时间凌晨 2 时 40 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起代号“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向伊拉克部队全面攻击。多国部队利用高技术的优势,出动飞机三万多架次,首先大规模轰炸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伊军指挥中心、防空系统、通信枢纽、共和国卫队师、运输补给线和前沿阵地,使伊拉克的通信系统和交通设施等遭到严重破坏,并基本上取得了制空权。伊军虽不断向沙特首都和以色列境内发射“飞毛腿”式导弹,但效果不大,大多数的“飞毛腿”导弹都被美军的“爱国者”导弹摧毁。以色列在美国抑制下,采取不予还击的方针,使萨达姆企图把以色列拖入战争、从而拆散美国的反伊联盟的计划没有实现。为保存实力,伊拉克的飞机大批飞入伊朗境内,被伊朗扣留。

战争爆发后,一些国家包括中国,继续进行和平努力,提出停火建议。2 月 15 日,伊拉克宣布愿意接受安理会 660 号决议,有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伊外长阿齐兹随即飞往莫斯科,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会谈。2 月 19 日,苏联提出四点和平建议,呼吁美国推迟地面进攻。22 日,苏联进一步提出伊拉克撤军方案,即停火一天后伊拉克开始从科撤军,在 21 天内撤完。但美国认为这个方案对伊太宽容。布什总统拒绝了苏联的调停,提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格林威治时间 2 月 23 日 17 时。伊拉克表示,美国的“最后通牒” 是可耻的,加以拒绝。

2 月 24 日当地时间 4 时,在美国的最后期限过去八小时后,多国部队分四路向伊拉克发起全面进攻。在多国部队的凌厉攻势打击下,伊拉克军队的防线迅即被突破。多国部队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把大批部队悄悄调到西部沙伊边境,从西线突袭伊拉克南部,包抄伊军后路,并同从南面向科威特推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使数以万计的伊军陷于被围歼的境地。伊拉克被迫于 2 月 26 日通知安理会,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至 27 日

凌晨,伊军全部从科撤出。被伊军占领七个月的科威特获得解放。 28 日, 美国宣布停火,多国部队中止战斗。海湾战争基本结束。

海湾战争的结束虽比人们预计的要快,但持续半年之久的海湾危机却对世界局势发生巨大影响。美国在海湾战争的胜利和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东的存在,反映了美国势力的增长。伊拉克的入侵和兼并科威特的行为,反映了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伊拉克的失败,使中东的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新的分化与改组。战争的结局对战后中东地区的秩序安排,包括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和阿以关系发生重大影响。海湾战争加剧了亲西方和反西方的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伊拉克战败和巴解支持伊拉克陷入困境,客观上有利于以色列。战争给科、伊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两国在战后的重建都是十分艰巨的。海湾战争是苏联东欧剧变、全球格局失衡下的产物,其结果对世界新的格局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中东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苏联的势力一落千丈。在推动阿以和谈和中东和平进程中, 美国的影响与作用空前增长。

阿以对话与中东和平进程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而巴勒

斯坦问题的争端主要是阿犹之间,即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 1947 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实行阿犹分治的决议未能实现,由此,发生了阿以之间的武装冲突,爆发了多次战争。在大国的干预下,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经过几次战争,以色列占有了整个巴勒斯坦,并且占领了邻近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但战争并未带来和平与稳定,阿以双方均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显然,用武力无法消灭对方,也解决不了双方的争端。

从 70 年代初开始,阿拉伯与以色列双方在认识上开始发生变化。 1973

年 10 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和以色列之间开始对话,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间的战争状态,建立了外交关系,揭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序幕。

进入 80 年代,中东和平进程在曲折中有所前进,突出表现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阿拉伯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思想认识的转变。阿拉法特日益认识到, 用武装斗争不可能把以色列人“赶下地中海”去,也不能解放被占领土。一些阿拉伯国家开始调整对以色列的战略。 1982 年在非斯召开的阿拉伯国家

首脑会议改变了对以色列不接触、不谈判、不承认的“三不政策”。 1988

年 11 月,巴解组织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并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 242 号决议,事实上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

与此同时,以色列虽在战争中占据了优势,但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十年的阿以冲突的严酷事实使以色列人认识到安全不能光靠武装力量。1987 年以来被占领土上持续不断的巴勒斯坦人的起义在以色列社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以色列当局的镇压并不能使巴勒斯坦人屈服。

进入 90 年代,世界格局和中东局势出现了巨大的新的变化。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上升,用军事手段解决矛盾冲突日益让位于政治解决。中东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对世界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国际社会,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积极促进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 1991 年海湾战争后,美国为建立以它为主导的“中东新秩序”,力促阿以和谈。在新的形势下,阿以双方终于开始新的中东和平对话的进程。

