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90 年代的中欧东欧国家

俄罗斯 俄罗斯早在 1990 年 6 月 12 日就选举产生了自己的人民代表大

会,后来 6 月 12 日被定为俄罗斯独立日。 1991 年 6 月 12 日,经全民投票, 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他原来的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由哈斯布拉托夫接任。初期,叶利钦和哈斯布拉托夫相互配合。后来,叶利钦启用年轻的激进派盖达尔(1956 年生)担任副总理和代总理,领导经济改革。 1992 年开始实施休克疗法,1 月 2 日全面放开物价,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发放私有化证券,这引起物价飞涨,一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 2200%,市场上商品虽有所增加,但价格惊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社会普遍不满。 1992 年 12 月,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哈斯布拉托夫等人严厉批评盖达尔政府,指责它不考虑本国国情、照搬西方模式,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叶利钦向议会作出一系列让步,但仍没能保住盖达尔的位置。人代会选举切尔诺梅尔金担任总理。人代会后,叶利钦总统和议会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尽管双方都主张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化,但议会反对休克疗法,主张渐进改革,更反对叶利钦扩大总统权限的企图,主张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993 年 4 月 25 日, 俄罗斯举行全民公决, 58.7%的选票支持叶利钦总统,对其经济改革政策表示信任。但是,多数选民担心国家局势会更加动荡,没有投票支持提前举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这样,总统和议会之间的矛盾仍继续存在。

全民公决后,叶利钦利用他取得的相对优势,撇开议会另开制宪会议。1993 年 7 月,制定了新宪法草案。9 月 21 日,叶利钦宣布解散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哈斯布拉托夫立即召开议会,宣布总统令非法,并任命副总统鲁茨科伊为代总统。双方对抗愈演愈烈,政府派军警包围了议会大厦,议会则组织武装力量进行守卫。 10 月 3 日下午,劳动俄罗斯等政党组织数万人向议会大厦进军,驱散封锁大厦的军警,进而又攻占市政府和电视中心。政府立即调动军队和坦克,于 10 月 4 日清晨 7 时发起进攻,造成流血冲突,

有 142 人死亡, 600 余人受伤。当天下午,议会大厦失陷,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等人被捕。

1993 年 12 月 12 日,俄罗斯对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 确定实行总统制。总统不仅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而且是最高决策者,有权确定内外政策和基本方针、任命总理、解散议会、决定举行全民公决、签署并颁布法律。总统还是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原有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不复存在,苏联时期的国家政权形式彻底结束。新议会称联邦会议,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叫联邦委员会,由直辖市、共和国、边疆区和区等 88 个联邦主体各选出两名代表组成。下院叫国家杜马,由 450 名议员组成,

其中一半由全俄划分 225 个选区各选出一名代表,另一半由参加竞选的党派

和社会团体产生。 1993 年 12 月 12 日举行联邦新议会的选举。第一届国家杜马基本由三大力量组成。一是“民主”力量联盟,其核心是盖达尔的“俄罗斯选择”。二是建设性反对派联盟,包括久加诺夫的俄罗斯共产党,以及农业党、民主党等。三是具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其主席是日里诺夫斯基。但三派力量在多党议会政治、市场经济和维护强国地位等国内外大政方针上并无原则分歧。

新议会成立后,叶利钦为适应各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改组了政府,解除了几名激进改革派人物的职务。1994 年 2 月 23 日,国家杜马作出政治大赦

的决定,释放了哈斯布拉托夫等人。 4 月 28 日,在叶利钦倡议下,将近 150 个政党和社会团体签署了《社会和睦条约》,表示尊重宪法,以合法方式开展政治斗争。这以后,俄罗斯各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依然很激烈。各派不仅对俄罗斯向何处去、经济改革应如何进行等重大问题看法不一,并且彼此间有不少个人恩怨、派别小集团利益之争。但是各派基本是在有序和符合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街头政治减少,议会成为主要角斗的场所。俄罗斯政局出现相对稳定。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是俄罗斯的另一个难题。苏联解体后,作为俄罗斯组成部分的自治共和国、州、边疆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离心倾向。俄罗斯政府一方面遏制分立的势力,全力维护联邦的完整和统一,规定俄罗斯联邦的宪法和法律在联邦全境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扩大地方自主和自治权。将 16 个自治共和国和四个自治州升格为共和国,允许它们拥有总统、总理、议会、宪法等主权国家的某些特征。俄罗斯政府的这一政策取得积极成果, 1994 年 2 月 15 日,叶利钦与鞑靼斯坦共和国签署了权力分享条约,结束了双方的紧张关系。但是,俄罗斯政府同车臣共和国的关系却未能协调好。车臣位于北高加索,地势险要,山峦起伏,历史上车臣同俄罗斯有许多恩恩怨怨。 1991 年八一九事件后,退役空军少将杜达耶夫带领车臣人闹独立, 10

