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热带性气候
珠江三角洲气候热带性表现在四季不明,三冬无雪,树木长青,田野常绿,霜不杀青。据竺可桢在《特候学》一书中称,热带为“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认为五岭以南,即入热带。故珠江三角洲在热带范围之内。
形成热带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纬度的影响,北回归线便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即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这里夏至太阳正照在天顶上,是古代已称为“北向户”的地方,即太阳可由北面照入屋内。冬季太阳仍高,故三角洲热量仍足。但是这里和世界各地热
带环境不同,是由于多了季风的影响,冬季吹北风,夏季吹南风。冬季北方寒流也能吹入三角洲,使热带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萝、杧果等减产。三角洲夏至期间太阳正照天顶,太阳角度常达 87°,冬至也达 43°;白昼长达 14 小时(夏至),冬至仍有 11 小时,日照时数年达 1900—2200 小时,太
阳辐射总量年均中山市为 4541.6 兆焦/平方米,深圳为 5404.9 兆焦/平方米, 使年均温在 20℃以上,已入热带地区标准。冬季广州 1 月均温为 13.3℃,低于 5℃日子只有 3 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说有“冬季天气”,不能说有“冬季气候”。广州炎热日数不过 6 天(>35℃),反映海洋性气候特色,即夏无酷暑,与亚热带的长江三角洲气候不同(图 4-4)。
三角洲地势平坦,雨量较四周山丘为少,平均约在 1600 毫米,而外围地方可达 2000—2600 毫米(图 4-4)。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种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热带气候特色,和赤道带长年高温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种赤道性作物如橡胶树、椰子、槟榔、可可、胡椒、榴连等作物,只能引种热带性作物如剑麻、杧果、菠萝、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春季静止锋所成阴雨,长时间阴雨天气可引起早禾烂秧。夏季以雷雨为主,和赤道带相似,每天下午降雨 2—3 小时,成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夏秋多台风雨,在三角洲地区破坏性不大,因四周有山丘保护,且对秋旱有助,这也是热带气候特点,每每形成三角洲雨量第二高峰期。冬季变性寒流经东海入三角洲亦可有小雨。由于日照强,蒸发量大,如广州雨量 1600—1700 毫米,而蒸发量却达 1715.5 毫米,故旱季(10—2 月)期间。旱害仍可发生。侵入三角洲台风每年只有 1—2 个,1 次为期只有 4 天,但带来的雨量正好可缓解秋旱。加上
每年约有 5—6 个台风影响三角洲区,故旱灾一般比水灾要轻。如加上台风、寒潮等,则风、寒、水、旱都是三角洲的灾害性因素。
台风入境时最怕潮水顶托。台风增水和高潮顶托相遇,则形成大风大浪高潮,即风暴潮,古代称为“沓潮”,早见于唐代“岭表录异”中。文称: “当潮水未尽退之间,飓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或数十年一有之”。台风能增水和减水, 增水加上高潮即能冲破海堤,形成灾害。三角洲海堤长达 1935 公里,亟应保护。因三角洲是在热带内,热带风暴多,加上湾口呈喇叭形向东南展开,故成为我国风暴潮多发区。实测最高潮位 1.8 米以上,多为风暴潮所成,计由
1848—1949 年 100 年中,珠江口发生风暴潮达 60 次。增水时间只 4 小时,
水位增高最大达 1 米,如与洪峰顶托则每成灾害。如计及波浪还可爬高,对海堤冲击更大,故应特别注意。风暴潮虽不常有,但同治元年(1862)7 月初一的一次沓潮,“海水忽涸如陆”(减水),“平地水深数尺”(增水), 结果是广州河面“捞尸八万余具”。1983 年 9 号台风(9 月 9 日)所成风暴潮冲跨海堤 2129 处,总长 47 公里,淹田 184 万亩,鱼塘 7 万亩,物资(船、
粮、化肥、水泥)损失 1 亿元,死 23 人,伤 172 人。近年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每年平均达 2.08mm,预计将来风暴潮将较过去更为强烈。
由于三角洲广种热带性作物和果木,故寒害为患亦大。早春寒流日均温连续 4 天小于 10℃,即可烂秧;低于 15℃连续 5 天以上,早造死苗,反青亦慢;晚秋日均温低于 20℃一连 3 天以上即寒露风吹扬水稻花粉,致空粒减产; 冬日低于 5℃即使热带作物受害,
称为“暗霜”。
夏季雨量由锋面、雷雨、对流雨、台风所成,暴雨时发(日雨量大于 50 毫米)都可成灾,尤以前汛期和后汛期联合,使“龙舟水”和“慕仙水”连接起来时,成灾最大(图 4-5)。
旱灾主要由稳定高压所成,如 1964 年 11—12 月连续晴天达 43 天,故同前冬旱与早春旱相连,形成灾害。
此外,龙卷风亦可造成灾害,群众称“屈尾龙”。1878 年 3 月白鹅潭起龙,毁屋 1500 多家,覆舟死人数百,雾日不多,如广州雾日年均 4.8 天,因三角洲地面低层空气高温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