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兴起

50 年代中期以后至 70 年代初期,当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一个重要的转折,其主要表现是以亚非拉独立国家为主体的第三世界的形成,并迅速发展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三世界”与“三个世界”的概念产生于战后 50 年代。最早使用“第三世界”这一术语的是法国的一位人口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1952 年,他在一篇题为《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指出,当时除了两个对抗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第三世界。索维最初是借用法国大革命之前社会存在的“三个等级”的概念,将第三世界界定为相当于“第三等级”,指的是一种“被忽略、待开发、具有革命潜力的力量”。

50~60 年代,第三世界被视为独立于美苏两大力量以外的“第三种力量”或“第三种势力”,其中包含了浓厚的民族主义的色彩。此外,第三世界还含有“不结盟”的意思。在经济上,第三世界被认为是“不发达”国家。60 年代,随着许多不发达国家加入联合国后,“不发达”一词因带有贬义而逐渐被摒弃,代以“发展中”一词。国际上开始将“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术语交替使用。

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诞生。通过 1955 年万隆亚非会议、1961 年贝尔格莱德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与亚非拉国家举行的国际会议,第三世界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它们既不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也不属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世界。它们自豪地宣称自己是第三世界。1973 年 9 月,在阿尔及尔召开的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把“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正式写入会议的《政治宣言》之中。第三世界的地位和形象在国际上确立,第三世界的术语也广泛流行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在战后初期提出了关于“中间地带”的概念, 指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①关于“中间地带”的理论包含有“第三世界”的含义。70 年代初,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形势下, 毛泽东在接见外宾的几次谈话中,都探讨了关于三个世界的概念和含义问题。 1974 年 2 月 22 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借用了国际上已流行的第一、第二、第三世界的术语,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同年 2 月 25 日,他与阿尔及利亚革委会主席布迈丁的谈话中也补充说:“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因为政治、经济各方面,中国不能跟富国、大国比,只能跟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在一起。”显然,毛泽东所指的第三世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非拉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同年 4 月 10 日,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首次向全世界阐释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指出:“从国际关系的

① 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 2 版,第 4 卷,第 1193 页。

变化看,现在的世界实际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此后, 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更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甚至那些反对使用这一概念的人也不得不接受这一概念。

第三世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当代世界有 180 多个国家,而亚非拉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多达 130 多个,约占世界国家总数的 3/4;其土地面积 1 亿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总面积 1.41 亿平方公里的 67%;人口 40.4 亿,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76.9%。第三世界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在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中,第三世界国家约占 80%,仅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就占世界总储量的 56%(1980 年)。在已知的 51 种稀有金属中,约有 30 种全部或大部分出产在第三世界地区。世界许多重要经济作物和农业原料,特别是天然橡胶、黄麻、剑麻、咖啡、可可、香蕉、椰子、棕榈和甘蔗等热带、亚热带作物主要产地在亚非拉国家。这不仅为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而且为发展和繁荣世界经济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资条件。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它们扼海上交通要冲,控制一些海峡和港口。如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沟通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以及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麦哲伦海峡等都位于第三世界地域之内。非洲北端的苏伊士运河和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运河,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举世公认。1988 年美国公布要控制的全球 16 个航道咽喉中,据统计有 12 个在亚非拉。由此可见,第三世界在当代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

作为当代世界舞台上的一支新兴的力量,第三世界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 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它们都曾遭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奴役,有着悠久的反帝反殖的斗争传统。第三世界的形成,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并在争取和维护独立的斗争过程中联合起来开展共同斗争的产物。

  2. 从经济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第三世界经济学家圣地亚哥宣言”指出:“第三世界拥有世界人口的 76%,却仅仅依靠世界收入的 27%维持生计——甚至连这点微薄收入还要被不合理地分配,使得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处于一种赤贫状态。”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一般有若干共同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二、产业结构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三、所有制形式为特有的多样性, 四、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五、对外的依附性。它们基本上是经济上欠发达的农业和初级产品出口国。现代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及原始手工业并存,凋敝、闭塞的农村和日益膨胀的城市并存,少数富有者与广大贫困群众并存,是其二元结构的突出表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历史根源,主要是由于现实存在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因而,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民族经济,消除贫困落后,成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要求。

  3. 从政治上看,第三世界各国存在不同性质与类型,既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有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大多数国家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还有一些国家是由封建王公贵族领导的。这些不同阶级领导的国家所奉行的政策各异,它们之间也往往由于种种矛盾(民族、宗教、语言、领土与边界等等的矛盾)发生冲突甚至战争。然而,它们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帝国主

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这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的政治要求。

由于共同的历史命运。共同的经济和政治要求,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集体力量,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这是当代世界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大事。

在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50 年代中期亚非会议的召开和 60 年代初期以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和标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