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80 年代的东欧国家

盖莱克的新战略的失败与波兰危机 1970 年,爱德华·盖莱克在危机中接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他上台后,提出新的战略发展方针,主张借助外资和西方技术,实行三高政策(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在十年内“再建一个新波兰”。 1971 年 12 月,统一工人党举行第六次代表大会, 通过了盖莱克的新战略。

新战略在初期执行得比较顺利。 1970~1976 年,国民收入从 7492 亿兹罗提上升为 15,933 亿兹罗提,增加了一倍多。在这一时期,工业扩大了81%,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 10%。粮食产量由 1637 万吨增长到 2086 万吨,

肉类产量由 218 万吨增长到 290 万吨。在顺利情况下,政府一再追加投资, 扩大积累。 1973~1978 年期间积累率超过 30%。结果,造成资金积压,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政府又不断扩大居民收入。人民手中有大量余钱, 而市场上商品不足,供应日趋紧张。政府想改变这一情况,于 1976 年决定调整商品价格,但遭到群众反对,引起工人罢工,政府只得让步妥协。这以后, 问题不断积累,终于导致矛盾公开爆发。

1979 年,开始出现危机。这一年的国民收入比上一年下降了 2.3%。

1980 年,情况更加严重。由于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波兰向外出口困难,

外汇收入减少,外债达到惊人数字。 1971 年,波兰的外债仅为 8 亿美元,

1980 年达到 230 亿美元。这一年偿还到期的债款和支付利息共需 81 亿美元,

占当年外汇收入 99 亿美元的 81.8%。国内经济情况也很糟糕。 1979 年和

1980 年,农业连续两年歉收,粮食产量比 1978 年减少 300 万~400 万吨。市

场上食品短缺,供应紧张,物价上涨。政府为了稳定物价,于 1980 年拿出

1700 亿兹罗提进行补贴。这个款项占到当年预算支出的 40%。这样大的补贴支出以及巨额外债的偿付使波兰财政濒临崩溃,经济陷于危机。盖莱克的高速度发展战略至此全面破产。

波兰政府为了战胜经济困难,于 1980 年 7 月 1 日决定把议价肉类的价格提高 60%~90%,这激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7 月 16 日,华沙和卢布林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补偿因肉价上涨而受到的损失。政府同意提高工资 10%~15%。风波暂告平息。8 月,罢工又起。14 日,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 16,000 名工人罢工。第二天,全市 5 万名工人加入斗争行列, 并成立了联合罢工委员会,瓦文萨任主席。罢工迅速蔓延到各地,几乎席卷了整个波兰。罢工得到天主教会的大力支持。农民、知识分子也参加了示威游行。在斗争中,工人们除抗议肉价上涨,提出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和改善市场供应等经济要求外,还提出成立自由工会、保障罢工权利和安全、保障言论出版自由、取消书报检查、释放政治犯、允许教会采用更多的宣传手段等政治要求。8 月底,政府允许工人在“承认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领导作用和国际联盟体系”的条件下,成立自治工会。9 月 1 日,格但斯克自由工会首先成立。接着,各地也陆续成立了同样的组织。9 月 22 日,来自波兰各地的 36 个自由工会代表在格但斯克举行会议,宣告成立“独立自治团结工会”,瓦文萨当选为全国协商委员会主席。会议通过的团结工会章程规定, “工会是独立于国家行政机关和政治组织的”群众团体。工厂的经理、厂长、大车间的主任以及政治机关负责人“都不能担任工会的领导职务”。9 月 24 日,团结工会向华沙省法院申请登记注册。法院对工会的章程作了重大修改,

删去了有关罢工权利的一节,增写了承认统一工人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文。团结工会反对这一修改,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诉,并以总罢工进行威胁。经过激烈斗争,政府和团结工会双方都作了让步。1980 年 11 月 10 日,最高法院撤销华沙省法院对团结工会章程的修改意见,团结工会则在章程的附件中写上“承认波兰统一工人党对国家所起的领导作用,也不破坏业已确立的国际联盟体系”。最高法院同意团结工会登记。团结工会取得政府承认后, 发展迅速,自称拥有 948 万会员。原来的工会陷于瓦解,它的中央理事会宣