但中东和平进程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 1991 年 10 月 30 日,由美苏倡议的阿以双方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中东和谈,由于阿以冲突的一个重要角色——巴解组织被排除在会谈之外,遇到了严重困难。这次历时 22 个月的十轮中东和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1992 年 7 月,主张同阿拉伯人媾和的以色列工党取代右翼利库德集团上台执政,拉宾任总理,佩雷斯任外长。在国内外和平势力支持下,拉宾表示要“不受摆布,独立自主”地推进阿以和谈,以实现“以土地换和平”。他一面主动采取措施缓和阿以矛盾,另一方面通过挪威的热心协助,与巴解组织开展秘密会谈。秘密会谈从 1992 年 12 月开始,到次年 9 月 9 日,终于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达成了相互承认的协议,并缔结了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的方案。这是中东和平进程中带实质性的突破。

1993 年 9 月 13 日,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达成了双方相互承认和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的协议。双方一致认为,“现在应该结束几十年来的对抗和冲突,相互承认对方的合法权利和政治权利,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并通过双方商定的政治进程,实现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解决

的历史性的和解”。巴以协议的签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揭开了中东从战争走向和平的新篇章,标志着中东和平历程上的一个新起点。这个协议受到国际上的广泛欢迎,并推动了阿以多边对话的发展。

以巴以协议为契机,阿拉伯国家纷纷走上与以色列和解的道路。在巴以协议签字的翌日,拉宾总理访问了摩洛哥,同摩国王哈桑二世举行了会谈。随后又访问了埃及,同穆巴拉克总统会谈。在巴以协议签字的第二天,约旦和以色列在华盛顿也签署了关于双方和平谈判的框架协议。此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的方案逐步落实。

1994 年 5 月 4 日,巴以在埃及首都开罗签署了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开罗协议正式确认了加沙和杰里科两地的自治地位。5 月 18 日,巴勒斯坦警察完成了在自治区的进驻与部署,取代了以色列占领军。7 月,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返回加沙,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开始运作。巴以关于巴勒斯坦自治的第一阶段基本完成。同年 7 月 25 日,约旦与以色列两国首脑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两国之间的长期冲突已经结束,两国的目标是“在以色列及其邻国之间实现公正、持久与全面的和平,并在两国之间签订和平条约”。 10 月,约旦和以色列正式缔结和平条约,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95 年中东和平进程继续有所发展。巴以双方在埃及的塔巴通过艰苦的

会谈,达成了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规 定到 1997 年 7 月以色列军队完成重新部署时,巴勒斯坦将控制约旦河西岸 90%的领土。在第一阶段,以军将撤出杰宁、纳布卢斯、图勒凯尔姆、盖勒吉利耶、拉姆安拉、伯利恒六个城市和希伯伦的部分地区,以及 450 个乡镇,但以军将继续控制西岸定居者途经的公路,并保卫西岸的犹太定居点。这一阶段约需六个月。其他重要问题如耶路撒冷地位、犹太定居点和巴勒斯坦难民的命运将在 1996

年 5 月前举行的谈判中决定。最终协议定于两年后商定。9 月 28 日,巴以双方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塔巴协议。

1993 年奥斯陆宣言和 1995 年塔巴协议签署后,“以土地换和平”的主张日益变成现实。但这两个协议的实施触犯了被占领土上的犹太居民点移民的利益,与犹太极端分子的主张更是格格不入,引起了以色列内部矛盾的激化。犹太极端分子力图阻止和平进程,并将他们的仇恨集中在全力推进这一进程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身上。 1995 年 11 月 4 日,拉宾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的和平集会上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枪杀身亡。凶手伊加尔·阿米尔当场被擒。为表达对这位为中东和平进程而献身的斗士的敬意与哀悼,一百多万以色列人参加了葬礼,八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其中有阿拉伯国家的首脑来到耶路撒冷赫茨山公墓向他告别。

拉宾总理被刺身亡,给以色列局势和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一层浓厚的阴影。拉宾去世后,佩雷斯外长受命组阁。他宣称将继承拉宾的未竟事业,继续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在他的主持下,塔巴协议实施进展比较顺利。以色列军队相继撤出杰宁、希伯伦及西岸最大城市纳布卢斯。叙利亚在美国力促下也表示将恢复与以色列的谈判。以色列与约旦的关系平稳发展,双方经济合作逐渐展开。

