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要困地制宜啊!

崇义公社改为大丰公社,是田家英提出来的。改名时,田家英和干部群众商量说:“崇义,带有封建色彩。粮食产量上不去,社员们连肚皮都吃不饱,你崇尚义气又有什么用?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夺取粮食大丰收,我们把社名改为‘大丰公社’好不好?”

随着崇义公社改名大丰公社,田家英激励干部、社员夺取丰收。在全社干部、部分小学教师和成都工学院师生参加的大会上,田家英作了动员报告。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从前,李太白上韩荆州书说:“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什么是万户侯?我看,我们的(公社)党委书记就是万户侯,万多家人的领导嘛!任务是什么?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拿什么去报国安民?第一就是粮食,民以食为天嘛!国家的粮食储备多多的,老百姓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公社书记的首要任务就算完成了,就是党的好干部,做到“万家生佛”,就是一个好的“万户侯”。

4 月,早稻开始插秧,那时“瞎指挥”盛行,各地都在雷厉风行地硬性推广密植,“越密越先进,越密越革命”。农民想不通,干部也为难。

这时毛主席《给六级干部的信》下来了,四川各地都没有在县级以下作传达,可是田家英在崇义公社社员大会上念了三遍,又让广播室连续播放。田家英还召集了一次有老农、中年和青年代表参加的会议,专门讨论插秧问题。田家英说:“不是稀大棵好,也不是越密越好。要根据土质、种子、水肥等各方面的情况来作决定,特别要听老农的意见,不能作硬性规定,不能强求一致。”

田家英给大丰社员撑了腰,社员们心情舒畅,干劲倍增。他们可以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栽秧了。

大丰公社竟然在密植问题上“另搞一套”,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消息迅速传到四面八方,各种不同的议论也就纷至沓来。田家英毫不动摇,他向县、社干部一再说明,搞农业生产,就是要因地制宜,他并不反对密植,但不赞成不顾具体情况的瞎指挥。他向温江地委打了电话,谈了情况和自己的看法。温江地委转告原新繁县委说:“大丰有田主任,他在搞试点,应当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