布,从 1980 年 12 月 31 日起停止活动。

为了稳定政局,波兰党政领导进行了改组。 1981 年 2 月,原国防部长

雅鲁泽尔斯基接任政府首脑。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盖莱克于 1980 年 9 月被六中全会撤职,卡尼亚接任第一书记职务。

新领导人上台后,推行协商和革新路线,主张同团结工会、农民和学生代表对话以达成社会谅解,实行领导和管理体制改革以重建党的威信,改善国家经济情况。 1981 年春,波兰局势出现了短暂的平静。但 3 月 19 日, 发生了团结工会彼得哥什省负责人被警察打伤事件。事件发生后,团结工会立即决定取消同当局的一切谈判,要求政府查明事件真相,惩办肇事者,否则将组织无限期的总罢工。政府为防止事态扩大,派出代表团同团结工会进行了五轮艰苦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避免了一场新的严重冲突。

这以后,团结工会的影响愈来愈大。1981 年 5 月 12 日,团结农会在华

沙法院登记成立。它拥有 250 万会员,积极配合团结工会活动。此外,天主教会和持不同政见者也站在团结工会一边。1981 年 9~10 月,团结工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工会活动纲领认为,“目前危机的根源深刻地存在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而当局已“没有能力深刻改变现状”。纲领主张“打碎”现行的“经济组织机构”,“改建国家的机构”,“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建立独立的自治机构”。活动纲领的被采纳表明,团结工会已把改变波兰现行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这是波兰党和政府所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团结工会同党和政府的矛盾急剧尖锐起来。

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统一工人党的领导内部存在着尖锐分歧。多数人支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协商和革新的路线。以“卡托维兹论坛”为代表的少数人反对协商、革新路线,指责这条路线“具有同右派势力和修正主义势力妥协的性质”,“给党带来了修正主义政变的日益增长的危险”,“给大家庭的团结和安全造成威胁”。为了统一党内的思想,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召开第九次非常代表大会。

在筹备九大过程中,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进行了改选。结果,基层党组织的第一书记大约更换了 50%,市、镇、乡和区一级党委第一书记更换了 75

%,49 个省委第一书记更换了 50%。拥护革新路线的人占了上风。

1981 年 7 月 14 日,统一工人党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产生经济政治危机的原因,清算了前领导人的错误,并把盖莱克等人开除出党。大会确认了社会妥协和革新路线,认为没有这条路线就不能摆脱危机。大会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在 270 名中央委员中,新当选的占 89%。在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中,只有卡尼亚、雅鲁泽尔斯基等四人重新当选。几个月后,1981 年 10 月 18 日,卡尼亚因贯彻九大决议“不力”和对团结工会“让步过多”而辞职,雅鲁泽尔斯基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

雅鲁泽尔斯基的内政 雅鲁泽尔斯基于 1923 年生于卢布林省的一个知

识分子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在苏组编的波兰第一师。战后,先后担任军队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1973 年晋升为大将。波兰危机发生后,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和党的第一书记职务,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雅鲁泽尔斯基上台后,采取了比上任更为积极、更为强硬的政策。他一方面同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天主教会大主教格莱姆普举行会谈,另一方面派遣军队干部到各要害部门和地方担任领导,准备在必要时采取非常措施。当三方会谈陷于僵局,团结工会要求就是否信任共产党政府举行公民投票时,雅鲁泽尔斯基毅然决定采取非常措施。1981 年 12 月 13 日,他宣布国家处于“战时状态”,成立以他为首的救国军事委员会,接管中央和地方政权, 实行全国军管。同时,他勒令团结工会停止活动,并逮捕瓦文萨等五千多名工会领导人。