1996 年 1 月,巴勒斯坦自治机构举行大选,阿拉法特和主张和谈的温和派获得压倒多数的胜利。伊斯兰激进教派政治组织哈马斯①和一些其他激进派

① 哈马斯,即伊斯兰抵抗运动,1987 年 7 月在加沙地带成立。它既是一个宗教、社会和慈善救济组织,又

别抵制这次选举。但未成功。

但是,中东和平进程是很艰难的。预定于 1996 年 5 月开始的巴以之间的新一轮谈判,难度很大。关于巴勒斯坦自治区最终地位、巴勒斯坦难民、犹太定居点以及耶路撒冷归属等问题双方分歧很大。叙以谈判是中东实现和平的关键,一旦叙以和谈取得成效,黎巴嫩将迅速跟进。但戈兰高地这一争端的焦点问题很难解决。有关水资源控制与用水分配也是巴以双方激烈争执的问题。以色列用水的三分之一、饮用水的将近一半来源于约旦河西岸的地下水库,巴勒斯坦人每年只得到从地下水库抽出水总量的约四分之一。巴方主张由自治当局控制本地水资源,但遭到以方拒绝。巴以和平谈判获得国际社会和中东一些国家,如埃及、约旦和阿拉伯国家联盟领导人的欢迎与支持, 然而叙利亚、伊朗、利比亚表示不满或反对,海湾阿拉伯国家表态谨慎。以色列领导人关于不会撤退到 1967 年前的边界和以色列拥有对耶路撒冷主权的讲话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批评。

巴以和平进程的发展遇到了来自双方内部极端势力的强烈反对,阻力日益增加。奥斯陆协议和塔巴协议的达成,使犹太极端主义势力的“大以色列” 梦想破灭,以色列内部主和派和右翼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突出。利库德集团等反对党一再对工党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力图推翻工党政府。巴勒斯坦伊斯兰极端分子组织哈马斯抵制巴勒斯坦自治机构,并多次制造爆炸恐怖事件,这使佩雷斯和阿拉法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并为右翼利库德集团的重新上台提供了条件。

为反击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①向以色列境内发动导弹袭击,以色列军队于1996 年 4 月对黎巴嫩进行持续 16 天的攻击,造成了数百人的伤亡,其中多

数是平民。这不仅引起阿拉伯人的不满,并使工党在 5 月的大选中失去了阿

拉伯血统的以色列选民的选票。结果在 5 月 29 日举行的大选中工党失利。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挑战 当代伊斯兰教有巨大的发展,伊斯兰世界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60 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开始活跃。70 年代末,以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胜利为标志,这一运动发展到高潮,广泛影响到亚非广大地区,尤其是中东,日益形成对国际局势和中东局势的巨大冲击。

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每当伊斯兰国家处在社会矛盾激化或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政治与经济出现危机,传统社会失衡,社会成员难以承受和理解时,往往就有一种要求回到《古兰经》去的宗教净化运动诞生。这个运动的中坚力量是以原教旨主义为旗帜的。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要求遵循穆罕默德的遗训,恢复伊斯兰教的原初教旨,严格遵循《古兰经》和《圣训》,全面实施伊斯兰法则,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制度,同时要求清除一切异端邪说及外来的影响。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并非一场单纯的伊斯兰复古运动,实质上是一场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伊斯兰复兴运动。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政治运动始于 18 世纪中叶的阿拉伯半岛。近代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勒·瓦哈卜主张信奉一神论,

是个政治组织。它与巴解组织抗衡,主张对以色列进行圣战,是巴勒斯坦的主要极端主义组织。

① 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是 1982 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后成立的反以色列军事组织,拥有数千基干战士,受到伊朗和叙利亚的支持。

反对脱离《古兰经》和《圣训》的宗教仪式与行为,要求返回伊斯兰社会, 保持伊斯兰早期的朴素本色。在政治上反对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统治和英国的侵略,争取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独立。这个运动被称为“瓦哈比运动”,其教派称为“瓦哈比教派”。运动几经曲折,在瓦哈卜逝世后,由穆罕默德·伊本·沙特继续,并终于建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国。此后,在 19 世纪末,苏丹曾兴起马赫迪运动。运动以纯洁伊斯兰教为号召,举行反对奥斯曼王朝和英国殖民者的起义,并于 1885 年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马赫迪国。近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体现了高涨的阿拉伯民族精神,在政治上是一场摆脱异族统治的解放运动。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近代一样,也是复兴原教旨的运动,但具有不同的规模和特点。一是伊斯兰世界的许多国家程度不同地卷入了这场运动,使运动具有广泛的国际规模,甚至在世俗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要求恢复伊斯兰传统的呼声也日益高昂;二是运动内容不仅反映在宗教信仰方面,且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道德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伊斯兰化深入到诸多方面。

