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街头喜相逢

1948 年,我在大连工作时,有一天在街上喜出望外地与家英邂逅。当时我因工作需要,一改延安时的装束,换成一身西装革履,而家英却仍是一身灰色的旧衣帽,披了件旧大衣。尽管已多年不见,又装扮迥异,两人还是一照面就相互认出来了,都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又蹦又跳,捶捶打打,欢喜若狂。

当时,大连市内敌人活动仍比较猖狂,我们党在市里仍然处于秘密状态。由于环境不安全,我急忙把他带到我家中,相谈之下才知道他是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派遣,到东北调查城市工商界的情况,以便作为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党的工商业政策的参考。当我知道了他肩负的重任后,从心眼里为他高兴, 对他很敬佩,并为有这样一位奋不顾身的好同志做朋友而自豪;但我又始终放不下心,为他的安全而担心。

当时,从烟台过海到大连,还没有蒸气轮船,只有风帆船。时值冬季, 风大浪猛,雪花纷飞,旅途是相当艰苦的,当我问他怎样从烟台来大连时, 他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便昂首哈哈大笑他说:海天相连,波涛汹涌,乐在其中。我见他依然是在陕北公学时那样摇头晃脑、出口成章,一派“老夫子”

(当时同学给他起的外号)的样子,也不禁笑起来。我说:波浪滔滔是自然界的艰险,还有敌人的军舰在海上游戈封锁,你没碰上吗?家英摇摇头说: 没有碰上,一只小帆船,在沧海之中尤如一粟,再加帆船顺风跑起来风驰电掣,当敌人发现我们时,已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说得轻松愉快,视艰险为欢乐。

晚饭后,我和家英各自叙说了离别后的情况。家英告诉我,他在陕北公学工作了一个时期,组织上又送他到马列学院学习,专门研究中国现代史, 并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员。后来,调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当我告诉他我在 1942 年调出华北联合大学并由华北局党组织派往大连做地下工作,直至今日,家英听后诚挚地对我说:要抓紧学习啊!要学习列宁和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要熟读《共产党宣言》,这些是确定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他的话使我受到启示。多年来,我因做地下工作,很少看到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的著作, 由于家英的提示和指点,我才对读书学习、钻研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逐步重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才形成学习的习惯。在这方面,家英是我学习的榜样,也堪称我的老师!

临别时,家英把他一路带在身边学习的《中国通史》送给了我,并说除了学理论,还要学习一些中国现代史知识。虽然事隔几十年了,但每当我看到这部书,仍如看到了家英,又仿佛听到他的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