波兰实行军管后,国内秩序趋于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暴乱和全国性总罢工。但危机的根源并未消除,政府面临的困难仍很大。团结工会在其领导人被捕后,又秘密建立全国临时协调委员会,经常组织抗议、罢工等活动。西方要求波兰当局取消军管,宣布对波进行经济制裁。美国里根政府决定停止对波的经济援助,停运粮食给波兰,禁止波兰渔船在美国海域捕鱼,中止波兰民航公司在美的航行权利等。联邦德国、英、比等欧洲国家决定限制同波兰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据波兰估计,西方的制裁使波兰损失两百多亿美元。

波兰党和政府决定进行改革以克服危机发展经济。早在 1981 年 1 月就公布了《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草案。11 月 30 日,部长会议通过一系列有关改革的法令。实行军管后,雅鲁泽尔斯基不但没有停止改革,反而加快了步伐,决定从 1982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全面改革。

在经济方面,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把它限于军需产品、国际协议的产品以及应付自然灾害的国家储备产品。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可以独立制定自己的经营计划,确定本企业职工人数和报酬数额。各企业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职工在企业中享有自治权。政府还利用军管的条件改革价格体系,减少国家对物价的补贴。1982 年 1 月 1 日,大幅度提高动力、燃料

的供应价格。同年 2 月 1 日,又提高 39 种基本食品价格以及电力、煤气、暖水的收费,提高的幅度为 2~4 倍。在提价的同时,国家给职工以补贴。在农村,政府对各种经济成分“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并宣布个体农户是“波兰经济持久与平等的因素”,法律保证它的长期存在。波兰的经济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它扭转了自 1979 年以来连续四年的经济下降趋势。1983 年和1984 年,国民收入共增长了 11.2%。

在政治方面,波兰统一工人党认为波兰是多阶级社会。在 80 年代的波兰社会中,存在着工人、农民、脑力劳动者和小资产阶级,他们分别占总人口的 46.6%、24.8%、23.8%和 4.7%。因此,波党决定实行联合执政,即由统一工人党和其他政党、天主教会、各种社会主义组织和团体共同掌权。波兰的联合执政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政体,更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政权。它承认统一工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同时也承认其他政党的独立性,允许后者独立地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任务、改造速度等问题。

1982 年 10 月 8 日,通过新工会法,正式取缔团结工会。统一工人党领

导的工会重新建立后迅速发展,到 1983 年夏有会员三百多万人。党同劳动群众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天主教会也从非难政府转向对话合作。再加上经济

情况的不断好转,波兰的形势终于稳定下来。雅鲁泽尔斯基宣布从 1982 年

  1. 月 31 日起停止军管。1983 年 7 月 22 日宣布取消战时状态。历时 588

    天的非常状态至此结束。

南斯拉夫、匈牙利的调整 南斯拉夫实行自治制度后,取得了巨大进展,成为一个有中等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国家。它的人均国民收入在 1983 年达到 2067 美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0%。

但南斯拉夫经济同西方市场联系较密切,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大。从 70 年代末期起,经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首先表现为经济结构失调,生产发展速度减慢。1976~1980 年期间,全国投资总额很大,达到社会总产值的 41.3%。但投资分配不合理,能源和基础工业的投资不足,以致在 1981 年有三分之一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缺乏燃料和原材料而不能充分利用。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不断下降。70 年代为 7.4%,1981~1982 年下降到4%。其次是出口减少,外债增加。南斯拉夫的进出口贸易逆差,1979 年达到 61 亿美元。外债数字在东欧居于第二位,仅次于波兰。到 1982 年 1 月,

国家外汇储备只有 25 亿美元,而偿还到期外债和支付利息需要 33 亿美元, 入不敷出。第三是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零售价格,60 年代年均上涨 11%,70 年代年均上涨 19%,而 1981 年 6 月比上一年 6 月上涨 49. 9

%。居民的货币收入虽有增加,但赶不上物价的飞涨。1981 年在职人员的实际收入下降了 4.7%。

这些困难被南斯拉夫领导人称为“经济上的危机”。为了战胜它,南斯拉夫宣布 1979 年为稳定经济年。1983 年,议会通过“长期稳定经济纲领”, 要求加速发展农业和基础工业,压缩其他部门投资,放慢它们的发展速度。在交换方面,决定冻结物价,限制消费,节约能源。同时加强外汇管理,扩大外贸出口。

