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白蹭”的故事想到的

为了勉励我们刻苦读书,爸爸经常对我们说:“你们的条件太好了,真是蜜罐子里长大的,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好好地利用这优越的学习条件, 自小养成读书好学的习惯。”每逢讲到这个话题,爸爸时常会深为感慨地忆起他童年读书求学的坎坷经历。我还记得一次爸爸带我们去买书的路上讲的那个他小时候“读白蹭”的故事。

在爸爸 13 岁那年,初中还没上完,就因家境不好而被迫停学,到中药店当学徒。他白天在铺子里劳作,晚上挤时间读书。没钱买书就想办法借书来读。借的书读完了,就到书摊上去“读白蹭”。

所谓“读白蹭”是在困境中逼出来的办法。那时爸爸对读书确有一种强烈的兴趣,一有点空就跑到书摊去翻看,碰上自己喜欢的书又没钱买,就悄悄地蹲在边上读起来,老板发现了把他撵走,转一圈回去接着读。这样被撵几次,转几圈后,一本书也就读完了。既没花钱,又读了书,爸爸管这叫“读白蹭”⋯⋯。

说到爸爸小时“读白蹭”的故事,禁不住又联想起爸爸酷爱读书、刻苦学习的一些往事。记得我家在中南海住的时候,机关每到周末都放电影,每次都是妈妈或勤务员叔叔带我们去看,爸爸却很少去,尽管我们怎么磨他拉他,说出一大堆去看的“理由”,也还是说服不了爸爸。他总是笑呵呵地对我们说:“人各有所好,你们喜欢看电影,我爱看书,咱们还是各取所需吧。”待电影散场回到家,推开院门第一眼看到的准是爸爸那盏台灯熠熠的亮光和他埋头读书的身影,当我们悄悄进屋时,爸爸听到动静,放下书本和我们谈笑一阵,询问电影好不好,问我们饿不饿,拿出点心分给每个孩子吃,把我们打发走后,他再接着读到深夜。有一次看过电影回来,爸爸没问我电影的故事,而是拿给我们看一张用铅笔写满诗行的纸。上面写道“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爸爸欣喜地告诉我们,这是毛主席亲笔手书的一首赞扬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诗,名叫《八连颂》,采用中国古代三字经的形式和民族的风格写成的,是一种新的尝试,只拿给几个熟悉的人传阅,还没有发表呢⋯⋯。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字义易懂,我很喜欢,至今印象颇深。出于孩子的心理,我们对爸爸不看电影,不看文艺节目,感到不理解,

觉得多可惜呀。有一次妈妈告诉我们,爸爸是个“老顽固”,多年都是如此。早在延安时期,中央机关举办舞会或文娱晚会,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参加, 爸爸却躲得远远的,从不为之而动心,这些时间,他都用来读书学习或走访学问渊博的前辈,向他们求教。当时不少党内前辈和学界名人都和爸爸关系很好。例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老就是他的忘年交,他崇敬范老的学识和人品,称道范老在延安著的《中国通史简编》并熟读了这部史书。一直到进北京后,他仍与范老一家保持着亲近的关系。著名诗人萧三也是爸爸的师长和朋友。 1947 年,爸爸在晋绥解放区参加土改后,写的信天游体长诗《不吞儿》,发表前萧三伯伯给他作过精心的修改。

有人曾问我,你爸爸给毛主席当秘书,他是什么大学毕业啊?我回答他, 爸爸只念过初中。问者连连摇头,表示难以置信。我想,如果人们能更多地了解爸爸刻苦读书、埋头钻研、虚心求教、孜孜不倦的往事,看到一个自学成才者走过的艰辛历程,大概就不会摇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