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的食堂问题

调查组进村之后,发现群众有些疑虑,基层干部虽然忙于张罗但也在探听调查组的意图。如何打开这种“捉迷藏”的局面?田家英提出,先不忙于开会,要挨家串户,普遍接触,个别访问,就是地主富农,也一样串户了解。使调查人员同干部和群众很快地融洽起来,以便了解真实情况。调查组的意图通过这种形式,很快就传播开来。

问题是逐步揭开的。首先是食堂问题,因为食堂是当时非常尖锐的问题。1958 年,公社化运动中,公共食堂是作为共产主义萌芽而普遍建立的,家家户户都取消了私灶,不管怎样分散,都必须到食堂打饭。“大锅饭”就是这样吃起来的,“共产风”也是从此刮起的。民以食为天,进入困难时期,粮食紧张了,食堂问题就突出地摆在群众面前,成了不可绕开的问题。下去调查的同志都知道,在此之前,为调查食堂问题,有些同志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可是,群众首先向我们提出的恰恰就是这个问题。后来群众说,这是试调查组的胆量的。在调查组内部讨论,大家感到有压力而产生疑虑时,田家英谈了一段非常感人的发自肺腑的话:压力的确是存在的,调查是有一定风险的, 可是,我们是共产党员,党中央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任务就是,排除一切干扰,了解真实情况,原原本本向中央反映。我们不直接处理问题,这由中央考虑决定;反映问题不夹杂个人的私心杂念,但要依据客观材料,分析问题,不能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一古脑端上去。只要是情况属实的,材料是准确的,我负责向中央反映,如果要打屁股,也首先打我的屁股。大家放心收集群众的意见,在吃饭问题上,群众是有话要说的。于是,专门调查食堂问题的座谈会召开了。尽管我们已经做了说服工作,在七八个人的会议上,还是没有人大胆直言,群众也有被批判的经验了。我们听到的只是简单地颂扬食堂的声音,几乎来回重复“食堂好,食堂好”, 准备记录的同志,除了写下不同的姓名之外,发言内容都是一样的。会开得很沉闷,发言的人似乎言不由衷。散会之后,一位中年妇女迟迟不走,把调查组的同志拉到一旁,悄悄地问:你们是真听意见,还是让我们表态?会上那么多人怎么敢讲?其实,她对食堂意见很大,一连讲了几条罪状:一是老人小孩病人无法照顾;二是干部有私心,多吃多占;三是人人感到不方便; 四是下地干活的壮劳力吃不饱;五是浪费大,谁都不节约。经过串门访问的结果,证明这位中年妇女的意见,是代表了多数人看法的。禁区就这样突破了,使我们了解到真实情况。田家英把这些情况反映给毛泽东同志,毛主席

确实给予了极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