匈牙利经济经历了 1968~1972 年的黄金时期之后,发展遇到新的困难。由于西方世界经济危机和石油涨价,匈牙利商品成本提高,出口减少,外贸出现逆差,经济增长速度减慢。1979 年的国民收入比上一年只增加 1.8%, 而 1980 年则下降了 0.5%。在这种情况下,匈牙利党和政府在 80 年代开始实行新的改革。

在经济方面,政府注意发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撤销酿酒、制糖、烟草、煤炭等 18 个工业托拉斯,把它们分成近百个企业,以便于相互竞

争。其次,从 1980 年起,开始实行竞争价格。过去,价格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成本规定,现在把国际价格当作国内商品定价的基础,使国内价格逐步向国际价格看齐,用国际竞争能力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到 1984 年,70%的工业品实行了竞争价格。政府还放宽了对集体和个人企业的限制。1981 年 9 月, 颁布了关于建立小合作社、工业和服务行业合作社专业小组以及经济劳动合作小组的三个法令,规定劳动小组由私人筹措资金建立,人数最多不得超过30 人,还可以雇工 15 人。新法令规定,私人企业职工享受同国营企业职工

一样的社会福利和退休保险。从 1982 年起,政府将一些亏损的饭店和小企业出租给私人。到 1986 年,匈牙利私营部门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 5%,产值约占总产值的 15%~20%。1986 年 6 月 27 日,政府公布企业破产法,使企业自负盈亏的政策进一步落实。

在政治方面,匈牙利从 80 年代起开始实行差额选举。1986 年规定,议员选举时,每个席位起码要有两个候选人。同年还宣布,从党中央政治局委

员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担任同一职务最多不得超过两任。在日常工作中, 强调党政分工。在拥有千名职工的企业中,不设专职党委书记,不设脱产的党务工作人员。党的工作是社会工作,由党员在业余时间进行。

匈牙利政局平稳,经济发展不算很快。但市场繁荣,人民生活稳步提高。1950~1955 年,职工实际工资平均增长率只有 1%,1967~1978 年上升为 3.2

%。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改革与发展 70 年代,保加利亚加快了改革步

伐。 1978 年,保加利亚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完善新体制问题,通过了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劳动组织和改进经济计划领导提纲》。第二年,开始在农业和食品工业部门试行。经过三年试验, 1982 年 2 月,公布了《关于经济机制章程》,全面实行新经济机制。这次改革的“全面的总原则”是“经济核算和自负盈亏。

新章程规定,中央计划经济仍是基本的,但指令性指标只剩下关系全国经济的部分,即关系到全国经济平衡的产品数量及其实物销售量、毛利润指标、外汇收入指标、重要科技任务指标、大项目改进和现代化指标等。农业方面,国家只确定 100 种农副产品的实物指标。计划体制的这一变动使企业和合作社在生产和分配上获得更大权利。投资方面,规定有国家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三种形式。商品价格分为统一的、浮动的、自由的和奖励四种。分配方面,国家对企业职工的工资不予担保,工资额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成果。此外,各企业建立经济管理委员会,委员通过选举产生。管委会主席一般是厂长兼任,由上级任命。管委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决定有关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重大问题。

1986 年 4 月,保加利亚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中心议题是经济改革和科技革命。日夫科夫在会上提出,要进行“垂直方向的改革”,即改革国家计划管理体制,减少中间环节,撤销不必要的行政机构,减少干预, 让经济组织和企业自治。同时,也要进行“水平方向的改革”,即在利用价值规律、商品货币关系和供求关系方面进行改革。在政治方面,保共提出要对话,说对话是政治和管理手段,它可以把各集团的不同利益协调起来。

保加利亚 1970 年的国民收入为 105 亿列弗,1980 年升为 183 亿列弗。1980~1984 年期间,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4.4%。1980 年外贸顺差

