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3-10 长江三角洲农业产值结构(1990)(%)

市名(含辖县)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副业

渔业

上海

42.7

0.5

44.4

0.6

11.8

无锡

45.4

1.2

28.3

12.7

12.4

苏州

49.9

0.9

20.5

10.2

18.5

常州

54.8

0.6

28.4

7.2

9.0

南通

53.9

0.8

27.2

8.8

9.3

杭州

55.4

6.4

26.9

6.4

4.9

嘉兴

59.6

0.3

33.2

1.8

5.1

湖州

46.7

7.4

29.6

5.3

11.0

合计

50.7

1.9

30.3

6.4

10.7

注: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1991 》。

③农业劳动力转化加速,农村走向综合发展。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农村经济调整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藉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之力,非农产业在 80 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区投入农业的劳动力已不足农村总劳动力 50%,苏锡常等经济发达地区仅占 20—30%,种植业劳动力比重更小。同样,农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也已居次要。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在农村经济中占优势, 一般占农村社会总产值 60%到 80%,农民收入的 30—50%,农村第三产业也获得较快发展,表明长江三角洲农村正向以工业为支柱,工农结合的现代化农村经济转化。此外,农户兼营化(苏锡常地区占总农户 80—90%),也反映了农业地位的变化。

④农业生产的基地化和城郊型特征较为突出 结合自然条件、种植习惯, 以及商品化的要求。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相对集中,形成不同的商品生产基地。例如沿江沿海高沙土地区的棉花,环太湖地区的蚕桑基地,山地丘陵的茶叶、毛竹基地等等。本区大中城市众多,城镇密布,因而以“菜篮子”

① 曾尊固等:三角洲国土开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工程为代表的城郊农业十分发达,包括家禽、乳牛、瓜果、水产在内的养殖、园艺均有一定地位。当然,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计,蔬菜、水果等产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种植业发展和布局

    长江三角洲的种植业以粮食、棉花为主,其次是油菜等。

①粮食 粮食作物仍是种植业的主体,一般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70— 80%。

由于优越的水热条件和完善的灌溉系统,长江三角洲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约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 60%,其次为小麦,占 25—30%。相应地两者占粮食总产量 70%与 20%。1990 年全区产粮 1696 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3.8%。

长江三角洲长期以来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外调区域。但是,由于近 10 多年来,耕地减少(太湖地区 1980 年比 1975 年减少 120 万亩),人口增加,农业投入降低,虽然在粮食产量的绝对量上尚有所增加(江苏长江沿江地区 1978—87 年粮食产量年递增 1.1%),但外调困难。无锡市自 1985 年起即已调入粮食,老商品粮基地苏州市已无粮可调,还要调入部分饲料粮; 杭嘉湖地区虽尚有余粮可调,但数量不大;而南通历来是调入地区,至于上海则列入全国平衡。若计入上海,则在 70 年代就已经是区内平衡,而不是全国的粮食基地。

因此,长江三角洲的粮食形势相当严峻,从发展趋势来看,粮食的缺口可能扩大,这是整个三角洲农业问题的关键。

对于粮食生产发展的方针是力求稳定粮食生产规模,保证一定的粮田面积,并通过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而从长远来看,特别是创汇农业发展,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份额将会提高,因此还需寻求区外粮源加以补充(包括饲料量和部分进口粮)。

在粮食生产发展中,①改善粮食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粮食专业化和合作农场,逐步推广适度规模农业,建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商品率;②建设商品粮基地,重点是常州的洮滆湖地区和苏州的阳澄淀泖地区,并发展优质大米,增加出口;③加强农业投入,进行土地整治,特别是低洼地区的排涝治渍。

②棉花 棉花是本区主要的经济作物。1949 年仅太湖地区即有棉田 233.1 万亩,总产皮棉 198.1 万公斤。建国后,棉花生产常有起伏。南通地区棉田

有所扩大,最高曾达 300 万亩,太湖地区则基本稳定在 240 万亩左右。80 年代中期以后,棉田面积缩减,产量下降,而棉纺织工业则迅速发展,因此, 棉花产量远不能满足需要。上海需调入 2/3 的外地棉;苏锡常是纺织工业基地,也须大量输入棉花;杭嘉湖也需从省内调剂;作为棉花商品基地的南通, 1990 年棉田面积 164 万亩,产量 9 万吨,也已不敷需要。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纺织工业基地,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也有植棉的环境和基础,因此需要增加棉田,提高产量、据估计,大致需 350—400 万亩棉田,才可基本满足需要。