月 27 日当选为车臣共和国总统, 11 月 2 日宣布车臣独立。叶利钦坚决反

对,采用各种手段,均未能取得效果,乃于 1994 年 12 月 1 日派三路大军进

攻车臣。但俄军遇到激烈反抗,处处受阻,直到 1995 年 1 月 19 日才攻下首府格罗兹尼。到年中,俄军控制了车臣四分之三的地区,激战逐渐平息。可是,6 月 14 日,车臣武装人员袭击布琼诺夫斯克,绑架平民,枪杀人质,局势再度紧张起来。经过谈判,双方就停战、释放俘虏、解除非法武装、俄罗斯撤出正规军、车臣方面停止恐怖活动达成协议。但是,协议未能认真执行, 车臣危机使俄罗斯政府陷于困境。

俄罗斯特别重视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 1991 年 12 月,独联体成立

时,原苏联 15 个加盟共和国中格鲁吉亚和波罗的海三国没有参加。到 1992

年 5 月,独联体国家首脑在塔什干开会时,只有七国与会,独联体陷于瓦解危机之中。但各共和国之间的经济、领土、民族等关系极为错综复杂。苏联的各种经济联系有 40%以上是跨共和国的,各共和国的边界有 70%未明确划分,七千多万人居住在非本民族地区,各国的相互依存性随着经济形势恶化有增无减。同时,俄罗斯审慎地调整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关系,积极推动独联体国家的联合。 1993 年 1 月独联体各国领导人签署《独联体章程》,9

月签署了经济联盟条约。 10 月格鲁吉亚宣布加入独联体。 12 月,12 国元首会议通过阿什哈巴德宣言,表示了“扩大和加强独联体各国之间传统的、历史形成的友好合作理解关系的坚定决心”。会议还决定设立独联体协调— 协商委员会主席的职务。由此,独联体趋于稳定。 1995 年 9 月 14 日,叶利钦批准《俄罗斯联邦对独联体国家战略方针》,规定俄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体化的经济和政治联合体,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和防御联盟。自此,俄罗斯同独联体各国的关系,特别是同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

俄罗斯自 1992 年实行激进的经济政策以来,生产一直大幅度下降。国内生产总值 1992 年下降 19.2%,1993 年下降 12%,1994 年又下降 15%。 1995年,经济出现转机,生产下降幅度明显减小,只有 4%左右。结构性回升的

趋向日渐明显。冶金、石化、汽车、木材加工等部门的生产增长了大约 10%。通货膨胀率也由 1993 年的 940%降到 1995 年 100%左右。卢布对美元的汇率趋于稳定。私有化取得进展。最初实行无偿私有化,国家无偿向每个公民发放面值一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公民可用它购买国有企业的股票,也可以转让和出售。到 1994 年 6 月底,全国 3.9 万家大中企业中,有 1.9 万家被改造

为股份公司。 1994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现金私有化阶段,要求投资者以现

金购买国有资产。 1994 年度,非国有经济成分已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 62

%。对外贸易迅速增加,卢布汇率相对稳定, 1995 年头九个月对外贸易总额增加 20%,顺差 163 亿美元。总之,俄罗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开放价格和明晰产权这两项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改革。与此同时,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 1995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 1991 年的 59%。虽已开始复苏,但仍存在众多问题和不确定性,形势仍很严峻。

中东欧各国的转轨 中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剧变后,分别建立了多党议会制度。各国议会少则几个党,多则为几十个党组成。执行立法职务的议会,与行政、司法相互制约,各司其职。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逐步建成了总统制国家。波兰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自 1990 年

12 月起出任总统。1993 年 9 月议会选举,民主左派联盟和农民党获胜,瓦文

萨不得不请农民党领袖帕夫拉克出面组阁。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在 1992

年选举中获胜,连任总统。他所领导的民主救国阵线于 1993 年 7 月改组为社会民主党。政府总理由无党派人士沃克罗尤担任。保加利亚总统由民主力量联盟主席热列夫担任。另一名民主力量联盟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于 1991 年 12 月出任政府总理。一年后,被无党派人士贝罗夫取代。阿尔巴尼亚民主党主席贝里沙于 1992 年 4 月当选为总统。梅克西组成以民主党为主的政府。

在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的职权不大,形成了总理制国家。匈牙利总统由自由民主联盟的创始人根茨担任。总理是民主论坛的安托尔。他联合小农党和基督教人民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捷克斯洛伐克长期被民族问题困扰。 1991 年 4 月,国家为尊重斯洛伐克民族的权利,改名为捷克和斯

