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新加坡经济的起飞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建立 1967 年 8 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在曼谷举行外长会议,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84 年 1 月,文莱独立后,随即加入了东盟。东盟六国地处亚洲东南部,北邻亚洲大陆和日本,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交通之要冲,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位于热带的东盟国家,盛产橡胶、大米、木材、锡和石油,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其总面积约 305 万平方公里,比欧洲共同体面积约大一倍;总人口 2.8 亿,

相当于欧洲共同体人口的总和。东盟成立 20 年来,由于它在各方面的成就和成员国关系的改善,特别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的贡献,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区域性合作组织。

东盟的成立有一个探索的过程。60 年代初,东南亚国家基本上赢得独立,1955 年万隆会议的召开和 1961 年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举行,促进了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合。1961 年 8 月,东南亚联盟建立,它由马、菲、泰三国组成。1963 年 8 月又有马、菲、印尼组织诞生。这两个组织可以视为东盟的前身。由于马、菲之间存在沙巴问题的领土争端,以及印尼苏加诺政府执行全面对抗马来西亚联邦①的政策,它们在组织上陷于分裂、瘫痪,建树不多。

60 年代后期,东南亚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是各国经历二十余年的独立斗争和国内动乱,开始进入政治相对稳定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新时期, 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趋于缓和;另一方面,英国宣布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出军队,美国在印支战争中的失利,引起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震动。同时, 国际上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出现,尤其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就对东南亚国家的鼓舞很大。东南亚国家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加强相互合作,通过集体力量才是谋求东南亚的安全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1965 年印尼“九三○事件”②后,苏哈托取代苏加诺执政,中止了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对抗。1966 年菲、马关于沙巴的主权争端在泰国调解下达成一定谅解。东盟成立的条件成熟了。1967 年 8 月 8 日,东南亚五国发表《曼谷宣言》,即《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东盟正式成立。宣言明确宣布,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但东盟成立初期,内部关系还较紧张, 联盟忙于调解内部纠纷,健全组织,区域合作尚处于起步状态,在国际上鲜为人知。

进入 70 年代,亚洲形势发生变化。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① 1963 年 9 月 16 日,根据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与英国签订的协定,建立马来西亚联邦。联邦由原英联邦

国家马来亚、英自治邦新加坡和英直辖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1965 年 8 月 9 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印尼认为这是对印尼实行包围的新殖民主义的产物,苏加诺宣布采取对抗政策,加强印尼防御和支持沙捞越、沙巴的反马来西亚政府的斗争。

② 1965 年 9 月 30 日,以苏加诺总统警卫部队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一批军官发动“九三○运动”,逮捕和处决了一些右翼高级将领,以防止颠覆苏加诺政府的军事政变。10 月 1 日,以苏哈托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军事政变,镇压了“九三○运动”参加者,同时镇压共产党人和左翼人士。1967 年苏哈托取代苏加诺担任印尼总统。

位,尼克松总统宣布访华;苏联在提出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主张的同时,加强了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军事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东盟国家调整了对外政策。1971 年 11 月在吉隆坡举行东盟外长特别会议,签署东南亚《和平、自由、中立区宣言》,决心进行必要的努力,使东南亚成为一个不受外部强国干涉的和平、自由、中立地区。为此,东盟国家于 1972 年拒绝了关于马六甲海峡国际化的要求,1973 年又一致拒绝了苏联关于“亚安体系”的主张。1974~1975 年,东盟国家与中国关系改善,马、菲、泰三国相继与中国建交。

70 年代中期,东盟面临新的形势。 1975 年印支战争结束后,美国从印支撤退,苏联与越南的扩张加剧,加上“石油危机”引起了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使东盟国家认识到,为确保自身的安全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切实加强联盟国家间的合作。1976 年 2 月,在印尼巴厘举行了东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通过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盟协调一致宣言》。会议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就经济合作制定具体原则,同时加强了组织上的联系。除坚持定期召开外长会议,必要时举行首脑会议外,还决定增设经济、劳工、社会福利、教育和宣传等五个部长级会议,讨论和批准各自领域的计划。设在印尼雅加达的常设秘书处则负责经常协调联盟国家间和各机构间的关系。巴厘首脑会议是东盟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东盟进入切实加强政治协调和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1977 年 8 月,东盟在吉隆坡召开第二次首脑会议,进一步强调东盟团结合作和协调联盟的对外关系。菲律宾宣布不对沙巴提出领土要求。会议批准了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的计划,加强了东盟同美、日、澳、新和欧洲共同体的对话与合作。此后,东盟内部的区域合作日益加强。在经济方面,东盟国家决定共同投资兴办五项大型工业企业,加强贸易合作,实行一些商品交换的优惠贸易安排,并在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合作措施。在安全合作方面,成员国之间签订了一些双边协定,开始举行双边与多边的联合军事演习。

1978 年 12 月,越南大举入侵民主柬埔寨,陈兵柬泰边境;1980 年 6 月又对泰国进行武装挑衅,侵犯东盟一个成员国的领土,威胁东盟的安全。此后,东盟国家频繁召开会议,协调彼此立场,采取共同的对策。东盟国家支持民柬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赞同联合国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决议和基本原则。根据东盟的建议,1981 年召开了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让柬埔寨人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实行民族自决。东盟为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国际影响日益提高。

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新加坡经济的起飞 东盟国家独立后走上了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除了成员国之间相互合作不断加强以外,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是东盟国家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东盟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67~1980 年接近 8%。这不仅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名列前茅,而且高出发达国家一倍以上。1980 年东盟五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1720 亿美元,按人口平均,新加坡高达 4218 美元,马来西亚达到 1763 美元,菲律