7 亿美元。

罗马尼亚共产党继 1967 年改革之后,于 70 年代继续新的探索。1978 年

3 月,党中央通过《关于完善财经领导工作和计划工作的决议》,决定在保持中央集中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财经权限。企业的利润留成由过去的30%增加为 40%。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财务自理。1982 年 10 月,罗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国家经济单位劳动人民参与筹集经济发展基金法》(草案)。经全民讨论后,被大国民议会通过。新法令规定,职工可以在本企业入股, 自愿认购,不得转让但可以继承。入股者年终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分红,利润一般在年利 5%~8%之间。法令还规定,由劳动群众筹集的股金总额不得超过该单位固定资金的 30%。在农业方面,1982 年 4 月大国民议会通过了《罗马尼亚合作单位劳动报酬法》,规定以生产队、组为单位进行定额承包,报酬按其完成实物产量的比例支付。

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发展 捷克斯洛伐克在 1968 年改革失败后,又重新回到以前的集中体制。70 年代中期,因能源和原材料

的价格上涨,经济发展速度减慢。1980 年 1 月 30 日,政府通过了《完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的整套措施》。规定把五年计划同年度计划结合在一起, 使企业既有长远方向,又有年度机动权。其次,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提高生产单位的利润留成,由过去的 22%~28%提为 30%~37%。第三,改革工资制度。规定固定工资占 80%,其余为奖励部分。第四,完善价格体制。商品分为三级,价格以二级为准,一级加价 20%,三级降价 15%。1981 年 10 月, 又讨论完善农业管理体制问题,决定国家下达的农业指标仅限于商品粮和屠宰牲畜两项,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鼓励发展个人经济。

1986 年 3 月,捷共召开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第八个五年计划

(1986~1990 年),提出要加快科技发展,向电子化、自动化和机器人化发展。

民主德国在 60 年代对经济体制作了一些改革,效果不理想,出现了比例

失调现象。 1970 年 9 月,党中央认为国民经济中的问题是新经济体制引起的,又逐步恢复集中管理,建立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的托拉斯式企业管理体制。从 1971 年起恢复的年度计划为调节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强调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把一切重要产品的产量都纳入国家计划。国营企业必须按计划生产, 并受国家监督。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方面,继 1960 年农业实现合作化后,

1972 年将私人和公私合营的企业都改为国营企业。到 1981 年,社会主义经济占 96.5%,而公私合营只占 0.6%,私人经济占 2.9%。1981 年,统一社会党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 80 年代经济战略。中心内容是:继续执行集约化方针,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推广最新科技成果的利用,提高生产率;进行产品结构的改革,扩大出口增收外汇。

总的讲,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的改革不多。但这两个国家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居于东欧国家之首。1980 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人均国民收入近 3000 美元,煤的人均产量为 8 吨,

钢为 1 吨,发电量为 4750 度。民主德国 1983 年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 5103

美元。据 1981 年统计,每 100 户家庭中拥有小汽车 40.2 辆、电冰箱 114.2

台、电视机 108.8 台。1979 年的人均住房面积为 23 平方米。

阿尔巴尼亚的情况同其他东欧国家不同。60 年代起,阿接受中国大量援助,经济发展迅速。第四个和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1965~1970 年、 1971~ 1975 年)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 13.4%和 11.2%。1976 年,阿中关系恶化。

1978 年,中国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发展速度急剧下降。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增长率仅为 6.1%。

1981 年 12 月 18 日,连续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达 27 年之久的谢胡突然死

亡。当天宣布是“因精神失常”而自杀。一年后, 1982 年 11 月 10 日,霍查在选民会上说,谢胡给美国、南斯拉夫、苏联情报机构办事。接着,对政府进行了大清洗。 16 名部长中,有 10 名被撤换。 1985 年 4 月,霍查病故。阿利雅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这以后,阿尔巴尼亚逐步开展了同意大利、法国的商业往来。1983 年,恢复了同中国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