棉花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是恢复与稳定棉田;同时也可利用海滩,新增棉田;另一方面是提高棉价,激发棉农植棉的积极性;再一方面是建立优质棉基地,如沿江沿海地区和常州的武进、金坛、溧阳等内陆棉区,并提高单产。

  1. 蚕桑业 长江三角洲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东晋后渐兴,明起大盛,

    “天下丝绸之供,皆在东南,而蚕桑之盛,惟此一区”。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掠夺也刺激了蚕桑生产。解放后,本区蚕桑生产也几经起伏,但已具相当规模。1985 年统计,太湖地区有桑园 125.9 万亩(尚小于 1952—1960 年),

蚕茧产量 8.5 万吨,较 50 年代增加近 2 倍。

长江三角洲是全国 3 大蚕茧商品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基地(四川盆地中部、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组成部分,以丝质好,接近上海、苏州、杭州等加工地和消费市场为优势,加以地势多低洼地和高地,皆宜栽桑,并与水田种稻,低塘养鱼形成合理组合。因此,蚕桑业有发展前途。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基础的不同,以及蚕桑和其他产业(如花木、菜、果、水产)比较利益的差别,最近蚕桑布局已呈现向北(苏北)、向西转移的趋势。江苏北部徐州、淮阴、盐城都已形成新的蚕桑区;在长江三角洲西部的溧阳、金坛、丹阳等也已形成新的蚕桑区。最近苏北的东台已成为江苏省产蚕茧最多的县份,1992 年产量可达 25 万担,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中,仅次于浙江的余杭。

蚕桑业的发展需要加强规划:①重点开发沿海新基地,如南通的如东、海安、如皋及邻近的大丰、东台等,这也是江苏省的重点发展区;②开发溧阳、金坛、丹阳等丘陵地区;③发展嘉兴、湖州郊区及南部德清、桐乡等丘陵地区。同时,应在利益均等的原则下,和丝绸工业基地组成协作,以保证本地区丝绸工业的发展。

  1. 茶叶

    长江三角洲是一个老茶区,尤其是宜兴和长兴一带。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太湖茶区。太湖地区以得天独厚的宜茶条件和悠久的制茶技术,成为我国著名的茶乡和名茶产区,如西湖龙井,苏州洞庭的碧螺春等均全国著名。

建国后,茶叶生产虽曾一度遭到破坏,毁茶种粮,但 80 年代后又有较快的发展。

太湖地区主要茶区为①天目山茶区,浙江安吉、余杭两县,1985 年约占全区茶园面积 36.7%;②莫干山茶区,德清、湖州两地,面积占 9.2%;③ 西湖龙井茶区,主要分布于杭州市郊西湖区,茶园占全区 7.5%,为名茶产区;④太华山茶区,包括宜兴、长兴、溧阳三县,为我国老茶区之一,茶园面积占全区 33.6%;⑤茅山茶区,金坛、丹阳两县,为建国后新发展的茶区, 占茶园面积 8.2%;⑥太湖洞庭茶区,包括吴县、无锡、常熟、武进 4 县市, 面积占 4.8%。在洞庭东西山,以果茶组合方式产茶,为名茶产区。苏州为我国 5 大花茶产地之一。

太湖地区茶叶生产尚可进一步发展,但需要提高茶叶档次,改善加工技术,开拓茶制品新的领域,以充分利用地利,发展生产。

  1. 水产养殖

    长江三角洲水面广阔,河湖密布,近河近海,有着发展水产业的优厚条件,以太湖地区的湖荡计,0.1 平方公里以上的湖荡即有 571

个(其中大于 10 平方公里的有 9 个),总面积 503.4 万亩,占地区水域面积

54.4%;还有河道 319 万亩,水库 144 个,山塘数以千计,但目前水面的利用率不高,湖荡利用率 35%,河道仅 1.5%,还有近海更低。

本区还有丰富多样的鱼类资源和许多珍贵鱼种,如长江的鳗鱼、刀鱼、鲥鱼,太湖的银鱼、阳澄湖的蟹等等。

长江三角洲水产养殖业总产量为 92.3 万吨,(1990),人均 20 公斤,

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水产养殖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主要部分是湖区,包括太湖及其他主要湖泊、占全区水产养殖总量的 90%以上;其次是近海滩涂及内地水塘。

本区水产业的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充分利用水面的基础上,由自然捕捞转向人工养殖,提高精养比例(目前约有 40 万亩),争取 2000 年达

到 80 万亩;②加强海洋捕捞和滩涂养殖,提高海产品的比重;③建立淡水鱼基地,特别是名贵鱼种;④开展综合利用,例如珍珠养殖,发展水生植物;

⑤加强水体保护,防止污染。