宾 733 美元,泰国 708 美元,最低的印尼也已达 460 美元。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论,新加坡已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其他国家也都成为中等收入的国家。1984 年加入东盟的文莱,人口少,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当年人均收入高达 17,

282 美元。

东盟成立前,这些国家普遍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战略,用关税政

策限制进口,发展本国产品以取代进口货。同时大力建设劳动密集型工业, 主要是可吸收大量劳动力的轻纺、成衣、食品等中小型轻工业。东盟成立后, 从 6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东盟国家进入发展“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阶段。各国程度不同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 同时大力发展出口商品的生产,“以出口带动经济”,并普遍建立“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这一战略取得一定成功,工业在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农业,对外贸易增长迅速。1980 年东盟五国进出口贸易额达 1300 亿美元,约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外贸总额的 14%。

东盟多数国家原为“单一种植”类型的农业国家。独立后,农业进展较慢,土改收效甚微。但从 70 年代以来,采取由国家投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改变“单一种植”的模式。在保持大米、橡胶等传统产品生产优势的同时,发展油棕、玉米等新产品,一些缺粮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粮食自给率提高。

东盟地区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地区,尤其是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成为发展中国家除石油输出国以外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引起世界的瞩目。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1959 年在英联邦范围内实行自治。1963 年成为马来西亚联邦内的一个州。1965 年 8 月退出马来西亚联邦, 建立了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在独立以前,新加坡利用处在国际航道上的优越地理条件,发展成为一个自由商港和东南亚地区贸易的中心。1959 年以前,新加坡经济基本上是以转口贸易为中心,国民收入的 75%来自转口贸易活动。以李光耀①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时,面临两方面的经济压力: 一是邻近国家独立,实行对外直接贸易,新加坡的转口贸易衰落;二是国内工业落后,失业率高达 15%。为了摆脱经济困境,新加坡政府从改革单一的转口贸易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入手,鼓励发展工业,逐步走上工业化和建立多元经济结构的道路。

1959~1965 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新加坡采取“替代进口”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颁布《新兴工业法》《工业扩充法》等法令,采用豁免一定时期所得税的方式,鼓励商业资本转向工业部门。这一时期建立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1966~1970 年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新加坡采取鼓励出口工业的经济政策。政府颁布《经济扩充奖励法》等法令,建立新加坡开发银行和裕廊出口加工区,大力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开始建设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

进入 70 年代后,新加坡工业化步伐加快。60 年代新加坡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 8.7%,70 年代达到 9.4%。经过短短 20 年的努力,新加坡经济迅速崛起,从不发达国家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传统的经济结构已经改变。到 80 年代初,以石油提炼、电子电器、船舶修造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发展起来,新加坡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航运中心、炼油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中心,并且出色地解决了居民住房和就业问题。到 1981 年底,71%的居民住进

① 李光耀(1923~),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1946~1950 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和中殿律师学院深造,曾参加英国工党。1950 年回国后担任律师。1954 年 11 月参与发起组织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一直任该党秘书长。1959 年新加坡自治政府成立,任总理。1965 年 8 月独立至 1990 年底一直担任内阁总理。1990 年 11 月吴作栋继任总理,李光耀任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内阁资政。

了政府修建的设备齐全、价格低廉的公共住宅,人均住房面积为 15 平方米, 居亚洲首位。

新加坡经济崛起与重视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密切相关。新加坡政府在设立经济发展局的前一年,建立成人教育局(1960 年),后又建立工艺教育局

(1968 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以工艺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并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在普遍提高本国人民文化科学水平的同时,大力培养各部门的技术人才。在文化上,新加坡注意保持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鼓励向新加坡统一的民族文化演变。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与其他东盟国家一样,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它们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外国资本,它们的对外贸易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很大的依赖性。经济结构还不合理,进出口贸易额所占比重过大,尤其是新加坡,由于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海外贸易,虽摆脱了单一转口贸易的困境,但仍是一个加工贸易国,必然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西方经济衰退,保护主义抬头,东盟国家对外贸易首先遭到冲击。1983~1984 年东盟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普遍下降。1985 年菲律宾下降了 5%,新加坡经济也下降 1.7%。由于国际收支状态的恶化, 东盟国家外债负担加重,1984 年达 735 亿美元。菲律宾最为沉重,1984 年为

253.4 亿美元,一年的还本付息额即达 30 亿美元。经济形势恶化直接影响菲律宾的政局。从 1983 年后,菲律宾经济与政治危机交织,终于导致 1986 年2 月马科斯政权的下台和科拉松·阿基诺新政府的建立。

为了克服经济衰退带来的困难,80 年代中期,东盟国家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总战略,实行一系列经济调整与改革。例如,放松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把竞争机制进一步引入正在形成的市场经济,发挥私人经济的作用;放宽对外资的种种限制,制定对外国投资的特别优惠政策,并探索一条以出口导向为主结合进口替代的新路子,大力发展对本国资源的再加工,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从 1987 年到 1991 年的五年里,东盟国家经济走向了复苏和新的增长,平均增长率 7.1%。这是继 70 年代之后又一次高增长期。其中, 泰国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为 10.5%,新加坡为 8.9%,马来西亚为 8.2%, 印度尼西亚为 6.2%。菲律宾因政局动荡和海湾危机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年均经济增长率较低,约为 4.3%。90 年代大多数东盟国家走上稳定增长的轨道。泰、马、印尼三国被认为在进入 21 世纪时可能成为亚洲的新“小龙”。因而,在日益崛起的亚太地区,东盟仍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