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放后天津城市的发展和区域城市群体的形成

50 年代初期,天津城市开始在依托原有老城基础上,按照“由内向外、由近及远”的原则进行了新的建设,在城市边缘开辟了 4 个工业区、3 个仓储区和 7 个工人新村,并着手对城市防洪、道路、住宅、环境和文化设施进

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1957 年建成区面积达到 92 平方公里,人口达到 253.5

万。50 年代末,城市扩展迅速,又新辟了 6 个边缘工业区和相应的生活居住区,老城内也出现大量街道工厂,到 1962 年建成区面积已突破 140 平方公里, 人口也达到 287 万。经收缩和调整后,70 年代后期开始,城市发展再次加快, 在城市边缘新建了大量工厂、机关和住宅小区,同时城市现代化改造的步骤加快,一大批标准高、设施新的住宅、公建和市政工程应运而生,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到 1988 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 220 平方公里,人口达到 350 万。同时城市地域结构也出现新的变化,形成了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服务为主的城市中心区和由 11 个工业区和 12 个大型居住区组成的城市外围生产生活区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天津整个城市的布局也开始突破单一的中心市区的框架,向滨海和外围地区建设新市区和卫星城。在滨海地区,从 50 年代末开始,为配合港口、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造船及电力工业的发展,先后建设起塘沽、汉沽和大港三块较大的新市区,其中塘沽市区距天津市区 43 公里,面积 54

平方公里,人口 34 万,已达到一个中等城市规模,其职能主要是作为全市贸易口岸和港口工业区。加上作为全市石油化工和盐化工基地的大港和汉沽, 整个滨海地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 76 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60 万,已成为整个天津城市主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近郊外围地区,为控制中心城市用地连片蔓延,50 年代末开始建设杨柳青、军粮城和咸水沽三个卫星城,60 年代又增辟了大南河卫星城。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目前几个卫星城建成区面积合计已超过 20 平方公里,人口达到 15 万,成为全市电力、汽车、轻纺、仪表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基地,对改善城市空间形态,促成天津由单核心城市结构向组合型城市结构演进起着重要作用(图 2-23)。

天津城市职能在区域范围内的扩展和城市布局向组合型结构的推进,促使了一批新兴的滨海和卫星城镇崛起;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三角洲地区以乡镇工业为基础的广大县城和基层乡镇的发展。到 1988 年底,全区城镇总数已

达到 90 个,市镇总人口 744.64

万,区域城镇密度每千平方公里 4.05 座,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63.11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形成以天津市区(含滨海区和卫星城)为核心, 以外围县城为纽带,以广大乡镇为节点,拥有多个层次和互为补充的区域城镇网络,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