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见真情

同田家英一起调查,一直是紧张的,不停地提问,不停地跑路,不停地思索和不停地阅读。他采用的方式是找人谈心聊天,使被调查者感到他是个朋友,一见就可以谈“知心话”,用不着说“应付话”,所以他能很快地掌握真实情况。他自己说,这叫深入见真情。

在浮夸风盛行的情况下,调查粮食产量是一大难题,阻力很大,干扰特多,在好的生产队里是这样,在差的生产队里更是这样。我在富阳五星大队调查时,仅粮食产量一项,亩产到底多少,其说不一,调查了一个星期,仍然不知底细。基层干部一个意见,老农一个意见,青年一个意见,妇女又是另外一种意见。会上一种意见,会下又是一种意见。我确实坠人五里雾中。在田家英的启发下,我找了一些人谈心,他也亲自找了生产队的会计谈心, 会计拿出了第二本帐,我们又找生产队长、党支部书记和仓库保管员谈心, 大家才交了底,说出真情,意见一致了,帐目也相符了。终于弄清了产量, 也进一步揭发了浮夸风正是自上而下层层下达指标逼着虚报而造成的。通过调查,大家认识到浮夸风的危害,直接影响了生产,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以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党和群众应有的密切联系被隔绝了。五星大队之所以是个比较好的生产队,是因为几年中生产没有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没有大的增长却也没有大的下降。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还是比较正常的。在当时说,这是很少有的情况。为什么这个队能够保持这样的局面呢?从调查中分析,这个生产队在“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瞎指挥风”流行的情况下,以老农和生产队干部为核心,有组织地抵制了“五风”。例如,他们对来自上面的生产中的瞎指挥,采取了应付官僚主义的对策。为了强调实行密植,上面规定一亩下种籽 120 斤,他们将其中大部分煮熟,当作种籽下地入土,上面派人来监督时,确实下了规定的数量,其实煮熟的部分便成为肥料。为了使干部不受批判,路边种得密一些,里边仍照常规,“检查团”来了,路边一走,就过关了。对“共产风”和“浮夸风”,他们都采取了一套对策,既顶住了“五风”,又能继续生产,所以他们没有遭到“五风”带来的伤害。田家英听了这些生动的事实之后,立即肯定了他们的这套“防风林”的做法。

经过调查,查阅了大量的材料,田家英对我国农村肯作化的历史得出如下的结论:互助组和初级社是群众最满意的,因为当时真正遵循了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到了高级社的初期,还是正常的,高级社后期,就有些操之过急了。公社化是一哄而起的。现在看来似乎是很简单的问题,可是在当时,不突破很多框框,就很难作出这个肯定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