洛伐克共和国,但未解决问题。 1992 年 6 月 5 日和 6 日,举行新一轮议会选举。在捷克,主张维持联邦制、实行激进经济改革的公民民主党得票最多。在斯洛伐克,反对激进变革、主张斯洛伐克独立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获胜,并在联邦议会中占据第二大党的位置。两党意见对立,导致国家分裂。 11

月 25 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议会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解散共和国法。 1993

年 1 月 1 日,独立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分别成立。哈韦尔任捷克总统。公民民主党的克劳斯出任总理。在斯洛伐克,梅恰尔任总理。

总的看,中东欧国家的政体转轨已告完成,多党议会制已确立起来,各政党均已习惯于把与敌对政党之间的斗争纳入议会斗争的轨道,局限于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自 1993 年 9 月,波兰社会民主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后,各国

的社会党力量迅速上升。 1994 年 5 月,匈牙利社会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

获得 209 个席位,而执政的民主论坛只获得 37 个席位。7 月,社会党主席霍

恩·久洛出任总理。 1995 年 11 月,波兰举行选举,社会民主党领袖克瓦

希涅夫斯基战胜瓦文萨当选为总统。 1996 年社会民主党人齐莫谢维奇出任总理。

此外,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立陶宛的社会党力量迅速增长。1995 年 10 月保加利亚举行地方选举,社会党获 42%的选票,反对党民主力

量获 23%。 1995 年 1 月保加利亚社会党主席维德诺夫受命组阁。

中东欧各国的经济相继走出谷底,形势趋于稳定,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的情况较好。波兰从 1990 年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开放价格,增加税收,实行企业股份化和私有化,允许企业破产。这一激进变革措施被称为休克疗法。实施初期,物价飞涨,生产下降,失业激增。一年后,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抑制,每月的膨胀率仅为 2%~3%,市场活跃,商品丰富,只是价格昂贵。失业问题依然严重,1992 年有 270 万人没有工作。 1992 年底波兰率先经济复苏。国内生产总值 1993 年增加 3.8%, 1994 年增加 5%。工业生产增长更快, 1993 年为 7%,1994 年为 11.9%。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化, 55%走上私有化道路。国营商业以租赁、承包、拍卖等方式,几乎全部私有化。到 1994 年,私营业已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 54%。私营职工已占全国职工总数的 61%。

捷克十分重视宏观调控,力求平稳过渡。 1991 年初,恰尔法政府宣布开放价格,上半年通货膨胀率约为 40%,下半年转趋稳定。这以后除少数几个月外,月平均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 1%以下,失业率也很低。经济所有制发生彻底变化。 1990 年 10 月,开始小私有计划,将 7 万家国营小商店、

饭馆及小型作坊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转给私人经营。 1991 年议会通过两项法令,将过去没收的土地和财产归还原主或进行赔偿。1992 年起,用公开拍卖、投资券平分等方式改变大中型国营企业、银行的所有制形式。到 1995

年,大约 80%的国有资产转为私营,私有经济的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80

%左右。 1994 年,经济全面回升,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 2.6%。国家预算连续三年有盈余,外汇储备达到一百多亿美元。

斯洛文尼亚在 1991 年脱离南斯拉夫取得独立后,面临着从地区向独立国

家过渡的艰巨任务。经济从 1987 年起连年滑坡,社会所有制企业严重亏损。

1992 年大选后,德尔诺夫舍克继任总理,组成大联合政府,努力加强宏观控

制,同时积极开拓西方市场。从 1993 年第三季度起,经济开始回升, 1994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 7048 美元。 1995 年继续保持 5%以上的增长速度。斯洛文尼亚异军突起,被誉为“中东欧的新加坡”。匈牙利安托尔政府在进行经济转轨工作时,采取了不同于其他东欧国家

的渐进的温和疗法。在改变企业所有制时,实行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从经营较好、商品在国际市场有销路的企业开始。对经营较差的企业先进行调整改造,然后再出售。对长期亏损、扭亏为盈无望的企业则实行破产处理。其次,对国家财产只出售,不无偿分配或赠送。出售时,必须公开招标,经过多个投标者竞争后再出售,并且自始至终要在私有化指导委员会监督下进行。匈牙利经过五年时间完成小私有计划。大中企业私有化也取得进展,到1995 年全国私有企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0%。市场经济机制已启动运转。物价开放后, 1991 年的通货膨胀率曾达到 35%,以后逐年下降。1994 年起,经济开始回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2%,工业生产总值增长

8%,通货膨胀率降到 20%以下。匈工业增长势头良好,引进外资占整个东欧地区的 60%,但财政赤字连年增加, 1994 年达 3500 亿福林,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 9%。国际收支连年出现逆差, 1995 年外债达 320 亿美元。

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以及斯洛伐克的情况不如上述四国。从 1994 年起经济开始正常增长,通货膨胀率连年下降,但离全面好转尚存在一定差距。