1979 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霍梅尼将伊朗建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指导治理国家,宣布“一切民法、私法,行政、金融、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以及其他所有法规都必须建立在伊斯兰标准之上”。霍梅尼系统地提出 了一整套“伊斯兰意识形态”,强调伊斯兰既是精神上的指导准则,又是社会政治的理论。伊朗成为了原教旨主义者所企望建立的“真正的伊斯兰国家的现实模式”。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使伊朗成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中心,极大地推动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发展。

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宗教和社会政治纲领上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其派别和组织很多,各自的政治目标与活动方式颇不相同。有激进派,也有温和派。激进派主张用武力打击或推翻现政权,用暴力改造社会,为达此目的不惜采取恐怖手段。温和派则主张用渐进的方式实现改革,要求改变政策, 使之符合伊斯兰教义。他们广泛开展宣传,并深入到农村、街区和边远地区, 一面唤起民众的伊斯兰信仰热情,一面推行伊斯兰改造运动。还有一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组织政党,参加政治活动,企图通过合法手段,控制议会, 建立伊斯兰政府。

80 年代以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日益扩展,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在新的国际格局中,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成为一支巨大的思想和政治力量,对中东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

1989 年,苏丹建立了由原教旨主义组织苏丹全国伊斯兰阵线掌权的国家,成了伊朗以外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另一重要活动基地。在苏联解体后,中亚伊斯兰复兴活动发展,苏军撤出和纳吉布拉政权垮台后,阿富汗成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活动的地区, 1992 年建立了由伊斯兰圣战者掌握的政权。原教旨主义者在北非的进展迅猛。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拯救阵线提出“不要宪法,不要法律,只要《古兰经》”的口号,在这个穆斯林国家吸引了许多群众。在 1991 年 12 月的首次多党选举的第一轮投票中,获得 231 个议席中的

188 席,一举击败执政 30 年的民族解放阵线,几乎夺取了政权,后被军方镇压并取缔。但它转入地下,从事恐怖暴力活动,使阿尔及利亚政局动荡不安。在埃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世俗政权一直处于对抗状态。还在纳赛尔执政时期,穆斯林兄弟会就提出“埃及伊斯兰化”的口号。萨达特总统在 1981

年 10 月阅兵时就是被原教旨主义者刺杀的。穆巴拉克总统多次遭到伊斯兰激

进分子的行刺。 90 年代以来,埃及原教旨主义者制造了多起暴力事件,“圣战组织”、“新圣战先锋队”等原教旨主义组织渗透到军队中吸收成员,以达到推翻现政权、建立纯粹的伊斯兰国家的目的。

在巴勒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哈马斯”深受霍梅尼理论的影响, 要求消除一切外来影响,重新建立真正的伊斯兰社会。哈马斯主张进行解放巴勒斯坦的“圣战”,用武力消灭以色列,建立一个从地中海到约旦河的巴勒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因此,它反对任何形式的和平谈判,并指责与以色列谈判和签订协议是叛变。他们开展恐怖暴力活动,对中东和平进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此外,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与活动遍及亚非广大地区。中东的黎巴嫩的真主党,土耳其的伊斯兰行动组织和伊斯兰福利党,叙利亚、约旦、伊拉克的穆斯林兄弟会、伊斯兰圣战组织、伊斯兰协会或最高委员会;非洲尼日利亚的非洲伊斯兰组织,毛里塔尼亚的民族党,突尼斯的伊斯兰复兴运动, 摩洛哥的正义与慈善协会;中亚塔吉克斯坦的伊斯兰复兴党;南亚巴基斯坦的伊斯兰促进会;东南亚马来西亚的伊斯兰党、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真谛党等等,都在积极地开展活动。原教旨主义不仅在以伊朗为主体的什叶派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在占穆斯林多数的逊尼派中影响日增。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国际社会提出了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标准,以所谓人权和民主问题为借口,对一些国家施加压力,这引起许多亚非国家,包括伊斯兰国家人民的强烈不满,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提出的反帝反霸、与西方对抗的主张在这些国家颇有市场。一些伊斯兰国家政治上独裁、专制,统治上层生活腐化、糜烂,对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无能,政策失误,也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土壤。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倡导的“反独裁,争自由,均贫富”的口号,对广大穆斯林群众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此外,一些伊斯兰国家的世俗政府推行西化政策与传统的伊斯兰文化相矛盾,“回到《古兰经》”,净化伊斯兰社会的主张也吸引了许多穆斯林。因而,亚非国家,尤其是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发展迅速,活动日趋活跃,形成了一种对现存世俗政权的严重挑战。 90 年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已发展为影响中东和世界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并有继续扩展之势。但目前伊斯兰世界的主流仍是世俗政权和温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