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三国的经济在 1994 年开始回升,但总体形势仍然严峻。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推行休克疗法,代价沉重。保加利亚从 1991 年到 1994 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 40%,工业生产下降了近 50

%,农业生产下降了 64%。阿尔巴尼亚到 1994 年底,失业者仍占工人劳动力的 50%。人均年收入仅为 312 美元,居于欧洲末位。旧的计划经济模式虽已打破,但大企业的私有化进程缓慢,迄今仍有 70%~80%的固定资产掌握在国营企业手中。金融、税收、外贸等领域的改革进展不大,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形成。

前南斯拉夫地区的马其顿、克罗地亚以及受国际严厉制裁的南斯拉夫联盟的经济从 1994 年起也明显改善,只是波黑共和国一直被战火笼罩。

波黑战争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于 1992 年 3 月 1 日举行公民投票。占全国人口 43.7%的穆斯林和占 17.3%的克罗地亚族赞成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但占全国人口 31.4%的塞尔维亚族坚决反对,自行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克罗地亚族也组建一共和国,三方矛盾尖锐,导致内战爆发。 1992 年 3 月 2 日,波黑战火燃起。欧共体出面调停,提出将波黑按民族

分成三大区域,依照瑞士模式组成邦联式国家。3 月底,三方在布鲁塞尔开会,就这一和平方案达成原则协议。但穆族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后来改变初衷,协议成为一纸空文。不久,西方各国先后宣布承认波黑独立,打乱了谈判进程,波黑战火迅速扩大。塞尔维亚族依靠军事实力和南斯拉夫联盟的支持,在战场上取得一系列胜利,占领了众多土地。国际社会对塞尔维亚族施加压力, 1992 年 5 月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对南联盟实施制裁。7 月,美国的第六舰队驶向亚得里亚海。

1992 年 9 月在日内瓦成立国际调解委员会。委员会两主席是代表联合国的美国人万斯和代表欧共体的英国人欧文。委员会提出了包括宪制、停火和版图划分等协议在内的一揽子和平计划(万斯—欧文计划)。穆克两方很快就接受了这一方案,塞族认为方案使塞族让出的土地太多,不肯接受。但在强大压力下,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于 1993 年 5 月 2 日在万斯—欧文计划上签了字。

三天后,塞族议会予以拒绝。5 月 15 日,又通过全民公决彻底否定了万斯—欧文计划。美国对此不满,加强了对塞族的压力。5 月联合国宣布建立萨拉热窝等六个保护穆斯林居民的安全区。6 月,安理会通过决议,允许北约使用空中力量支援联合国维和部队。与此同时,穆克塞三方展开争夺地盘的大混战。 1994 年春,克族同穆族发生激烈武装冲突,几个月后,在国际社会压力下,双方停火。但穆族同塞族的战火又燃起,各方还进行了极为野蛮残酷的种族清洗活动。

1993 年中,瑞典人斯托尔滕贝格接替退休的万斯,同欧文一起召集波黑三方领导人开会,讨论修改波黑版图问题。8 月,提出一项新的折衷性和平计划,提出由三个制宪国组成联盟国家。塞、穆、克三方分辖 52%、31%和17%的领土。塞、克两族表示接受,而穆族要求得到更多领土和出海口。三方意见不一,第三个方案宣告破产。

1994 年,波黑战争再度激化。2 月 5 日,萨拉热窝露天市场遭炮击, 68

人死亡, 200 多人受伤。北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各方把重武器撤到首都

20 公里以外地区交联合国维和部队监管,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同塞族有密切联系的俄国极力反对,使北约的军事行动计划没有付诸实施。2 月 28 日,

北约飞机将闯入禁飞区的塞族四架飞机击落,后来又对萨拉热窝附近的塞族阵地进行袭击。5 月,波黑穆克两族组成联邦,共同与塞族作战。 1994 年7 月,美英法德俄五国联络组提出新的和平方案,规定穆克联邦拥有 51%的领土,塞族占有 49%。这时,塞族已占领波黑 70%的领土,拒绝了这一方案。

1995 年,北约对塞族阵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空袭。同时,穆族军队从多处发起进攻。6 月上半月,攻占了近 8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使穆克联邦与塞族控制的领土接近于 51 对 49 的比例。与此同时,美国派出要员霍尔布鲁克穿梭于波黑各方以及南联盟、克罗地亚共和国之间,邀请各方代表在美国的空军基地——代顿举行秘密谈判,最后达成协议。

1995 年 12 月 14 日,波黑、南联盟(代表波黑塞族)和克罗地亚三国总统在巴黎正式签署波黑和平协议,美英法德俄领导人作为见证人也分别在协议上签了字,波黑内战宣告结束。

波黑内战是二战后欧洲最大的一次战争,它持续了三年多,造成 20 多万

人死亡, 200 万人流离失所。三方协议为实现波黑的真正和平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